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专业教材提纲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456433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专业教材提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暖通空调专业教材提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暖通空调专业教材提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采暖 大家论坛注册(zhc)公用设备工程师一、建筑热工设计(shj)分区及设计(shj)要求建筑(jinzh)热工二、围护结构传热热阻三、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热阻四、对窗户的保温性能要求五、对地面的热工要求多层平壁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多层平壁的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的计算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的计算单一材料外墙角内表面温度和最小附加热阻的计算单一材料外墙角内表面温度和最小附加热阻的计算六、围护结构内部温度的计算七、维护结构的防潮验算防潮验算方法防潮验算方法几种常用卷材屋面屋顶的验算几种常用卷材屋面屋顶的验算一、围护结构的耗热量热负荷计算二、冷风渗入的耗热量建筑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建筑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2、风力附加率3、外门附加率4、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5、对公共建筑,当房间有两面及两面以上外墙时,将外墙、窗、门的基本耗热量附加5%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渗透冷空气量可根据不同的朝向,按渗透冷空气量可根据不同的朝向,按L=L0l1mb确定确定多层建筑的渗透冷空气量,当无相关数据时可按多层建筑的渗透冷空气量,当无相关数据时可按L=kV计算计算工业建筑、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工业建筑、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出的房间冷风渗透量是否全部计入,应考虑下列因素计算出的房间冷风渗透量是否全部计入,应考虑下列因素计算建筑物耗热量时,为了稍做简化计算,可作下列近似处理计算建筑物耗热量时,为了稍做简化计算,可作下列近似处理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后,考虑到热压作用,避免垂直失调,宜对耗热量按楼层做如下调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后,考虑到热压作用,避免垂直失调,宜对耗热量按楼层做如下调整民用建筑采暖指标民用建筑采暖指标第一页,共34页。一、热媒的选择(xunz)散热器采暖(cinun)五、高层建筑(o cn jin zh)热水采暖系统二、采暖系统分类三、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四、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六、低压蒸汽采暖系统七、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第一章 采暖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工业建筑,热水、蒸汽工业建筑,热水、蒸汽热水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1、重力(自然)循环、机械循环2、单管系统、双管系统3、垂直式、水平式4、低温热水采暖系统、高温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工作原理系统形式系统形式1、单管上供下回式2、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3、单户式系统系统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系统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系统特点系统特点系统形式系统形式设计注意事项设计注意事项1、双管上供下回式2、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3、双管中供式4、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5、单管水平式6、双管下供上回式系统7、混合式系统重力回水系统重力回水系统1、双管下供下回式2、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3、双管中供式4、单管下供下回式系统5、单管上供下回式机械回水系统机械回水系统系统形式系统形式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几种常用的高压蒸汽采暖系统几种常用的高压蒸汽采暖系统1、上供上回式系统2、上供下回式系统凝水系统的回收凝水系统的回收1、余压回水2、闭式满回水3、加压回水第二页,共34页。一、水力(shul)计算方法和要求采暖管道(gundo)水利计算二、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shul)计算三、蒸汽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基本计算方法基本计算方法简化计算方法简化计算方法1、当量阻力法2、当量长度法计算要求计算要求1、采暖管道中热媒流速2、采暖管道最不利环路的比摩阻3、采暖系统的总压力损失等温降法等温降法变温降法变温降法等压降法等压降法低压蒸汽系统低压蒸汽系统高压蒸汽系统高压蒸汽系统1、供汽管道设计2、凝水管道的确定1、蒸汽管道计算2、凝水管道计算采暖管道设计一、采暖入口装置一、采暖管道系统采暖管道系统划分采暖管道系统划分采暖管道安装坡度采暖管道安装坡度管道热补偿管道热补偿管道支架间距管道支架间距采暖地沟采暖地沟采暖系统中阀门设置和选用采暖系统中阀门设置和选用管道保温管道保温管道刷漆管道刷漆采暖系统的空气排除采暖系统的空气排除管道连接管道连接系统试压系统试压第一章 采暖第三页,共34页。采暖设备与附件(fjin)一、散热器十、平衡阀散热器选择散热器选择(xunz)散热器布置散热器布置(bzh)散热器的设计选择计算散热器的设计选择计算二、减压阀三、安全阀四、疏水器五、膨胀水箱六、除污器九、补偿器七、调压装置八、集气灌和自动排气阀十一、分水器、集水器、分汽缸十二、换热器1、散热面积的计算2、修正系数3、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pj4、散热器传热系数K5、计算例题散热器安装散热器安装膨胀水箱水容积计算膨胀水箱水容积计算膨胀水箱种类膨胀水箱种类膨胀水箱配管膨胀水箱配管1、开式高位膨胀水箱2、闭式低位膨胀水箱平衡阀调节原理平衡阀调节原理平衡阀适用场合平衡阀适用场合平衡阀安装使用要点平衡阀安装使用要点1、建议安装在回水管路上2、尽可能安装在直管段上3、注意新系统与原有系统的水流量平衡4、不应随意变动平衡阀开度5、不必再安装截止阀6、系统增设或取消环路时应重新调试整定辐射采暖一、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二、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组成系统组成采暖热负荷确定采暖热负荷确定辐射板散热量计算辐射板散热量计算加热盘管水力计算加热盘管水力计算设计中有关技术措施设计中有关技术措施施工安装施工安装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连续式连续式)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单体式单体式)1、发生器的选择计算2、距可燃物的距离3、系统设备选择4、控制系统的选择5、室外空气供应系统的设计和配置6、设计步骤1、燃气红外线辐射器2、全面辐射采暖3、局部、单点及室外采暖第一章 采暖第四页,共34页。一、热负荷(fh)计算住宅(zhzhi)分户热计量采暖五、对土建(t jin)的要求二、散热器的布置与安装三、室内采暖系统四、水力计算六、对热网的要求七、计量系统散热器的安装位置散热器的安装位置散热器的形式散热器的形式散热器罩的使用问题散热器罩的使用问题系统制式系统制式适合热量表的采暖系统适合热量表的采暖系统适合热量分配表的采暖系统适合热量分配表的采暖系统供回水双立管的布置供回水双立管的布置户内环路的管道布置户内环路的管道布置采用热分配表计量时的水力计算问题采用热分配表计量时的水力计算问题采用热量表进行热量计量时候,水力计算应考虑的问题采用热量表进行热量计量时候,水力计算应考虑的问题双立管的户内独立环路的采暖系统水力工况分析双立管的户内独立环路的采暖系统水力工况分析计量方式计量方式热量热表热量热表1、热量表2、热分配表3、计量装置安装1、用热量表测量热用户从采暖系统中取用热量2、测量用户散热设备散出的热量3、测量用户热负荷来计量用热量一、集中送风热风采暖二、空气加热器的选择三、暖风机的选择四、空气幕暖风机台数的确定暖风机台数的确定1、集中送风的气流组织、集中送风的气流组织2、集中送风的计算、集中送风的计算3、工作地带风速、工作地带风速4、射流作用距离无因此数、射流作用距离无因此数5、几种常用送风口的紊流系数、几种常用送风口的紊流系数a值值6、Ah的计算的计算7、计算例题、计算例题1、平行送风射流2、扇形送风射流选用暖风机时应注意的事项选用暖风机时应注意的事项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热空气幕的选用原则热空气幕的送风形式和分类热空气幕的送风形式和分类空气幕的尺寸和技术性能空气幕的尺寸和技术性能1、FM系列灌流式空气幕2、RML-S系列热空气幕第一章 采暖第五页,共34页。一、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fh)概算小区(xio q)供热二、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ryun)形式与热媒热水供热管网的设计热水供热管网的设计采暖设计热负荷采暖设计热负荷1、体积热负荷法2、面积热负荷法3、城市规划热指标通风设计热负荷通风设计热负荷1、通风体积指标法2、百分数法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1、热水供应用热2、其他生活用热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形式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形式集中供热系统热媒及其参数选择集中供热系统热媒及其参数选择1、热电厂集中供热2、区域锅炉房1、热水热媒特点2、蒸汽热媒特点3、热媒选择三、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设计供热管网的布置供热管网的布置1、供热管网布置形式2、供热管网布置原则1、热水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2、热水供热管网管道直径及其阻力损失的确定蒸汽供热系统管道的设计蒸汽供热系统管道的设计四、供热管网与热用户连接设计热水供热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热水供热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蒸汽供热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蒸汽供热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1、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2、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3、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4、间接连接1、热用户与蒸汽网路的连接方式2、凝结水回收系统五、热力站设计原则六、热水供热管网压力工况分析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热水管网的压力工况热水管网的压力工况1、保证系统不超压2、保证系统不倒空3、保证热水不汽化4、保证热用户有足够的资用压头5、热水网路回水管道内任一点的压力,都应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0kPa,以免吸入空气七、热水供热管网水力工况与热力工况热水管网的水力工况基本概念热水管网的水力工况基本概念水力工况分析计算基本原则水力工况分析计算基本原则1、水力失调2、水力稳定性1、基本关系式2、管网主力数的计算水力工况的计算水力工况的计算水力工况定性分析水力工况定性分析1、循环水泵出口阀门关小2、供水干管上阀门关小3、某一用户阀门关闭4、某一用户阀门开大5、热水网路未进行初调节水力工况对热力工况的影响水力工况对热力工况的影响1、散热器的传热性能2、水力工况对热力工况水平失调的影响3、水力工况对热力工况垂直水平失调的影响4、解决热力失调的途径八、热力管道设计管道敷设方式管道敷设方式管道热补偿管道热补偿管道活动、固定支管道活动、固定支架跨距的计算架跨距的计算1、地上敷设2、地下敷设1、安装强度计算2、按照刚度条件第一章 采暖第六页,共34页。一、锅炉基本(jbn)特性的表示小区(xio q)供热锅炉房二、锅炉房设备(shbi)组成三、锅炉房总体布置原则四、锅炉房主机设备的选择蒸发量、热功率蒸发量、热功率1、锅炉房的组成及布置2、锅炉间的工艺设备3、锅炉辅机的工艺布置4、操作平台五、锅炉房辅助设备六、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蒸汽(或热水)参数蒸汽(或热水)参数受热面蒸发率、受热面发热率受热面蒸发率、受热面发热率锅炉的热效率锅炉的热效率锅炉的金属耗率及耗电率锅炉的金属耗率及耗电率中国锅炉型号的表示方法中国锅炉型号的表示方法锅炉本体锅炉本体锅炉房的辅助设备锅炉房的辅助设备锅炉房在总平面上的布置原则锅炉房在总平面上的布置原则锅炉房区域布置原则锅炉房区域布置原则锅炉房的工艺布置原则锅炉房的工艺布置原则锅炉房设计容量的确定锅炉房设计容量的确定燃煤锅炉设备选择燃煤锅炉设备选择鼓引风机配置选择要点鼓引风机配置选择要点固体燃料燃烧的空气量及烟气量固体燃料燃烧的空气量及烟气量锅炉风烟道系统阻力锅炉风烟道系统阻力风烟道及烟囱设计风烟道及烟囱设计锅炉烟气除尘锅炉烟气除尘燃油燃气锅炉性能燃油燃气锅炉性能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布置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布置锅炉放燃油系统锅炉放燃油系统燃气系统燃气系统1、热负荷的确定2、锅炉房设计容量的确定1、燃料及燃烧方式的选择2、锅炉选型原则3、锅炉台数的确定1、送风系统阻力2、烟气系统阻力1、风烟道的设计原则2、烟囱设计原则1、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原则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燃油燃气锅结构特点2、燃油燃气锅炉的防爆3、燃烧器4、调风器1、燃油设计的基本原则2、储油罐3、日用邮箱4、燃油过滤器5、供油泵6、输油泵7、燃油管道敷设及布置1、供气管道进口装置设计要求2、锅炉房内燃气配管系统设计要求3、吹放散管系统设计4、燃气锅炉房燃气管道敷设5、燃气调压系统第一章 采暖第七页,共34页。第二章 通风(tng fng)一、全面通风设计的一般(ybn)原则全面(qunmin)通风二、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三、全面通风量计算消除有害物消除有害物消除余热或余湿消除余热或余湿1、不稳定状态下的全面通风量计算式2、稳定状态下的全面通风量计算式1、消除余热2、消除余湿四、热风平衡计算风量(空气质量)平衡风量(空气质量)平衡热量平衡热量平衡五、事故通风一、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自然通风二、自然通风原理三、自然通风的计算四、避风天窗五、避风风帽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余压余压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压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压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步骤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步骤排风温度计算排风温度计算有效热量系数有效热量系数m值的确定值的确定筒型风帽的布置筒型风帽的布置筒型风帽的选择筒型风帽的选择一、局部排风罩种类局部排风二、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三、局部排风罩的设计计算密闭罩密闭罩柜式排风罩(通风罩)柜式排风罩(通风罩)外部吸气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接受式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密闭罩密闭罩柜式排风罩(通风罩)柜式排风罩(通风罩)外部吸气罩外部吸气罩槽边排风罩槽边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1、分类2、排风量计算3、吸风口(点)位置的确定1、前面无障碍的排风罩排风量计算2、前面有障碍时外部吸气罩排风量计算一、粉尘特性除尘密度、粒径分布、比表面积、爆炸性、含水率密度、粒径分布、比表面积、爆炸性、含水率润湿性、粘附性、比电阻、堆积角、滑动角、磨损性润湿性、粘附性、比电阻、堆积角、滑动角、磨损性二、除尘器的选择除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除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除尘效率2、压力损失选择除尘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选择除尘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三、典型除尘器重力沉降室重力沉降室1、旋风器的结构2、旋风器的使用3、压力损失计算4、除尘效率计算5、旋风器选用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类型3、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特点4、袋式除尘器的滤料5、主要技术指标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1、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静电除尘器的主要类型3、静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4、主要技术指标5、选用的主要步骤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1、湿式除尘器除尘机理2、湿式除尘器的结构型式3、静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4、主要技术指标5、选用的主要步骤第八页,共34页。第二章 通风(tng fng)一、有害气体(qt)分类有害气体净化无机无机(wj)类类有机类有机类二、起始浓度或散发量1、固定床吸附装置2、蜂窝轮浓缩净化装置三、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方法四、吸附法五、液体吸收法吸附法的净化机理和适用性吸附法的净化机理和适用性活性炭吸附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剂的再生方法吸附剂的再生方法活性炭吸附装置选用时的浓度界限活性炭吸附装置选用时的浓度界限1、水蒸气再生法2、惰性气体再生法3、空气再生法4、热力(高温焙烧)再生法吸收法的净化机理和适用性吸收法的净化机理和适用性吸收的基本原理吸收的基本原理1、平衡关系2、扩散和吸收3、传质系数吸收剂吸收剂1、选用原则2、吸水剂种类3、吸收剂用量吸收装置的选用吸收装置的选用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测定位置的选择测定位置的选择测试孔和测定点测试孔和测定点三、风道内风速的测定1、圆形风道2、矩形风道间接式间接式直接式直接式罩口风速的测定罩口风速的测定风量测定风量测定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原理原理测定仪器测定仪器1、毕托管2、压力计测定方法测定方法四、风道内流量的计算五、局部排风罩口风速风量的测定1、均匀移动法2、定点测定法1、动压发测定排风罩的风量2、静压法测定排风罩的风量一、设计原则汽车库通风设计二、排风量计算三、排风口与风机选型四、地下车库的防火排烟五、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节能运行第九页,共34页。一、通风管道的材料(cilio)与形式通风管道系统(xtng)常用常用(chn yn)材料材料风管形状和规格风管形状和规格二、风管内的压力损失三、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四、通风除尘系统风管压力损失的估算1、金属薄板2、非金属材料1、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2、通风管道统一规格风管的保温风管的保温摩擦压力损失摩擦压力损失矩形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计算矩形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计算1、流速当量直径2、流量当量直径系统管段编号系统管段编号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量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量1、流速当量直径2、流量当量直径管道压力损失计算管道压力损失计算管道压力损失平衡计算管道压力损失平衡计算风机选择风机选择五、通风管道的布置和部件系统划分系统划分管道布置管道布置除尘器的布置除尘器的布置防爆、防腐与保温防爆、防腐与保温1、防爆2、防腐3、保温六、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原理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原理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侧孔送风时的通路局部阻力系数和侧孔局部阻力系数(或流量系数)侧孔送风时的通路局部阻力系数和侧孔局部阻力系数(或流量系数)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1、保持各侧孔静压相等2、保持各侧孔流量系数相等3、增大出流角第二章 通风第十页,共34页。一、通风机的分类(fn li)、性能参数与命名通风机通风机的分类通风机的分类(fn li)通风机的性能参数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二、通风机的选择(xunz)及其与风管系统的连接三、通风机在通风系统中的工作1、按通风机作用原理分类2、按通风机用途分类3、按通风转速分类1、性能参数2、性能参数的变化关系通风机的命名通风机的命名选择通风机的注意事项选择通风机的注意事项通风机与风管系统的连接通风机与风管系统的连接四、通风机的联合工作风机并联工作风机并联工作风机串联工作风机串联工作1、两台型号相同的风机并联工作2、两台型号不同的风机并联工作五、通风机的运行调节改变管网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改变管网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改变通风机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改变通风机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1、改变通风机转速的调节2、改变通风机进口导流叶片角度的调节1、名称2、型号3、机号4、传动方式5、旋转方向6、风口位置特性曲线特性曲线通风系统与风机特性曲线通风系统与风机特性曲线1、两台型号相同的风机串联工作2、两台型号不同的风机串联工作第二章 通风第十一页,共34页。一、基本知识建筑(jinzh)防排烟火灾定义火灾定义(dngy)及分类及分类防排烟设计防排烟设计(shj)依据依据二、防火分区四、防烟、排烟设施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1、建筑分类2、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划分原则防火分区划分原则1、防火分区面积规定2、民用建筑内防火分区划分原则三、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概念防烟分区的概念防烟分区划分原则防烟分区划分原则设置防烟、排烟系统的必要性设置防烟、排烟系统的必要性建筑设置防烟、排烟方式的分类建筑设置防烟、排烟方式的分类防排烟设计的基本原则防排烟设计的基本原则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1、就地排烟通风降低烟气浓度2、防止烟气扩散3、保证人员安全疏散1、高层建筑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2、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3、人防工程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4、厂房、库房、单层或多层建筑中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5、通行机动车的一、二、三、四类隧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可采取自然排烟方式建筑防烟、排烟方式的选择建筑防烟、排烟方式的选择建筑防排烟的设计方法建筑防排烟的设计方法五、建筑自然排烟自然排烟的形式自然排烟的形式自然排烟设计条件自然排烟设计条件1、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3、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自然排烟设计自然排烟设计自然排烟存在的问题自然排烟存在的问题六、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部位的确定机械加压送风防烟部位的确定机械防烟系统方式选择机械防烟系统方式选择加压送风防烟系统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加压送风防烟系统送风量的计算方法1、压差法2、风速法3、泄压阀开启面积4、加压送风量控制标准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基本要求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基本要求七、建筑的机械机械排烟机械排烟设置部位的确定机械排烟设置部位的确定1、根据高规的规定2、根据建规的规定3、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车库4、人防工程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机械排烟方式机械排烟方式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计算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计算1、民用建筑排烟量计算2、汽车库排烟风机大于等于6次/h3、人防地下室的排烟风机和风管风量4、机械排烟的补风量的计算排烟系统的基本要求排烟系统的基本要求1、排烟系统的布置2、排烟口3、排烟风道八、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火防爆设计要点九、防火、防排烟设备及部件风机风机管道管道阀门阀门十、机械防排烟及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控制程序不设消防控制室的机械防排烟和通风空不设消防控制室的机械防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控制程序调系统防火控制程序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机械、防排烟和空调、通风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机械、防排烟和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控制程序系统防火控制程序第二章 通风第十二页,共34页。第二章 空气调节(kn q dio ji)一、湿空气性质(xngzh)及焓湿图空气调节(kn q dio ji)的一般知识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性质焓湿图及应用焓湿图及应用二、室内空气参数确定三、空调房间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1、湿空气的组成2、湿空气的状态3、相对湿度的含义人体热平衡与热舒适人体热平衡与热舒适1、人体热平衡方程式2、人体热舒适方程和PMV-PPD指标窗玻璃的太阳光学特性窗玻璃的太阳光学特性墙体的建筑热工特性墙体的建筑热工特性1、热湿比2、等湿加热或等温冷却3、等焓加湿4、等温加湿5、减焓减湿6、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7、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室内空气设计参数1、舒适性空调的室内空气设计参数2、工艺性空调的室内空气设计参数1、反射2、投射3、吸收1、总传热阻2、热惰性指标D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一、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空气调节负荷计算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二、空调冷(热)、湿负荷形成机理三、空调负荷计算计算方法概述计算方法概述谐波反应法简介谐波反应法简介1、用冷负荷温度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2、用冷负荷温度计算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3、室内热源形成的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负荷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负荷得热量与冷负荷得热量与冷负荷湿负荷湿负荷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湿度的确定4、其他空调室外计算参数详见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2、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四、空气的热湿平衡及送风量计算空调房间热湿平衡空调房间热湿平衡空调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空调送风状态和送风量的确定1、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2、空调房间内每人所需新风量五、空调系统全年能耗量计算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负荷频率表法负荷频率表法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法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法1、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2、空调房间内每人所需新风量第十三页,共34页。一、空调(kn dio)系统的分类空调(kn dio)系统按空气按空气(kngq)处理设备的位置情况来分类处理设备的位置情况来分类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来分类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来分类二、全空气空调系统三、空气水空调系统1、节能2、节省建筑空间3、施工安装方便、运行可靠4、满足不同工况的房间使用要求按集中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按集中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四、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的特点变制冷剂流量系统设计变制冷剂流量系统设计1、系统的确定2、选择室内机3、选择室外机4、系统设置5、系统新风问题6、室内机和室外机安装一次回风系统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地板送风空调系统1、集中系统2、半集中系统3、分散系统1、全空气系统2、全水系统3、空气水系统4、制冷剂系统1、封闭式系统2、直流式系统3、混合式系统1、工作原理2、二次回风系统夏季处理过程3、二次回风系统冬季处理过程1、工作原理2、新风量3、一次回风系统夏季处理过程4、一次回风系统冬季处理过程1、VAV系统的特点2、VAV末端装置3、VAV系统设计4、几种常见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用1、地板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2、地板送风空调系统设置3、空调机组及设计温度的确定4、地板送风静压箱1、风机盘管机组形式2、风机盘管系统特点3、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第二章 空气调节第十四页,共34页。一、湿空气的处理过程空调设备及其选择(xunz)湿空气热湿处理湿空气热湿处理(chl)设备设备湿空气的冷却湿空气的冷却(lngqu)处理处理二、空调设备分类三、空调设备的主要性能1、表面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2、节省建筑空间3、施工安装方便、运行可靠4、满足不同工况的房间使用要求空气的加热处理空气的加热处理四、空调设备的选择和计算传热盘管的选择传热盘管的选择喷水室的配置喷水室的配置空气的减湿处理空气的减湿处理湿空气的过滤湿空气的过滤风机盘管风机盘管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等温加湿2、等焓加湿3、加热加湿和冷却加湿1、加热减湿2、冷却减湿3、液体吸湿剂吸收减湿4、固体吸湿吸附减湿5、干式减湿空气的加湿处理空气的加湿处理1、加热减湿2、冷却减湿3、液体吸湿剂吸收减湿4、固体吸湿吸附减湿5、干式减湿1、分类和特点2、风机盘管系统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终状态的选定3、风机盘管的调节方式1、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的工作原理2、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一般技术要求3、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各功能段及其工作特点 整体式空调机组整体式空调机组1、形式2、性能工况3、机组名义工况时性能指标4、机组在其他工况运行要求制冷量与制热量制冷量与制热量风量风量机外余压机外余压风机的选择风机的选择1、喷水室的配置2、喷水室的阻力计算1、类型选择2、参数选择加湿器的选择加湿器的选择1、湿膜加湿器2、干蒸汽加湿器过滤器配置过滤器配置1、湿膜加湿器2、干蒸汽加湿器第二章 空气调节第十五页,共34页。一、送、回风口空气流动(lidng)规律气流组织的选择(xunz)及计算送风口空气送风口空气(kngq)流动规律流动规律回风口空气流动规律回风口空气流动规律三、气流组织的计算侧送风的计算侧送风的计算1、等温自由紊流射流2、非等温自由射流3、阿基米德数Ar4、受限射流5、平行射流1、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的工作原理2、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一般技术要求3、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各功能段及其工作特点 散流器送风的计算散流器送风的计算1、散流器平送流型2、散流器下送流型二、送、回风口的形式及气流组织形式送风口的形式送风口的形式回风口回风口1、测送风口2、散流器3、孔板送风4、喷射式送风口5、旋流送风口6、座椅下送风口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形式1、上送风下回风2、上送风上回风3、中部送风4、下送风孔板送风的计算孔板送风的计算集中送风的计算集中送风的计算1、设计要点2、计算公式3、计算步骤CFD模拟模拟第二章 空气调节第十六页,共34页。一、空气(kngq)洁净度等级空气(kngq)洁净技术空气空气(kngq)洁净度标准洁净度标准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表示方法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表示方法三、气流流型和送风量、回风量1、等温自由紊流射流2、非等温自由射流3、阿基米德数Ar4、受限射流5、平行射流二、空气的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标准分类空气过滤器标准分类空气过滤器防火分级空气过滤器防火分级室内环境状态室内环境状态动静比动静比计算计算1、中国标准2、美国标准3、欧洲标准4、空气过滤器防火分级1、中国标准2、美国标准空气过滤器的性能空气过滤器的性能1、面风速(或额定风量)2、效率3、阻力空气过滤器组合方式空气过滤器组合方式空气过滤器的安装位置空气过滤器的安装位置订货时须明确的事项订货时须明确的事项大气含尘浓度大气含尘浓度室内发尘室内发尘1、大气含尘浓度表示方法2、大气含尘浓度计算值非单向流计算理论非单向流计算理论1、室内发尘尘源一般有2、室内单位容积发尘量1、假定均匀分布计算理论2、不均匀分布计算理论单向流洁净室计算单向流洁净室计算1、假定均匀分布计算理论2、不均匀分布计算理论非单向流洁净室计算非单向流洁净室计算辐射洁净室辐射洁净室洁净室的送风量、回风量洁净室的送风量、回风量计算实例计算实例1、中效(高中效)空气过滤器宜集中设置在空调系统的正压段2、亚高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做为末端过滤器时,宜设置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超高效过滤器必须设置在净化空调系统的末端3、空气过滤器避免直接安装在淋水室、加湿器的下风侧;确实无发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第二章 空气调节第十七页,共34页。一、空调冷热源的选择(xunz)原则集中(jzhng)空调水系统三、空调(kn dio)冷热源能源的选择二、冷热水机组的主要性能比较活塞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1、性能评价2、能量调节3、使用工况范围离心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冷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热)水机组风冷热泵型冷风冷热泵型冷(热)水机组(热)水机组能源种类能源种类冷热源的选择考虑冷热源的选择考虑1、电力2、蒸汽3、燃油与燃气4、热水1、半封闭式离心压缩机2、开启式离心压缩机3、喘振4、性能评价5、使用工况范围1、性能评价2、影响机组性能的因素3、部分负荷时的性能1、性能特点2、影响机组性能的因素3、机组应用4、风冷热泵机组的选择布置注意事项1、工程的能源条件2、环境保护四、冷热水机组配置系统负荷条件系统负荷条件机组台数与单位容量机组台数与单位容量不同能源机组的配置不同能源机组的配置其他考虑其他考虑五、冷热源设备机房设计设备机房的组成设备机房的组成设备机房的技术要求设备机房的技术要求第二章 空气调节第十八页,共34页。一、空调冷冻(lngdng)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空调冷热源设备(shbi)的选择与配置五、水系统(xtng)附件二、空调水系统的分区与分环路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六、空调用冷、热源机房设计原则七、水管系统设计及水力计算两管制与四管制系统两管制与四管制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水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水系统三、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的形式冷却水系统的形式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1、直流式冷却水系统2、混合式冷却水系统3、循环式冷却水系统1、水环热泵系统2、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四、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分析定流量水系统定流量水系统变流量水系统变流量水系统补偿器分类补偿器分类1、补偿器分类2、管道补偿器设计原则水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定压设备定压设备阀件及水过滤器阀件及水过滤器1、水质标准2、水处理方法1、设备特点2、定压点及压力1、闸阀、截止阀、蝶阀、调节阀2、水过滤器3、软接头机房尺寸机房尺寸机房隔声和减振要求机房隔声和减振要求大型设备的运输与就位问题大型设备的运输与就位问题通风换气及安全要求通风换气及安全要求运行管理要求运行管理要求1、制冷机房2、换热站流速与管径选择流速与管径选择水利计算水利计算空调水系统阻力的组成空调水系统阻力的组成空调水系统压力分布空调水系统压力分布第二章 空气调节第十九页,共34页。一、基本知识制冷(zhlng)空调检测与控制四、冷、热源及空调(kn dio)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二、传感器概述概述(i sh)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六、建筑自动化系统控制器及其调节规律控制器及其调节规律三、调节阀和执行器五、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调节阀的主要类型调节阀的主要类型流量系数流量系数阀门特性阀门特性控制风阀控制风阀执行器执行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新风机组变风量末端变风量末端风机盘管风机盘管1、恒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1、热电偶2、热电阻3、半导体热敏电阻1、干湿球温度计2、湿敏传感元件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1、电磁执行器2、电动执行器3、气动执行器1、压力相关型变风量末端2、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第二章 空气调节一、噪声的物理量度及室内噪声标准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隔震四、隔振与设备房的噪声控制二、空调系统的噪声噪声及其物理量度噪声及其物理量度室内噪声标准室内噪声标准三、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1、声强与声压2、声强级与声压级3、声功率和声功率级4、声波的叠加5、噪声的频普特性6、噪声的主管评价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源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源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衰减通风空调系统的噪声衰减1、通风机的噪声及其估算公式2、空调设备噪声3、风管系统的气流噪声4、入射到风管内的其他噪声5、噪声源的声功率级别的叠加1、直管段的噪声衰减2、弯头的噪声衰减3、三通的噪声衰减4、末端(风口)反射噪声衰减5、房间内某点的声压级降低系统噪声的措施降低系统噪声的措施消声器消声器空调通风系统消声设计程序空调通风系统消声设计程序消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消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设备隔振设备隔振管路隔振管路隔振机房降噪与隔声机房降噪与隔声机房外设备的消声器控制机房外设备的消声器控制1、压缩型隔振材料和隔振器2、剪切型隔振器1、吸声降噪2、机房隔声第二十页,共34页。一、建筑节能概述(i sh)空调、系统(xtng)的节能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lyng)二、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设计能源的基本概念能源的基本概念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三、空调系统中常用节能技术和措施1、能源负荷Ei2、能源消耗量E设计、计算的合理性设计、计算的合理性设备配置设备配置1、合理选择室内设计参数2、合理的系统设计3、精心设计计算新风量及新风比的确定新风量及新风比的确定空调系统分区空调系统分区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技术焓值控制技术焓值控制技术热泵热泵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1、空气源热泵2、水源热泵系统1、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与能耗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实时控制与全年运行的节能实时控制与全年运行的节能热回收与冷却塔供冷热回收与冷却塔供冷冷、热源系统和设备选择冷、热源系统和设备选择降低输送能耗降低输送能耗溶液除湿技术溶液除湿技术蒸发冷却技术蒸发冷却技术1、实时控制2、全年运行节节能1、人员数量及设计新风量的确定2、CO2浓度控制3、全空气系统的新风比设计计算1、按照房间功能和房间朝向的分区2、高大空间的分区空调3、内、外分区1、热回收2、冷却塔供冷技术第二章 空气调节第二十一页,共34页。一、蒸汽压缩式制冷(zhlng)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热力制冷剂热力(rl)性质表性质表蒸汽压缩(y su)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1、温熵图2、压焓图二、制冷剂热力学参数图表制冷剂热力性质图制冷剂热力性质图三、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逆卡诺循环逆卡诺循环湿蒸区的逆卡诺循环湿蒸区的逆卡诺循环蒸汽压缩式制冷理想循环蒸汽压缩式制冷理想循环有温差的制冷循环有温差的制冷循环四、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及其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膨胀阀代替膨胀机2、干压缩代替湿压缩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的简介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的简介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改善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改善1、膨胀阀前液体制冷剂再冷却2、带膨胀机的制冷循环3、带闪发蒸汽分离器的多级压缩制冷循环五、双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双级压缩制冷中间压力的确定双级压缩制冷中间压力的确定一次节流完不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一次节流完不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六、热泵循环七、计算实例第四章 制冷技术第二十二页,共34页。一、制冷剂的种类(zhngli)及其编号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xngzh)方面方面制冷剂及载冷剂1、制冷剂应具有可接受(jishu)的安全性能2、破坏臭氧潜力值ODP3、全球变暖潜值GWP4、大气寿命二、制冷剂的要求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物理化学性质方面三、CFCS及HCFCS的限制与替代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蒙特利尔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及其修正案四、常用制冷剂的性能温室效应及京都议定书温室效应及京都议定书中国逐步淘汰消耗中国逐步淘汰消耗O3层物质的国家方案层物质的国家方案简介简介1、淘汰目标2、淘汰的技术路线3、计划颁布与实施的国家政策卤代烃及其混合物卤代烃及其混合物对载冷剂的要求对载冷剂的要求五、载冷剂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无机化合物制冷剂1、卤代烃2、碳氢化合物3、混合物制冷剂4、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制冷剂有机化合物制冷剂制冷剂的安全和制冷剂的安全和环境性能方面环境性能方面1、制冷剂的制冷效率2、临界温度要高3、适宜的饱和蒸汽压力4、凝固温度低5、对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qv的要求6、绝热指数1、R123(HCFC-123)2、R22(HCFC-22)3、R134a(HFC-134a)4、R404A5、R407C6、R410A7、R507A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1、氨(R717)2、二氧化碳(R744)盐水溶液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溶液有机化合物溶液1、盐水溶液的质量浓度及凝固温度2、盐水溶液的使用1、使用范围内不凝固、不汽化。2、密度小粘度小。3、比热大。4、导热系数大。5、无臭、无毒、不燃烧、不爆炸、化学稳定性好,对金属不腐蚀、不污染环境。6、价格低廉并容易获得第四章 制冷技术第二十三页,共34页。一、蒸汽压缩(y su)式制冷系统的组成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组成和系统蒸汽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组成和系统(xtng)流程流程蒸汽(zhn q)压缩式制冷系统及制冷机房设计二、制冷压缩机的种类及其特点蒸汽压缩式热泵机组的组成和系统流程蒸汽压缩式热泵机组的组成和系统流程三、制冷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四、制冷(热泵)机组的种类及其特点冷水(热泵)机组的工况冷水(热泵)机组的工况五、各类冷水(热泵)机组的工况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涡旋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热泵用压缩机热泵用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输气量和容积效率输气量和容积效率1、实际输气量VR2、理论输气量Vh3、容积效率制冷量和制热量制冷量和制热量耗功率耗功率1、制冷性能系数2、制热性能系数性能系数性能系数特性曲线特性曲线冷(热)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1、冷(热)水机组的特点2、冷(热)水机组的种类1、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的特点2、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的种类3、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4、水源热泵机组1、名义工况2、部分负荷工况3、变工况冷水(热泵)机组主要冷水(热泵)机组主要性能参数性能参数1、名义工况主要性能参数2、部分负荷工况主要性能参数3、变工况性能冷水(热泵)机组选用冷水(热泵)机组选用原则原则五、计算实例第四章 制冷技术第二十四页,共34页。一、蒸汽压缩(y su)式制冷系统的组成蒸汽压缩(y su)式制冷(热泵)机组及其选择计算方法二、制冷剂管道(gundo)系统设的计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四、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塔的选用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制冷剂管道的材质制冷剂管道的材质R22制冷剂管道的设计制冷剂管道的设计制冷剂管道直径的选择制冷剂管道直径的选择1、冷却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3、冷却水泵的选择冷却塔的选用冷却塔的选用1、冷却塔的种类2、冷却塔的标准设计工况3、常用冷却塔4、逆流式冷却塔的选用5、冷却塔的选用和布置原则五、制冷机房设计及设备布置原则1、R22制冷压缩机吸气管道设计2、R22制冷压缩机排气管道设计3、冷凝器与贮液器之间的管道设计4、冷凝器或贮液器至蒸发器之间的管道设计R717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制冷剂管道系统的设计1、R717制冷压缩机吸气管道设计2、R717制冷压缩机排气管道设计3、冷凝器与贮液器之间的管道设计4、冷凝器或贮液器至蒸发器之间的管道设计5、不凝气体分离(空气分离器)的管道设计6、贮液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设计7、安全阀的管道设计制冷剂管道系统的安装制冷剂管道系统的安装1、制冷剂管道阀门的单体试压2、制冷剂管道阀门的安装要求三、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的主要环节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的主要环节1、连锁控制2、保护控制3、制冷机组自身的运行控制和保护控制制冷系统自动控制的实施制冷系统自动控制的实施制冷机的选择制冷机的选择压缩机制冷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压缩机制冷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制冷机房设计及设备布置原则制冷机房设计及设备布置原则1、制冷机冷凝温度的确定2、制冷机蒸发温度的确定3、水冷式冷凝器的空气进出口温差4、风冷式冷凝器的空气进出口温差5、制冷机台数6、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附加1、压缩式制冷设备和管道应设保冷部分2、设备和管道保冷的要求3、设备和管道保冷的材料的选择要求六、计算实例第四章 制冷技术第二十五页,共34页。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其理论(lln)循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特点(tdin)及其主要性能参数三、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jz)的结构特点及附加措施四、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设计选型及机房布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1、溴化锂水溶液2、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饱和温度图3、溴化锂水溶液的比焓浓度图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及比焓浓度图上的表示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循环倍率溶液循环倍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理论循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理论循环1、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式制冷的比较2、吸收式制冷工质的特性3、简单吸收式制冷系统4、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与热力完善度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及其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及其特点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主要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主要性能参数性能参数1、按制冷循环风2、按使用热源分3、按性能分1、名义制冷量2、名义供热量3、名义加热源耗量4、名义加热源耗热量5、名义消耗电功率P6、性能参数、名义性能参数COPO或COPH7、名义压力损失8、部分负荷性能9、变工况性能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结构特点的结构特点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主要附加措施金和制冷量衰减主要附加措施金和制冷量衰减1、按制冷循环风2、按使用热源分3、按性能分1、防腐蚀问题2、提高制冷效率3、抽气设备4、防止结晶问题5、制冷量,供热量调节6、制冷量衰减问题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设计选型水机组设计选型1、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设计选型2、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台数选择3、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机型选择4、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制冷量(供热量)和加热源耗量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机房布置机组机房布置1、机房位置2、机房尺寸3、机房吊装孔4、溴化锂溶液贮液器5、贮油灌与室内日用油箱6、燃气供应方式及配管7、机房通风及排水8、直燃机组排烟系统9、机房消防安全设施第四章 制冷技术第二十六页,共34页。一、蓄冷技术(jsh)的基本原理及分类蓄冷技术(jsh)及其应用二、蓄冷系统的组成及设置(shzh)原则三、蓄冷系统的设计要点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蓄冷空调系统的供冷负荷的确定蓄冷空调系统的供冷负荷的确定冰蓄冷系统的蓄冷装置有效容量与双冰蓄冷系统的蓄冷装置有效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调工况制冷量工况制冷机的空调工况制冷量四、计算实例蓄冷技术发展概述蓄冷技术发展概述1、常用蓄冷技术的分类与特点2、常用蓄冷技术的基本数据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蓄冷技术的基本原理蓄冷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蓄冷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蓄冷技术的应用市场蓄冷技术的应用市场蓄冷技术的分类与特点蓄冷技术的分类与特点蓄冷系统的组成蓄冷系统的组成1、水蓄冷系统的组成2、冰蓄冷系统的形式蓄冷系统的设置原则蓄冷系统的设置原则1、水蓄冷系统的设置原则2、冰蓄冷系统的设置原则1、全负荷蓄冷2、部分负荷蓄冷3、电力部门有限电政策时蓄冷装置的有效容量水蓄冷系统的设计要点水蓄冷系统的设计要点1、蓄冷系统的供冷负荷与非蓄冷空调系统的供冷负荷有所区别2、逐时冷负荷分布图特点1、水蓄冷贮槽容积设计确定2、合理确定贮槽(温度分层型)的高径比3、贮槽的冷温水进出口处合理设计与布置稳流器冰蓄冷系统的设计要点冰蓄冷系统的设计要点1、合理确定最佳蓄冷比例2、合理选择冰蓄冷方式3、制冷机的选择4、载冷剂的选择5、冰蓄冷装置的选择6、冰蓄冷系统的选择7、冰蓄冷系统辅助设备的选择冰蓄冷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的优化选择冰蓄冷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的优化选择1、制冷机优先控制策略2、蓄冷装置优先控制策略3、优化控制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第四章 制冷技术第二十七页,共34页。一、冷库(lngk)的分类冷库(lngk)设置的基础知识三、冷库的公称(gngchng)体积与库容量的计算四、冷却间和冻结间的冷加工能力计算六、冷库围护结构的隔气、防潮及隔热冷库的分类冷库的分类1、主库2、生产设施3、辅助建筑4、库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冷库的组成冷库的组成二、食品贮藏的温度要求、贮藏期限制及物理性质食品冷冻工艺食品冷冻工艺食品贮藏的室温、湿度要求、贮食品贮藏的室温、湿度要求、贮藏期限及热物理性质藏期限及热物理性质1、食品冷冻工艺2、水温贮藏和微冻贮藏3、速冻技术1、食品贮藏的室温、湿度要求和贮藏期限2、食品的热物理性质3、果蔬的呼吸热与蒸发作用冷库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规定)的规定库容量的计算库容量的计算1、按冷库计算吨位计算2、按实际堆货体积计算冷库实际吨位3、按货架存放托盘数量计算冷库实际吨位吊挂式吊挂式搁架排管式搁架排管式五、气调贮藏气调贮藏的气调设备气调贮藏的气调设备气调贮藏的分类气调贮藏的分类1、按调节方法分类2、按不同调节设备分类1、气调库的气密性要求2、保证气调库的气密性措施气调库的气密性气调库的气密性冷库维护结构的隔气、冷库维护结构的隔气、防潮及隔热防潮及隔热冷库围护结构冷库围护结构1、冷库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及隔热2、冷库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设计3、冷库维护结构的隔热材料及选择4、冷库地面防止冻胀的措施七、冷库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冷库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冷库围护结构总热阻冷库围护结构总热阻R0的确定方法的确定方法冷库围护结构热流量的计算冷库围护结构热流量的计算1、冷间外墙、无阁楼的屋面、有阁楼的顶棚的总热阻R02、冷间隔墙、冷间楼面、冷间地面的总热阻R03、冷库维护结构的最小总热阻Rmin1、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规定的冷间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2、库房围护结构外表面和内表面传热系数和热阻3、冷库围护结构的总传热系数4、冷库维护结构热流量的计算八、计算实例第四章 制冷技术第二十八页,共34页。一、冷库的冷负荷(fh)计算冷库(lngk)制冷系统设计及设备的选择计算计算计算(j sun)热流量热流量1、围护结构热流量2、货物热流量3、通风换气热流量4、电机运转热流量5、照明、开门和操作人员形成的操作热流量冷间冷却设备负荷冷间冷却设备负荷机械负荷机械负荷各冷间负荷的经验数据各冷间负荷的经验数据二、制冷系统形式及其选择制冷系统形式制冷系统形式制冷系统的选择制冷系统的选择三、制冷压缩机及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换热设备的选择计算换热设备的选择计算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1、制冷压缩机的选择依据2、氨制冷压缩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