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参考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7646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9.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斜方肌 司学亮1 斜方肌敏感点:在检查病人时你会发现身体上有些店在按压时特别敏感,可以解释为触痛,这个点就叫敏感点。激发点:筋膜激发点是在一束紧张的骨骼肌组织的结节上发现一个点,他特别敏感并以一种特征性的方式引起或放射性疼痛。激发点是由肌肉紧张引起的22024/6/28敏感点:在检查病人时你会发现身体上有些店在按压时特别敏感,可解剖32024/6/28解剖32023/8/1142024/6/2842023/8/11功能功能功能:提高肩胛骨(与肩胛提肌一同作用)向上方旋转肩胛骨(向上移动关节盂)使肩胛骨回缩(向脊柱方向拉)压低肩胛骨伸展头和颈(双侧运动)转动头和颈(单侧运动)52024/6/28功能功能:52023/8/1162024/6/2862023/8/1172024/6/2872023/8/11断层解剖位置82024/6/28断层解剖位置82023/8/11MRI92024/6/28MRI92023/8/11斜方肌综合征后颈部肌肉中斜方肌是最容易罹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一块。颈部的屈伸或者反复的微小的损伤,背包、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都会导致斜方肌形成肌筋膜损害出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疼痛可以向颈部、乳突区、下颌角和上肢放散。其常见的触发点如图所示。102024/6/28斜方肌综合征后颈部肌肉中斜方肌是最容易罹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112024/6/28112023/8/11122024/6/28122023/8/11上斜方肌第一激痛点:上斜方肌第一激痛点:可以在上斜方肌前缘中间部位被引发,包含了最为垂直走向的肌纤维(类似中医的肩井的位置,)引传疼痛:向上沿着颈部的后外侧达到乳突部,同时也是紧张性头痛的原因,甚至可以延伸到头部的一侧边,集中在颞骨及眼眶的后部(患者主诉为眼眶后面的疼痛,非常常见),此外还包含了下颚的角落部,咀嚼肌的部位,枕骨部,下臼齿部,偶尔会出现在耳部.引传痛偶尔出现在耳朵,但不会出现在耳朵的深部。132024/6/28上斜方肌第一激痛点:可以在上斜方肌前缘中间部位被引发上斜方肌第二激痛点上斜方肌第二激痛点在第一激痛点位置尾端稍外侧,是上斜方肌水平走向的肌纤维上,其引传痛主要在颈部引传区稍后一些,并且在耳后部出现。142024/6/28上斜方肌第二激痛点在第一激痛点位置尾端稍外侧,是上斜方肌水平下斜方肌第三激痛点下斜方肌第三激痛点 通常位于接近肌肉下缘的中间纤维区域,其引传痛严重时可以向上达到高位颈部处的脊椎旁高位颈部处的脊椎旁肌肉肌肉,或临近的乳突区临近的乳突区域域与到达肩峰到达肩峰,引起恼人的深层疼痛与弥漫性的肩胛骨上部区域的压肩胛骨上部区域的压痛痛,患者多描述为痠痛。152024/6/28下斜方肌第三激痛点通常位于接近肌肉下缘的中间纤维区域,斜方肌第四激痛点斜方肌第四激痛点位于斜方肌在肩胛骨的脊柱侧缘,及其内侧部,引传出一个固定的烧灼痛随第三激痛点灭活而灭活162024/6/28斜方肌第四激痛点位于斜方肌在肩胛骨的脊柱侧缘,及其内侧部,斜方肌第五激痛点:斜方肌第五激痛点:可在斜方肌中部的任何一个区域出现,向内侧引出表浅性的灼热疼,集中在激痛点区域与C7T3的区域172024/6/28斜方肌第五激痛点:可在斜方肌中部的任何一个区域出现,向内侧斜方肌第六激痛点斜方肌第六激痛点靠近肩峰,位于中斜方肌肌纤维与肌肉肌腱交接处区域,会引传处痠性疼痛达到肩部顶端或是肩峰(患者如果主诉肩部酸胀困重不适,可能是该肌肉持续性的收缩造成)182024/6/28斜方肌第六激痛点靠近肩峰,位于中斜方肌肌纤维与肌肉肌腱交接斜方肌第七激痛点斜方肌第七激痛点一个表浅性的激痛点,最有可能是皮肤性激痛点,而不是肌筋膜激痛点引起发生在同侧的上臂和大腿上竖毛反应-起鸡皮疙瘩。192024/6/28斜方肌第七激痛点一个表浅性的激痛点,最有可能是皮肤性激痛点斜方肌常见问题的 处理202024/6/28斜方肌常见问题的202023/8/11一、斜方肌的自我牵拉的方法将左手臂高举,然后绕过头顶正上方,扶住右耳,头部自然左倾。右臂耸肩再放松,尽可能地抻拉。换另一侧,动作相同。每侧次,共做组。212024/6/28一、斜方肌的自我牵拉的方法将左手臂高举,然后绕过头顶正上方,胸前拉肘从这个动作牵拉可以促进斜方肌中部的肌纤维被拉长222024/6/28胸前拉肘从这个动作牵拉可以促进斜方肌中部的肌纤维被拉长222232024/6/28232023/8/11242024/6/28242023/8/11二、上斜方肌开链训练当斜方肌出现稳定性不足的时候,则需要对斜方肌进行力量的开链训练,已知的多见于C1轴线疾病,体位性低血压的人群亦可能多见。252024/6/28二、上斜方肌开链训练当斜方肌出现稳定性不足的时候,则需要对斜耸肩 斜方肌训练比一般健美训练都要简单。其主要动作就是耸肩,也就是两肩向两耳方向上抬。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更高难的技术或动作。做耸肩练习需要的器械是一对哑铃、一个杠铃或有手柄的器械,只要能产生抗力即可。你只需双手握住器械的手柄,将两肩分别尽力向两耳方向移动,肩抬到最高处时,做顶峰收缩,稍停一会儿。然后,两肩缓慢下放,放到最低点时,感觉到双肩充分向下伸展。这项练习的运动幅度(即耸肩和放肩的过程中,两肩的移动距离)很小。你可能常常见到一些健美者做着比较复杂的耸肩训练。比如,有人在做耸肩的同时,还前后转动两肩。其实,这样做根本起不到强化练习的作用,只能徒增危险。耸肩真正作用是使肌肉的收缩,也就是肌肉在对抗重力的时得到锻炼和强化,这和前后转肩毫无关系。所以,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要确保两肩上下运动。262024/6/28耸肩斜方肌训练比一般健美训练都要简单。其主要动作就是耸1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立姿,躯干保持挺直;两手掌心向后握杠铃杆垂于大腿前方,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分析:该动作多为训练上斜方肌。与杠铃身后训练可能促进躯干的屈曲和伸展不同意义。同时根据肩胛骨处于轴线上下做为灵位的一个训练依据272024/6/281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272023/8/11282024/6/28282023/8/112背后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立姿,两手掌心向后握住杠铃杆垂于臀部后,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292024/6/282背后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292023/8/1302024/6/28302023/8/113哑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立姿,两手各握哑铃垂于体侧,掌心向内;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哑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312024/6/283哑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312023/8/1322024/6/28322023/8/114俯身哑铃耸肩(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内收靠拢)立姿,两手各握哑铃,掌心向内;躯干前倾至几乎与地面平行,脊柱保持自然位,两臂自然下垂;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胛骨内收靠拢,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注意分清应该是屈肘位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肩关节在90度之上之下332024/6/284俯身哑铃耸肩(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菱5肩胛骨下压(斜方肌下部)坐于拉力器的坐垫上,两脚自然踩地,大腿前上部顶在海绵垫下方;两手臂伸直握住拉杆两端,掌心向前,握距稍比肩宽;躯干与地面垂直,手臂处于拉伸位;以斜方肌的收缩力控制住,两肩胛骨内收靠拢,将拉杆尽量往下拉,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342024/6/285肩胛骨下压(斜方肌下部)342023/8/11治疗手法及注射治疗。352024/6/28治疗手法及注射治疗。352023/8/11362024/6/28362023/8/11372024/6/28372023/8/11382024/6/28382023/8/11392024/6/28392023/8/11402024/6/28402023/8/11412024/6/28412023/8/11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验证分析压痛点与激痛点理论在斜方肌痛症上的敏感频率及效用;方法:通过对300例项部肌筋膜痛症患者的斜方肌进行触诊检查,记录痛点分布,分析其分布规律;将单种痛点敏感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按压痛点和激痛点分类给予相应治疗,B组则给予相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00例患者中,压痛点敏感者217例;激痛点敏感者163例,压痛点与激痛点同时敏感者80例。治疗后,A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B组,但两组下降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422024/6/28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验证分析压痛点与激痛点曲安奈德斜方肌枕部附着点注射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篇首:我院从2009-012010-12有选择性的对紧张性头痛用曲安奈德醋酸制剂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斜方肌枕部附着点注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432024/6/28曲安奈德斜方肌枕部附着点注射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篇首: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 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 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 评分、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 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刺颈部夹脊穴.442024/6/28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目的:比较针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与推拿疗效相关性研究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软组织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和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干预后的静息状态肌张力和总体疗效的改善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斜方肌静息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善量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体疗效与静息状态斜方肌肌张力RAUC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P0.01,r2=0723)。【结论】软组织推拿手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静息状态肌张力,斜方肌静息状态下肌张力的改变与总体疗效间呈正相关。452024/6/28神经根型颈椎病斜方肌肌张力与推拿疗效相关性研究摘要:【目 谢谢聆听462024/6/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