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457929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感染科消毒隔离制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科消毒隔离要求感染科消毒隔离要求编辑ppt1感染科消毒隔离要求编辑ppt1PART 01感染科感染科设置与布局置与布局目录CONTENTSPART 02感染科隔离管理感染科隔离管理PART 03感染科清感染科清洁消毒管理消毒管理PART 04感染科防感染科防护管理管理PART 01医医务人人员防防护用品使用用品使用编辑ppt2PART01感染科设置与布局目录PART02感染科隔离管感染科 负责就诊患者的传染病筛查和感染疾病治疗。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应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感染科包括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区。编辑ppt3感染科编辑ppt3 缓冲冲间 清清洁区与潜在区与潜在污染区之染区之间、潜在潜在污染区与染区与污染区之染区之间均均应设缓冲冲间,为医医务人人员的准的准备间。室内配。室内配备非非触摸式开关的流触摸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水洗手和手消毒和手消毒设施、干手施、干手设施施及必要的防及必要的防护用品。用品。半半污染区染区 指位于清指位于清洁区和区和污染区之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的区域。包括医染的区域。包括医务人人员办公室、治公室、治疗室、室、储物物间、配餐、配餐间、医、医疗器器具具处置室、内走廊等置室、内走廊等。清清洁区区 指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指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及患者染及患者不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医入的区域。包括医务人人员值班室、男女更衣室等。班室、男女更衣室等。两通道两通道 指医指医务人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医务人人员通道出入口通道出入口设在清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在污染区一端。染区一端。一、感染科一、感染科设置与布局置与布局编辑ppt4缓冲间半污染区清洁区经接触接触传播疾病病房播疾病病房经呼吸道呼吸道传播疾病病房播疾病病房主主要要收收拾拾经接接触触传播播疾疾病病的的患患者者。病病房房应自自然然通通风良良好好或或安安装装通通风设施施,配配备非非手手触触摸摸式式开开关关的的流流动水水洗洗手手设施施、干干手手设施施;每每间病病房房床床位位 数数 不不 超超 过 4 4张,床床 间 距距1.1CM1.1CM。其他。其他设施普通病区施普通病区。主主要要收收治治经呼呼吸吸道道传播播疾疾病病的的患患者者,含含空空气气隔隔离离和和飞沫沫隔隔离离。基基本本设施施同同经接接触触传播播疾疾病病病病区区,病病室室内内还应有有良良好好的的通通风设施。施。根据疾病根据疾病传播方式、隔离要求不同,病区可分播方式、隔离要求不同,病区可分为:负压病区病区/病房病房通通过特特殊殊通通风装装置置,使使病病区区/病病房房的的压力力低低于于室室外外压力力,使使病病区区/病病房房的的空空气气按按照照由由清清洁区区向向污染染区区流流动。排排除除的的空空气气经处理理,适适用用于于空空气气传播播疾疾病病患患者者的的隔隔离离,基基本本设施同施同经呼吸道呼吸道传播疾病病房。播疾病病房。编辑ppt5经接触传播疾病病房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病房主要收拾经接触传播疾病二、感染科的隔离管理二、感染科的隔离管理1 1.三区分区明确,界限清楚,三区分区明确,界限清楚,标识明明显。2.2.隔离病房有隔离隔离病房有隔离标识,限制人限制人员出入。出入。3.3.黄色黄色为空气空气传播隔离;粉色播隔离;粉色为飞沫沫传播隔离;播隔离;蓝色色 为接触接触传播隔离播隔离。4.4.一一间负压病房宜安置一个患者,无条件病房宜安置一个患者,无条件时可安置同可安置同 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5.5.经空气空气传播和播和飞沫沫传播疾病患者病情允播疾病患者病情允许活活动时,应戴外科口罩,限制活戴外科口罩,限制活动范范围。6.6.减少患者减少患者转运,如需要运,如需要转运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他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他患者、医医务人人员和和环境表面的境表面的污染。染。7.7.减少探减少探视。经空气空气传播和播和飞沫沫传播疾病患者如需探播疾病患者如需探视,探,探视者者应戴外科口罩,探戴外科口罩,探视者与患者之者与患者之间相隔距离在相隔距离在1M1M以上。以上。8.8.医医务人人员进入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入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应穿穿专科工作服;按照不同区科工作服;按照不同区域要求穿戴隔离防域要求穿戴隔离防护用品,离开用品,离开该区域区域时及及时脱下;感染性疾病脱下;感染性疾病专科工作服不得穿出室外,外出科工作服不得穿出室外,外出时应更更换外出衣和鞋子。外出衣和鞋子。编辑ppt6二、感染科的隔离管理1.三区分区明确,界限清楚,标识明显。编三、感染科清三、感染科清洁消毒管理消毒管理物体物体、环境表面境表面室内空气室内空气清清洁消消毒管理毒管理清清洁卫生工具生工具需按照病种、清需按照病种、清洁区、半区、半污染区、染区、污染区的划分染区的划分严格分开使用,格分开使用,有明有明显标识。每次使用后浸泡于高效消毒液中消毒,洗。每次使用后浸泡于高效消毒液中消毒,洗净悬挂挂晾干晾干备用。有独立用。有独立卫生生间的,每个房的,每个房间固定一把拖把固定一把拖把。拖把:无明拖把: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采用湿式清染情况下,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拖地每日,用清水拖地每日2 2次,次,使用后用使用后用500mg/L(1500mg/L(1:100)“84”100)“84”液液进行浸泡消毒、洗行浸泡消毒、洗净、晾干、晾干备用。用。对有明有明显污染者,用含有效染者,用含有效氯2000mg/L(1:25)842000mg/L(1:25)84消毒消毒液液喷洒或擦拭洒或擦拭处理。霍乱、炭疽等烈性理。霍乱、炭疽等烈性传染病用有效含染病用有效含氯2000mg/L2000mg/L(1 1:2525)“84”“84”消毒液作用消毒液作用3030分分钟后在擦洗。后在擦洗。抹布:床抹布:床单位位应一床一抹布,用有效含一床一抹布,用有效含氯500mg/L(1:100)84500mg/L(1:100)84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浸泡,拧干擦拭。使用后用干擦拭。使用后用500mg/L(1500mg/L(1:100)“84”100)“84”液液进行浸泡消毒、洗行浸泡消毒、洗净、晾干、晾干备用用病室内病室内应定定时通通风换气,每日两次,每次气,每日两次,每次30分分钟,每天,每天进行一次行一次空气消毒;空气消毒;编辑ppt7三、感染科清洁消毒管理物体、环境表面室内空气清洁卫生工具需按布布类诊疗用品用品清清洁消消毒管理毒管理生活用具生活用具餐具、痰杯、便器、餐具、痰杯、便器、脸盆等,个人盆等,个人专用、用、单独独处理,采用煮沸理,采用煮沸3030分分钟、流通蒸汽消毒、流通蒸汽消毒3030分分钟或或1000mg/L1000mg/L(1 1:5050)有效)有效氯消消毒液浸泡毒液浸泡3030分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等方式消毒。(消毒后清水冲洗)等方式消毒。患者衣被患者衣被专机洗机洗涤,用,用500mg/L500mg/L(1 1:100100)有效含)有效含氯消毒液洗衣消毒液洗衣粉洗粉洗涤30-6030-60分分钟,然后用清水漂,然后用清水漂净;传染病死亡患者布染病死亡患者布类及有及有明明显血、血、脓、便、便污染的布染的布类先用先用1000-2000mg/L(1:50-1:25)1000-2000mg/L(1:50-1:25)有有效含效含氯消毒消毒剂喷洒后立即袋装送焚洒后立即袋装送焚烧;严禁在病房内清点和禁在病房内清点和处理理传染病患者染病患者污染的布染的布类。体温表体温表专人人专用,每次用,每次测量后用量后用75%乙醇棉球擦拭消毒;血乙醇棉球擦拭消毒;血压计袖袖带专用,或一用一消毒;使用用,或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医的医疗器械按要求盛装,并有器械按要求盛装,并有明明显的隔离的隔离标记,送消毒供,送消毒供应中心中心处理。理。编辑ppt8布类诊疗用品生活用具餐具、痰杯、便器、脸盆污物物处理理终末消毒末消毒污水水处理理建立感染病区独立的建立感染病区独立的污水水净化化处理系理系统,严禁将未禁将未经消毒或无消毒或无害化害化处理的理的污水、水、污泥任意排放或用做化肥。无泥任意排放或用做化肥。无净化化处理系理系统的医院,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必的医院,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必须先先倒入含有漂白粉的容器内,按漂白粉与排泄物倒入含有漂白粉的容器内,按漂白粉与排泄物1 1:5 5的比例混合的比例混合放置放置2 2小小时后方可倒入后方可倒入卫生生间。隔离患者的生活垃圾按照医隔离患者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垃圾垃圾处理。用黄色双理。用黄色双层医医疗垃圾垃圾袋装,装袋装,装满3/43/4时及及时密封,使用双密封,使用双层污物袋,能焚物袋,能焚烧采用焚采用焚烧处理。理。传染病患者入院染病患者入院时应做做卫生生处置,更置,更换医院病服。患者的衣服医院病服。患者的衣服经消毒后交家属消毒后交家属带回或回或统一保管,做好患者及陪一保管,做好患者及陪护的消毒隔离知的消毒隔离知识宣教。患者出院或宣教。患者出院或转院前院前进行行卫生生处置。置。清清洁消消毒管理毒管理入院、出院入院、出院处理理患者出院、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院或死亡时,及,及时对房房间进行行彻底消毒,包括床底消毒,包括床单位、地面、位、地面、墙壁等。壁等。编辑ppt9污物处理终末消毒污水处理建立感染病区独立的污水净化处四、感染科的防四、感染科的防护管理管理在在标准准预防的基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播、空气传播、播、飞沫沫传播和其他途径播和其他途径传播),播),结合我院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情况,制定相应防防护措施。措施。接触接触传播防播防护措施措施接触接触经接触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等的患者,应戴手套,手上有戴手套,手上有伤口口时戴双戴双层手套,穿隔离衣;离开手套,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摘除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脱下的隔离衣要求病室前,摘除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脱下的隔离衣要求悬挂,每天挂,每天更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物管理要求进行行处置。接触甲置。接触甲类传染病染病应按妖气穿脱防按妖气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去防护服,防服,防护服按医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物管理要求进行行处置。置。空气空气传播的防播的防护接触接触经空气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核、水痘等,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理使用后物品。进入确入确诊或可疑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戴帽子、一用防一用防护口罩;口罩;进行可能行可能产生生喷溅的的诊疗操作操作时,应戴防戴防护目目镜或或防防护面罩,穿防面罩,穿防护服;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服;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戴手套。编辑ppt10四、感染科的防护管理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飞沫沫传播防播防护措施措施接触接触经飞沫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脊髓膜炎等,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理使用后物品。与患者近距离(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口罩;进行可行可能能产生生喷溅的的诊疗操作操作时,应戴防戴防护目目镜或防或防护面罩,穿防面罩,穿防护服;服;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戴手套。其他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防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防护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用相根据疾病的特性,采用相应的隔的隔离措施与防离措施与防护措施。措施。承担甲承担甲类传染病、急性染病、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年等患者的年等患者的诊疗护理前,医理前,医务人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掌握正确的防防护技技术,方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入隔离病区工作。编辑ppt11飞沫传播防护措施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防护应根据疾病的特性五、医五、医务务人人员员防防护护用品的使用用品的使用一、医用防一、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口罩的佩戴方法 A.2.1 A.2.1 一手托住防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如的一面背向外,如图 A.A.2 2。A.2.2 A.2.2 将防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面部,如图 A.3 A.3。A.2.3 A.2.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拉过头顶,放在,放在颈后双耳下,如后双耳下,如图 A.4A.4。A.2.4 A.2.4 再将上方系再将上方系带拉至拉至头顶中部,如中部,如图 A.5A.5。A.2.5 A.2.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并分别向两向两侧移移动和按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必,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必夹,如,如图 A.6A.6。编辑ppt12五、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一、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编辑p注意事注意事项 A.3.1 A.3.1 不不应一只手提鼻一只手提鼻夹。A.3.2 A.3.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A.3.3 A.3.3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染后,应及及时更更换。A.3.4 A.3.4 每次佩戴医用防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方法将双手 完全盖住防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附近有漏气应按按 A.2.5 A.2.5调整鼻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整到不漏气为止。止。摘口罩方法摘口罩方法 A.4.1 A.4.1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染面。A.4.2 A.4.2 先解开下面的系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再解开上面的系带,如,如图A.7A.7。A.4.3 A.4.3 用手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物容器内,如图A.8A.8。编辑ppt13注意事项编辑ppt13二、隔离衣与防二、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服的使用应根据工作需要,根据工作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用隔离衣或防护服。服。下列情况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穿隔离衣:接触接触经接触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菌感染患者等时。对患者患者实行保行保护性隔离性隔离时,如大面,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理时。可能可能经空气或空气或飞沫沫传播的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喷溅时,应穿防穿防护服。服。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服。编辑ppt14二、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应根据工作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隔离衣与防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服穿脱方法D.1 D.1 穿隔离衣的方法穿隔离衣的方法 D.1.1.1 D.1.1.1 右手提衣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如向上拉,露出左手,如图D.1,D.1,D.1.1.2 D.1.1.2 换左手持衣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西部,如,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西部,如图 D.2 D.2,D.1.1.3 D.1.1.3 两手持衣两手持衣领,由,由领子中央子中央顺着着边缘向后系好向后系好颈带,如,如图 D.3 D.3。D.1.1.4 D.1.1.4 再扎好袖口,如再扎好袖口,如图 D.4 D.4,图D.1 D.1 图D.2 D.2 图D.3 D.3 图D.4D.4编辑ppt15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图D.1D.1.1.5 D.1.1.5 将隔离衣一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在腰下 5cm)5cm)处渐向前拉,向前拉,见到到边缘捏住,如捏住,如图 D.5D.5,D.1.1.6 D.1.1.6 同法捏住另一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如,如图 D.6D.6,D.1.1.7 D.1.1.7 双手在背后将衣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如,如图 D.7D.7。D.1.1.8 D.1.1.8 向一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拉至背后折叠处,如,如图D.8D.8。D.1.1 9 D.1.1 9 将腰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如子系好如图 D.9D.9,编辑ppt16编辑ppt16 D.1.2 D.1.2 脱隔离衣方法脱隔离衣方法 D.1.2.1 D.1.2.1 解开腰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在前面打一活结,如,如图D.10D.10。D.1.2.2 D.1.2.2 解开袖解开袖带,塞人袖拌内,充分暴露双手,塞人袖拌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如行手消毒,如图D.llD.ll。D.1.2.3 D.1.2.3 解开解开颈后后带子,如子,如图D.12,D.12,D.1.2.4 D.1.2.4 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子,如子,如图 D.13 D.13,D.1.2.5 D.1.2.5 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如袖子,如图 D.14 D.14,D.1.2.6 D.1.2.6 双手双手转换逐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如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如图 D.15 D.15。D.1.2.7 D.1.2.7 左手握住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染面向外悬挂挂污染区染区;如果如果悬挂挂污染区染区外,外,则污染面向里。染面向里。D.1.2.8 D.1.2.8 不再使用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如放入回收袋中,如图 D.16 D.16。编辑ppt17编辑ppt17D.2 D.2 防防护服穿脱方法服穿脱方法 D.2.1 D.2.1 穿防穿防护服服 联体或分体防体或分体防护服,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后拉上拉锁的的顺序。序。D.2.2 D.2.2 脱防脱防护服服 D.2.2.1 D.2.2.1 脱分体防脱分体防护服服时应先将拉先将拉链拉开拉开(图 D.D.17)17)。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部(图 D.D.18)18)。脱袖子、上衣,将。脱袖子、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物袋(图 D.D.19)19)。脱下衣,由上。脱下衣,由上向下向下边脱脱边卷,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物袋(图 D.D.2020、图D.2D.21)1)。编辑ppt18D.2防护服穿脱方法编辑ppt18D.2.2.2 D.2.2.2 脱脱联体防体防护服服时,先将拉,先将拉链拉到底拉到底(图 D.22)22)。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部,脱和和11子子(图 .D 23 23、图 D.24);24);由上向下由上向下边脱脱边卷卷(图D.25),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医疗废物袋内物袋内(图 D.26)。编辑ppt19D.2.2.2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图D.三、医三、医务人人员防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用品使用注意事项 1.1.医用防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用 6h8h 6h8h,遇,遇污染或潮湿,染或潮湿,应及及时更更换。2.2.离开隔离区前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行消毒。3.3.医医务人人员接触,多个同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染病患者时,防,防护服可服可连续应用。用。4.4.接触疑似患者,防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服应每个患者之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行更换。5.5.防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物污染染时,应及及时更更换。6.6.戴医用防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行面部密合性试验。7.7.隔离区工作的医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人员应每日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两次,体温超体温超过37.5 37.5 及及时就就诊。8.8.医医务人人员应严格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方可进入病区,入病区,下班前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编辑ppt20编辑ppt20穿戴防穿戴防护用品用品应遵循的程序遵循的程序a)a)清清洁区区进入潜在入潜在污染区:染区:洗手洗手戴帽子戴帽子戴医用防戴医用防护口罩口罩穿工作衣穿工作衣裤换工工作鞋后作鞋后进入潜在入潜在污染区染区。手部皮肤破。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的戴乳胶手套。b)b)潜在潜在污染区染区进入入污染区染区:穿隔离衣或防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服戴戴护目目镜/防防护面罩面罩戴手套戴手套穿穿鞋套鞋套进入入污染区。染区。c)c)为患者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的诊疗护理工作前,理工作前,应戴防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器。编辑ppt21编辑ppt21 脱防脱防护用品用品应遵循的程序遵循的程序 a)a)医医务人人员离开离开污染区染区进入浴在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摘护日日镜/防防护面屏面屏脱隔离衣或防脱隔离衣或防护服服脱鞋套脱鞋套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或手消毒进入潜在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放置于专用用污物容器内。物容器内。b)b)从潜在从潜在污染区染区进入清入清洁区前区前: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或手消毒脱工作服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摘医用防护口罩口罩摘帽子摘帽子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后,或手消毒后,进入清入清洁区。区。c)c)离开清离开清洁区区沐浴、更衣沐浴、更衣离开清离开清洁区。区。编辑ppt22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编辑ppt22谢谢聆听聆听编辑ppt23谢谢聆听编辑ppt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