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讲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445802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6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讲讲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讲1 血标本采集方法 常用的血标本收集方法分为两种:静脉抽血法、动脉抽血法。由于抽血法为一项侵入性操作,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抽血,因患者自身、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原因均可产生一些并发症,如:感染、皮下出血、晕针或晕血、桡神经损伤等。血标本采集方法2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3静脉采血常见并发症一、皮下出血二、晕针或晕血三、误抽动脉血静脉采血常见并发症一、皮下出血4 皮下出血 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皮下出血 临床表现:5皮下出血预防及处理: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5分钟以上。2拔针后棉签与血管走向平行,垂直按压。3上肢静脉抽血,如衣袖较紧,要求病人脱去衣袖后抽血。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后期热敷。皮下出血预防及处理:6晕针或晕血临床衣现:晕针或晕血发生时间短,恢复快,历经24分钟。1先兆期:患者多有自述头晕眼花、心悸、心慌、恶心、四肢无力。2发作期:瞬间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脉搏细弱。3恢复期:神志清楚,自诉全身无力,四肢酸软,面色由白转红,四肢转温,心率恢复正常,脉搏有力。晕针或晕血临床衣现:7晕针或晕血预防及处理1进行心理疏导,有陪伴者可在患者旁边扶持协助。2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易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取平卧位。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5发生晕针或晕血时,立即将患者抬到空气流通处或吸氧。坐位患者立即改为平卧位,指压或针灸人中、合谷穴,数分钟后即可自行缓解。老年人或有心脏病患者,防止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部疾病等意外。晕针或晕血预防及处理8误抽动脉血预防及处理1.准确掌握股静脉的解剖位置,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约0.5cm处。2.正确的穿刺方法:于股三角区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内侧0.5cm处刺入,见抽出暗红色血,示已达股静脉。3.如抽出为鲜红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止,再重新穿刺抽血。误抽动脉血预防及处理9动脉采血 选择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动脉采血 选择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10动脉采血并发症一、感染二、皮下血肿三、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四、假性动脉瘤形成五、动脉痉挛六、穿刺口大出血动脉采血并发症一、感染11 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病人会出现全身的症状:高热。血液和导管培养有细菌生长。感染 临床表现:感染12感染预防及处理:1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2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有皮肤感染的部位穿刺。3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外,还应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感染预防及处理:13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 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皮下血肿 临床表现14皮下血肿预防及处理 :1.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100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严重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4.血肿发生后24小时内采用冷敷;24小时后采用热敷。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5.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采用灯烤,利于血肿吸收.6.内服、外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皮下血肿预防及处理 :15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预防及处理1同血肿的预防及处理。2尽快给患者止痛,以减轻患者的痛苦。3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感觉、运动情况.必要时手术。4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筋膜间室压力测定(正常值为:08mmHg),当筋膜间室压力大于3OmmHg时应报告医生采取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预防及处理16假性动脉瘤形成 假性动脉瘤(false aneurysm):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经过反复的、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假性动脉瘤形成 假性动脉瘤(false an17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假性动脉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检查:局部有肿块有“膨胀性”搏动。假性动脉瘤形成 临床表现:18假性动脉瘤形成预防及处理1.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穿刺。2.患者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形成,应嘱其穿宽松、软质面的鞋。3.假性动脉瘤较大而影响功能者,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良好。假性动脉瘤形成预防及处理19动脉痉挛 临床表现: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动脉痉挛 临床表现:20动脉痉挛 预防及处理:如果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避免反复穿刺。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热敷局部血管,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动脉痉挛 预防及处理:21穿刺口大出血预防及处理1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并嘱患者勿过早下床活动。2如患者出现穿刺口大出血,立即让患者平躺于床上,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直到不出血为止。3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输血制品。穿刺口大出血预防及处理22抽血并发症专题知识宣讲课件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