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功能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516022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人体功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正常人体功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正常人体功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思考:已知消化性胃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思考:已知消化性胃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根据你所学知识,提出可能降低胃酸多有关,根据你所学知识,提出可能降低胃酸的方法或途径。的方法或途径。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口腔内消化第二节口腔内消化第三节胃内消化第三节胃内消化第四节小肠内消化第四节小肠内消化第五节大肠内消化第五节大肠内消化第六节吸收第六节吸收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消消 化化吸吸 收收1 1、概念:、概念:食物经消化道加工分解为小分子食物经消化道加工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物质的过程。2 2、消化的方式:、消化的方式: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初步初步的消化(物的消化(物理形状改变)理形状改变)彻底的彻底的消化(化消化(化学本质变化)学本质变化)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进入血液、淋巴液的过程。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进入血液、淋巴液的过程。食物食物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小分子小分子营养物养物质消化道粘膜消化道粘膜血液血液 淋巴液淋巴液消化消化吸收吸收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1 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 2伸展性大伸展性大 3 3紧张性紧张性 4 4缓慢而不规则的自动节律性缓慢而不规则的自动节律性 5 5对不同性质刺激的敏感性:对不同性质刺激的敏感性:对对化化学学、温温度度和和牵牵张张刺刺激激很很敏敏感感,对对电电刺刺激激、切切割、烧灼较不敏感。割、烧灼较不敏感。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二、消化的神经调节二、消化的神经调节外来神经外来神经内在神经:壁内神经丛内在神经:壁内神经丛躯体神经:支配口腔、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躯体神经:支配口腔、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自主神经:自主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除口腔、食管上段及肛门除口腔、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外,整个消化道外括约肌外,整个消化道都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的都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双重支配。(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1 1、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作用作用:增强增强胃肠运动和消化腺体分泌,即胃肠运动和消化腺体分泌,即对消化器官对消化器官 起起兴奋兴奋作用。作用。包括迷走神经、包括迷走神经、面神经和舌咽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及盆神经神经及盆神经2 2、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作用作用:抑制胃肠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抑制胃肠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即,即抑制抑制作用。作用。(二)壁内神经丛(二)壁内神经丛三、胃肠激素三、胃肠激素 定义定义: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称化学物质称胃肠激素。胃肠激素。几种胃肠激素的內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几种胃肠激素的內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几种胃肠激素的內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几种胃肠激素的內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几种胃肠激素的內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几种胃肠激素的內分泌细胞的命名及分布激素名称激素名称激素名称激素名称激素名称激素名称细胞命名细胞命名细胞命名细胞命名分布部位分布部位分布部位分布部位促胃液素促胃液素促胃液素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促胰液素抑胃肽抑胃肽抑胃肽抑胃肽G G 细胞细胞细胞细胞I I 细胞细胞细胞细胞S S 细胞细胞细胞细胞K K 细胞细胞细胞细胞胃胃胃胃窦、十二指肠窦、十二指肠窦、十二指肠窦、十二指肠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小肠上部1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表表 四种胃肠激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的影响四种胃肠激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的影响 胃液胃液 胰胰HCO3 胰胰酶酶 肝胆汁肝胆汁 小小肠液液 食管胃括食管胃括约肌肌 胃运胃运动 小小肠运运动 胆囊胆囊缩促胃液素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促胰液素 胆囊收胆囊收缩素素 抑胃抑胃肽 :兴奋:兴奋 :强兴奋:强兴奋 :抑制:抑制2 2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例如,胃肠释放的抑胃肽有很强的刺例如,胃肠释放的抑胃肽有很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3 3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有些胃肠激素能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促进生有些胃肠激素能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促进生长的作用,称为营养作用。长的作用,称为营养作用。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咀嚼、吞咽咀嚼、吞咽 唾唾 液液一、唾一、唾 液液成成 分分水:占水:占99%99%有机物:有机物: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粘蛋白无机物:无机物:Na+Na+、K+K+、Ca2+Ca2+等离子。等离子。性性 质质无色无味,中性(无色无味,中性(pH 6.0pH 6.07.47.4),低渗液体。),低渗液体。作作 用用1 1、湿润和溶解食物;、湿润和溶解食物;2 2、清洁和保护口腔、清洁和保护口腔清除残渣、溶菌酶杀菌清除残渣、溶菌酶杀菌3 3、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4 4、具有排泄功能:如铅、汞、狂犬病病毒。、具有排泄功能:如铅、汞、狂犬病病毒。分泌的调节: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二、咀嚼和吞咽二、咀嚼和吞咽(一)咀嚼(一)咀嚼(二)吞咽(二)吞咽 蠕蠕 动动食道下括约肌食道下括约肌(LES)LES)蠕动蠕动:是消化道平滑肌按顺序舒张和:是消化道平滑肌按顺序舒张和 收缩并向前收缩并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平滑肌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共有的一种运的一种运动形式。动形式。第三节第三节 胃内消化胃内消化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胃的运动胃的运动胃胃 液液 一、胃一、胃 液液纯净胃液是无色、酸性的液体,纯净胃液是无色、酸性的液体,pHpH为为0.90.91.51.5。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等泌酸腺的壁泌酸腺的壁细胞细胞泌酸腺泌酸腺泌酸腺泌酸腺的主细的主细的主细的主细胞胞胞胞胃粘膜表面的上胃粘膜表面的上胃粘膜表面的上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皮细胞、泌酸腺皮细胞、泌酸腺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细的粘液颈细的粘液颈细的粘液颈细 胞胞胞胞泌酸腺的壁泌酸腺的壁泌酸腺的壁泌酸腺的壁细胞细胞细胞细胞性性 质:质: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作用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调节头期、胃期、小肠期头期、胃期、小肠期盐酸(盐酸(HClHCl)(胃酸)(胃酸)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分泌游离酸游离酸结合酸结合酸总酸总酸胃腔壁细胞血液 盐酸分泌的机制盐酸分泌的机制盐酸的作用:盐酸的作用:1 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 用所需的酸性环境;用所需的酸性环境;2 2)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3 3)抑制、杀死胃内的细菌;)抑制、杀死胃内的细菌;4 4)引起小肠内促胰液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引起小肠内促胰液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 和小肠液的分泌;和小肠液的分泌;5 5)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铁和钙在小肠的吸收。)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铁和钙在小肠的吸收。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来源:来源:来源:来源: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胃蛋白酶盐酸盐酸蛋白质蛋白质、胨、少量氨基酸胨、少量氨基酸胨、少量氨基酸胨、少量氨基酸胨、少量氨基酸胨、少量氨基酸作用:作用:2 2)与)与HCOHCO3 3,共同构成胃的,共同构成胃的“粘液碳酸氢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屏障”。粘粘粘粘 液液液液 来源:来源:来源:来源:胃壁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胃壁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胃壁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胃壁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 细胞、喷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细胞、喷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细胞、喷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细胞、喷门腺和幽门腺分泌。作用:作用:作用:作用:1 1)粘液覆盖在胃粘膜表面,具有润滑作用,)粘液覆盖在胃粘膜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可保护胃粘膜免受食物的机械性损伤;可保护胃粘膜免受食物的机械性损伤;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覆盖在胃粘膜表面的粘液,能与胃粘膜上皮细覆盖在胃粘膜表面的粘液,能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胞分泌的HCOHCO3 3共同形成抗损伤屏障,称为共同形成抗损伤屏障,称为粘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液碳酸氢盐屏障。作用:作用: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概念:概念:500500m mmmHClHCOHCO33-HH+HH+pH 2pH 2pH 7pH 7HH22COCO33粘液层粘液层胃粘液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模式图碳酸氢盐屏障模式图由胃粘膜上皮细胞顶部的细胞膜相互间紧密连接,形成一层由胃粘膜上皮细胞顶部的细胞膜相互间紧密连接,形成一层脂蛋白层,称为脂蛋白层,称为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屏障。它能防止。它能防止H+H+侵入胃粘膜,并阻侵入胃粘膜,并阻止胃粘膜内止胃粘膜内Na+Na+扩散入胃腔。扩散入胃腔。胃粘膜血流丰富,能及时带走渗入粘膜的胃粘膜血流丰富,能及时带走渗入粘膜的H+H+和有害物质。和有害物质。故胃粘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环境中,不被消化。故胃粘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环境中,不被消化。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屏障胃粘膜血流丰富胃粘膜血流丰富胃粘膜的自身防御机制胃粘膜的自身防御机制来源:来源:来源:来源:由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由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由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由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作用:作用:作用:作用:保护维生素保护维生素保护维生素保护维生素B B B B12121212并促进维生素并促进维生素并促进维生素并促进维生素B B B B12121212在回肠处的吸收在回肠处的吸收在回肠处的吸收在回肠处的吸收Vit B12Vit B12水解酶水解酶水解酶水解酶被被被被破坏破坏破坏破坏Vit B12Vit B12Vit B12内因子内因子内因子内因子内因子内因子内因子内因子头期头期头期头期:食物作用于头部各器官:食物作用于头部各器官:食物作用于头部各器官:食物作用于头部各器官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食物食物食物食物特点特点特点特点:量多、酶多、酸度高、消化力强:量多、酶多、酸度高、消化力强:量多、酶多、酸度高、消化力强:量多、酶多、酸度高、消化力强胃液分泌胃液分泌胃液分泌胃液分泌刺激口、咽等处的感受器刺激口、咽等处的感受器刺激口、咽等处的感受器刺激口、咽等处的感受器刺激视、嗅、听等感受器刺激视、嗅、听等感受器刺激视、嗅、听等感受器刺激视、嗅、听等感受器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G-细胞细胞胃泌素释放胃泌素释放胃期胃期:食物进入胃:食物进入胃机械性机械性机械性机械性刺激作刺激作刺激作刺激作用于胃用于胃用于胃用于胃壁、幽壁、幽壁、幽壁、幽门等部门等部门等部门等部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胃液分泌胃液分泌胃液分泌胃液分泌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G-细胞细胞胃泌素释放胃泌素释放壁内壁内壁内壁内神经丛神经丛神经丛神经丛食物中的化学成份刺激食物中的化学成份刺激食物中的化学成份刺激食物中的化学成份刺激特点:特点:特点:特点:量最多、酶稍少于头期,酸度高,消化力强量最多、酶稍少于头期,酸度高,消化力强量最多、酶稍少于头期,酸度高,消化力强量最多、酶稍少于头期,酸度高,消化力强肠期肠期:食物进入小肠,肠粘膜食物进入小肠,肠粘膜食物进入小肠,肠粘膜食物进入小肠,肠粘膜G-G-细胞细胞释放胃泌素使胃液分泌释放胃泌素使胃液分泌释放胃泌素使胃液分泌释放胃泌素使胃液分泌特点:特点:特点:特点:量少、酶少、量少、酶少、量少、酶少、量少、酶少、酸度低、酸度低、酸度低、酸度低、消化力弱,神经反射无明显消化力弱,神经反射无明显消化力弱,神经反射无明显消化力弱,神经反射无明显作用。作用。作用。作用。(一)胃的运动形式(一)胃的运动形式1 1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2 2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3 3蠕动蠕动 二、胃的运动二、胃的运动(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是胃所是胃所特有特有的运动形式的运动形式 概念概念:咀嚼和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咀嚼和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食管等处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 体的平滑肌舒张,胃容积扩大体的平滑肌舒张,胃容积扩大.生理意义生理意义:使胃完成容纳和储存食物的功能。:使胃完成容纳和储存食物的功能。蠕动蠕动作用:作用:A A、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利、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胃液发挥作用于胃液发挥作用;B B、搅拌粉碎食物、搅拌粉碎食物;C C、推进食物进入肠道。、推进食物进入肠道。1 1 1 1、胃、胃、胃、胃的排空的排空的排空的排空胃胃胃胃内容物被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内容物被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内容物被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内容物被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概念:概念:排空速度:排空速度:物理物理性状性状糖糖 蛋白质蛋白质 脂肪脂肪流质流质 半流质半流质 固体食物固体食物颗粒小颗粒小 大块食物大块食物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胃排空的胃排空的胃排空的胃排空的动力动力动力动力胃运动胃运动胃运动胃运动引起的胃引起的胃引起的胃引起的胃与与与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力差力差力差胃排空的胃排空的胃排空的胃排空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胃内容物胃内容物胃内容物胃内容物胃内容物胃内容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十二指肠内容物加速排空加速排空加速排空加速排空加速排空加速排空延缓排空延缓排空延缓排空延缓排空延缓排空延缓排空胃壁胃壁胃胃运动运动胃泌素胃泌素释放释放肠壁肠壁感受器感受器胃胃运动运动小肠粘膜分泌小肠粘膜分泌抑胃肽、促胰液素抑胃肽、促胰液素等等肠抑胃素肠抑胃素肠抑胃素肠抑胃素肠抑胃素肠抑胃素肠胃反射迷走迷走-迷走反射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壁内神经丛反射 胃窦胃窦G细胞细胞2 2、胃排空的控制、胃排空的控制 第四节第四节 小肠内的消化小肠内的消化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胰液、胆汁、小肠液小肠的运动小肠的运动 胰胰 腺腺 的的 结结 构构外分泌细外分泌细胞(酶)胞(酶)内分泌内分泌细胞细胞导管细导管细胞(碳胞(碳酸氢盐)酸氢盐)一、胰液一、胰液性质性质无色、无臭、碱性,无色、无臭、碱性,pH 7.8pH 7.88.48.4,分泌,分泌量量1 12 L/2 L/日。日。成分成分水:水:97.6%97.6%碳酸氢盐碳酸氢盐各种酶(胰酶)各种酶(胰酶)作用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胰液分泌的调节1 1、碳酸氢盐:、碳酸氢盐: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为小肠内的各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为小肠内的各种消化酶提供最适宜的种消化酶提供最适宜的PHPH环境。环境。2 2、胰淀粉酶:、胰淀粉酶:淀粉淀粉麦芽糖麦芽糖胰液的作用胰液的作用3 3、胰脂肪酶、胰脂肪酶:脂肪:脂肪甘油一酯、甘油和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和脂肪酸4 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作用、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作用:共同促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共同促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肠致活酶肠致活酶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糜蛋白酶蛋白质蛋白质月示、胨月示、胨 多肽和多肽和 氨基酸氨基酸 联合作用联合作用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见胰液中所含的消化酶种类最多,对食物可见胰液中所含的消化酶种类最多,对食物的消化最全面,消化力最强,是所有消化液的消化最全面,消化力最强,是所有消化液中中最重要最重要的。的。(二)胰液分泌的调节(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和体液因素双重控制,体液调节为主神经和体液因素双重控制,体液调节为主 二、胆汁二、胆汁 二、胆汁二、胆汁性质:性质:味苦有色,肝胆汁弱碱性,金黄色;味苦有色,肝胆汁弱碱性,金黄色;胆囊胆汁弱酸性,深绿色。胆囊胆汁弱酸性,深绿色。成分:成分:水分,水分,胆盐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以及其它无机盐等其它无机盐等胆汁中无消化酶胆汁中无消化酶作用: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的分泌调节胆汁的分泌调节1 1、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肪的消化(1 1)乳化剂)乳化剂 (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乳化乳化脂肪;脂肪;(2 2)增加脂肪酶的活性。)增加脂肪酶的活性。2 2、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脂肪的吸收:运载:运载工具工具 (胆盐参与形成微胶(胆盐参与形成微胶粒)粒)3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A A、D D、E E、K K)的吸收的吸收4 4、利胆作用:、利胆作用:通过胆盐的肠通过胆盐的肠-肝循环,可促进胆汁的合肝循环,可促进胆汁的合成和分泌成和分泌 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淋巴管小肠上皮细胞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胰胰脂肪酶脂肪酶脂肪酸、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一酯胆盐胆盐混合微胶粒混合微胶粒胆盐胆盐脂肪酸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一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载脂蛋白乳糜微粒 出胞出胞出胞出胞 三、小肠液三、小肠液弱碱性(弱碱性(pH 7.6pH 7.6),日分泌量:),日分泌量:1 1 3 L;3 L;性质:性质:成分成分:肠致活酶(肠激酶)、肠肽酶、肠双糖酶等:肠致活酶(肠激酶)、肠肽酶、肠双糖酶等肠致活酶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激活胰蛋白酶原;作用:作用:肠肽酶、肠双糖酶肠肽酶、肠双糖酶可对消化不完全的产物可对消化不完全的产物继续消化。继续消化。小肠的运动形式小肠的运动形式 1 1、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 2 2、分节运动、分节运动 3 3、蠕动、蠕动四、小肠的运动四、小肠的运动分分节节运运动动小小肠肠特特征征性性的的运动形式运动形式 概概念念:以以环环行行肌肌为为主主的的节节律律性性收收缩缩和和舒舒张张运运动动。作用作用:a a、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合,便于化学性消化 b b、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利于吸收利于吸收 c c、挤压肠壁,利于血液、挤压肠壁,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和淋巴的回流 速度慢,速度慢,0.50.52 cm/s2 cm/s(1)(1)蠕动的作用:蠕动的作用:推送食糜前进推送食糜前进推送食糜前进推送食糜前进(2)(2)蠕动冲蠕动冲 速度很快(速度很快(2 225 cm/s25 cm/s)、传播较)、传播较 远的蠕动。可将食糜推送到小肠末端或直达远的蠕动。可将食糜推送到小肠末端或直达 大肠,餐后发生。大肠,餐后发生。蠕动蠕动n 三大类三大类三大类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消化部位消化部位消化底物消化底物消化酶消化酶消化产物消化产物口腔内淀粉淀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胃内蛋白质蛋白质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胨、少量多肽、氨基酸、胨、少量多肽、氨基酸小肠内淀粉淀粉胰淀粉酶胰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麦芽糖麦芽糖肠肠麦芽糖酶麦芽糖酶葡萄糖葡萄糖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胰胰脂肪酶脂肪酶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蛋白质蛋白质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糜蛋白酶、胨、多肽、氨基酸胨、多肽、氨基酸多肽多肽肠肽酶肠肽酶氨基酸氨基酸思考题: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开始于何处?小肠内最主要的消思考题: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开始于何处?小肠内最主要的消思考题: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开始于何处?小肠内最主要的消思考题: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开始于何处?小肠内最主要的消思考题: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开始于何处?小肠内最主要的消思考题: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开始于何处?小肠内最主要的消化液是哪一种?为什么化液是哪一种?为什么化液是哪一种?为什么化液是哪一种?为什么化液是哪一种?为什么化液是哪一种?为什么?一、大肠液的分泌一、大肠液的分泌 来源: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来源: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成分:成分:粘液粘液和碳酸氢盐和碳酸氢盐 性质:碱性,性质:碱性,pH8.3pH8.38.48.4。作用: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作用: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第五节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大肠内消化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1 1、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有害物质;、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有害物质;2 2、能利用大肠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能利用大肠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如B B族维生素、维生素族维生素、维生素K K等等(一)大肠的运动形式(一)大肠的运动形式 1 1袋状往返运动袋状往返运动 2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 3蠕动蠕动 集集团团蠕蠕动动是是一一种种进进行行速速度度快快、前前进进距距离离远远的的强烈蠕动强烈蠕动。(1 1)见于进食后或清晨)见于进食后或清晨 (2 2)通通常常开开始始于于横横结结肠肠,可可把把大大肠肠内内容容物物直接推送到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直接推送到降结肠或乙状结肠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直肠直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盆(盆N、腹下腹下N)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盆(盆N)肛门内肛门内括约肌括约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阴阴部部神神经经(二)(二)排便排便 是一是一种反种反射活射活动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腰腰骶骶髓髓传出传出神经神经效应器效应器 第六节第六节 吸吸 收收一、吸收的部位一、吸收的部位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和食管口腔和食管:不吸收食物,仅某些药物;:不吸收食物,仅某些药物;胃胃:吸收乙醇和少量水分,:吸收乙醇和少量水分,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十二指肠和空肠: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糖、蛋白质和脂肪吸收糖、蛋白质和脂肪 的消化产物的消化产物 回肠回肠:胆盐,:胆盐,VB12VB12 大肠大肠:水分和盐类。:水分和盐类。一、吸收的部位一、吸收的部位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部位:部位:(1 1)吸收)吸收面积面积大大(2 2)食物停留时间长)食物停留时间长(3 3)具有良好的吸收途径)具有良好的吸收途径: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促进血毛细淋巴管,平滑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液和淋巴液回流。(4 4)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合机体吸收的小分子化成适合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物质 小肠作为重要的吸收部位所具备的条件如下:小肠作为重要的吸收部位所具备的条件如下: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形式吸收形式 吸收机制吸收机制 吸收途径吸收途径 糖糖单糖(主要是单糖(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入血入血 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 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入血入血脂肪脂肪 脂肪酸、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一酯以淋巴为主。以淋巴为主。?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淋巴管小肠上皮细胞小肠上皮细胞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胰胰胰胰脂肪酶脂肪酶脂肪酶脂肪酶脂肪酸、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一酯脂肪酸、甘油一酯胆盐胆盐胆盐胆盐混合微胶粒混合微胶粒混合微胶粒混合微胶粒胆盐胆盐胆盐胆盐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一酯甘油一酯甘油一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载载脂蛋白脂蛋白乳糜微粒乳糜微粒 出胞出胞出胞出胞 水分的吸收水分的吸收部位部位: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只有只有0.50.51.0 L1.0 L的水分进入大肠。的水分进入大肠。随粪便排出的水分仅约随粪便排出的水分仅约150 m1150 m1。机制:被动重吸收。机制:被动重吸收。各种溶质,尤其各种溶质,尤其NaClNaCl 的主动重吸收所产生的的主动重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渗透压梯度 是水分吸收的主要动力是水分吸收的主要动力无机盐的吸收无机盐的吸收1 1钠的吸收钠的吸收 机制:与单糖、氨基酸载体转运相耦联的主动吸收机制:与单糖、氨基酸载体转运相耦联的主动吸收2 2负离子的吸收负离子的吸收 ClCl和和HCOHCO3 3通过钠泵活动产生电位梯度,促使通过钠泵活动产生电位梯度,促使 负离子向细胞内移动。负离子向细胞内移动。3 3、铁和钙的吸收、铁和钙的吸收吸收形式吸收形式 吸收机制吸收机制 吸收途径吸收途径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铁铁二价铁二价铁(Fe2+)主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血入血盐酸、维生素盐酸、维生素C钙钙离子状态离子状态主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血入血盐酸、维生素盐酸、维生素D1 1 1 1、脂、脂、脂、脂溶性溶性溶性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A A A A、D D D D、E E E E、K K K K)与脂肪相似:与脂肪相似:与脂肪相似:与脂肪相似:先与胆盐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先与胆盐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先与胆盐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先与胆盐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进入细胞,然后与胆盐分离,再透过进入细胞,然后与胆盐分离,再透过进入细胞,然后与胆盐分离,再透过进入细胞,然后与胆盐分离,再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细胞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细胞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细胞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2 2 2 2、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以易化扩散方以易化扩散方以易化扩散方以易化扩散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3 3 3 3、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B B B B12121212为一特例,须与内因子为一特例,须与内因子为一特例,须与内因子为一特例,须与内因子形成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形成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形成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形成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的吸收:1 1、消化、消化 2 2、吸收、吸收 3 3、胃的容受性舒张、胃的容受性舒张 4 4、胃、胃粘液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碳酸氢盐屏障 5 5、蠕动、蠕动 6 6、分节运动、分节运动 二、问答题;二、问答题;1 1、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2 2、为什么说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为什么说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的一种?3 3、简述胆汁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简述胆汁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4 4、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