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液系统发育及特点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50773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血液系统发育及特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生儿血液系统发育及特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生儿血液系统发育及特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血液系新生儿血液系统发育及特点育及特点新生儿血液系统发育及特点新生儿血液系统发育及特点新生儿血液系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血象及骨髓象特点血象及骨髓象特点造血分期造血分期2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血象及骨髓象特点造血分期2胎儿造血分期胎儿造血分期中胚叶造血期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肝脾造血期骨髓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卵黄囊造血 肝造血 骨髓造血 脾造血 示意图示意图3胎儿造血分期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胎儿造血分期胎儿造血分期中胚叶造血期中胚叶造血期第第2 2 3 3周周开开始始由由卵卵黄黄囊囊间间充充质质干干细细胞胞“血血岛岛”,第第6 6周周减减退退,1010周周停停止,由肝脏造血取代。止,由肝脏造血取代。4胎儿造血分期中胚叶造血期第23周开始由卵黄囊间充质干细胞胎儿造血分期胎儿造血分期包括:肝脏、脾脏、胸腺、淋巴结造血包括:肝脏、脾脏、胸腺、淋巴结造血 肝脏造血:为肝脏造血:为924周主要造血部位;以后逐周主要造血部位;以后逐渐减退,出生后渐减退,出生后45天停止。天停止。脾脏造血:脾脏造血:肝脏造血开始肝脏造血开始2个月后开始造血,造个月后开始造血,造血功能不强,持续时间短,血功能不强,持续时间短,5个月时基本停止。个月时基本停止。肝脾造血期肝脾造血期5胎儿造血分期包括:肝脏、脾脏、胸腺、淋巴结造血肝脾造血期5胎儿造血分期胎儿造血分期胚胎第胚胎第6周出现骨髓;周出现骨髓;胎儿胎儿45个月开始造血活个月开始造血活动,成为胚胎期主要的造血器官;动,成为胚胎期主要的造血器官;生后开始成生后开始成为儿童唯一的造血场所。为儿童唯一的造血场所。骨髓造血期骨髓造血期6胎儿造血分期骨髓造血期6出生后造血出生后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为红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为红骨髓(造血组织),代偿潜力小;如需增加造血,可出现组织),代偿潜力小;如需增加造血,可出现髓外造血。髓外造血。57岁黄骨髓(脂肪组织)逐渐代替岁黄骨髓(脂肪组织)逐渐代替长骨中的红骨髓;年长儿、成人限于扁骨(肋长骨中的红骨髓;年长儿、成人限于扁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肩胛骨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肩胛骨等)有红髓,黄髓有潜在造血功能。等)有红髓,黄髓有潜在造血功能。骨髓造血骨髓造血7出生后造血骨髓造血7胎儿造血分期胎儿造血分期8胎儿造血分期8出生后造血出生后造血正常情况下极少骨髓外造血;婴儿期造血需要正常情况下极少骨髓外造血;婴儿期造血需要增加时增加时(如感染、溶血等如感染、溶血等),可髓外造血,可髓外造血 肝、肝、脾、淋巴结等恢复造血状态;外周血中可出现脾、淋巴结等恢复造血状态;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骨髓外造血骨髓外造血9出生后造血骨髓外造血9造血造血10造血10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血象及骨髓象特点血象及骨髓象特点造血分期造血分期11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血象及骨髓象特点造血分期11血象特点血象特点12血象特点12血象特点血象特点有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血小板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13血象特点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嗜酸RBC(1012/L)Hb(g/L)备注备注出生时出生时 5.07.0 150220 612小时小时 血液浓缩血液浓缩 23月月 3.0 110 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 3月月 12岁后岁后 成人水平成人水平 成人水平成人水平 (男性:4.05.5)(男性:120150)女性:3.55.0 女性:110140RBCRBC、HbHb特点特点血象特点血象特点14RBC(1012/L)Hb(g/L)生理性贫血的原因生理性贫血的原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生后自主呼吸建立使血氧含量上升,缺氧对造血生后自主呼吸建立使血氧含量上升,缺氧对造血的刺激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刺激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产生红细胞产生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生长发育迅速:发育体重生长发育迅速:发育体重,血循环量增加血循环量增加红细胞稀释红细胞稀释血象特点血象特点15生理性贫血的原因血象特点15血象特点血象特点网织红细胞数(未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数(未成熟的红细胞)3天内:天内:0.040.06 7天后:天后:0.02以下以下(约约0.003)随生理性贫血恢复而短暂上升婴儿期以后及成人相同随生理性贫血恢复而短暂上升婴儿期以后及成人相同贫血时贫血时,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当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主要是和;当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主要是和造血功能降低有关造血功能降低有关16血象特点网织红细胞数(未成熟的红细胞)16白细胞白细胞特点特点白细胞数与分类白细胞数与分类 白细胞数白细胞数 出生出生 (1520)109/L 1014 天天 (10 12)109/L 婴儿期婴儿期 8岁以后岁以后 接近成人水平接近成人水平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于淋巴细胞的变化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于淋巴细胞的变化血象特点血象特点17白细胞特点白细胞数与分类血象特点17血象特点血象特点 4-64-6天天天天1-41-4岁岁岁岁4-64-6岁岁岁岁7 7岁后岁后岁后岁后0 060%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淋淋淋淋 巴巴巴巴中性粒中性粒中性粒中性粒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80%40%20%18血象特点 4-6天1-4岁4-6岁7岁后060%时间淋 巴中血小板特点血小板特点血小板(血小板(x109/L)早产儿(早产儿(2731周)周)27570足月儿足月儿 31068正常成人及儿童正常成人及儿童 30050新生儿感染伴无其他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常提示感染较严重新生儿感染伴无其他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常提示感染较严重血象特点血象特点19血小板特点血小板(x109/L)早产儿(2731周)血象特点血象特点血容量血容量 占体重比相对较成人多占体重比相对较成人多 新生儿新生儿 10%儿童儿童 8%10%成人成人 6%8%足月儿平均血容量85ml/kg,早产儿平均血容量90105ml/kg20血象特点20骨髓象特点骨髓象特点出生时骨髓细胞增生活跃,缺乏骨髓造血储备功能,如有溶血、出生时骨髓细胞增生活跃,缺乏骨髓造血储备功能,如有溶血、失血等需骨髓代偿造血时,就增加髓外造血。失血等需骨髓代偿造血时,就增加髓外造血。21骨髓象特点出生时骨髓细胞增生活跃,缺乏骨髓造血储备功能,如有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血象及骨髓象特点血象及骨髓象特点造血分期造血分期22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血象及骨髓象特点造血分期22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采集标本的部位采集标本的部位采集血标本时间采集血标本时间脐带结扎时间脐带结扎时间医源性失血医源性失血23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采集标本的部位采集血标本时间脐带结扎时间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采集标本的部位采集标本的部位毛细血管的血红蛋白及毛细血管的血红蛋白及Hct显著高于同期采集的静脉血值,早显著高于同期采集的静脉血值,早产儿更明显,局部循环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测定结果。产儿更明显,局部循环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测定结果。24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采集标本的部位毛细血管的血红蛋白及Hct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生后数小时内,由于不显性失水、排尿等因素,使循环血量减生后数小时内,由于不显性失水、排尿等因素,使循环血量减少,红细胞相对增多。少,红细胞相对增多。采集血标本时间采集血标本时间25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生后数小时内,由于不显性失水、排尿等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出生时,胎盘内血容量为新生儿体内血容量的出生时,胎盘内血容量为新生儿体内血容量的1/2.延迟延迟12分分钟脐带结扎,可改善新生儿的血液功能和铁的储备,并且延续钟脐带结扎,可改善新生儿的血液功能和铁的储备,并且延续至婴儿期,减少缺铁性贫血的风险。不增加黄疸及黄疸相关并至婴儿期,减少缺铁性贫血的风险。不增加黄疸及黄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不需要新生儿复苏的新生儿延迟发症发生率。建议不需要新生儿复苏的新生儿延迟1分钟。分钟。脐带结扎时间脐带结扎时间26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出生时,胎盘内血容量为新生儿体内血容量的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医源性失血医源性失血早产儿出生后早产儿出生后12周采血量为总血容量的周采血量为总血容量的5%10%,甚至更多;超,甚至更多;超低出生体重儿采血量可达低出生体重儿采血量可达15%30%。故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出生。故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出生后后2周内贫血的最常见原因。周内贫血的最常见原因。27影响新生儿血象的因素医源性失血早产儿出生后12周采血量为总谢谢观赏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