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给药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7383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0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给药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护理给药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护理给药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给药知识讲座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给药给药的基本知识口服给药法注射给药法雾化吸入法药物过敏试验法局部给药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给药给药的基本知识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给药的基本知识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给药原则给药的途径给药的次数与时间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给药的基本知识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给药的种类、领取和保管药物的种类内服药外用药注射药护理给药知识讲座4给药的种类、领取和保管药物的种类护理给药知识讲座4药物的领取病区1.常用药柜由专人负责管理,按时领取和补充;2.贵重药物和特殊药物凭医生的处方领取;3.剧毒药和麻醉药,病区内有固定数量,使用后凭医生的处方领取补充。中心药房护理给药知识讲座5药物的领取病区护理给药知识讲座5病区内药物的保管药柜放置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定期检查妥善保存护理给药知识讲座6病区内药物的保管药柜放置护理给药知识讲座6给要的原则一、根据医嘱严格准确给药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安全正确用药四、密切观察用药反应护理给药知识讲座7给要的原则一、根据医嘱严格准确给药护理给药知识讲座7给药的途径口服 舌下含服吸入皮肤黏膜用药直肠给药注射护理给药知识讲座8给药的途径口服 护理给药知识讲座8给药的次数与时间 给药的次数与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以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为最佳选择,同时考虑药物的特性及人体的生理节奏。护理给药知识讲座9给药的次数与时间 给药的次数与时间取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药物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与时间、联合用药机体因素:生理因素(年龄与体重、性别)、病理状态、心理行为因素其他:如饮食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0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0口服给药法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不适用于急救、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1口服给药法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目的协助患者遵照医嘱安全、正确的服下药物,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断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2目的协助患者遵照医嘱安全、正确的服下药物,以达到减轻症状、治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送下,不要用茶水服下。婴幼儿、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用的固体药,发要前需将药片研碎。增加或停用某种药物时,应告知患者。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3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3健康教育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水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舍下含服应放在舍下或两颊粘膜与牙齿之间待其溶化。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以保证有效的血液浓度。服用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如止咳糖浆后不宜立即饮水。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服药后多饮水。服强心苷累药物时需加强对心率及节律的监测,脉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4健康教育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水管吸服注射给药法定义 是指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特点 药物吸收快,血液浓度迅速升高,适用于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分类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5注射给药法定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5注射原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现配现用注射药液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前检查回血掌握合适的金针角度和深度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6注射原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6注射药液前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抽药时不能握住活塞体部,以免污染药液;排气时不可浪费药液以免影响药量的准确性。根据药液的性质抽取药液:混悬剂摇匀后立即吸收;吸取结晶、粉剂药物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或专用溶媒将其充分溶解后吸取;油剂可稍加温或双手对搓药瓶后,用稍粗针头吸取。药液抽吸时间:最好现配现用现抽吸,避免药液污染和效价降低。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7注射药液前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护理给药皮内注射法定义: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射于皮内的方法。目的: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2.预防接种。3.局麻的起始步骤。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8皮内注射法定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8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2.做药物过敏试验前,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如患者对需要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做皮试,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更换其他药物。3.做药物过敏试验消毒皮肤时忌用碘酊、碘伏,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4.进针角度以针尖斜面能全部进入皮内为宜,进针角度过大宜将药液注入皮下,影响结果的观察和判断。5.在为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备好急救物品,以防发生意外。6.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如为阳性反应,告知患者或家属,不能再用该种药物,并记录在病历上。护理给药知识讲座19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护理给药知识讲座健康教育给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后,嘱患者勿离开病室,等待护士,于20分钟后观察结果。同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应立即通知护士,以便及时处理。拔针后知道患者勿揉擦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0健康教育给患者做药物过敏试验后,嘱患者勿离开病室,等待护士,皮下注射法:定义: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目的:1.注入小剂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药效时。2.预防接种。3.局麻用药。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1皮下注射法:定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1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2.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为皮下注射。3.护士在注射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4.对过度消瘦者,护士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2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护理给药知识讲座健康教育 对长期注射者,应让患者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3健康教育 对长期注射者,应让患者了解,建立轮流交替注肌内注射法定义:将一定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常用部位:臀大肌最常用。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4肌内注射法定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4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做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即为注射区。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做一连线,其外1/3处为注射部位。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5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6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6目的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7目的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护理给药知识讲座培训ppt课件28健康教育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嘱患者取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或坐位。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嘱患者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对因长期多次出现局部硬结的患者,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护理给药知识讲座29健康教育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静脉注射法定义:是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常用的静脉:四肢浅静脉、头皮静脉、股静脉 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0静脉注射法定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0目的注入药液,用于药物不宜经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或需迅速发挥药效时。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性检查。静脉营养治疗。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1目的注入药液,用于药物不宜经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或需迅速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静脉注射对组织有强烈刺激性药物,一定要在确认针头在静脉内后方可推注药液,以免药液外溢导致组织坏死。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2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2静脉注射失败常见原因针头刺入静脉过少,抽吸虽有回血,但松解止血带时静脉回缩,针头滑出血管,药液注入皮下。针头斜面未完全刺入静脉,部分在血管外,抽吸虽有回血,但推药时药液溢至皮下,局部隆起并有痛感。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有回血,推注少量药液,局部可无隆起,但因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患者有痛感。针头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无回血。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3静脉注射失败常见原因针头刺入静脉过少,抽吸虽有回血,但松解止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要点肥胖患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位置较深,不明显,但相对固定,注射时,在摸清血管走向后由静脉上方进针,金针角度稍加大(30-40)。水肿患者 可沿静脉解剖位置,用手按揉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使静脉充分暴露后再行穿刺。脱水患者 血管充盈不良,穿刺困难。可局部做热敷、按摩,待血管充盈后再穿刺。老年患者 老年人皮下脂肪较少,静脉易滑动且脆性较大,针头难以刺入或易穿破血管对侧。注射时,可用手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再沿静脉走向穿刺。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4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要点肥胖患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雾化吸入法定义 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常用的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压缩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5雾化吸入法定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5超声波雾化吸入法定义: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目的:湿化气道、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6超声波雾化吸入法定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6注意事项护士熟悉雾化器的性能,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水温不宜超过50。注意保护药杯及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因药杯及晶体换能器质脆易破碎,在操作及清洗过程中,动作要轻,防止损坏。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是否困难,若因粘稠的分泌物经湿化后膨胀致痰液不易咳出时,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7注意事项护士熟悉雾化器的性能,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水温不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青霉素过敏试验法:通常以0.1ml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丘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过敏实验结果阴性方可使用青霉素治疗。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8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护理给药知识注意事项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使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皮肤试验液必须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严密观察患者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为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护理给药知识讲座39注意事项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如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等。护理给药知识讲座40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护理给药知识讲座40急救措施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盐酸肾上腺素时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实行气管切开。4.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将琥珀酸钠氢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扩充血容量。6.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变化。护理给药知识讲座41急救措施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护理 谢 谢!护理给药知识讲座42 谢 谢!护理给药知识讲座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