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课件9-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539296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学课件9-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植物保护学课件9-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植物保护学课件9-白叶枯纹枯稻曲粒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白叶枯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稻区,我国主要主要分布在亚洲稻区,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随着种子调运,北方分布在长江流域,但随着种子调运,北方稻区也开始流行。稻区也开始流行。发病后,常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发病后,常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严重的减产产50%以上。以上。一、症状一、症状从从苗期苗期抽穗期都可发生,但早稻一般抽穗期都可发生,但早稻一般在拔节幼穗分化期开始呈现症状,孕穗到在拔节幼穗分化期开始呈现症状,孕穗到抽穗前后为发病高峰期;晚稻在秧田期及抽穗前后为发病高峰期;晚稻在秧田期及早插田的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达到发早插田的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达到发病高峰。病高峰。主要为害叶片,有主要为害叶片,有3种类型:种类型:1、叶枯型:、叶枯型:又可分成两种类型又可分成两种类型(1)普通型)普通型即即典型白叶枯。典型白叶枯。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黄绿色或暗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斑点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绿色斑点,斑点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形成条斑,长可达叶基部。向下加长加宽而形成条斑,长可达叶基部。病健组织交界清楚,分界处有时呈波浪状。病健组织交界清楚,分界处有时呈波浪状。病斑颜色随品种不同而变化,但最后变成病斑颜色随品种不同而变化,但最后变成灰白色(籼稻)或黄白色(粳稻)灰白色(籼稻)或黄白色(粳稻)(2)急性型)急性型在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易感品种发病时,叶片环境条件适宜或易感品种发病时,叶片产生暗绿色病斑,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产生暗绿色病斑,几天内可使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像开水烫状,纵折干枯。色或灰绿色,像开水烫状,纵折干枯。两类症状在湿度大时,特别在雨后、傍晚两类症状在湿度大时,特别在雨后、傍晚或晨露未干时,病部常有蜜黄色胶粘状鱼或晨露未干时,病部常有蜜黄色胶粘状鱼籽状大小的菌脓溢出,干后呈粒状或薄膜籽状大小的菌脓溢出,干后呈粒状或薄膜状。状。2、凋萎型、凋萎型在在拔节期以前发生,但以移栽后拔节期以前发生,但以移栽后15-20天最重。病天最重。病株心叶或心叶下第一片叶首先失水,青卷,最后株心叶或心叶下第一片叶首先失水,青卷,最后枯萎。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萎,但也有先从下部枯萎。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萎,但也有先从下部叶片呈现青萎,后引起上位叶或心叶枯死的。常叶片呈现青萎,后引起上位叶或心叶枯死的。常造成稻田大量死苗、缺丛。造成稻田大量死苗、缺丛。折断病株并用手挤压,可见大量黄色菌脓溢出。折断病株并用手挤压,可见大量黄色菌脓溢出。注意与螟虫引起的枯心相区别。注意与螟虫引起的枯心相区别。3、黄叶、黄叶型型病株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新出叶则呈均病株较老的叶片颜色正常,新出叶则呈均匀褪绿或呈黄色或黄绿色宽条斑;以后病匀褪绿或呈黄色或黄绿色宽条斑;以后病株生长受抑制。株生长受抑制。叶呈现这种症状的病叶上检测不到病原细叶呈现这种症状的病叶上检测不到病原细菌,但病株基部以及紧接病叶下的节间有菌,但病株基部以及紧接病叶下的节间有大量病原细菌。大量病原细菌。与与细菌性条斑病及生理枯黄的区分细菌性条斑病及生理枯黄的区分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条斑病 从发病部位、对光照、菌脓的颜色和大小,从发病部位、对光照、菌脓的颜色和大小,病斑的多少可区分;病斑的多少可区分;生理枯黄生理枯黄 从交界处的形状、在田间发病的均匀度、从交界处的形状、在田间发病的均匀度、砂培试验可区分。砂培试验可区分。与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区别细菌性条斑病的区别细细菌菌性性条条斑斑病病白白叶叶枯枯病病喷菌喷菌现象现象/菌脓菌脓二、病原二、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ae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1根极生鞭毛。根极生鞭毛。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40,最适宜的温,最适宜的温度为度为26-30。白叶枯菌存在不同的菌系,但不同国家鉴白叶枯菌存在不同的菌系,但不同国家鉴别的标准不同,难以统一。别的标准不同,难以统一。二、病原二、病原噬菌体噬菌体是寄生在白叶枯病菌上的一种是寄生在白叶枯病菌上的一种病毒。在电镜下观察,白叶枯病的噬菌体病毒。在电镜下观察,白叶枯病的噬菌体呈蝌蚪状。呈蝌蚪状。噬菌体在细菌培养时,可使细菌悬浮液变噬菌体在细菌培养时,可使细菌悬浮液变清、在平板培养基上出现溶菌斑。清、在平板培养基上出现溶菌斑。噬菌体对白叶枯菌有一定的专化性,根据噬菌体对白叶枯菌有一定的专化性,根据其数量的多少可预测病害。其数量的多少可预测病害。二、病原二、病原寄主范围:寄主范围:除为害水稻外,茭白和李氏禾在自然条件除为害水稻外,茭白和李氏禾在自然条件下也可发病,但不普遍。下也可发病,但不普遍。三、病害循环三、病害循环病菌在带菌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病菌在带菌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主要从水孔和伤口侵入。主要从水孔和伤口侵入。在稻草和谷种中存活的病菌,随流水传到秧苗在稻草和谷种中存活的病菌,随流水传到秧苗稻根分泌物诱集病菌、并使之活化稻根分泌物诱集病菌、并使之活化从水孔、从水孔、伤口侵入伤口侵入在薄壁细胞间繁殖在薄壁细胞间繁殖达到维管束达到维管束放出细菌,再从水孔和伤口侵入。放出细菌,再从水孔和伤口侵入。以带菌种子和流水进行传播。以带菌种子和流水进行传播。病部产生的病菌进行再侵染。病部产生的病菌进行再侵染。四、发病条件四、发病条件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本病的发生一般在气温本病的发生一般在气温25-33时最适宜,在时最适宜,在20以下和以下和33以上受抑制。以上受抑制。气温的高低主要影响潜育期的长短。在气温的高低主要影响潜育期的长短。在22时,时,潜育期潜育期13天,在天,在24时潜育期时潜育期18天;在天;在26-30时潜育期只需时潜育期只需3天。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有利发病,特别是在台风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有利发病,特别是在台风暴雨和洪涝之后,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暴雨和洪涝之后,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四、发病条件四、发病条件2、水稻抗病性、水稻抗病性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抗性不同。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抗性不同。如日本发现金南风群品种无抗性基因,对所有菌系如日本发现金南风群品种无抗性基因,对所有菌系都感病;黄玉群品种具有都感病;黄玉群品种具有Xa-1、Xa-Kg基因,对基因,对I群和群和群生理小有抗性,等等。群生理小有抗性,等等。一般来说,籼稻抗性最弱、粳稻较强、糯稻最抗病。一般来说,籼稻抗性最弱、粳稻较强、糯稻最抗病。水稻不同生育期抗性不同。水稻不同生育期抗性不同。一般在分蘖期前较抗病,苗龄越小越抗病一般在分蘖期前较抗病,苗龄越小越抗病。四、发病条件四、发病条件3、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绿肥压青量过多,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绿肥压青量过多,都容易使稻株生长过于茂密,使田间湿度都容易使稻株生长过于茂密,使田间湿度加大。且稻株体内蛋白质氮化物大量分解,加大。且稻株体内蛋白质氮化物大量分解,使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利使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因而病重。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因而病重。深水灌溉和受水淹,病重。深水灌溉和受水淹,病重。五、防治五、防治策略策略 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栽培抗病良种为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栽培抗病良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辅以药剂防治。1、加强检疫工作、加强检疫工作严格实行产地检疫严格实行产地检疫。五、防治五、防治2、选用抗病良种、选用抗病良种3、培育无病壮秧、培育无病壮秧在无病田留种或自无病区调种,实行种子消毒,可在无病田留种或自无病区调种,实行种子消毒,可每亩用强氯精每亩用强氯精1克兑水克兑水30斤浸种。斤浸种。禁止用病稻草堵涵洞。禁止用病稻草堵涵洞。秧田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秧田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远离屋边场地和牛栏的地方。屋边场地和牛栏的地方。秧苗期不得漫水,并在秧苗期不得漫水,并在3叶期及移栽前各喷药一次。叶期及移栽前各喷药一次。五、防治五、防治4、合理用水施肥、合理用水施肥兴修水利,做到渠系配套,排灌分家,防兴修水利,做到渠系配套,排灌分家,防止串灌串排或深灌淹漫,应浅水勤灌,适止串灌串排或深灌淹漫,应浅水勤灌,适期晒田。期晒田。5、根据病情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根据病情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10%叶枯净叶枯净 300-500倍、倍、50%代森铵代森铵800-1000倍、农用链霉素倍、农用链霉素100ppm。水水 稻稻 纹纹 枯枯 病病一、症状一、症状一、症状特点一、症状特点 从苗期从苗期穗期都可发病,以分蘖盛期至穗期发穗期都可发病,以分蘖盛期至穗期发病最重。病最重。叶鞘:叶鞘: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如开水烫过的小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如开水烫过的小斑,以后变以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椭圆形斑,斑,以后变以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椭圆形斑,多个病斑愈合成云纹状。多个病斑愈合成云纹状。叶片:叶片:与叶鞘病斑相似,急性型病斑污绿色,最与叶鞘病斑相似,急性型病斑污绿色,最后枯死。后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及菌核白色菌丝及菌核。水水稻稻纹纹枯枯病病症症状状 真菌中的担子菌。真菌中的担子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38,最适温度,最适温度30;侵入的温度范围为侵入的温度范围为23-35,最适温度为,最适温度为28-32。在最适温度下,经在最适温度下,经18-24小时即可完成侵染;小时即可完成侵染;菌核在菌核在27-28 有足够湿度时,有足够湿度时,1-2天可萌发成菌天可萌发成菌丝,丝,6-10天可形成新病斑。天可形成新病斑。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稗草、玉米、花生、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稗草、玉米、花生、大小麦、禾本科杂草等。大小麦、禾本科杂草等。二、病原二、病原以以菌核在土壤或以菌丝和菌核在病菌核在土壤或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田间杂草上越冬稻草和田间杂草上越冬水稻分蘖期菌核萌水稻分蘖期菌核萌发形成菌丝,向上发形成菌丝,向上延伸至叶鞘缝内延伸至叶鞘缝内从从叶鞘内侧表皮气叶鞘内侧表皮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孔或直接穿透表皮病株病株再侵染再侵染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水平扩展水平扩展垂直扩展垂直扩展三、发病规律三、发病规律四、影响发病的条件四、影响发病的条件 1、菌核基数、菌核基数与初期发病有关。与初期发病有关。2、气象因素、气象因素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在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在22又有雨时始病,气温又有雨时始病,气温28-32,RH97%时,有利病害漫延。时,有利病害漫延。3、栽培管理条件、栽培管理条件长期深灌,田间湿度长期深灌,田间湿度大;氮素过多有利发病。大;氮素过多有利发病。4、水稻的抗性、水稻的抗性目前无高抗品种。目前无高抗品种。五、防治五、防治1、减少菌源、减少菌源 2、加强肥水管理(结合防治稻瘟病)、加强肥水管理(结合防治稻瘟病)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井冈霉素、纹霉清。井冈霉素、纹霉清。防治适期: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防治适期: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和拔和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稻稻 曲曲 病病 稻曲病多发生于水稻收成好发年份。稻曲病多发生于水稻收成好发年份。群众认为是丰年征兆,故俗名群众认为是丰年征兆,故俗名“丰产果丰产果”。通常在中稻和晚稻田发生,以优质稻、通常在中稻和晚稻田发生,以优质稻、杂交稻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谷粒,每穗上杂交稻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谷粒,每穗上有病谷有病谷1-5粒,严重时,可达粒,严重时,可达20-30粒。一粒。一般年份对水稻影响不大,在大发生年份造般年份对水稻影响不大,在大发生年份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在山区的中稻和中稻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在山区的中稻和中稻和晚稻受害较严重。和晚稻受害较严重。稻稻 曲曲 病病 此病在水稻开花以后此病在水稻开花以后乳熟期较易发生,乳熟期较易发生,为害谷粒。为害谷粒。病谷粒最初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病谷粒最初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病粒内部组织被破坏,以后菌丝块逐渐长大,病粒内部组织被破坏,以后菌丝块逐渐长大,使颖壳的合缝处稍稍胀开,露出橙黄色的肉使颖壳的合缝处稍稍胀开,露出橙黄色的肉质块突起物(孢子座),逐渐膨大,将谷颖质块突起物(孢子座),逐渐膨大,将谷颖全部包裹,形状一般比健谷大全部包裹,形状一般比健谷大3-4倍,最后表倍,最后表面龟裂并布满墨绿色粉末(厚垣孢子)。面龟裂并布满墨绿色粉末(厚垣孢子)。一、症状一、症状稻稻 曲曲 病病二、病原二、病原 为稻绿核菌,为一种子囊菌(真菌病害)。为稻绿核菌,为一种子囊菌(真菌病害)。三、侵染循环三、侵染循环 病菌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病菌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7-8月间开始生出头状月间开始生出头状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当年不侵染,在被害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并可维持当年不侵染,在被害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并可维持发芽力达发芽力达6个月之久,萌发进产生分生孢子。个月之久,萌发进产生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可随气流传播,作为初侵染源,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可随气流传播,作为初侵染源,侵染花器及幼颖。侵染花器及幼颖。然后,病菌在胚乳中大量增殖而形成孢子座。然后,病菌在胚乳中大量增殖而形成孢子座。病菌要求高温高湿,温度以病菌要求高温高湿,温度以24-32度生度生长良好,长良好,26-28最适宜,最适宜,34度以上则不度以上则不宜生长。宜生长。水稻开花期遇降雨和高温,便有利于水稻开花期遇降雨和高温,便有利于病菌发育,易于诱发此病。病菌发育,易于诱发此病。偏施氮肥,或落水过迟,接近成熟时,偏施氮肥,或落水过迟,接近成熟时,叶片仍未褪绿,发病。较重。叶片仍未褪绿,发病。较重。四、发生流行条件四、发生流行条件 1、发病时,摘除病粒烧毁;、发病时,摘除病粒烧毁;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3、在破口前、在破口前57天、抽穗天、抽穗50%时各施一次时各施一次药。药。43%戊唑醇戊唑醇SC 15毫升毫升/亩亩 30%苯甲丙环唑苯甲丙环唑EC 1520毫升毫升/亩亩 井冈霉素井冈霉素2包包/亩亩+50%多菌灵多菌灵100克克/亩亩五、防治五、防治稻稻 粒粒 黑黑 粉粉 病病一、症状一、症状 只危害稻穗上的个别谷粒,病谷米粒全部或部分被只危害稻穗上的个别谷粒,病谷米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颖壳内充满黑粉。病谷颖壳开裂露出圆锥形黑色破坏,颖壳内充满黑粉。病谷颖壳开裂露出圆锥形黑色角状物,开始时有灰白色膜包住,膜易破裂,破裂后散角状物,开始时有灰白色膜包住,膜易破裂,破裂后散出黑粉,粘附于开裂部份部位和病粒附近的健粒和叶上。出黑粉,粘附于开裂部份部位和病粒附近的健粒和叶上。二、病原二、病原 为真菌的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引起。看到的黑粉即病为真菌的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引起。看到的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菌的厚垣孢子。稻粒黑粉病稻粒黑粉病1、越冬、越冬病菌的厚垣孢子散出后,落在土中或附着在病菌的厚垣孢子散出后,落在土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进行越冬,尤以前者为主。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种子上进行越冬,尤以前者为主。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可存活1年以上,在贮藏的种子上可存活年以上,在贮藏的种子上可存活3年。耐高温年。耐高温和低温,用热水浸种不能杀死病菌的孢子。成团的厚和低温,用热水浸种不能杀死病菌的孢子。成团的厚垣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有萌发力。垣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有萌发力。2、第二年水稻开花或灌浆时,在水中或潮湿土面的厚垣第二年水稻开花或灌浆时,在水中或潮湿土面的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由气流传播到花器的子房或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由气流传播到花器的子房或幼嫩的的种子上,萌发侵入,侵入后菌丝在谷粒内蔓幼嫩的的种子上,萌发侵入,侵入后菌丝在谷粒内蔓延,破坏子房,使米粒不能形成,后期菌丝又形成厚延,破坏子房,使米粒不能形成,后期菌丝又形成厚垣孢子呈黑粉散出。垣孢子呈黑粉散出。三、侵染循环三、侵染循环3、厚垣孢子须经、厚垣孢子须经5个月左右的休眠才个月左右的休眠才能萌发,适宜的温度为能萌发,适宜的温度为29-30度,因度,因此在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如遇雨水此在在水稻扬花灌浆期,如遇雨水多,气温高,便有利于厚垣孢子萌多,气温高,便有利于厚垣孢子萌发侵入,容易发病。发侵入,容易发病。4、主要为害两、三系杂交稻制种田的、主要为害两、三系杂交稻制种田的不育系。不育系。三、侵染循环三、侵染循环1、种子消毒:用强氯精浸种子,洗净、催、种子消毒:用强氯精浸种子,洗净、催芽、芽、播种。播种。2、注意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过迟,以、注意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过迟,以防止倒伏、徒长防止倒伏、徒长 3、化学防治:粉锈宁、化学防治:粉锈宁100毫升毫升/亩、克黑净亩、克黑净1袋袋 +展着剂。展着剂。世高世高 3000倍。倍。四、防治四、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