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解析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511585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解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七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解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七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解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循环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循环v侵染性病害的发生,首先要有侵染来源,即病原物存在。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植物。v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有人称作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循环侵染性病害的发生,首先要有1一、初次侵染一、初次侵染1.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2.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3.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4.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第一节第一节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一、初次侵染第一节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2二、再次侵染二、再次侵染1.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和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2.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必须通过不断的再次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3.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造成病害流行。4.发生再次侵染的病害,防治上除了注意初次侵染外,还要解决再次侵染的问题,防治效率的差异也较大。二、再次侵染3第二节第二节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1.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实际上就是在寄主植物收获休眠以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2.病原物越冬和越夏,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主生长的季节性有关。3.病原物有各种越冬和越夏的方式。有的病原菌可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有的可以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越夏。4.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大致有以下几种: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第二节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实际上就是在4一、田间病株田间病株v无论在多年生、两年生、或者一年生的作物中,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田间病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v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地和冬季在保护地传播和危害。v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冬季在窖藏的种菜上越冬。v田间病株还包括其他作物、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等。一、田间病株无论在多年生、两年生、或者一年生的作物中,各5二、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v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作为病原物越夏或越冬的场所,也有各种不同的情况。v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或者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内部。v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来源。二、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作为病原6三、土壤土壤v1、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v2、病原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v3、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v(1)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v(2)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腐霉属(Pythium)、丝核属(Rhizoctonia)、和一些引起萎蔫的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都是土壤习居菌的代表。v4、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然灭菌的作用。三、土壤1、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7四、病株残体病株残体v1、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v2、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当植物的残体分解和腐烂的时候,其中的病原物往往也逐渐死亡和消失,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快慢。v3、无论是休眠孢子的萌发或病株残体上孢子的产生,都与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大。四、病株残体1、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8五、粪肥粪肥v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休眠体也能单独散落在粪肥中。粪肥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接种体可以长期存活而引起感染。v有的病原菌经过动物消化道后,排出的粪便中仍具侵染能力,如黑粉病菌。五、粪肥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休眠体9第三节第三节 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v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v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的作用最大;v人为因素中以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机械的传播最为重要。v2、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第三节 病原物的传播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10一、气流传播气流传播v1、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轻,很容易随气流传播。某些细菌可以随风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v2、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1万-2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60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但可以传播的距离并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而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侵染。v3、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因为除去注意消灭当地越冬的病原体以外,更要防止外地传入的病原物的侵染,有时就有必要组织大面积联防,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采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一、气流传播1、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产生孢子的11二、雨水传播雨水传播v1、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胶质)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鞭毛菌的游动孢子是由雨水传播的。v2、雨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只有几十米远。v3、对于这类雨水传播的病害的防治,只要能消灭当地菌源或者防止它们的侵染,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v4、灌溉水也能传播病害,应当避免串灌和漫灌。二、雨水传播1、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12三、生物介体生物介体v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生物传播介体,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v鸟类除了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以外,还能传播梨树火疫病等细菌。三、生物介体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生物传播介13四、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v1、土壤和肥料传播病原物,实际上是土壤和肥料被动地被携带到异地而传播病原物。土壤能传播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带土的块茎、苗木等可远距离传播病原物;农具,鞋靴等可作近距离传播。v2、肥料混入病原物,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接种体可以长期存活,可以由粪肥传播病害。四、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1、土壤和肥料传播病原物,实际上是土壤14五、人为因素传播人为因素传播v1、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人为的传播因素中,以带病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调运最重要。农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流动与病原生物传播的关系也很大。v2、人为传播往往都是远距离传播,不受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v3、植物检疫的作用就是限制这种人为的传播,避免将危害严重的病害带到无病的地区。v4、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病害,如TMV病毒是接触传染的;v5、农机具也可传播病害,如犁地时机具带土传病。五、人为因素传播1、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15第四节第四节 侵染过程侵染过程v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v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侵入前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v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环境因素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第四节 侵染过程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16一、接触期一、接触期(一)接触期的概念接触期的概念v接触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一、接触期(一)接触期的概念171.病原物的休眠体大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在植物上,还可随昆虫等介体或田间操作工具等到植物上。2.根部分泌物可在植物根系周围积聚许多病原物和其它微生物,也可刺激或诱发土壤中的有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等或其休眠体的萌发,有利于产生侵染结构和进一步侵入。3.有些腐生的根围微生物能产生抗菌物质,可抑制或杀死病原物;有些腐生菌或不致病的病原物变异菌株占据了病原物的侵染位点,使病原物不能侵入。(二)接触前的活动接触前的活动病原物的休眠体大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在植物上,还可随昆18(三)接触后的活动接触后的活动1.病原物生长阶段,它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2.真菌孢子虽然一般都带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但必须供给一定的营养刺激物质才能萌发和侵入。3.叶表面的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染有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分泌物也影响病原物的生长;而且,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特别是在侵染液滴中浓度很高时,也能抑制孢子的萌发。(三)接触后的活动病原物生长阶段,它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19(四)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的影响1.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2.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3.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四)环境条件的影响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20二、侵入期二、侵入期 penetration (一)侵入期 的概念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二、侵入期 penetration(一)侵入期21侵染结构侵染结构22(二)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病原物的侵入途径v三种:直接穿透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v1、直接(穿透)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除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外,有些真菌也可直接侵入,如白粉菌属、刺盘孢属、黑星菌属等。侵染丝通过机械的和化学的(酶的软化)两方面作用穿透角质层,通过酶的活动穿过细胞壁v2、自然孔口侵入:自然孔口包括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等。许多真菌和细菌都是从自然孔口侵入的。v3、伤口侵入:植物表面的各种各种损伤的伤口,都可能是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病毒只能从微伤口侵入。其它病原物如真菌、细菌,有的只是以伤口作为侵入途径,有的病原物除以伤口作为侵入途径外,还利用伤口的营养物质。(二)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三种:直接穿透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23(三)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1.病原物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是很短的。病毒和病原细菌一旦接触随即侵入。病原真菌要经过萌发和形成芽管才侵入,所以需要时间稍长些,但也很少超过24小时。时间长一些侵入的百分率要更高些。2.病原物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寄主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如许多侵染叶片的真菌,单个孢子就能引起侵染;许多细菌要有一定菌量的侵入才能引起发病;病毒也有一定的稀释限点。(三)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病原物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可24(四)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v1、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v2、温度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v3、光照可以决定气孔的开闭,对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有影响。(四)侵入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湿度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25三、潜育期三、潜育期v(一)潜育期的概念潜育期的概念v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这一时期就是病害的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三、潜育期(一)潜育期的概念26(二)寄生物营养方式寄生物营养方式v1、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ic):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养分。属于这一类的病原物都是非专性寄生的,有时称作死体营养寄生物。v2、活体营养方型(biotrophic):病原物和活的细胞建立密切的营养关系,有时称作活体营养寄生物。(二)寄生物营养方式1、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27(三)潜育时间潜育时间v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10天左右。v潜育期的长短与寄主状况有关,不同寄主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期,以及营养条件不同,潜育期都不同。(三)潜育时间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10天左右28(四)潜育期与环境(四)潜育期与环境v潜育期的长短亦受环境影响,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太重要。(四)潜育期与环境29五、发病期五、发病期v植物受到侵染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表现症状而发病。v发病期是病原物扩大危害、许多病原物大量产生繁殖体的时期。v大多数的真菌是在发病后期或在死亡的组织上产生孢子,有性孢子的产生更迟一些,有时要经过休眠期才产生或成熟。v孢子的形成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v新产生的孢子往往成为病害再侵染的来源。五、发病期植物受到侵染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表现症状而发病。30病理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v1霜霉菌科孢囊梗上着生()。A.游动孢子 B.子囊孢子 C.子囊 D.孢子囊 v2植物体表白菜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囊着生在()内。A.寄主细胞内 B.孢子囊内 C.植物体表 D.游动孢子囊内 v3植物病毒是通过对()病的研究而发生的。A.黄瓜花叶病 B.芫菁花叶病 C.马铃薯Y病毒病 D.烟草普通花叶病 v4游动孢子囊内形成()。A.孢囊孢子 B.游动孢子 C.厚垣孢子 D.分生孢子v病理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31v 5病毒的繁殖方式是()。A.芽殖 B.复制 C.裂殖 D.两性生殖v 6影响潜育期的长短最大因素是()。A.湿度 B.温度 C.pH值 D.光照v9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A.脓状物 B.霉状物 C.粉状物 D.粒状物v10植物对病原物侵染初期的一个最重要的反应是呼吸强度的()。A.降低 B.不变 C.增加 D.停止v 11植物病斑上出现小黑点,它们可能是()。A.菌脓 B.闭囊壳 C.菌核 D担子果v 5病毒的繁殖方式是()。32v12霜霉科分属的根据主要是()。A.孢囊梗分枝类型和孢子囊形态 B.孢子囊着生部位 C.孢囊梗定型或不定型 D.孢子囊有色或无色v13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可以生于()。A.子囊壳内 B.孢子囊内 C.闭囊壳内 D.v14根霉属的孢囊梗顶端膨大成鼓锤状,称为()。A.囊轴 B.中轴 C.孢子囊球 D.孢子囊堆v15每个子囊内一般含子囊数多为()个。A.2 B.4 C.6 D.8v16锈菌中的()在一个生长季节发生多,其作用相当于子囊菌的分生孢子。A.锈孢子 B.担孢子 C.性孢子 D.夏孢子v12霜霉科分属的根据主要是()。33v 17()有鞭毛。A.游动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接合孢子v18影响病原菌侵入期最大因素是()。A.温度 B.光照 C.pH值 D.湿度v19鲁保一号防治菟丝子是利用颉抗生物的()。A.抗菌作用 B.捕食作用 C.重寄生 D.竞争作用v 20菌丝近似直角分枝,分枝附近有隔膜并缢缩的菌为()属。A.腐霉菌 B.青霉菌 C.镰刀菌 D.丝核菌v21子囊和孢子囊()。A.都属于同一亚门 B.都可称为子实体 C.其内都形成无性孢子 D.其内都形成有性孢子 17()有鞭毛。34v23.霜霉菌属引起植物的霜霉病,其病征为()。A.粉状物 B.霜霉状物 C.疱状物 D.小黑点v24.胶锈属引起()。A.蚕豆锈病 B.葡萄锈病 C.梨锈病 D.玫瑰锈病v25.植物病原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雨水 B.空气 C.昆虫 D.本身的游动v26.大多数专性寄生的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是()。A.种子 B.肥料 C.病残体 D.活的寄主v23.霜霉菌属引起植物的霜霉病,其病征为()。35v 27.着生担子和担孢子的结构体称为()。A.担子果 B.孢子囊 C.子囊果 D.配子囊v28.真菌繁殖时,营养体的一部分形成繁殖器官,菌体本身继续执行营养功能称()。A.整体产果 B.分体产果 C.担子果 D.子囊果v29.白粉菌科的子囊果为()。A.子囊壳 B.子囊座 C.子囊盘 D.闭囊壳v 30.TMV的形状是()形的。A.X状 B.球状 C.线状 D.杆状v31菌丝体相互平行组成绳索状结构,称为()。A.孢梗束 B.菌丝块 C.菌索 D.子座 27.着生担子和担孢子的结构体称为()。36v32许多棍棒状担子排列于植物体表形成子实层,无担子果,此菌为()。A.外囊菌属 B.外担菌属 C.卷担菌属 D.隔担菌属v33CMV的形状是()的。A.杆状 B.线状 C.X状 D.球状v34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主要途径是()。A.直接侵入 B.自然孔口 C.伤口 D.自然孔口或伤口v35黑盘孢目的分生孢子生于()。A.子囊盘内 B.分生孢子盘内 C.分生孢子器内 D.孢囊梗上v37v 42.锈菌生活史中可出现多种类型的孢子,最多有()。A.4种 B.6种 C.5种 D.3种v43.锈菌需经过两种亲缘关系不同的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A.单主寄生 B.活体寄生 C.转主寄生 D.专性寄生v 45.菌丝寄生在寄主细胞间,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结构称为()。A.子实体 B.菌索 C.吸器 D附属丝v46.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A.脓状物 B.霉状物 C.粉状物 D.粒状物v 42.锈菌生活史中可出现多种类型的孢子,最3847.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雨水 B.鸟类 C.昆虫 D.空气v48.植物线虫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虫是第()龄幼虫。A.1 B.2 C.3 D.4v49.锈菌生活史中,可出现多种类型的孢子,称为()。A.层出现象 B.多态现象 C.转主寄生现象 D.双游现象v50.大多数病毒只能从机械的或传毒介体所造成的()侵入。A.微伤口 B.气孔 C.水孔 D.大型创伤47.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39v二、填空题v1.寄生性种子植物根据其寄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_和_。v2.植物侵染性病害由_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_引起。v3.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有_、_、_、_ 和_。v4.接合菌门的无性孢子是_,着生在_内。v5.根据对寄主植物的依赖程度,将寄生性植物分为_和_两类。v6.根据自然传播方式,植物病毒的传播可分为_和_两类。v7.病原真菌的无性孢子有_、_ 和_。v8.根据影响寄主的范围,将毒素分为_和_两类。v9.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_和_。v10.菌丝体的变态有_、_和_。v11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_、_、_、_和_。v12腐烂可分为_、_ _和_。v二、填空题40v13真菌菌丝体有两种类型,它们是_和_。v14雌雄异形的线虫,雌成虫为_形,雄成虫为_形。v15线虫的生活史分为_、_ 和_3个阶段。v16根据对寄主植物的依赖程度,将寄生性植物分为_ 和_ 两类。v17白粉菌科的分属依据是_和_。v18侵入前期,病原物受环境条件的较大,其中以_和_影响最大。v19TMV主要通过_传染,CMV主要通过_传染。v20子囊菌门真菌的有性孢子是_,无性孢子是_。v21.假菌核是指由_与_共同组成的颗粒状物。v22.半知菌的分类是根据_和_。v23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_和_两种类型。v24植物病毒的主要成分是_和_。v25植物病理学中常使用_和_等术语来表示致病性的差异。v 26侵染过程一般可分为_、_、_和_ 4个时期。13真菌菌丝体有两种类型,它们是_和_41v27病原物的致病性可以通过_、_、_和_等途径发生变异。v28我国的植物保护方针是_、_。v29线虫的虫体分为_、_、_、_ 4个部分。v30植物病原分子生物包括_和_。v31烟草花叶病毒粒子的形态为_,黄瓜花叶病毒粒子的形态为_。v32卵菌门的有性孢子是_,无性孢子是_。v33寄生性植物主要以_ 进行繁殖,传播方式有 和主动传播两种。v34植物保卫素大都为_和_化合物。v35.病原物产生的生长调节物质有_、_、_和_。v36.毒性指病原物诱发病害的相对能力,用来衡量和表示致病力的差异,一般用于_和_相互作用的范围。v37.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_、_、_、_。27病原物的致病性可以通过_、_42v38.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有_、_、_和_四个类型。v39.根据再侵染的有无,病害的侵染循环可分为两种类型,即_和_。v40.病原物越冬和越夏场所,一般就是_的来源。v41.气流传播的距离比雨水传播的距离要_。v42.植物病理学中有关病害流行规律的研究称为_。v43.病害流行的因素是_、_和_。v44.病害在田间的扩张和分布型与病原物的_有关。v451990年,Woese提出三域系统,将细胞生物分为古菌域、_ 和_。v46植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_、_、_、_、_和_。v47担子菌门真菌的有性孢子是_。v48子囊菌门真菌的子囊果有_、_、_和_。v49构成植物病毒基因组的核酸可分为_ 和_ 两种。v 50根据流行季节中病害循环的多少将植物病害分为_和_两类。38.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有_、43v简答题v1.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有何特点?v2.植物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哪些?v3.什么是柯赫氏法则?v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有哪些区别?v5.什么是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v6.什么是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v9.线虫的寄生性有何特点?v10.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v简答题44v 11植物病原细菌有何特点?v12.列举几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有不同?v13为什么把线虫列为植物的病原物?v14.多循环病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v15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主要有哪些?v16.植物病毒分类的依据是什么?v17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是什么?简述它们的作用和类型.v18.什么叫做子实体,举出典型的子实体?其上产生何种孢子?v19.简述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的原理和程序?v20.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染方式?在介体传染中,病毒与介体有何依赖关系?11植物病原细菌有何特点?45v 21.如何判断真菌所引起的病害?v22.为什么植物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会发生改变?v23.试述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v24.什么是植物检疫?v25.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哪些?v26什么是柯赫氏法则?v27多循环病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v28什么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的方法主要有哪些?v29什么是植物病害的病征?其主要类型有哪些?v30全寄生和半寄生植物有何区别?v31病原物的致病作用有哪些?v32确定检疫对象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1.如何判断真菌所引起的病害?46v问答题v2.试述植物的抗病机理主要有哪些?v3为什么人往往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v4什么是病害三角关系?如何理解病害三角关系?v5.如何诊断植物病害?v6试述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v7.比较植物病害各防治方法的优缺点。v8.真菌从植物表皮侵入是如何克服各种障碍的?v 9.简述稻瘟病的症状特点和防治方法。v 10.简述稻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v 11.简述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v 12.简述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方法。v 13.简述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v 14.简述油菜病毒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v问答题47v名词解释题v植物病害、病害三角、全寄生、半寄生、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子实体、孢囊孢子、真菌生活史、质粒、病毒、亚病毒、生理小种、局部侵染、系统侵染、钝化温度、稀释限点、体外存活期、初侵染、再侵染、潜育期、侵染过程、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毒、单年流行病害、症状隐蔽、潜伏侵染、小种专化性抗性、非小种专化性抗性、过敏性反应、植物保卫素、毒素、寄主专化性毒素、非寄主专化性毒素、植物检疫、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名词解释题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