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48838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1 心脏骤停定义: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泵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病急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构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心脏骤停定义:2心肺脑复苏定义心跳呼吸骤停后,使自主心脏和自主呼吸得以恢复并积极保护脑功能的急救技术。心肺脑复苏定义32015年指南摘要2015年指南摘要4与2010年指南比较:相同点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5n成人CPR顺序:仍然是CA Bn成人CRP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仍然是30:2成人CPR顺序:仍然是CA B6与2010年指南比较:不同点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71、快速反应,强调团队协作n n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n n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取回并设置好除颤器等同时进行)。1、快速反应,强调团队协作82、生存链的变化(2015)2、生存链的变化(2015)92、生存链的变化(2010)2、生存链的变化(2010)103、按压不需太快按压频率由原来的至少100次/分改为 100-120次/分3、按压不需太快按压频率由原来的至少100次/分改为 114、按压不必太深但必须有效n n按压深度由原来的至少5cm改为5-6cm、n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幸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n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新版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 60%。4、按压不必太深但必须有效按压深度由原来的至少5cm改为5-125、更加强调尽早电除颤5、更加强调尽早电除颤136、去除了加压素6、去除了加压素147、阿片类药物成瘾者7、阿片类药物成瘾者158、用于复苏的血管加压药:肾上腺素8、用于复苏的血管加压药:肾上腺素169、心脏骤停后的药物:利多卡因9、心脏骤停后的药物:利多卡因1710、心脏骤停后的药物:受体阻滞剂10、心脏骤停后的药物:受体阻滞剂1811、高级气道进行通气11、高级气道进行通气1912、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n n目标温度管理12、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目标温度管理2011、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n n冠状动脉血管造影11、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冠状动脉血管造影2111、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n n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目标11、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救治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目标2213、心脏骤停后的预后评估13、心脏骤停后的预后评估232015201524高质量CPR的要点内容内容成人和青少年成人和青少年儿童儿童(1 1岁岁-青春期青春期)婴儿婴儿(11岁岁,新生新生儿除外儿除外)现场安现场安全全确保现场对施救者和患者是安全的确保现场对施救者和患者是安全的识别心识别心跳骤停跳骤停检查患者有无反应检查患者有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是喘息无呼吸或仅是喘息(呼吸不正常呼吸不正常););不能不能再再1010秒内感受到脉搏秒内感受到脉搏(1010秒内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秒内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启动应启动应急反应急反应系统系统假如是独自假如是独自1 1人人,且没且没有手机有手机,则应离开患则应离开患者者,启动应急反应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得统并取得AED,AED,然后然后开始开始CPRCPR。或者请其。或者请其他人去他人去,自己马上自己马上CPRCPR,在在AEDAED可用后可用后尽快使用。尽快使用。有人目击的猝倒有人目击的猝倒关于成年人和青少年关于成年人和青少年,遵照左侧的遵照左侧的步骤步骤无人目击的猝倒无人目击的猝倒给予给予2 2分钟的心肺复苏分钟的心肺复苏,离开患者离开患者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AED回到患者周围并接着回到患者周围并接着CPRCPR;在在AEDAED可用后尽快使用可用后尽快使用高质量CPR的要点内容成人和青少年儿童(1岁-青春期)婴儿(25内容内容成人、青少年成人、青少年儿童儿童婴儿婴儿没有高级气道的按没有高级气道的按压压-通气比通气比1 1或或2 2名施救者名施救者30:230:21 1名施救者名施救者30:230:22 2名以上施救者名以上施救者15:215:2没有高级气道的按没有高级气道的按压压-通气比通气比以以100-120100-120次每分钟的速率持续按压次每分钟的速率持续按压每每6 6秒钟给予一次呼吸秒钟给予一次呼吸(1010次呼吸次呼吸/分钟分钟)按压速率按压速率100-120100-120次次/分分按压深度按压深度至少至少5cm5cm,不超过不超过6cm6cm至少胸廓前后径的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1/3(约约5cm5cm)至少胸廓前后径的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1/3(约约4cm4cm)手的位置手的位置胸骨的下半部胸骨的下半部将双手或一只手放于将双手或一只手放于胸骨的下半部胸骨的下半部1 1名施救者名施救者:将将2 2根放根放于婴儿胸部中央于婴儿胸部中央,乳乳线正下方线正下方2 2名施救者名施救者:将双手将双手拇指环绕放在婴儿拇指环绕放在婴儿胸部中央胸部中央,乳线正下乳线正下方方胸廓回弹胸廓回弹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不可在每次按压后倚靠在患者胸不可在每次按压后倚靠在患者胸上上尽量减少中断尽量减少中断中断时间限制在中断时间限制在1010秒以内秒以内内容成人、青少年儿童婴儿没有高级气道的按压-通气比1或2名施26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n n室颤(VF)/无脉搏室速(VT)n n心室停搏n n无脉搏性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PEA)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室颤(VF)/无脉搏室速(VT)27室扑室颤室扑室颤28无脉搏性VT无脉搏性VT29n n心室停搏:也称心室静止,心电图上无QRS波,呈一条直线,或仅有缓慢而不规则的心房波,但室上性兴奋不能到达心室;n nPEA:也称电-机械分离,无有效的心脏收缩,心电图上表现为缓慢而不规则的心室自主节律或室性逸搏律。心室停搏:也称心室静止,心电图上无QRS波,呈一条直线,或仅30 大量实践表明:分钟内复苏者估计有一半人救活分钟内复苏者估计有一半人救活;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能够救活仅能够救活;超过分钟者存活率仅超过分钟者存活率仅;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估计。几无存活估计。因此因此:为了成功,CPR必须犹如一灾难来临一样快的开始。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大量实践表明:31n n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n n心脏骤停尽管抢救成功,但最终又发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n n目前强调在整体意义上的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32诊断要点、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是诊断心脏骤停最重要的依据。诊断要点、突然意识丧失。33抢救确保环境是否安全抢救确保环境是否安全34诊断必须迅速,果断,正确n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n n用手指触及颈内动脉搏动n n诊断过程要求10秒内完成诊断必须迅速,果断,正确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35判断心跳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在颈动脉在喉结旁开喉结旁开2 2 2 23cm3cm3cm3cm。单侧触摸、力度适中。单侧触摸、力度适中。判断心跳:36启动急救系统有人目击的猝倒有人目击的猝倒假如是独自假如是独自1 1人人,且没有手机且没有手机,则应离开则应离开患者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得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得AED,AED,然后开始然后开始CPRCPR。或者请其他人去。或者请其他人去,自己自己马上马上CPR,CPR,在在AEDAED可用后尽快使用。可用后尽快使用。无人目击的猝倒无人目击的猝倒给予给予2 2分钟的心肺复苏分钟的心肺复苏,离开患者去启离开患者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AED,回到患回到患者周围并接着者周围并接着CPRCPR;在在AEDAED可用后尽可用后尽快使用快使用 摆正体位摆正体位仰卧体位仰卧体位,最好在地面或最好在地面或床上垫木板等床上垫木板等(注意高度注意高度)启动急救系统有人目击的猝倒37胸外按压术胸外按压术n n按压部位按压部位:按压的部位在胸骨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部下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两乳头连线中点。n n按压姿势按压姿势:按压的支点在救治按压的支点在救治者的髋关节者的髋关节,双臂绷直双臂绷直,双肩在胸骨正上方垂双肩在胸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直向下用力按压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术按压部位:C (circulation)人工38胸外按压术n n用力方式用力方式:垂直向下垂直向下,平稳、规律和平稳、规律和不间断。下压、放松时间不间断。下压、放松时间相等。放松时手掌根不能相等。放松时手掌根不能离开胸骨离开胸骨,但不能施压。但不能施压。n n按压频率按压频率:100-120100-120次分次分n n按压深度按压深度:5-6cm5-6cm。n n与人工呼吸之比与人工呼吸之比:3030:2 2胸外按压术用力方式:39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40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41通畅气道n n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的头部位置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 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颈法 抬举下颌法抬举下颌法通畅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的头部位置42清理呼吸道最理想的呼吸道清理方法是吸引器的气道吸引清理呼吸道最理想的呼吸道清理方法是吸引器的气道吸引43B (breathing)人工呼吸n n维持气道开放位维持气道开放位,捏闭捏闭鼻翼下端鼻翼下端n n正常呼吸正常呼吸,包住口吹气包住口吹气两口两口,至胸廓起伏。吹至胸廓起伏。吹完后马上松开口及捏完后马上松开口及捏鼻的手鼻的手,以便患者呼气。以便患者呼气。n n吹气频率吹气频率:无心跳者无心跳者3030:2 2;有心跳者每有心跳者每6 6秒秒吹一次吹一次(1010次分次分)。B (breathing)人工呼吸维持气道开放位,捏闭44B (breathing)人工呼吸n n气囊面罩通气气囊面罩通气1.1.仰位仰位2.2.清除异物清除异物3.3.插入口咽导气管插入口咽导气管4.4.急救者在患者头后急救者在患者头后方方,将其头后仰将其头后仰,托下托下颏颏5.5.面罩罩住口鼻压紧面罩罩住口鼻压紧6.6.通气通气B (breathing)人工呼吸气囊面罩通气45 部位乳头连线中点 频率 100-120次/分 幅度5-6厘米 按压/通气比 30:2心脏按压心脏按压46 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气管内插管和气食管联合插管等)后,2人进行CPR的吹气频率为10次/分,不需考虑通气与按压同步。通气时胸部按压不需要暂停。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气管内插管和47D 电除颤n n电极放置标准部位: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左第五肋间腋中线上;n n电除颤仅适用于VF/无脉搏性VT,均采纳非同步模式,PEA/心室停搏禁忌电击;n n能量选择:360J;n n一次除颤后马上CPR,而非连续多次除颤D 电除颤电极放置标准部位: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左第五肋间腋中48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49BLS医务人员心脏骤停流程心肺复苏指南解读课件50确认现场安全患者没有反应。呼叫旁人帮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取得AED及急救设备检查无呼吸或仅有喘息同时检查脉搏(10秒内)检测患者情况给予人工呼吸,每6秒1次呼吸,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假如没有,开始心肺复苏假如有阿片类药物过量,予纳洛酮治疗心肺复苏开始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复苏周期如有估计应该尽早使用AEDAED到达检查心律是否可点击进行1次点击马上CPR持续2分钟(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续直至高级生命团队接管或复苏成功马上接着CPR,持续2分钟(直至AED提示需要分析心律)持续直至高级生命团队接管或复苏成功有呼吸无脉搏没有呼吸有脉搏没有呼吸,无脉搏是不是确认现场安全患者没有反应。呼叫旁人帮助。检查无呼吸或仅有喘息51进一步生命支持(ALS)n n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n n电除颤 n n建立静脉通道及复苏用药 ALS应尽估计早期开始,如人力足够,BLS与ALS应同时分组进行。如病人未恢复自主循环与自主呼吸,在采取ALS时,应持续进行CPR。如须插管及除颤,CPR中断时间也应30s。进一步生命支持(ALS)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ALS应尽估计52心肺复苏时应用的药物1、肾上腺素2、阿托品3、胺碘酮4、利多卡因5、多巴胺/多巴酚丁胺6.纳洛酮7.去甲/异丙肾上腺素8.碳酸氢钠9.葡萄糖酸钙10.-受体阻滞剂心肺复苏时应用的药物1、肾上腺素纳洛酮53药物应用注意事项1、有效胸外按压、电除颤、人工通气是CPR的核心措施。2、只有在这些措施实施的同时才考虑用药,而非先用药然后才实施CPR。3、只静脉用药,不心内注射。药物应用注意事项1、有效胸外按压、电除颤、人工通气是CPR的54肾上腺素n n心脏骤停患者不管表现为何种心电图(VF/无脉搏VT、心室停搏、PEA),肾上腺素都是第一个经静脉应用的药物。n n主要依赖其受体兴奋作用提升血压,增加心、脑供血;受体作用可提高窦房结兴奋性、使细颤变为粗颤,有利于心跳恢复;n n用法:标准剂量法:每次1mg,每3-5min重复一次;大剂量法未被常规推荐,也可应用递增剂量法(1、3、5mg)肾上腺素心脏骤停患者不管表现为何种心电图(VF/无脉搏VT、55阿托品n n阿托品在2010年指南中差不多去除。n n缓慢性心律失常时使用。n n用量:每次1mg,每3 5min重复一次至总量3mg或0、04mg/kg。阿托品阿托品在2010年指南中差不多去除。56胺碘酮/利多卡因n n二者均用于VF/无脉搏VT所致心脏骤停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除颤之后仍为VF/VT者使用;n n胺碘酮为一线药物,利多卡因位居第二,只用于胺碘酮不能获得或胺碘酮无效时;n n用法:胺碘酮300mg+20ml糖水快速iv,无效时150mg重复iv,然后1mg/min静点6h,0、5mg/min维持静点,24h总量2g以内;利多卡因每次iv 1、5mg/kg,10 20min重复一次,1h内累积剂量不超过3mg/kg。胺碘酮/利多卡因二者均用于VF/无脉搏VT所致心脏骤停患者,57多巴胺/多巴酚丁胺n n二者均非CPR的一线用药;n n在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血压仍低或心动过缓者使用;n n二者能够合用,剂量范围均为5 10g/kg/min;n n假如为已建立静脉通路的院内患者,能够在进行CPR的同时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二者均非CPR的一线用药;58阿片受体阻滞剂关于疑似阿片类中毒的患者,假如有心跳无呼吸,可给予鼻内或肌注或静脉滴注纳洛酮。阿片受体阻滞剂关于疑似阿片类中毒的患者,假如有心跳无59去甲/异丙肾上腺素n n二者目前均已从CPR一线用药中退出;n n去甲肾上腺素仅用于复苏成功后经上述用药仍存在低血压者;n n异丙肾上腺素仅用于非心脏骤停、非血压降低的心动过缓者,以及尖端扭转性室速患者。n n二者用量均为0、5 2g/min。去甲/异丙肾上腺素二者目前均已从CPR一线用药中退出;60碳酸氢钠n n心跳骤停时,足量的肺泡通气和组织血流的恢复是控制酸碱平衡的基础;n nCPR永远是第一时间要采取的措施,只有在胸外心脏按压、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血管收缩药治疗无效时方可考虑应用该药 n n存在下列情况时,可在CPR开始之后即使用碳酸氢钠:患者原有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或三环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碳酸氢钠心跳骤停时,足量的肺泡通气和组织血流的恢复是控制酸碱61葡萄糖酸钙CPR时不常规使用钙剂,只有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才考虑使用:1.1.高血钾2.2.低血钙3.3.钙通道阻滞剂中毒葡萄糖酸钙CPR时不常规使用钙剂,只有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才考62-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但要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但要防止低血压的发生63感谢您的聆听!感谢您的聆听!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