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管理科专题知识宣教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457941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4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管理科专题知识宣教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感染管理科专题知识宣教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感染管理科专题知识宣教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布病1.1.布鲁氏菌病:(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布鲁氏菌病:(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性、变态反应性疾病。2.2.主要传染源:患病的动物及其产品。主要传染源:患病的动物及其产品。3.3.传播途径:主要途径为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但经消化道引起的食源性传播途径:主要途径为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但经消化道引起的食源性感染和经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飞沫、尘埃感染也时有发生。感染和经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飞沫、尘埃感染也时有发生。4.4.人间布病是人间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职业病职业病目录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5.5.动物布病是动物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目前全世界已有目前全世界已有180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报告人畜间布病疫情,近年来报告多个国家和地区曾报告人畜间布病疫情,近年来报告人间布病病例约人间布病病例约5050万例,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万例,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布病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影响了人民群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布病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众的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布病1.布鲁氏菌病:(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公元前三、四世纪就有关于人类布病的记载公元前三、四世纪就有关于人类布病的记载18601860英国医生英国医生MarstonMarston对该病做了较为系统描述,并首次将其列入对该病做了较为系统描述,并首次将其列入一种独立的传染病一种独立的传染病 ,称称马耳他热、地中海热马耳他热、地中海热等等18861886年英国军医年英国军医BruceBruce在马耳他岛检查死于该病士兵尸体,显微镜在马耳他岛检查死于该病士兵尸体,显微镜检脾脏发现检脾脏发现布鲁氏菌布鲁氏菌。2020世纪世纪3030、4040年代,世界上有年代,世界上有3/43/4的国家和地区报告有该病的存在的国家和地区报告有该病的存在和流行和流行,当时在欧洲较为流行。当时在欧洲较为流行。197375197375个国家个国家 198294198294个国家个国家 9090年代至今上升年代至今上升180/200180/200,发展中国家较严重,发展中国家较严重 布病的溯源:布病的溯源:公元前三、四世纪就有关于人类布病的记载布病的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危害性危害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0082008年我国共报人间布病病例年我国共报人间布病病例2776727767例,治疗费用就将近亿元,例,治疗费用就将近亿元,20072007年我国畜年我国畜间布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间布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1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更大(交易、进出口及旅游业等受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更大(交易、进出口及旅游业等受到严重影响)到严重影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患病后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急性期患者因误诊转为慢性后,患病后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急性期患者因误诊转为慢性后,无特效治疗方案,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因病致贫。无特效治疗方案,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因病致贫。影响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牲畜患布病后导致空怀、流产牲畜患布病后导致空怀、流产 牲畜数量增长缓慢或负增长,使役能力下降牲畜数量增长缓慢或负增长,使役能力下降或丧失,绵羊患病后流产率达或丧失,绵羊患病后流产率达57.75,57.75,牛为牛为31.2%.31.2%.影响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影响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 牛奶及牛羊肉等是我国大众消费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一旦被布氏杆菌污染牛奶及牛羊肉等是我国大众消费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一旦被布氏杆菌污染则可能导致食源性布病的暴发,引发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则可能导致食源性布病的暴发,引发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危害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012年大连市布病疫情概况2012年我市共报告人间布病8例,一季度无病例报告,二季度、三季度各4例。其中外地感染3例,本地感染5例;2例为临床就诊患者,6例为布病主动咨询检测者。发病率为0.12/十万,同比下降40%,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2012年大连市布病疫情概况2012年我市共报告人间布病8例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辽宁省布病流行概况辽宁省布病流行概况辽宁省70年代末及80年代经过实施以畜间免疫为主,检疫、淘汰病畜、免疫健康畜等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得人畜发病率显著下降。1989年全省通过农业部卫生部组织的基本控制标准达标验收。1980年前、后数年每年全省无新发人。1994年以来年发病人数迅猛上升,年发病人数始终居全国前几位。辽宁省布病流行概况辽宁省70年代末及80年代经过实施以畜间免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012年辽宁省布病疫情2010年全省共报告了新发病人661例。2011年全省共报告了新发病人877例。2012年全省共报告了新发病人1508例。2011年年发病数全国排位第八,病数全国排位第八,发病率全国病率全国排位第八。排位第八。2012年辽宁省布病疫情2010年全省共报告了新发病人661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传染源羊:山羊、绵羊、绒山羊、小尾寒羊山羊、绵羊、绒山羊、小尾寒羊牛:牛:黄牛、奶牛黄牛、奶牛猪:猪:鹿:鹿:天山马鹿长白山亚种、长白山梅花鹿天山马鹿长白山亚种、长白山梅花鹿 (我省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我省重要的传染源之一)人:人: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事件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事件传染源羊:山羊、绵羊、绒山羊、小尾寒羊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传播途径皮肤、粘膜皮肤、粘膜:为主要传播途径,有破损时更易为主要传播途径,有破损时更易消化道消化道:服畜用疫苗其免疫原性、毒力和致病性都较人服畜用疫苗其免疫原性、毒力和致病性都较人 用疫苗强不用疫苗强不 可通用可通用 喝鹿血喝鹿血 喝生奶喝生奶 饮用疫区下游水、游牧者人、畜共饮同一水源饮用疫区下游水、游牧者人、畜共饮同一水源 水等水等呼吸道呼吸道:(气溶胶)(气溶胶)传播途径皮肤、粘膜: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影响流行的因素自身规律自身规律 主要流行菌种更替主要流行菌种更替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旱涝灾害、暴风大雪、寒流侵袭等气候条件影响牲畜抵抗力和人群易感性旱涝灾害、暴风大雪、寒流侵袭等气候条件影响牲畜抵抗力和人群易感性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社会发展和人为因素社会制度、社会发展和人为因素 对流行的影响对流行的影响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发达国家(养殖规模化、程序化、科学管理)发病率低发达国家(养殖规模化、程序化、科学管理)发病率低 1978年集体经济变为个体经济,庭院饲养,人、畜近距离接触,发病率上升年集体经济变为个体经济,庭院饲养,人、畜近距离接触,发病率上升 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牲畜的高频率交易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牲畜的高频率交易(加速本病的扩散和远程传播)加速本病的扩散和远程传播)检疫、免疫开展不能适应高频率牲畜交易检疫、免疫开展不能适应高频率牲畜交易 淘汰补助经费不到位,阻碍了病畜的淘汰淘汰补助经费不到位,阻碍了病畜的淘汰 无个人防护,人畜共居无个人防护,人畜共居(落后的散养方式)(落后的散养方式)饮食习惯饮食习惯(生吃肉、饮生奶等)(生吃肉、饮生奶等)影响流行的因素自身规律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临床表现潜伏期潜伏期一般13周,平均2周,最短3天,最长可达1年。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常见临床表现发烧、乏力、多汗、关节肌肉痛,肝脾肿大,男性睾丸肿大等。2.表现多样、复杂,无特异性(布氏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布氏菌被单核细胞吞噬后不被消灭,随血液进入组织,定居于哪个组织、器官,就表现出相应组织和器官的受损症状,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都可能是布病所致。临床表现潜伏期1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诊断标准未规定临床诊断病例 失眠、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前列腺炎、胰腺炎、腱鞘炎、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任何一种临床表现都可能是布病所致)。临床医生往往对血液病等多种疾病进行了检查,并进行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才想到布病。诊断标准未规定临床诊断病例失眠、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1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布病患者发病后36个月内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易转成慢性,数年乃至终生不愈,造成巨大痛苦和经济损失。布病患者发病后36个月内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易转1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布病诊断标准很难以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其诊断应是综合性的,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病前(潜伏期内)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去过疫区)的居民;或接触过布氏菌培养物以及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等。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及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者。布病诊断标准很难以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其诊断应是综合性的,1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1虎红平板凝集反应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h分别观察1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者。3.2 病原菌分离病原菌分离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3.3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a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病程1年以上滴度1:50+及以上;b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24周后应复检,滴度应呈4倍以上升高;b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及以上;c.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1、2和3.1(虎红平板阳性)者。确诊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病原学)或3.3(试管凝集试验)中任何一种方法阳 3.实验室检查:1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布病的鉴别诊断应注意与风湿热、伤寒、副伤寒、肺结核、淋巴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鉴别。布病的鉴别诊断应注意与风湿热、伤寒、副伤寒、肺结核、淋巴结核1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早期、足疗程、合理选用药物(胞内寄生菌)、综合疗法(临床表现多样化,应联合用药和对症治疗)所选药物特点所选药物特点1.对布氏菌敏感(体外可杀灭布氏菌)2.可透过细胞膜或有协助其他药物进入细胞内作用3.可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人体屏障组织,穿透力强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原则1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布病治疗急性期、亚急性期应用抗生素1.四环素类并用链霉素四环素类并用链霉素四环素或土霉素每日2克分4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7天。共需3个疗程。第1疗程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分两次肌肉注射 2.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利福平成人每日600900毫克,分2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服强力霉素200毫克,连续给药最短6周(强力霉素又称盐酸脱氧土霉素)3.孕妇和儿童孕妇和儿童特殊考虑。布病治疗急性期、亚急性期应用抗生素1.四环素类并用链霉素1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疟原虫是引起人类疟疾的病原体,通过雌蚊吸血侵入人体,疟原虫是引起人类疟疾的病原体,通过雌蚊吸血侵入人体,疟原虫是引起人类疟疾的病原体,通过雌蚊吸血侵入人体,疟原虫是引起人类疟疾的病原体,通过雌蚊吸血侵入人体,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疾,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疾,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疾,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疟疾是全球重点防治的十大热带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疟疾是全球重点防治的十大热带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疟疾是全球重点防治的十大热带疾病之一,也是我国疟疾是全球重点防治的十大热带疾病之一,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疾疟原虫是引起人类疟疾的病原体,通过雌蚊吸血侵入人体,原虫在红1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疟疾的定义疟疾的定义疟疟疾疾是是由由疟疟原原虫虫寄寄生生于于人人体体、经经按按蚊蚊传传播播的的寄寄生生虫虫病病,临临床床表表现现以以周周期期性性发发冷冷、发发热热、出出汗汗和和脾脾大大、贫贫血血为为特特征征。包包括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四种。疟疾的定义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经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临1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全球的疟疾形势全球的疟疾形势疟疾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疟疾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疟疾、疟疾、艾滋病、结核艾滋病、结核)之一,也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之一,也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问题之一。降低疟疾发病率,减轻疟疾疾病负担已列入担已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寄生虫病。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寄生虫病。疟疾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区,疟疾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边缘地区,根据根据WHO2010年世界疟疾报告年世界疟疾报告2009年全年全球球108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分布和流行,个国家和地区有疟疾分布和流行,全世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目前仍居住在疟疾流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目前仍居住在疟疾流行区(行区(2323亿亿/64/64亿),每年患疟人数为亿),每年患疟人数为3.53.5亿亿5 5亿,导致亿,导致110110270270万人口死亡,即每天万人口死亡,即每天30003000多人死于疟疾。多人死于疟疾。全球的疟疾形势疟疾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疟疾、艾滋病2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尽管在现今中国,疟疾听起来有些陌生而遥远,但中国也难以尽管在现今中国,疟疾听起来有些陌生而遥远,但中国也难以在在20202020年之前履行年之前履行“零疟疾零疟疾”的承诺。的承诺。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我国疟疾疫情显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经过多年积极防治,我国疟疾疫情显著下降,发病人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每年著下降,发病人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每年300300万例下降至万例下降至20102010年的年的74337433例例。中国“零疟疾”任重道远尽管在现今中国,疟疾听起来有些陌生而遥远,但中国也难以在202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目前我国的疟疾病例主要来自海外而非大陆本土。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恶性疟疾死亡病例明显增多。每年约有2万人携带疟疾穿越中国内地。输入性病例的挑战输入性病例的挑战目前我国的疟疾病例主要来自海外而非大陆本土。近年来,由于外出2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传染源现症病人和带虫者,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现症病人和带虫者,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体配子体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现症病人是指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疟原现症病人是指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疟原虫血症者。带虫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血虫血症者。带虫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出疟原虫。液中可查出疟原虫。在疟疾传播过程中,传染源具有在疟疾传播过程中,传染源具有传染性的传染性的时间时间(配子体存在的时间配子体存在的时间)和感染的持续)和感染的持续时间(时间(疟原虫寿命疟原虫寿命)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流行病学2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1、蚊传疟疾蚊传疟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疟疾是重要蚊媒传染病,按蚊是传播人疟的唯一媒介。在全世界已知的400余种按蚊中,可成为疟疾主要媒介的约35种。已知我国有按蚊56种,其中证明5种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即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和日月潭按蚊。(二)、传播途径2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 2、输血疟疾、输血疟疾、输血疟疾、输血疟疾:一些低疟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一些低疟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此检查阴性,但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此种感染者无红细胞外期,受染后潜伏期短,抗红种感染者无红细胞外期,受染后潜伏期短,抗红细胞内期药物疗效好,与蚊叮咬感染有所不同。细胞内期药物疗效好,与蚊叮咬感染有所不同。3 3、胎胎传传疟疟疾疾胎胎传传疟疟疾疾:带虫或患疟的孕妇疟原虫可通过有:带虫或患疟的孕妇疟原虫可通过有损伤的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通过羊水、产损伤的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通过羊水、产道损伤进入有损伤的胎儿体内,引起早产、流产、道损伤进入有损伤的胎儿体内,引起早产、流产、死产或新生儿疟疾。死产或新生儿疟疾。2、输血疟疾:一些低疟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输2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 人体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人体对各种人类疟原虫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高疟区初生儿可自母体经胎盘获得抗体高疟区初生儿可自母体经胎盘获得抗体IgGIgG,3 3个月后抗个月后抗体消失而易感,两岁以内发病率较高,此后由于自然感体消失而易感,两岁以内发病率较高,此后由于自然感染后免疫力的增长,故感染轻、发病少;一般高疟区染后免疫力的增长,故感染轻、发病少;一般高疟区2525岁以上的居民,均对疟疾有一定免疫力(获得性免疫)。岁以上的居民,均对疟疾有一定免疫力(获得性免疫)。感染管理科专题知识宣教培训ppt课件2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疟疾临床上以间歇热、发作期与潜隐期交替、继发贫血和肝脾肿大为特点。疟疾临床上以间歇热、发作期与潜隐期交替、继发贫血和肝脾肿大为特点。疟疾疟疾发作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发作的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3 3个连续阶段。个连续阶段。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发冷、发热、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发冷、发热、出汗)和间歇期四期。出汗)和间歇期四期。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潜伏期: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潜伏期为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潜伏期为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潜伏期为间日疟和卵形疟的潜伏期为13-1513-15天,三日疟为天,三日疟为天,三日疟为天,三日疟为24-3024-30天,恶性疟的潜伏期天,恶性疟的潜伏期天,恶性疟的潜伏期天,恶性疟的潜伏期为为为为7-127-12天。天。天。天。前驱期前驱期前驱期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全身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镜检多为阴性。患者有疲乏、头痛、全身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镜检多为阴性。患者有疲乏、头痛、全身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镜检多为阴性。患者有疲乏、头痛、全身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镜检多为阴性。发作期发作期发作期发作期: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先冷、再热、后汗。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先冷、再热、后汗。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先冷、再热、后汗。典型的疟疾发作为先冷、再热、后汗。发冷:发冷:发冷:发冷:患者始感四肢和背部发冷,继而周身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同时伴患者始感四肢和背部发冷,继而周身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同时伴患者始感四肢和背部发冷,继而周身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同时伴患者始感四肢和背部发冷,继而周身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同时伴头痛、关节酸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开始迅速上升。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头痛、关节酸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开始迅速上升。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头痛、关节酸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开始迅速上升。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头痛、关节酸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开始迅速上升。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裂殖体和环状体。裂殖体和环状体。裂殖体和环状体。疟疾的临床表现疟疾临床上以间歇热、发作期与潜隐期交替、继发贫血和肝脾肿大为2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发热:发热:发热:发热:患者脸色潮红,周身燥热,结膜充血,口渴,头痛加剧,患者脸色潮红,周身燥热,结膜充血,口渴,头痛加剧,患者脸色潮红,周身燥热,结膜充血,口渴,头痛加剧,患者脸色潮红,周身燥热,结膜充血,口渴,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体温高者可超过体温高者可超过体温高者可超过4040。五岁以下的患儿甚至出现谵妄、惊厥等。五岁以下的患儿甚至出现谵妄、惊厥等。五岁以下的患儿甚至出现谵妄、惊厥等。五岁以下的患儿甚至出现谵妄、惊厥等症状。此阶段持续症状。此阶段持续症状。此阶段持续症状。此阶段持续2 26 6小时。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小时。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小时。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小时。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出汗:出汗:出汗:出汗: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各种症状逐渐消失。各种症状逐渐消失。各种症状逐渐消失。多次发作后可见脾大多次发作后可见脾大多次发作后可见脾大多次发作后可见脾大(疟疾初发(疟疾初发(疟疾初发(疟疾初发3 34 4天后脾脏开始肿大)。天后脾脏开始肿大)。天后脾脏开始肿大)。天后脾脏开始肿大)。间歇期间歇期间歇期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镜检所见原虫间日疟以大滋养体为主,恶性疟可能和免疫力。镜检所见原虫间日疟以大滋养体为主,恶性疟可能和免疫力。镜检所见原虫间日疟以大滋养体为主,恶性疟可能和免疫力。镜检所见原虫间日疟以大滋养体为主,恶性疟可能在此期查不到疟原虫或查到个别环状体。在此期查不到疟原虫或查到个别环状体。在此期查不到疟原虫或查到个别环状体。在此期查不到疟原虫或查到个别环状体。2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间日疟临床表现特点间日疟临床表现特点间日疟多有前驱期,复发时常无前驱期。临床间日疟多有前驱期,复发时常无前驱期。临床急性发作,隔日定时发作者约占半数。急性发作,隔日定时发作者约占半数。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发热始于中午前后和晚上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点以前,偶见于深夜。初发病例绝大多数每日发作一次,发热时间长,初发病例绝大多数每日发作一次,发热时间长,与恶性疟相似。初发时可因感染两批以上虫株与恶性疟相似。初发时可因感染两批以上虫株先后发育成熟,发热可不规则。尔后虫株仅以先后发育成熟,发热可不规则。尔后虫株仅以一批为主,故一批为主,故23日后呈典型隔日发作。日后呈典型隔日发作。开始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经开始症状较轻,热度较低,随后日益加重。经多次发作,随着免疫力的产生,症状又由重转多次发作,随着免疫力的产生,症状又由重转轻,不治而轻,不治而“愈愈”。间日疟预后良好。间日疟预后良好。间日疟临床表现特点2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潜伏期潜伏期7-12天。天。多突然发病,无寒战,仅有畏寒感。多突然发病,无寒战,仅有畏寒感。高热者多见,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高热者多见,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贫血等;热型复杂。恶心、呕吐、贫血等;热型复杂。出汗期不明显。出汗期不明显。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型。恶性疟临床表现特点恶性疟临床表现特点潜伏期7-12天。恶性疟临床表现特点3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常见的并发症有黑尿热、贫血、低血糖肾功能不全、循环衰竭、肝功能异常肺水肿、异常出血等疟疾的并发症疟疾的并发症3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疟疾诊断是疟疾控制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地对疟疾病例作出诊断,才能对疟疾病例进行及时、正确、规范的治疗。疟疾的诊断疟疾的诊断疟疾诊断是疟疾控制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地对疟疾3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2周内有输血史),发病时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大等体征,以及实验室结果,予以诊断。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33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符合以下任何一点即为疟疾:血液中查见有疟原虫;临床症状典型;抗疟药物治疗有效。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34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临床诊断要点临床诊断要点1.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2.体温短时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后很快下降,然后有体温短时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后很快下降,然后有不同程度的出汗。不同程度的出汗。3.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且有规律。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且有规律。4.间歇期除疲劳无力和略感不适外,一般感觉良好。间歇期除疲劳无力和略感不适外,一般感觉良好。5.发热多见于中午前后和下午,夜间发作者较少。发热多见于中午前后和下午,夜间发作者较少。6.有溶血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有溶血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7.脾肿大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8.临床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经多次发作后,又逐渐减临床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经多次发作后,又逐渐减轻,有轻,有“自愈自愈”的趋势(未见有此类病例)。的趋势(未见有此类病例)。临床诊断要点1.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3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患者,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患者,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其他疾病相鉴别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1.1常在各类季节发病,并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群体性常在各类季节发病,并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群体性;1.21.2发热伴咳嗽、咳痰或无痰、有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发热伴咳嗽、咳痰或无痰、有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道感染症状;1.3.1.3.多次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均呈阴性。多次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均呈阴性。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患者,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其他疾病36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患者,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患者,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其他疾病相鉴别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1.1常在各类季节发病,并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群体性常在各类季节发病,并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群体性;1.21.2发热伴咳嗽、咳痰或无痰、有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发热伴咳嗽、咳痰或无痰、有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道感染症状;1.3.1.3.多次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均呈阴性。多次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均呈阴性。鉴别诊断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患者,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其他疾病37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2.伤寒伤寒伤寒伤寒 :在部分恶性疟患者中,脉象相对缓慢,与热型不在部分恶性疟患者中,脉象相对缓慢,与热型不成比例,易与伤寒混淆。惟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成比例,易与伤寒混淆。惟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血清肥达氏反应阳性,且抗体滴度渐次增高,且血血清肥达氏反应阳性,且抗体滴度渐次增高,且血涂片镜检疟原虫阴性。涂片镜检疟原虫阴性。3.3.登革热登革热登革热登革热 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有畏寒,但少有寒颤,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有畏寒,但少有寒颤,热型呈双峰型,常伴有剧烈头痛及骨、关节、肌肉热型呈双峰型,常伴有剧烈头痛及骨、关节、肌肉疼痛尤以大关节如腰、髋膝等处为著。由于其发病疼痛尤以大关节如腰、髋膝等处为著。由于其发病季节和流行地区与疟疾交叉,应注意与疟疾相鉴别。季节和流行地区与疟疾交叉,应注意与疟疾相鉴别。2.伤寒:38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4.败血症败血症败血症败血症:因高热伴寒战,大汗和头疼,部分患者甚因高热伴寒战,大汗和头疼,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易于脑型疟混淆。惟本至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易于脑型疟混淆。惟本病的发热无规律,常可在一天内波动数次,临床体病的发热无规律,常可在一天内波动数次,临床体检可查见炎症的原发灶或感染原因。血培养可发现检可查见炎症的原发灶或感染原因。血培养可发现病原体,以化脓性细菌多见,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病原体,以化脓性细菌多见,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但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始终和嗜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但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始终阴性。阴性。另另另另外外外外还还还还应应应应与与与与血血血血吸吸吸吸虫虫虫虫病病病病、黑黑黑黑热热热热病病病病、钩钩钩钩端端端端螺螺螺螺旋旋旋旋体体体体病病病病、回回回回归热等发热疾病相鉴别。归热等发热疾病相鉴别。归热等发热疾病相鉴别。归热等发热疾病相鉴别。4.败血症:因高热伴寒战,大汗和头疼,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谵妄、39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疟疾的治疗疟疾的治疗(一)、有关间日疟临床和治疗的定义(一)、有关间日疟临床和治疗的定义(一)、有关间日疟临床和治疗的定义(一)、有关间日疟临床和治疗的定义 1 1 1 1、临床治愈临床治愈临床治愈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Clinical cureClinical cureClinical cure)指疟疾急性发作症状消除但疟原虫可继续存在于指疟疾急性发作症状消除但疟原虫可继续存在于人体红细胞内。人体红细胞内。2 2 2 2、复燃复燃复燃复燃(Recule scenceRecule scenceRecule scenceRecule scence)由残存于人体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引起,指疟疾病由残存于人体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引起,指疟疾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红内期疟原虫未全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红内期疟原虫未全部杀灭,部杀灭,2 2个月内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个月内再次出现临床症状。疟疾的治疗(一)、有关间日疟临床和治疗的定义40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 3 3 3、复发复发复发复发(RelapsRelapsRelapsRelaps)由肝细胞内疟原虫休眠子引起,指在上一年流行由肝细胞内疟原虫休眠子引起,指在上一年流行季节的疟疾病例经治愈后,于第二年非流行季节再季节的疟疾病例经治愈后,于第二年非流行季节再次出现疟疾临床症状。次出现疟疾临床症状。4 4 4 4、根治根治根治根治(radical treatmentradical treatmentradical treatmentradical treatment)指不仅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包括红内期和肝内期所指不仅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包括红内期和肝内期所有疟原虫被消除,使复燃和复发均不能发生。有疟原虫被消除,使复燃和复发均不能发生。3、复发(Relaps)4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常用抗疟药常用抗疟药1、氯喹2 2、哌喹哌喹3、青蒿素类衍生物青蒿素类衍生物(1)蒿甲醚(2 2)青蒿琥酯()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esunate)(3 3)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cotecxincotecxin)4.4.伯氨喹伯氨喹(primaquine)(primaquine)常用抗疟药1、氯喹42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谢谢!谢谢!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