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451014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1心血管系统药物分类 按治疗疾病的类型分为:降血脂药 抗心绞痛药 抗心律失常药 抗高血压药 强心药 心血管系统药物分类 按治疗疾病的类型分为:本章目标1、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分类、发展。2、熟悉降血脂药的结构类型,非诺贝特与洛伐他汀的名称、结构特点、理化性质。3、熟悉钙拮抗剂的结构类型,掌握硝酸异山梨酯与硝苯地平的名称、结构特点、理化性质。4、了解抗高血压药的分类,掌握利血平与卡托普利的名称、结构特点、理化性质。5、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理解盐酸普罗帕酮、阿替洛尔的名称、结构特点、理化性质。6、理解典型药物的化学性质在分析、制备及贮存中的应用。本章目标1、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分类、发展。第一节 降血脂药又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血脂来源有两个:外源性:是机体从食物摄取的脂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内源性:是由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进入血液。临床上把血浆胆固醇高于230mg/100ml230mg/100ml与三酰甘油高于140mg/100ml140mg/100ml作为高脂血症的界限指标。第一节 降血脂药又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血脂来源有两个:临床降血脂药物的作用 1、主要是阻滞胆固醇的合成与降低血中三酰甘油的含量。2、减少胆固醇及脂类的合成、吸收,促进脂质的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降血脂药物的作用 1、主要是阻滞胆固醇的合成与降低血中三酰甘血浆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浆中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会使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调整与控制血脂水平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血浆脂质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苯氧乙酸类 羟基戊二酰辅酶A A还原酶抑制剂类(HMG-CoA)(HMG-CoA)依照作用效果分类 依照作用效果分类一、苯氧乙酸类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是氯贝丁脂,结构由苯环与脂肪酸脂两部分构成。一、苯氧乙酸类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是氯贝丁脂,结构由苯环与脂肪非诺贝特 又名苯酰降脂丙酯、普鲁脂芬。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氯仿中极易溶解,在丙酮或乙醚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78-82oC。非诺贝特 又名苯酰降脂丙酯、普鲁脂芬。结构特点及应用 结构特点:分子中有酯结构但较稳定,在醇制氢氧化钾中加热,水解。(供定量)应用:高血脂症。药效较强,毒副作用小。结构特点及应用 结构特点:分子中有酯结构但较稳定,在醇制氢氧二、羟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结构特点:二羟基庚酸结构 疗效:抑制HMG-CHMG-CO OA A还原酶,阻止内源性 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胆固醇水平。二、羟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结构特点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洛伐他汀结构特点:分子中的内脂环在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生成较稳定的羟基酸。洛伐他汀结构特点:分子中的内脂环在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中能发生水洛伐他汀 贮存:遮光密封。应用:降低血中的胆固醇,用于高胆固醇血症为主的高脂血症。洛伐他汀 贮存:遮光密封。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原因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的短暂发作。病理生理基础为 氧的供需平衡失调,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供氧不足或血携氧能力降低等。第二节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原因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治疗心绞痛的合理途径增加心肌的供血与供氧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治疗心绞痛的合理途径抗心绞痛药物分类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受体拮抗剂。抗心绞痛药物分类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硝酸异山梨酯名称:硝异梨醇、消心痛理化性质: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熔点68-72 68-72 o oC C。是醇或多元醇与硝酸或亚硝酸而成的酯。一、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类硝酸异山梨酯名称:硝异梨醇、消心痛是醇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特征反应1 1、遇强热或撞击会发生爆炸。在酸或碱溶液中酯键易水解,生成脱水山梨醇及亚硝酸。2 2、加新制的儿茶酚溶液摇匀,加硫酸后显暗绿色。特征反应3、经硫酸破坏后生成硝酸,加入硫酸亚铁试液在两液接界面处生成亚硝酰硫酸亚铁呈棕色。3、经硫酸破坏后生成硝酸,加入硫酸亚铁试液在两液接界硝酸酯类药物起效时间、最大有效时间与作用时程的关系药物起效时间(min)最大有效时间(min)作用时程(min)亚硝酸异戊醇0、250、51硝酸甘油2830硝酸异山梨醇酯31560四硝酸赤藓醇酯1532180硝酸异戊四醇酯2070330硝酸酯类药物起效时间、最大有效时间与作用时程的关系药物起效合成方法:以山梨醇为原料,在二甲苯中,用浓硫酸脱水,生成的脱水山梨醇,用混酸或发烟硝酸进行硝化。精品经95%95%乙醇精巧即得。临床应用:缓解与预防心绞痛,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成方法:以山梨醇为原料,在二甲苯中,用浓硫酸脱水,生成的脱二、钙拮抗剂原理: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扩张血管,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适用:各类心绞痛、高血压及心律失常。分类:按化学结构分为四类:二氢吡啶类:特异性高、应用最广、作用最强。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苯烷基胺类 苯并硫氮卓类 二苯哌嗪类二、钙拮抗剂原理: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扩张血管,减弱心肌收缩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硝苯地平在光照与氧化剂存在条件下能被分解,产生硝基苯吡啶衍生物与对人体极为有害的亚硝基苯吡啶衍生物。主要用于预防与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及治疗高血压。鉴别方法:溶于丙酮,加氢氧化钠试液摇匀,溶液显橙红色。硝苯地平在光照与氧化剂存在条件下能被分解,产生硝基苯吡啶衍生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标准为:超过140/90mmHg。(动脉血压升高超过正常值)种类:原发性高血压:约90%90%,由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神经、激素、电解质、血管壁以及遗传等,使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所致。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5%-10%,其病因与肾蛋白水解酶、神经递质、内分泌以及某些心血管因子有关。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标准为:超过140/90mmHg。(动脉病理基础与分类共同的病理基础: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按作用部位与作用方式分类:中枢性降压药 如:可乐定 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 肾上腺素1-受体阻断药 如:哌唑嗪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如:地巴唑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病理基础与分类共同的病理基础: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周围血管阻力按作用机理分类为:抗交感神经药物血管扩张药物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利尿药等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一、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结构特点:分子中有氮杂环结构,具有弱碱性,可溶 于醋酸或无机酸。一、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结构特点:分子中有氮利血平(蛇根碱)水溶性:在酸碱水溶液中酯结构易发生水解,生成无效的利血平酸(I)氧化性(药典规定检查其中的氧化产物):在光照与有氧存在时,极易被氧化,先氧化为黄绿色荧光,接着氧化为蓝色荧光,最后氧化为无荧光的黄色与褐色聚合物。酸性条件下氧化加速,氧化是使利血平失效的主要原因。遮光密封保存,配制注射液添加抗氧剂并充氮气。利血平(蛇根碱)心血管系统药物课件鉴别方法(吲哚环反应)法1、加新制的香草醛试液显玫瑰红色。法2、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及少量的冰醋酸与硫酸呈绿色,再加冰醋酸变为红色。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用于难治性躁狂症。鉴别方法(吲哚环反应)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轻、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种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CE制剂是目前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分子中分别具有巯基、羧基或磷酰基结构,有利于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使血压下降。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种类卡托普利(巯甲丙辅酸)有羧基显酸性,巯基显极弱的酸性,可溶于稀碱液。氧化性:二硫化合物(I)。溶液的浓度、PH与重金属离子 影响氧化。卡托普利(巯甲丙辅酸)有羧基显酸性,巯基显极弱的酸性,可溶于卡托普利(巯甲丙辅酸)鉴别方法:遇亚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亚硝酰硫醇酯 (II II),),显红色。临床应用:治疗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用于充血性心力衰 竭的治疗。卡托普利(巯甲丙辅酸)鉴别方法:遇亚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即心动节律与频率异常,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等。按作用机制分为:钠通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钾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 一、钠通道阻滞剂 按其对钠通道的阻滞强度分为:Ia:适度 如:普鲁卡因胺 Ib:轻度 如:利多卡因 Ic:重度 如:普罗帕酮一、钠通道阻滞剂 按其对钠通道的阻滞强度分为:盐酸普鲁帕酮(心律平)结构特点(供鉴别):分子结构中有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合成黄色的2,4-二硝基苯腙沉淀。盐酸普鲁帕酮(心律平)结构特点(供鉴别):临床应用 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用于防治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等。临床应用二、-受体阻滞剂按化学结构分为:苯乙醇胺与芳氧丙醇胺两类。临床应用:抗心律失常;缓解心绞痛、降低血压等。二、-受体阻滞剂按化学结构分为:苯乙醇胺与芳氧丙醇胺两类-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能选择性阻断交感神经,减少心肌耗氧量。分类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选择性 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非典型-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能选择性阻断交感神经,减少心肌耗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物理性质:为白色粉末,无臭或微臭。在乙醇中溶解,在氯仿或水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1-155。临床应用:心律失常、高血压、心绞痛等的治疗,对伴有心律偏快的冠心病有效。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物理性质:为白色粉末,无臭或微臭。在乙醇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分类典型药物作用I IA 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延长动作电位时间I IB B利多卡因、妥卡尼、美西律降低去极化最大通量,缩短动作电位时间I IC C氟尼卡降低去极化最大速率,对动作电位时间无影响普萘洛尔抑制交感神经活性IIIIII胺碘酮、托西溴苄胺、索他洛尔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动脉电位时程维拉帕米抑制钙离子缓慢内流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分类典型药物作用I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第五节 强心药强心药是一类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增加心排血量,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第五节 强心药一、强心苷类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一、强心苷类地高辛治疗血药浓度为0、5ng/ml1、5ng/ml,而中毒血药浓度为2ng/ml。地高辛治疗血药浓度为0、5ng/ml1、5ng/ml,而中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新型抗心力衰竭药。如:米力农,氨力浓。用于强心苷类不显效的心衰患者。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I)新型抗心力衰竭药。如:米力第六节 抗血栓药血管血栓形成是产生冠心病与脑血栓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血栓形成的主因:血管壁改变 血液成分改变 血流改变 第六节 抗血栓药血管血栓形成是产生冠心病与脑血栓等严重危害分类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阿司匹林增加血小板内环核苷酸含量: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受体:替罗非班抗凝血药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凝血酶直截了当抑制剂:水蛭素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钠溶栓药纤溶酶原激活剂:链激酶分类抗血小板药考虑题1、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分成哪几类?。2、洛伐他汀为什么需遮光、密封保存?3、抗高血压药可分成哪几类?4、哪些原因能导致利血平分解失效?5、写出卡托普利的结构,并依照结构推测估计有哪些理化性质?6、抗心律失常药可分成哪几类?并举例。7、新型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有哪几类?考虑题1、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分成哪几类?。模拟题1、以下药物属于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氟伐他汀D、依那普利 E、福辛普利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重点考查以上药物的结构与用途。A为天然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B为半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而DE为ACE抑制剂。模拟题1、以下药物属于全合成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 2、含有二苯甲酮结构的药物是A、氯贝丁酯 B、非诺贝特 C、普罗帕酮 D、吉非贝齐 E、桂利嗪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重点考查以上药物的化学结构。C含有苯丙酮结构,E含有二苯亚甲基结构。2、含有二苯甲酮结构的药物是A、氯贝丁酯 感感谢您的聆听!您的聆听!感谢您的聆听!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