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67963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热敏灸疗法治疗腰突症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1 1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2 2热敏灸疗法的关键技术热敏灸疗法的关键技术3 3热敏灸疗法的适应症热敏灸疗法的适应症4 4腧穴热敏化的规律腧穴热敏化的规律5 5热敏灸治疗腰突症热敏灸治疗腰突症21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2热敏灸疗法的关键技术3热敏灸疗法的适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 1、透热:、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胸腹腔脏器。3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1透透热:灸: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器;说明:艾灸腹部关元,患者感觉热感向深部渗透,说明:艾灸腹部关元,患者感觉热感向深部渗透,显示骶部温度逐渐升高(如图中标记显示骶部温度逐渐升高(如图中标记1 1处)处)4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 2、扩热:灸灸热以施灸点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中心向周围扩散。散。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5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一、热敏化现象的2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说明:艾灸患者双肺明:艾灸患者双肺俞,患者感,患者感觉艾艾热扩散整个背部。散整个背部。6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说明:艾灸患者双3、传热:灸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7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一、热敏化现象的表3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某一方向传导;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某一方向传导;说明:艾灸双明:艾灸双侧三焦三焦俞,患者感,患者感觉热感向脊柱中感向脊柱中间汇聚,并向下聚,并向下传导。8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某一方向传导;说明:艾灸双侧三焦说明:落枕患者,艾灸肩井,艾明:落枕患者,艾灸肩井,艾热向向颈部部传导。9说明:落枕患者,艾灸肩井,艾热向颈部传导。9 4、局部不(微)、局部不(微)热远部部热:施灸部位不(或施灸部位不(或微)微)热,而,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感觉甚甚热。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0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4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说明:艾灸患者左明:艾灸患者左侧肺肺俞,患者感,患者感觉左前臂外左前臂外侧下段下段发热(图中中1处所示)。所示)。11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 5、表面不(微、表面不(微)热深部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甚至胸腹腔脏器感器感觉甚甚热。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2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 6、产生其他非生其他非热感感觉:施灸(施灸(悬灸)部位灸)部位或或远离施灸部位离施灸部位产生酸、生酸、胀、压、重、重、痛、麻、冷等非痛、麻、冷等非热感感觉;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3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一、热敏化现象的表现形式136 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说明:艾灸患者双明:艾灸患者双侧肺肺俞,患者,患者觉双手双手发胀感,感,TTM显示双手温度升高。示双手温度升高。14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这些施灸部位些施灸部位产生的生的热、胀、痛等感、痛等感觉发生深透生深透远传,所到之,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病症随之缓解。解。我我们称称这种种现象象为腧穴腧穴热敏化敏化现象,象,这些已些已热敏敏化的腧穴称化的腧穴称为热敏点或敏点或热敏化腧穴。敏化腧穴。15 这些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热敏灸疗法是基于热敏化腧穴热刺激以激热敏灸疗法是基于热敏化腧穴热刺激以激发经气运行的一种新疗法发经气运行的一种新疗法关键操作技术:关键操作技术:调定灸态调定灸态确定灸位确定灸位选择灸法选择灸法施足灸量施足灸量二、热敏灸疗法的关键技术二、热敏灸疗法的关键技术16 热敏灸疗法是基于热敏化腧穴热刺激以激发经气运行的一种调定灸定灸态:灸灸态就是艾灸就是艾灸时的状的状态,它包括,它包括环境、患境、患者和医生三方面因素。概括来者和医生三方面因素。概括来说就是静、松、匀、守就是静、松、匀、守四个字。四个字。静:静:静是指静是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生都必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生都必须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的激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络感感传。松:松:松是指患者肌肉的放松。使机体松是指患者肌肉的放松。使机体处于最自然的状于最自然的状态,有利于激,有利于激发经络感感传。匀:匀:匀是指患者呼吸匀而慢。均匀的呼吸有利于匀是指患者呼吸匀而慢。均匀的呼吸有利于调整整机体内机体内环境,有利于增加机体反境,有利于增加机体反应的敏感性。的敏感性。守:守:守即是意守施灸点。守即是意守施灸点。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患者者应意守施灸点以利于意守施灸点以利于经络感感传的的发生,二是指医者生,二是指医者必必须将艾将艾热固守在固守在热敏化穴上。敏化穴上。调定灸态17调定灸态:灸态就是艾灸时的状态,它包括环境、患者和医生三方面 灸位是指艾灸施术部位,是热敏灸疗法技术的灸位是指艾灸施术部位,是热敏灸疗法技术的关键。关键。热敏点是热敏灸疗法的最佳作用部位。热敏点是热敏灸疗法的最佳作用部位。确定灸位18确定灸位18热敏灸的选穴原则热敏灸的选穴原则在在辨证选穴辨证选穴的基础上的基础上辨敏选穴辨敏选穴高高发区域区域病痛及其病痛及其临近部位近部位 特定穴特定穴与疾病相关的与疾病相关的经络循行部位循行部位 与疾病相关的神与疾病相关的神经节段分布部位段分布部位 19热敏灸的选穴原则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辨敏选穴高发区域19艾条悬灸法是热敏灸疗法的最佳灸法,运用这种艾条悬灸法是热敏灸疗法的最佳灸法,运用这种灸法能充分激发经气的感传活动,从而达到开通灸法能充分激发经气的感传活动,从而达到开通经络的目的。经络的目的。具体灸疗手法为:具体灸疗手法为:先回旋打基础先回旋打基础 继雀啄激经气继雀啄激经气 再温灸通经络再温灸通经络 选择灸法20选择灸法20212122222323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单手双点灸单手双点灸双手双点灸双手双点灸回旋灸回旋灸雀啄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温和灸三角灸三角灸T T形灸形灸单点灸单点灸双点灸双点灸三点灸三点灸悬灸悬灸24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单手双点灸回旋灸三角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双点灸双点灸双手双点灸单手双点灸25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双点灸双三点灸三点灸包括三角灸和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形灸,即同即同时对三个腧穴三个腧穴热敏敏化化进行艾条行艾条悬灸操作。灸操作。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部、背腰部、胸腹部,如,如风池(双)与大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天枢(双)与关元等。26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剂量。施足灸量也是一个量。施足灸量也是一个技技术关关键。最佳。最佳剂量是以完成灸性感量是以完成灸性感传为度的灸度的灸量。不管量。不管时间长短,完成灸性感短,完成灸性感传所需的所需的时间,就是一次艾灸所需的就是一次艾灸所需的剂量。量。施足灸量27 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剂量。施足灸量也是一个技术关、凡凡 是是 传传 统统 灸灸 法法 的的 适适 应应 症症 都都 是是 新新 灸灸 法法 的的 适适 应应 症症、凡凡是是产产生生了了腧腧穴穴热热敏敏化化的的病病症症都都是是新新灸灸法法的的适适应应症症 目前我目前我们已已观察了察了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合征、便秘、原发性痛性痛经、盆腔炎症、男性性功、盆腔炎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偏能障碍、偏头痛、面痛、面瘫、三叉神、三叉神经痛、面肌痛、面肌痉挛、枕神、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痛、疱疹后神经痛、痛、脑梗塞、失眠、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敏性鼻炎、荨麻疹、麻疹、颈椎病、腰椎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骨性关节炎、炎、肌筋膜疼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合征、网球肘。三、热敏灸疗法的适应症三、热敏灸疗法的适应症28、凡是传统灸法的适应症都是新灸法的适应症三、热敏灸疗法的适四、腧穴热敏化的规律四、腧穴热敏化的规律腧穴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出敏化有其自身的出现规律,不律,不能以能以经穴定位来替代。穴定位来替代。29四、腧穴热敏化的规律291 1、热敏点的出现率热敏点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热敏点出现率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热敏点出现率约约5 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20种种 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热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热 敏点的出现率平均可达敏点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70 左右。寒证、湿证、瘀证、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虚证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 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热敏点出现率下降至热敏点出现率下降至1 10 0 左右。左右。301、热敏点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热敏点出2 2、热敏点与经穴定位的关系、热敏点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312、热敏点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病种病种热敏化腧热敏化腧穴(个)穴(个)重合经穴重合经穴数(个)数(个)经穴重合经穴重合率(率(%)重合压痛重合压痛点数(个)点数(个)压痛点重压痛点重合率(合率(%)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6666272740.9140.91212131.8231.82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症6767292943.9443.94202029.8529.85膝关节骨性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节炎4646161634.7834.78151532.6132.61肌筋膜疼痛综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合征7171323245.0745.07343447.8947.89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8181393948.1548.15292935.8035.80排卵障碍性不排卵障碍性不孕孕6666303045.4545.45212131.8231.82痛经痛经7272313143.0643.06232331.9431.94合计合计46946920420443.50*43.50*16316334.7534.75热敏点与经穴、压痛点的重合率热敏点与经穴、压痛点的重合率注:注:*经穴重合率与压痛点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经穴重合率与压痛点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32病种热敏化腧穴(个)重合经穴数(个)经穴重合率(%)重合压痛结果表明,果表明,热敏点与敏点与经穴的重合率穴的重合率为43.50%,与,与压痛点的重合率痛点的重合率为34.75%,二者有,二者有显著著差异,差异,热敏点与敏点与经穴重合率穴重合率较高(高(P0.05);不同疾病之;不同疾病之间经穴与穴与热敏点的重合率没有敏点的重合率没有显著差异,著差异,压痛点与痛点与热敏点的重合率亦无敏点的重合率亦无显著差著差异(异(P0.05)。)。33 结果表明,热敏点与经穴的重合率为43.50%,与3 3、热敏点的分布、热敏点的分布腧穴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究律,研究热敏敏点的分布点的分布规律律对于于临床推广辨敏取穴新灸法床推广辨敏取穴新灸法及及阐述其述其产生机制有重要意生机制有重要意义。我。我们多年来多年来已研究了已研究了神神经系系统、运、运动系系统、消化系、消化系统、呼吸系呼吸系统、生殖系、生殖系统等等2020种疾病,初步掌握种疾病,初步掌握了了这些疾病的些疾病的热敏点分布部位的高敏点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区,如面面瘫在翳在翳风、感冒在、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343、热敏点的分布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热敏灸与传统灸法的异同热敏灸与传统灸法的异同传统灸法传统灸法基于基于腧穴热刺激腧穴热刺激的一种治的一种治疗方法疗方法 热敏灸热敏灸 基于基于热敏化热敏化腧穴热刺激腧穴热刺激以以激发经气运行激发经气运行的一种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腧穴热刺激腧穴热刺激1.热敏化腧穴热敏化腧穴2.激发经气运行激发经气运行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35热敏灸与传统灸法的异同传统灸法基于腧穴热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 五、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五、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的腰突症的热敏点分布敏点分布以腰骶部及下肢以腰骶部及下肢为高高发区,多出区,多出现在腰骶在腰骶部区域、至阳、关元部区域、至阳、关元俞、委中、委阳、阳、委中、委阳、阳陵泉、昆陵泉、昆仑等区域。等区域。36五、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的热敏点分布36灸灸疗操作操作 依序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分钟温温热局部局部气血,气血,继以雀啄灸以雀啄灸1分分钟加加强敏化,循敏化,循经往返灸往返灸1分分钟激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感传、开通、开通经络。37灸疗操作 37 灸腰骶灸腰骶部区域部区域热敏化敏化穴穴热感感可深透、可深透、扩散散38 灸腰骶部区域热敏化穴热感可深透、扩散38灸至阳灸至阳穴穴热感感透至胸透至胸腔且沿腔且沿督脉督脉传向腰骶向腰骶部部39灸至阳穴热感透至胸腔且沿督脉传向腰骶部39灸昆灸昆仑穴穴热感深透感深透并并传至腰至腰骶部骶部 40灸昆仑穴热感深透并传至腰骶部 40灸阳陵灸阳陵泉穴泉穴热感深透感深透且沿大且沿大腿外腿外侧传至腰至腰骶部骶部41灸阳陵泉穴热感深透且沿大腿外侧传至腰骶部41灸委中、灸委中、委阳穴委阳穴热感深透且感深透且沿大腿后沿大腿后侧传至腰至腰骶部骶部42 灸委中、委阳穴热感深透且沿大腿后侧传至腰骶部421.腰骶部区域腰骶部区域热敏化穴敏化穴单点温和灸点温和灸2.至阳、关元至阳、关元俞(双)(双)T形温和灸形温和灸3.委中、委阳穴双点温和灸委中、委阳穴双点温和灸4.阳陵泉、昆阳陵泉、昆仑穴双点温和灸穴双点温和灸431.腰骶部区域热敏化穴单点温和灸434444454546Thank You!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