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的类型及护理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572762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热的类型及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热的类型及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热的类型及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热的类型及护理高热的类型及护理 三西 胡瑞芳高热的类型及护理 三西 1 体温,也称,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的且较皮肤温度高。其特点是相对稳定的且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也称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可受环境温度和衣 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2 体温的形成体温的形成 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烟花时释放能量,其总能量的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不断地散发到体外;其余不足50%的能量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供机体利用,最终仍转化为热能散发到体外。体温的形成 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3产热与散热产热与散热产热过程 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新陈低谢的过程。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人体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散热显著增加,机体通过寒战和非寒战产热。产热方式成年人以战栗产热为主,而非战栗散热对新生儿尤其重要。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过程。产热与散热产热过程 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新陈低谢的过程。4散热过程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呼吸、排尿、排粪也能散发部分热量。人体的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当外界温度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散热。当外界温度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散热过程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5体温的调节体温的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是有意识的行为活动,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使体温调节更加完善。自主性体温调节 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机体收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是指自主性体温调节体温的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是有意识的行为活动,通过机体在不同6正常体温正常体温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口温范围 36.337.2腋温范围 36.037.0肛温范围 36.537.7正常体温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等处7生理变化生理变化 体温可随、年龄、性别、活动、药物 等出现生理性变化,但其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昼夜 正常人体温在24h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318时最高。年龄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而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而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生理变化 体温可随、年龄、性别、活动、药物 等出现生理性8性别 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C,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肌肉活动 剧烈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骨骼肌紧张并收缩,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药物 麻醉药物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手术患者术中、术后注意保暖。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在测量体温时,应加以考虑性别 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C,女性的基础体9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体温过高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10临床分级临床分级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 37.537.9中等热 38.038.9高热 39.040.9超高热 41以上临床分级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例)11发热过程及表现发热过程及表现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 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体温上升可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骤升是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升至高峰,如肺炎双球菌性肺炎、疟疾等;渐升是体温逐渐升高,数日内达到高峰,如伤寒等。发热过程及表现体温上升期 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疲12高热持续期 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表现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晕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软弱无力。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高热持续期 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1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退热的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骤退型体温急剧下降;渐退型为体温逐渐下降。体温骤退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休克现象,护理中应加强观察。体温下降期(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14热型 是指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某些发热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热型,加强观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热型 是指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某些发热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热型,15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等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16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体温最17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等。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18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19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物理降温:(1)局部降温 冷毛巾、冰袋 (2)全身降温 温水擦浴、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202、加强病情观察、加强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4次,高热时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3天后改为每日1次或2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脉博、呼吸和血压的变化。(2)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2、加强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421(3)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4)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5)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3)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223、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234、促进患者舒适、促进患者舒适(1)安置舒适的体位让病人卧床休息,同时提供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合适的休息环境。(2)口腔护理(3)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4、促进患者舒适(1)安置舒适的体位让病人卧床休息,同时提供245、心理护理、心理护理(1)体温上升期,注意病人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 满足患者需要,给予精神安慰。(2)高热持续期,应尽量解除高热带给患者的身心不适,合理处理患者要求。(3)退热期,满足患者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补充营养。5、心理护理(1)体温上升期,注意病人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25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