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41578007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PPT 页数:351 大小:1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5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5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计算机网络根底教程1计算机网络基础本章内容1.1计算机网络根本概念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开展1.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4制定网络标准的国际组织2计算机网络基础本章知识点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开展;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了解与网络相关的一些制定标准的国际组织。3计算机网络基础1.1计算机网络根本概念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4计算机网络基础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定义: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并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5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计算机网络定义的要点:1网络中的连接对象是功能独立的计算机,功能独立是指该计算机即使不连网也具有信息处理能力。2网络的连接方式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进行连接。3网络的作用是“实现网络中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递。网络中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4网络的实现需要“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6计算机网络基础1.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返回7计算机网络基础1.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2)组成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假设干计算机,用来向使用者提供效劳。一个通信子网,由通信设备和线路组成。一系列的协议,协调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局部组成。通信子网负责全网的信息传递。资源子网那么负责信息处理,向网络提供可用的资源。8计算机网络基础1.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3)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2按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分类:公用网(publicnetwork)专用网(privatenetwork)3按网络采用的交换方式进行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混合交换9计算机网络基础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形状,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连通性。根本的拓扑结构有五种: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10计算机网络基础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2)1星型拓扑特点:所有计算机都通过通信线路直接连接到中心交换设备上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如果中心交换设备故障,那么整个网络将瘫痪。11计算机网络基础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2总线型拓扑特点是所有计算机公用一条通信线路,任意时刻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否那么将会产生冲突。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的电缆少;缺点是这条通信总线的任何一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将瘫痪。12计算机网络基础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4)3环型拓扑特点是所有计算机公用一条首尾相连成闭合环的通信线路。环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单向的环型网络,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传输。13计算机网络基础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5)4树型拓扑特点是形状象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其中树根和分支点为网络交换设备。优点是易于扩展。14计算机网络基础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6)5网状拓扑节点之间有多条线路相连,所以网络的可靠性较高。由于结构比较复杂,建设本钱较高。15计算机网络基础1.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7)网络拓扑结构的用途不同的拓扑结构往往采用不同的网络技术。了解网络采用的拓扑结构对管理和维护网络十分有用,特别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通过分析拓扑结构可以很快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16计算机网络基础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开展1.2.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1.2.2计算机网络的开展阶段17计算机网络基础1.2.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远程联机系统,由一台计算机连接多台终端组成,允许多人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特别是远程使用。“终端设备比较简单,由显示器、键盘和简单的通信硬件组成,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与主计算机相连,其作用是将远地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命令和数据传送给主计算机,将主计算机的执行结果回送终端并在屏幕上显示。由于终端不具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因此远程联机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18计算机网络基础1.2.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2)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真正符合定义的计算机网络,该工程由美国军方的先进研究工程局(ARPA)负责,1969年底试验系统建成,命名为ARPANET,它就是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是广域网,首次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开展史上的里程碑。1973年美国施乐公司(Xerox)创造了第一种实用的局域网技术,命名为以太网(Ethernet)。局域网在技术上与广域网不同,是当时传输速度较快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一。连图19计算机网络基础1.2.2计算机网络的开展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开展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计算机网络的产生阶段、多标准共存的蓬勃开展阶段和具有统一标准的互连网阶段。20计算机网络基础1.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3.1网络体系结构根底OSI的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21计算机网络基础1.3.1网络体系结构根底1、网络协议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要想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循事先约定的一组规那么。这些规那么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那么、标准或约定,就称为网络协议。22计算机网络基础1.3.1网络体系结构根底(2)一个网络协议由三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者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3计算机网络基础1.3.1网络体系结构根底(3)2、层次化的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通常包含一组网络协议,把它们按层次结构进行组织,每个层次可以包含假设干个协议。层和层之间定义了信息交互接口。某个层次中的协议即可以为上层协议提供效劳,也可以使用下层协议提供的效劳。24计算机网络基础1.3.1网络体系结构根底(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对如何划分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及各层包含那些协议的精确定义。25计算机网络基础1.3.1网络体系结构根底(5)3协议和效劳的关系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效劳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通常称为效劳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效劳原语: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效劳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来实现,这些命令称为效劳原语。26计算机网络基础1.3.1网络体系结构根底(6)重新给出协议的定义: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那么的集合。27计算机网络基础效劳用户效劳用户效劳提供者SAPSAP服务原语服务原语下层上层提供效劳协议在对等层实体间传送的数据的单位都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的单位称为效劳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nit)。28计算机网络基础1.3.2OSI的体系结构OSI是开放系统互连根本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的简称,“开放的含义表示只要遵循OSI的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29计算机网络基础1、各层的功能:1)物理层:也称为物理层接口,其功能是控制计算机与传输媒体的连接,即可以建立、保持和断开这种连接,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比特,又称位。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不属于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它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过失地传送数据。数据链路层就把一条有可能出错的实际链路,转变成让网络层向下看起来好似是一条不出错的链路,实现了在不可靠的实际链路上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帧。30计算机网络基础3)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整个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编址,并自动根据地址找出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路,也称为路由选择。网络层所传送的信息单位叫做分组或包。通信子网实际上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这三个层次构成。4)运输层:有了运输层,高层用户就可利用运输层的效劳直接进行主机到主机的数据传输,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为两端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可靠地运输连接,透明地传送报文。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主机中两个程序之间的通信。运输层数据传送的单位是报文。31计算机网络基础5)会话层:任务就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组织并协商两个表示层进程之间的会话,并管理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6)表示层:主要解决用户数据的语法表示问题,其功能是对数据格式和编码的转换,以及数据结构的转换。此外还解决数据加密问题。7)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直接向用户应用程序提供效劳的层次。应用层提供的是特殊的网络应用效劳,如邮件效劳、文件传输效劳等。32计算机网络基础2、OSI层次结构中数据的流动应用程序数据H7数据部分H6数据部分H5数据部分H4数据部分H3数据部分H2数据部分T21010011比特流010111010AP1AP276543217654321物理传输媒体物理传输媒体计算机1计算机21010011比特流010111010H2数据部分T2H3数据部分H4数据部分H5数据部分H6数据部分H7数据部分应用程序数据下一页33计算机网络基础 TCP/IP体系结构ICMPIPARP RARP网络接口层与各种网络接口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TCP,UDP各种应用层协议TELNET,FTP,SMTP等1物理层OSI7应用层6表示层5会话层4运输层3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34计算机网络基础 TCP/IP体系结构(2)TCP/IP协议簇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TCP/IP体系结构中不包含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是因为在设计时考虑TCP/IP应能用于各种网络的互连,使用其他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就可以了,因此将最低一层取名为网络接口层。应用层:是TCP/IP体系结构的最高层。在该层中有许多著名协议,如远程登录协议TELNET,文件传送协议F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等。35计算机网络基础 TCP/IP体系结构(3)运输层:是主机到主机的层次。该层使用两个不同的协议为网络用户提供效劳,一个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效劳。另一个是无连接的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效劳。网际层:该层的主要协议是网际协议IP,也就是在该层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著名的IP地址就是IP协议的组成局部之一。与网际协议IP配合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地址解析协议ARP和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36计算机网络基础1.4制定网络标准的国际组织网络标准就是文档化的协议,其中包含了关于该协议设计或实施的技术标准。37第2章数据通信根底与物理层计算机网络根底教程38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内容2.1 数据通信根本概念2.2 数据交换技术2.3 传输媒体2.4 网络结构化布线简介2.5 物理层协议39计算机网络基础本章知识点掌握数据通信中的一些根本功念:信号、信道、带宽、全双工、单工、半双工、信号编码、复用技术掌握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掌握物理层概念及标准40计算机网络基础2.1 数据通信根本概念2.1.1 信号、信道与带宽2.1.2 并行、串行传输2.1.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2.1.4 同步方式2.1.5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2.1.6 频带传输与模拟信号编码2.1.7 多路复用技术41计算机网络基础2.1.1 信号、信道与带宽数据是信息的表现方式,数据可以是一些连续值如声音的强度、灯光的强度灯,称作模拟数据,数据还可以是离散值如成绩,称作数字数据。数据通信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数据通信是通过某种类型的介质把数据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传送的通信方式,当进行传输时,首先还必须把数据转变为信号。42计算机网络基础2.1.1 信号、信道与带宽信号是指表示数据的电磁编码或电子编码。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是一串电压脉冲序列。43计算机网络基础2.1.1 信号、信道与带宽信道由传输介质及相应的附属设备组成,是传输信号的一条通道。信道分成传送模拟信号的模拟信道和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两大类。信道的带宽指的是信道中能够传送的信号的频率范围。44计算机网络基础2.1.2 并行、串行传输1、并行传输并行传输是指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通常将构成一个字符代码的几位都在同一个时刻发送出去,因此需要多条并排的信道,字符代码的每一位各占一条信道。优点是传送速率高,缺点是需要多个并行信道,费用较高,仅适合近距离传输。45计算机网络基础2.1.2 并行、串行传输2、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指的是一个字符代码的几位顺序按位排列成比特流,逐位在一条信道上传输。串行传输的速率不高,但所需设备本钱低,易于实现,广泛用于远程数据通信中。46计算机网络基础2.1.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1、单工通信单工通信指的是数据信号始终沿一个方向传输。单工通信中的双方,一方永远是发送方,另一方永远是接收方。2、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双向发送。3、全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数据,即数据可以同时作双向传输。47计算机网络基础2.1.4 同步方式数据传输的同步就是从发送方连续不断送来的信号中,接收方如何正确区分出每一个代码。串行传输中所采用的同步方式有两种:同步传输方式和异步传输方式。48计算机网络基础2.1.4 同步方式1、异步传输方式异步传输方式又称起止式同步方式,它是以字符为单位进行同步,即每个字符都独立传输,且每一个字符的起始时刻可以是任意。每个字符在传输时都前后分别加上起始位和结束位,以表示一个字符的开始和结束。起始位和结束位的作用是实现字符同步,字符之间的间距是任意的,但发送一个字符时,每个字符包含的位数都是相同的,且每一位占用的时间长度是双方约定好的,而且保持各位都恒定不变。49计算机网络基础在异步传输方式中,当不传字符时,不要求收发时钟同步,而仅在传输字符时,收发时钟才需在字符的每一位上都同步。优点是每一个字符本身就包括了本字符的同步信息,不需要在线路两端设置专门的同步设备,使收发同步简单。缺点是每发一个字符就要添加一对起止信号,造成线路的附加开销,降低了传输效率。2.1.4 同步方式50计算机网络基础2、同步传输同步传输方式是以固定的时钟节拍来发送数据信号,数据各位的宽度相同,且字符顺序相连,字符之间没有间隙。为使接收方能够从连续不断的数据流中正确区分出每一位比特,那么需首先建立收发双方的同步时钟。在同步传输中,数据的发送一般是以一组数据或比特流为单位。在每组数据的前后加上特定字符作为起始和结束标志,同时还可以用这些标志来区分和隔离连续传输的数据。同步传输克服了异步传输方式中的每一个字符都要附加起止信号的缺点,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实现较为复杂,常用于高速数据传输。2.1.4 同步方式51计算机网络基础2.1.5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1、基带传输基带传输就是对基带信号不加调制而直接在线路上进行传输,它将占用线路的全部带宽,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2、数字信号编码使用基带传输时,首先要解决信号的编码问题。数字信号编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数字数据用物理信号(如电信号)的波形来表示。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电压或电流的脉冲序列,每个脉冲代表一个信号单元,或称码元。二进制的数据信号,要用两种码元表示。52计算机网络基础1单极性全宽码和双极性全宽码单极性全宽码指的是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内,有电流发出表示二进制的1,无电流发出那么表示二进制的0。双极性码全宽码是指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内,发正电流表示二进制的1;发负电流表示二进制的0。2.1.5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53计算机网络基础2单极性归零码和双极性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是指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内,当发1时,发出正电流,但是发电流的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就是说,发一个窄脉冲。当发0时,仍然完全不发送电流。双极性归零码是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内,当发1时,发出正的窄脉冲;当发0时,发出负的窄脉冲。2.1.5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54计算机网络基础3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曼彻斯特编码的编码方法是将每一个码元再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码元1是在前一个间隔为高电平而后一个间隔为低电子。码元0那么正好相反,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编码规那么是:假设码元为1,那么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一样。但假设码元为0,那么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反。不管码元是1或0,在每个码元的正中间的时刻,一定要有一次电平的转换。2.1.5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55计算机网络基础2.1.6 频带传输与模拟信号编码1、频带传输频带信号传输方式就是将二进制信号进行调制后变换成能在公用网上传输的模拟信号,然后进行传输。2、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模拟信号传输的根底是载波,它是频率恒定的连续信号。56计算机网络基础调制就是进行波形变换,是利用基带信号对高频振荡载波的参量进行修改。最常用的载波是正弦波,通过对载波的振幅、频率、初相位进行修改,就有三种最根本的调制方法:调幅、调频和调相。(1)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也称为幅移键控ASK。(2)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又称为频移键控FSK。(3)调相(PM):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又称为相移键控PSK。2.1.6 频带传输与模拟信号编码57计算机网络基础2.1.7 多路复用技术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就希望一个信道能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多路复用的概念。源目标123123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共享信道58计算机网络基础1、频分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FDM是按照频率不同来区分信号的一种方法,把传输频带分成假设干个较窄的频带,每个频带构成一个子通道,独立地传输各自的信息。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频带1频带2频带3频带4时间频率2.1.7 多路复用技术59计算机网络基础2、时分复用时分复用TDM是将一条线路的工作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TDM帧中再划分成假设干时间片,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间片,来使用公共线路。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时间频率A B C D A B C D A B C DTDM帧TDM帧TDM帧2.1.7 多路复用技术60计算机网络基础统计时分复用STDM使用STDM帧来传送复用的数据。但每一个STDM帧中划分的时间片的数目要小于进行复用的用户数。每一帧中的时间片不再是固定分配给某个用户,而是按需动态地给每个用户分配时间片。因此统计复用又称为异步时分复用,而普通的时分复用称为同步时分复用。时间频率STDM帧CAABDDCBDASTDM帧 STDM帧 STDM帧 STDM帧2.1.7 多路复用技术61计算机网络基础3波分复用波分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是把光的波长分割复用,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在一根光纤上复用两路光信号,这种复用方式称为波分复用WDM。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开展,在一根光纤上复用的路数越来越多,这就是密集波分复用DWDM的概念。2.1.7 多路复用技术62计算机网络基础2.2 数据交换技术2.2.1 电路交换2.2.2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2.2.3 交换技术的比较63计算机网络基础在进行数据通信时,必须通过有中间节点的网络来把数据从源端点发送到目的端点,以此实现通信。这些中间的节点就是一些交换设备,它们不关心数据内容,而只是提供一个传递功能。交换设备以某种方式用传输链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就构成交换网络。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64计算机网络基础2.2.1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属于电路资源预分配系统,即每次通信时,通信双方都要连接电路,电路被分配给一对固定用户。那么,不管该电路上是否有数据传送,其他用户一直不能使用该电路直至通信双方要求撤除此电路连接为止。电路交换的关键点是:在通信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电路交换的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迅速,不丧失。电路交换的缺点是: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较低;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难以互相进行通信;不够灵活。65计算机网络基础2.2.2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存储转发指结点交换机将收到的数据先放入结点内的缓存,根据网络上线路的闲忙状态,以及结点内部的路由表,然后确定将数据交给某个端口转发出去到下个节点。什么是分组呢?将需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之为一个报文,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分组又可以称为“包,而首部也可称为“包头。66计算机网络基础采用分组交换,在源端点与目的端点之间不需要先通过呼叫建立连接,主机直接把分组发送到交换节点,由于每个分组都携带地址信息,因此每个交换节点收下整个分组后,会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信息找到下一个节点的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主机。2.2.2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67计算机网络基础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实质上是采用了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的策略,使得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报文交换也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分组交换相同。但报文的长度要比分组长得多,因此每个节点在竞争性存储转发时,不仅使用存储器,还要使用到磁盘才能存储整个报文。这样报文交换在每个节点的滞留时间就较大,导致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2.2.2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68计算机网络基础2.2.3 交换技术的比较假设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而且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建立时间,那么采用在数据通信之前预先分配传输带宽的电路交换较为适宜。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但其节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69计算机网络基础2.3 传输媒体2.3.1双绞线2.3.2同轴电缆2.3.3光纤2.3.4无线传输70计算机网络基础传输媒体可分为两大类,即有向传输媒体与无向传输媒体。有向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缆,信号沿着介质的方向传播并被局限在其物理边界内。无向传输媒体,是将信号通过自由空间传播出去,从而使任何一个具有接收设备的人都能接收它。71计算机网络基础2.3.1双绞线双绞线是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那么的方法绞合起来而构成的。绞合可以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通常将一定数量的这种双绞线捆成电缆,在其外面包上硬的护套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有两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为了提高双绞线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可以在双绞线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用金属丝编织成的屏蔽层。这就是屏蔽双绞线,简称为STP。普通的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8芯线组成。通常被分为:3类、4类、5类、超5类、6类双绞线等类型,数字越大,版本越新,技术越先进,带宽也越宽。72计算机网络基础2.3.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由一个中心的铜值导线或是多股绞合线外包一层绝缘皮,再包上一层金属网状编织的屏蔽体以及保护塑料外层共同组成。73计算机网络基础同轴电缆按照特性阻抗数值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50的同轴电缆,是为数据通信传送基带数字信号。50同轴电缆又称为基带同轴电缆。50的同轴电缆又有粗缆和细缆之分,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RG-8粗缆和RG-58细缆。另一种是75的同轴电缆,用于模拟传输系统,它是有线电视系统CATV中的标准传输电缆。在这种电缆上传送的信号采用了频分复用的宽带信号。所以75同轴电缆又称为宽带同轴电缆。2.3.2同轴电缆74计算机网络基础2.3.3光纤光纤是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丝,外面加上包层而构成,并以光波形式传输信号。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传递光脉冲来进行通信。有光脉冲相当于1,而没有光脉冲相当于0。75计算机网络基础光纤的类型有两种: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条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就称为多模光纤。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那么光线就以直线方式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屡次反射。这种光纤就称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多模光纤2.3.3光纤76计算机网络基础2.3.4无线传输无线电微波通信在数据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MHz300GHz,但主要是使用240GHz的频率范围。微波通信就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即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77计算机网络基础1、地面微波接力通信由于微波在空间是直线传播,而地球外表是个曲面,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为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在一条无线电通信信道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假设干个中继站。中继站把前一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后再发送到下一站,所以称为“接力。两个地面站之间传送,距离为50-100km;2.3.4无线传输78计算机网络基础2、卫星通信常用的卫星通信方法是在地球站之间利用位于3万6千公里高空的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器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通信卫星就是在太空的无人值守的微波通信的中继站。2.3.4无线传输79计算机网络基础2.4 网络结构化布线简介所谓结构化布线系统,其实质就是指建筑物或建筑群内所安装的传输线路。这些传输线路将所有的语音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图像处理与平安监视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并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关系组合成为整体。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使用一套标准的组网部件,按照标准的连接方法来实现的网络布线系统。目前所说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还是以通信自动化为主的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的根底。80计算机网络基础2.4 网络结构化布线简介2.4.1结构化布线系统组成2.4.2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传输媒体2.4.3结构化布线中的连接部件2.4.4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81计算机网络基础2.4.1结构化布线系统组成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可以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组成。82计算机网络基础2.4.1结构化布线系统组成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就是从通信的引出端到工作站之间的连接线。它主要包括与用户设备连接的各种信息插座和相关配件。目前最常用配备非屏蔽双绞线的RJ-45插座、RJ-11连接插座、图像信息连接插座以及连接这些插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软线和扩展连接线等。83计算机网络基础2、水平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又称分支干线子系统或叫水平干线子系统。它的一端来自垂直干线的楼层配线间即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另一端与工作区的用户信息插座相连接。水平布线子系统所采用的传输媒体有光缆、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等,目前光缆和双绞线使用得最多。水平布线子系统的布线通常有暗管预埋、墙面引线,或地下管槽、地面出线两种。84计算机网络基础3、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也有称作干线子系统,是高层建筑垂直连接的各种传输媒体的组合。通过垂直连接系统将各个楼层的水平布线子系统连接起来,它是结构化布线的骨干局部,可以是光缆、同轴电缆或大对数双绞线,以满足数据与话音的需要。垂直干线系统的布线,一般是垂直安装。85计算机网络基础4、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各个楼层的配线架构成,实现垂直子系统与水平布线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管理子系统也称配线系统,可灵活调整一层中各个房间的设备移动和网络拓扑结构的变更。通过该系统能够将一个用户端子调控到另一个用户端子或设备上,也可以将某一个水平布线子系统调整到另一个水平布线子系统。整个网络系统需要调控布线时或用户有什么变更,都可以通过配线架上的跳线实现重新布线的连接顺序。管理子系统常用的设备包括双绞线配线架或跳线板、光缆配线架或跳线系统、集线器、适配器和光缆的光电转换设备等。86计算机网络基础5、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是一幢楼中集中安装大型通信设备、主机、网络效劳器、网络互连设备和配线接续设备的场所。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建筑群子系统也有叫户外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绕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要的硬件,例如有光缆、同轴电缆或双绞线等传输媒体。87计算机网络基础2.4.2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传输媒体在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中,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微波和卫星通信等。双绞线的价格廉价,安装方便,性能可靠。与配线架或接续设备的连接也非常方便。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相比价格稍高,具有容量大、数据速率高和传输距离远等特定。但由于连接器件的可靠性不高,在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布线中较少被采用。由于光缆低噪声、低损耗、抗干扰等性能,被应用于在远距离传输中。88计算机网络基础2.4.3结构化布线中的连接部件1、配线架配线架是由各种各样的跳线板与跳线组成。它能够方便地调整各个区域内的线路连接关系。2、双绞线连接设备双绞线布线系统中的连接部件主要是RJ-45,除此之外就是用户的信息接插座或叫通信引出端子,由此以便与终端设备相连接。3、同轴电缆连接设备4、光缆连接设备89计算机网络基础2.4.4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EIA/TIA 568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ISO/IEC 11801 建筑物通用布线的国际标准。EIA/TIA TSB-67 非屏蔽双绞线系统传输性能验收标准。EIA/TIA 569 民用建筑物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 民用建筑中有关通信接地标准。EIA/TIA 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我国于1995年3月公布并批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标准即CECS9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EIA/TIA: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的缩写90计算机网络基础2.5 物理层协议2.5.1物理层的根本概念2.5.2物理层标准举例91计算机网络基础2.5.1物理层的根本概念物理层协议主要规定物理信道的建立、维持及释放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四个方面。这些特性保证物理层能通过物理信道在相邻网络节点之间正确地收发比特流。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位为比特bit。OSI对物理层的定义为: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和规程的手段。原CCITT现ITU-T作的定义:利用物理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保持和撤除功能。92计算机网络基础2.5.1物理层的根本概念DTE叫做数据终端设备,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是数据的源或目的。DCE是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作用是在DTE和传输线路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的功能,并负责建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DTEDCEDTEDCE串行比特传输用户设施用户设施通信设施用户环境用户环境通信环境232接口232接口93计算机网络基础2.5.1物理层的根本概念DTE和DCE之间的接口一般都包含多条信号线和控制线。DCE将DTE传过来的数据按比特顺序逐个发往传输线路;将收到的比特流交给DTE。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与传输媒体相连的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94计算机网络基础2.5.1物理层的根本概念机械特性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电气特性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引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功能特性功能特性:指明某条引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规程特性规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95计算机网络基础2.5.2物理层标准举例1、EIA-232-E接口的机械特性EIA-232接口只控制DTE与DCE之间的通信,与连接在两个DCE间的网络没有直接的关系。EIA-232-E接口的机械特性:使用DB-25插座(或DB-9),引脚分为上下两排(12,13)。编号:113、1425。插头安装在DTE上,插座安装在DCE上。96计算机网络基础2.5.2物理层标准举例EIA-232-E接口的电气特性:与CCITT的V.28建议书一致。采用负逻辑:逻辑0大于或等于+3v逻辑1小于或等于-3v逻辑0相当于数据的“0,在控制线表示“接通状态。逻辑1相当于数据的“1,在控制线表示“断开状态。当连接电缆长度不超过15米时,速率可达20kb/s。EIA-232-E接口的功能特性:规定了25根引脚各与哪些电路连接以及每个引脚的作用。97计算机网络基础2.5.2物理层标准举例EIA-232-E接口的规程特性:l规定了在DTE与DCE之间所发生的事件的合法序列DTE-ADCE-BDTE-BDCE-APSTNPSTNModemModemEIA-232E接口EIA-232E接口98计算机网络基础2.5.2物理层标准举例当两台计算机通过EIA-232E接口直接相连时,可采用虚调制解调器的方法。所谓虚调制解调器就是一段电缆,其中的连线交叉。(1)保护地(2)发送数据(3)接收数据(4)发送请求(5)允许发送(7)信号地(8)载波检测(22)振铃指示(1)保护地(2)发送数据(3)接收数据(4)发送请求(5)允许发送(6)DCE就绪(6)DCE就绪(7)信号地(8)载波检测(22)振铃指示(20)DTE就绪(20)DTE就绪计算机插头计算机插头插座插座99计算机网络基础2.5.2物理层标准举例2、RS-449接口标准EIA-232接口标准的缺点:l数据的最高传输速率为20kbs。l连接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EIA于1977年制定了新的接口标准RS-449。RS-449主要由三个标准组成:lRS-449:规定了接口的机械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lRS-423-A(电气特性):采用非平衡工作方式时,电缆长度为10m时速率可达300kb/s。l非平衡传输是指所有的电路共用一个公共地lRS-422-A(电气特性):采用平衡工作方式时,电缆长度为60m时速率可达2Mb/s。l平衡传输是指所有的电路没有公共地100第3章局域网技术计算机网络根底教程101计算机网络基础本章内容3.1 数据链路层根底3.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3.3 以太网标准3.4 以太网设备与相关技术3.5 无线局域网3.6 其他局域网技术102计算机网络基础本章知识点掌握数据链路层概念和协议掌握HDLC协议掌握局域网体系结构掌握以太网标准,熟悉以太网相关技术掌握以太网相关的设备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和其他非主流局域网技术103计算机网络基础3.1 数据链路层根底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3.1.2 链路层协议举例104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它以物理层为根底,向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效劳,因此要求该层能够建立和维持一条或多条没有数据发送错误的数据链路,并在数据传输完毕能够释放数据链路。“链路 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它的交换节点。“数据链路是在链路上加上了必要的控制规程和实现这些规程的硬件和软件后而构成。数据链路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即链路控制规程,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105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1链路管理:即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2帧同步:是指收方应当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数据一帧一帧传送。3流量控制: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率必须使收方来得及接受。4过失控制:将数据传输错误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前向纠错和检错重传。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要有相应的措施使收方能够将它们分开。6透明传输:既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在链路上传送。7寻址:必须保证每一帧都能发送到正确的目的站106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1、停止等待协议1不需要协议的数据传输在发送方和收方的链路层分别有一个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如果进行全双工通信,那么在每一方都要同时设有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107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2)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为了使收方的接收缓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溢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方每发送一帧就暂时停下来。收方收到数据后帧后就交付主机,然后发一信息给发方,表示接收任务已完成。这时发方才再发送下一个数据帧。由收方控制发方的数据流量,是计算机网络中流量控制的一个根本方法。108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3停止等待协议v收方在收到一个正确的数据帧后,即交付主机,同时向发方发送一个确认帧ACK。收方收到确认帧ACK后才能发送一个新的数据帧。v当发现过失时,收方向发方发送一个否认帧NAK,表示发方应当重传出现过失的那个数据帧。v要解决死锁问题是让发方发送完一帧就启动一个超时计时器。假设到了超时计时器所设置的重传时间仍收不到对方的任何确认帧,那么发方就重传前面所发送的这一数据帧。109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要解决重复帧的问题,必须使每一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每发送一个新的数据帧就把它的发送序号加1。假设收方收到发送序号相同的数据帧,就说明出现了重复帧。这时应当丢弃这个重复帧,因为已经收到过同样的数据帧并且也交付主机了。但这时收方还必须发送一个确认帧ACK。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由于每发送一个数据帧就停止等待,因此只要用一个比特进行编号。数据帧的发送序号就以0和1交替的方式出现在数据帧中。每发送一个新的数据帧,发送序号就和上次的不一样。由于发送端对出错的数据帧进行重传是自动的,所以这种过失控制体制常简称为ARQ(AutumaticRepeatrequest),直译是自动重传请求,意思就是自动请求重传。110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2、连续ARQ协议连续ARQ协议的特点是在发送完一个数据帧后,不是停下来等待确认帧,而是可以连续再发送假设干个数据帧,如这时收到了接收端发来确实认帧,就可以接着发送数据帧。收方结点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出现过失时就向发方发送否认帧,另一种那么是在出现查错时不做任何响应。现在假定采用后一种协议。111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要注意两点:接收端只按序接收数据帧。虽然在有错的帧后又收到正确的数据帧,但都必须将它们丢弃。发送方在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都要设置超时计时器。只要到了所设置的超时时间仍未收到确认帧,就要重传相应的数据帧。连续ARQ又称为Go-back-NARQ,即当出现过失必须重传,要向回走N个帧,然后再开始重传。112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3、滑动窗口协议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设定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来进行流量控制。发送窗口用来对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发送窗口的大小WT就代表在还没有收到对方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端最多可以发送多少个数据帧。即用窗口对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帧的数目进行了限制。在发送端只有落入发送窗口的数据帧才能发送出去,发完后如果还没有收到任何确认信息,就不能再发送。113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接收窗口是为了控制可以接受哪些数据帧而不可以接受哪些数据帧。在接收端只有当收到的数据帧的发送序号落入接收窗口内才允许将该数据帧收下。其他帧一律丢弃。保证帧的接收顺序。在连续ARQ协议中,接收窗口的大小WR=1。接收窗口的规那么很简单:(1)只有当收到的帧的序号与接收窗口一致时才能接收该帧,否那么就丢弃它。(2)每收到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接收窗口就向前即向右方滑动一个帧的位置,同时向发送端发送对该帧确实认。114计算机网络基础3.1.1 数据链路层的根本概念连续ARQ协议还规定接收端不一定每收到一个正确的数据帧就必须发回个确认帧,而是可以在连续收到好几个正确的数据帧以后,才对最后一个数据帧发确认。对某一数据帧确实认就说明该数据帧和这以前所有的数据帧均已正确无误地收到了。滑动窗口协议:只有在接收窗口向前移动时,发送窗口才有可能向前移动。由于收发两端的窗口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向前移动,因此这种协议又称为滑动窗口协议。115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数据链路层协议分为两大类:面向字符的传输控制规程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即它们所传信息的根本单位分别是字符和比特。面向字符的链路规程:就是在链路上所传送的数据必须是由规定字符集中的字符所组成,同时,在链路上传送的控制信息也必须由同一个字符集中的假设干指定的控制字符构成。如著名的BSC规程,其限制主要是: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所有通信的设备必须使用同样的字符代码,而不同版本的BSC规程要求使用不同的代码;可靠性较差;不易扩展,每增加一种功能就需要设定一个新的控制字符。116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面向比特的链路规程:取消了字符集的面向比特的链路规程:取消了字符集的限制,数据可以是任意二进制编码。控限制,数据可以是任意二进制编码。控制信息由协议规定的二进制编码表示。制信息由协议规定的二进制编码表示。典型代表典型代表IBMIBM公司的公司的SDLCSDLCISOISO把把SDLCSDLC修改后称为修改后称为HDLC(High-level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Data Link Control),译为高级数据链,译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作为国际标准路控制,作为国际标准ISO 3309ISO 3309。我国。我国的相应国家标准是的相应国家标准是GB 7496GB 7496。CCITTCCITT那么将那么将HDLCHDLC再修改后称为链路接入再修改后称为链路接入规程规程LAPLAP,并作为,并作为X.25X.25建议书的一局部。建议书的一局部。不久,不久,HDLCHDLC的新版本又把的新版本又把LAPLAP修改为修改为LAPBLAPB,“B“B表示平衡型,所以表示平衡型,所以LAPBLAPB叫做链路叫做链路接人规程接人规程(平衡型平衡型)。117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1、HDLC适用环境与数据传输方式HDLC两种根本配置:非平衡配置与平衡配置主站A从站B主站A从站B(次站)从站C(次站)从站B(次站)命令(B)或(C)响应(C)响应(B)命令(B)响应(B)非平衡配置特点:q由一个主站控制整个链路的工作。q主站发出的帧叫做命令。q受控的各站叫做次站或从站。q次站负责执行主站指示的操作,次站发出的帧叫做响应。118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复合站A复合站B命令(B)响应(A)响应(B)命令(A)平衡配置特点:q只能是点对点工作。q链路两端的两个站都是复合站。q复合站同时具有主站和从站的功能。q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发送命令和响应。119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HDLC三种根本数据传输模式:非平衡配置,有两种方式:正常响应方式NRM,其特点是只有主站才能发起向次站的数据传输,而次站只有在主站向它发送命令帧进行轮询时,才能以响应帧的形式答复主站。异步响应方式ARM,次站不需要等待主站发过来命令,而是可以主动向主站发送响应帧。平衡配置异步平衡方式ABM,即每个复合站都可以平等地发起数据传输,而不需要得到对方复合站的允许。120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2、HDLC的帧结构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送以帧为单位,一个帧的结构具有固定的格式。从网络层交下来的分组,变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被封装在信息字段长度可变。在信息字段的首尾各加上24比特的控制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帧。帧结构所具有的固定格式实现了控制信息与数据的别离。标志地址控制信息帧检验序列标志FACInfoFCSF位888可变168检验区间透明传输区域121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HDLC帧各字段:标志字段F:帧同步、透明传输。帧同步:就是从收到的比特流中正确无误地判断出一个帧从那个比特开始以及到那个比特结束。HDLC规定的帧边界符:“01111110也称为标志字段Flag。在接收端,只要找到标志字段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一个帧在比特流中的位置。帧的透明传输:在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比特串中,如果碰巧出现了和标志字段F一样的比特组合,就会被误认为是帧的边界。HDLC采用了零比特填充法来防止在帧的两个标志字段之间出现6个连续的“1。122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零比特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在发送端,对尚未加上标志字段的比在发送端,对尚未加上标志字段的比特串进行扫描,每当发现特串进行扫描,每当发现5 5个连续的个连续的“1“1,就立即插入一个,就立即插入一个“0“0。这样经过零。这样经过零比特填充的数据,就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比特填充的数据,就可以保证不会出现6 6个连续的个连续的“1“1。在接收端,每收到一个帧,先找到标在接收端,每收到一个帧,先找到标志字段以确定帧的边界,接着再对其中志字段以确定帧的边界,接着再对其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5 5个连续的个连续的“1“1,就将其后紧跟的,就将其后紧跟的“0“0删去,复删去,复原成原来的比特流。原成原来的比特流。123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v地址字段地址字段(Address):寻址。址。vHDLC采用采用单地址方式。在使用非平衡方地址方式。在使用非平衡方式式传输数据数据时,地址字段,地址字段总是写入次站是写入次站的地址;在平衡方式的地址;在平衡方式时,地址字段,地址字段总是是填入确填入确认站的地址。站的地址。v播送地址:播送地址:“11111111v无效地址:无效地址:“00000000v有效地址数:有效地址数:254个个124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v帧校验序列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过失控制。过失控制。v检验方法:检验方法:CRC校验。校验。v检验范围:从地址字段的第一个比特起,检验范围:从地址字段的第一个比特起,到信息字段的最末一个比特止。到信息字段的最末一个比特止。v信息字段信息字段(Information):信息传递。包:信息传递。包含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含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125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控制字段控制字段C:共8位,是最复杂的字段,HDLC的许多重要功能都靠控制字段来实现。根据该字段最前面两位的取值,可将HDLC帧划分为三大类:信息帧I、监督帧S和无编号帧U。0P/F10P/F11P/FN(S)N(R)N(R)SMM信息帧I监督帧S无编号帧U标志F地址A控制C信息Info帧检验序列FCS标志F位888可变16812345678126计算机网络基础3.1.2链路层协议举例v信息帧信息帧I:执行信息的传输执行信息的传输发送序号N(S)表示当前发送的信息帧的当前发送的信息帧的序号序号。接收序号N(R)表示这个站所期望收到的所期望收到的帧的发送序号帧的发送序号。N(R)带有确认的意思,表示序号为N(R)-1的帧及这以前的各帧都已正确接收。(不必专门发送确认帧,使用信息帧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