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上传人:91274****mpsvz 文档编号:241552793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8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实验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 第一课时人教版实验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前说课质 量 守 恒 定 律1说说 课课 整整 体体 框框 架架教教 材材 分分 析析1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2学学 法法 分分 析析3教学效果预测教学效果预测4说 课 整 体 框 架教 材 分 析1学 情 分 析2学 法2教材分析o“质量守恒定律”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一次以类比的定量分析方法来探究问题。从而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内在的“量”上的奥秘。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3 学生如从本质上领悟了“质量守恒定律”,就便于他感受“化学是有生命的”,而这种生命的“语言”就是化学方程式。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人文角度感悟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教材分析 学生如从本质上领悟了“质量教材分析4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认认识识质质量量守守恒恒定定律律 难难 点点重点重点理解、掌握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显性难点:如何定量的进行实验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隐性难点:通过探究实验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认 难 点重点理解、掌握并5o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了解一些化学反应,能从微观的角度初步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了解一些化学反应,能从微观的角度初步分6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备实验探究的能力。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学 情 分 析7学学 法法 分分 析析o本课题的基本设计理念:本课题的基本设计理念:在重视课堂教学观的同时,更要突出课程观在教学理念的一级主题中的价值和应用,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化学学习的基本素养。学 法 分 析本课题的基本设计理念:8o设计思考:设计思考:通过引入学生身边的事例通过引入学生身边的事例,引起学引起学 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o分组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组员互动分组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组员互动 讨论,小组间相互交流,讨论,小组间相互交流,使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 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培养学生合 作意识和能力。作意识和能力。o课堂反馈:课堂反馈:利用实验报告利用实验报告,及时反映学生情,及时反映学生情 况,况,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 标。标。学学 法法 分分 析析设计思考:通过引入学生身边的事例,引起学学 法 分 析9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创创 设设情情 境境引引 发发问问 题题实实 验验探探 究究引引 导导发发 现现动动 画画模模 拟拟突突 破破难难 点点联联 系系实实 际际学学 以以致致 用用课课堂堂反反 思思教 学 过 程创 设实 验动 画联 系10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创创 设设情情 境境引引 发发问问 题题实实 验验探探 究究引引 导导发发 现现动动 画画模模 拟拟突突 破破难难 点点联联 系系实实 际际学学 以以致致 用用课课堂堂反反 思思教 学 过 程创 设实 验动 画联 系11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谷类和薯类食物:420-500克动物性食物:150-200克奶类和豆制品:350克蔬菜和水果:320-400克烹调油:20-25克 算一算:每天我们要吃多少食物?创创 设设 情情 境境碳水化合物、脂谷类和薯类食物:算一算:每天我们要吃多12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去尝试发现身边的问题。利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冲突”,使课堂教学显得有生机有活力。便于学生从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中明确学习目的。人体重的增加人体重的增加和摄入的食物和摄入的食物质量是否相同质量是否相同?这样设计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去尝试发现身边的问人体重的增加和摄13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创创 设设情情 境境引引 发发问问 题题实实 验验探探 究究引引 导导发发 现现动动 画画模模 拟拟突突 破破难难 点点联联 系系实实 际际学学 以以致致 用用课课堂堂反反 思思教 学 过 程创 设实 验动 画联 系14实实 验验 探探 究究小组探究(1)(1):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实 验 探 究小组探究(1):15质质量量化学反应前化学反应前化学反应后化学反应后实验实验现象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结论结论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不变白磷燃烧前后质量不变反思反思 反应装置、物质状态反应装置、物质状态探探 究究 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1)在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为什么该实验前:为什么该实验前后质量相等,后质量相等,反应装置、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反应装置、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有何特有何特点。这实际是为下一步的探究实验作铺垫。点。这实际是为下一步的探究实验作铺垫。质化学反应前化学反应后实验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结论白磷燃烧前16实实 验验 探探 究究小组探究(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实 验 探 究小组探究(2):17 提供托盘天平、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矿泉水瓶、气球等仪器,由学生自行选择仪器组装并进行实验,根据下表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提供托盘天平、250mL锥形18铁 钉 与 硫 酸 铜 溶 液 碳 酸 钠 与 稀 盐 酸实 验 现 象反 应 前 后质量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前 反应后选 择 装 置物 质 状 态结论反思探 究 实 验 报 告(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碳酸钠与稀盐酸实验现象反应前后质量反应前反应19由此由此解决了本课题的第解决了本课题的第一个难点:反应装置和一个难点:反应装置和物质状态对化学变化前物质状态对化学变化前后称量质量的影响。后称量质量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反应装置和物质状态的角度分析、思考为什么第三个实验会得出与前两个实验不同的“结论”呢。由此解决了本课题的第 引导学生从反应装置和物质状态的20实实 验验 探探 究究探究活动(3)(3):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实 验 探 究探究活动(3):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21 采取多组对比实验由学生任意选择一组或几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来论证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化学变化的普遍真理性。从而解决了本课题的第二个难点。采取多组对比实验由学生任意22o在学生完成以上探究实验并掌握了相关理论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反思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当把铁钉从硫酸铜溶液中取出后,再称量烧杯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发现实验前后质量不等,对此请同学们展开讨论,使他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和“生成”的含义。从而解决了本课题的第三个难点。在学生完成以上探究实验并掌握了相关理论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反思23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创创 设设情情 境境引引 发发问问 题题实实 验验探探 究究引引 导导发发 现现动动 画画模模 拟拟突突 破破难难 点点联联 系系实实 际际学学 以以致致 用用课课堂堂反反 思思教 学 过 程创 设实 验动 画联 系24COO C +O2 CO2 点燃点燃点燃点燃 通过对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动画模拟,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由此突破本课题的第四个难点。COO C +O2 25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创创 设设情情 境境引引 发发问问 题题实实 验验探探 究究引引 导导发发 现现动动 画画模模 拟拟突突 破破难难 点点联联 系系实实 际际学学 以以致致 用用课课堂堂反反 思思教 学 过 程创 设实 验动 画联 系26试 一 试:1、下列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试管中残留物质 量减少了。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比铁丝质量大。C、湿衣服晒干,质量变轻。D、镁带燃烧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设计该题的目的是通过对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 够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 中去,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带进课堂。试 一 试:1、下列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27试 一 试:2、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若6g碳在18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g,剩余物质是 ,质量为 g,为什么?设计该题的目的是凸现质量守恒定律中“守恒”和“参加”两个要点的含义。试 一 试:2、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28o教学指导思想突破了传统框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站在课程观的高度上实现了教学观念的改变、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四个教学层次的跨越。在引入“认知冲突”的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全新的、正确地学生观和教学观。教教 学学 效效 果果 预预 测测教学指导思想突破了传统框架,贯彻了新课程理念。站在课程观的高29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30谢谢各位老师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