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43263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康复心理学_第四章_心身疾病5康复心理学康复心理学_第四章第四章_心身疾病心身疾病1悲催的皇帝悲催的皇帝 南北朝时期,我国出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拓跋宏是一位很有抱负的皇帝,南北朝时期,我国出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拓跋宏是一位很有抱负的皇帝,他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长时间奔波在战场。而他那个最宠爱的皇后冯润,却最他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长时间奔波在战场。而他那个最宠爱的皇后冯润,却最 怕寂寞,她就找到了一个太监高菩萨怕寂寞,她就找到了一个太监高菩萨 悲催的皇帝悲催的皇帝2康复心理学第四章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心身疾病课课件件3康复心理学第四章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心身疾病课课件件4 狭义:是研究心身之疾病的发病因素、发狭义:是研究心身之疾病的发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阐述心理因素在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阐述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康复心理学第四章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心身疾病课课件件5心身医学的基本特征心身医学的基本特征 1 1 心身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心身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 2 心心身身医医学学的的基基础础涉涉及及遗遗传传学学,生生理理、生生化化、药药理理、病生、心理学及社会学等。病生、心理学及社会学等。3 3 临临床床上上涉涉及及各各个个学学科科以以及及康康复复、护护理理等等专专业业的的诊诊断断、治疗、康复及预防手段。治疗、康复及预防手段。4 4 治疗方法除传统方法外,包括心理行为治疗方法。治疗方法除传统方法外,包括心理行为治疗方法。5 5 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心身医学的基本特征心身医学的基本特征 1 心身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心身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6(二)(二)心身疾病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psychosomatic disease)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的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躯体器质性疾病。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的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和躯体功能性障躯体功能性障 碍碍。(二)(二)心身疾病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7 广义心身疾病广义心身疾病 躯躯 心心 心心 神神 精精 体体 身身 身身 经经 神神 疾疾 疾疾 障障 症症 病病 病病 病病 碍碍 心身疾病定位示意图 康复心理学第四章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心身疾病课课件件8二、心身医学的发展二、心身医学的发展 1.祖国医学与心身医学祖国医学与心身医学在春秋时期的在春秋时期的左传左传中,中国古代有六情论。中,中国古代有六情论。战国时期的第一部医学巨著战国时期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汉唐时期:心身医学无论在理论认识,还是在临症实汉唐时期:心身医学无论在理论认识,还是在临症实 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宋元时期:是我国心身医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心身医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随着心身医学思想的发展,对于心身关系明清时期:随着心身医学思想的发展,对于心身关系 及相关病症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都有所提高及相关病症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都有所提高 二、心身医学的二、心身医学的发发展展 92.西方心身关系演变概要西方心身关系演变概要 n最早被置于哲学领域最早被置于哲学领域,疾病是由某种精神力量造成疾病是由某种精神力量造成 Socrats(公元前(公元前469公元前公元前399)治眼病不注意头是不对的,而没有躯体就有没头,因此治躯体病不注治眼病不注意头是不对的,而没有躯体就有没头,因此治躯体病不注意精神治疗也是错误的。意精神治疗也是错误的。Plato(公元前(公元前427-347)心或身的任何缺陷,会对另外一方引起不协调或极大不便。心或身的任何缺陷,会对另外一方引起不协调或极大不便。Hippocrate(前(前460前前377)被西方尊为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的,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提出“体液学说体液学说”,认为治躯体疾病,必须有整体观点。,认为治躯体疾病,必须有整体观点。Galen(129199)提出过疾病是体液紊乱的结果,因此、对疾病的治疗应采用整体性的提出过疾病是体液紊乱的结果,因此、对疾病的治疗应采用整体性的方法。方法。2.西方心身关系演西方心身关系演变变概要概要10n中世纪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神学教会占统治地位,神密主义和宗教统治医神学教会占统治地位,神密主义和宗教统治医学,疾病被看做是上帝对邪魔的惩罚,常常采用鞭学,疾病被看做是上帝对邪魔的惩罚,常常采用鞭打的形式达到驱魔。打的形式达到驱魔。查士丁尼瘟疫与黑死病查士丁尼瘟疫与黑死病中世中世纪纪:约约公元公元476年年公元公元1453年年 查查士丁尼瘟疫与黑死病士丁尼瘟疫与黑死病11n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时代(15世纪-17世纪)由于自然科学应用于医学,解剖学得到发展。由于自然科学应用于医学,解剖学得到发展。巴斯德等认为巴斯德等认为“疾病基本上起源于细胞疾病基本上起源于细胞”。由于纯。由于纯生物医学的影响,导致不重视心身相关的研究。生物医学的影响,导致不重视心身相关的研究。文文艺艺复复兴时兴时代代(15世世纪纪-17世世纪纪)12n19世纪心身同一成为心身相关认识主流世纪心身同一成为心身相关认识主流 19世纪世纪 传染病、营养缺乏病传染病、营养缺乏病 第第1、2位位 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 第第5、6位位20 世纪后期世纪后期 心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 第第1、2位位 传染病营养缺乏病,传染病营养缺乏病,第第7、8位位20世纪后期世纪后期 前四位死亡率前四位死亡率 心理行为因素:生物因素心理行为因素:生物因素=37.77%:31.43%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50年代后期56790年代后期12319世世纪纪心身同一成心身同一成为为心身相关心身相关认识认识主流主流19世世纪纪 传传染病、染病、营营养缺养缺131918 1918 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 Heinroth 最早使用最早使用心身的心身的”(psychosomatisch(psychosomatisch或或psychosomatik)psychosomatik)1938 dunbar 1938 dunbar(邓巴)创办心身医学杂志、建立学(邓巴)创办心身医学杂志、建立学会。成为会。成为心身医学的创始人之一心身医学的创始人之一。“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与与HallidayHalliday及及AlexanderAlexander推广推广19441944年美国诞生了心身医学学会。年美国诞生了心身医学学会。1918 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Heinroth 最早使用最早使用14三、心身疾病的范围及流行病学三、心身疾病的范围及流行病学(一)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一)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一)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一)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 徐俊冕(徐俊冕(19831983)报道:)报道:住院病人中住院病人中1/31/3患有身心疾病;患有身心疾病;内内 分分 泌:泌:75.4%75.4%心心 血血 管:管:60.3%60.3%呼呼 吸:吸:55.6%55.6%普通内科:普通内科:30.8%30.8%皮皮 肤肤 科:科:26.6%26.6%WHOWHO(19991999)报道:)报道:24.2%24.2%患有身心疾病患有身心疾病三、心身疾病的范三、心身疾病的范围围及流行病学及流行病学15(二)心身疾病的范围(二)心身疾病的范围(二)心身疾病的范围(二)心身疾病的范围1.1.器官性神经症:心理社会因素为病因,躯体症状器官性神经症:心理社会因素为病因,躯体症状为自觉症状。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躯体化为自觉症状。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躯体化障碍。障碍。2.2.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相关性生理障碍: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功能性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睡眠障碍等。有关的功能性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睡眠障碍等。3.3.器质性疾病: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生理因素器质性疾病: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生理因素作用较大。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作用较大。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康复心理学第四章康复心理学第四章_心身疾病心身疾病课课件件16日本更进一步将心身疾病分日本更进一步将心身疾病分1515大类大类1.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逮、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功能性期前收缩等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心因性呼吸困难等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慢性胃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或幽门痉挛、反酸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心因性多食症、习惯性便秘等日本更日本更进进一步将心身疾病分一步将心身疾病分15大大类类174.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 肥胖症、糖尿病、神经性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5.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夜尿症、原发性性功能障碍、尿道综合征等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因 性知觉障碍、心因性运动障碍等7.妇产科妇产科 痛经、原发性闭经、假孕、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 子宫出血、经前紧张症、妇女不适感综合征、更年 期综合征、心因性不孕症、妇焦虑症、泌乳障碍、4.内分泌系内分泌系统统 188.骨骼肌肉系统骨骼肌肉系统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书写痉挛、痉挛 性斜颈、局限性肌痉挛等9.外科外科 外伤性神经症、频发手术症、手术后神经症、器官 移植后综合征、整形术后综合征等10.儿科儿科 哮喘、直立性调节障碍、复发性肚疝、心因性拒 食、遗尿症、神经性尿频、心因性发热、夜惊症、口吃、睡眠障碍等11.皮肤科皮肤科 神经性皮炎、原发性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斑秃、多汗症、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8.骨骼肌肉系骨骼肌肉系统统 1912.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 眩晕综合征、嗅觉异常、过敏性鼻炎、咽喉易感 症、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聋、癔症性失音等13.眼科眼科 原发性青光眼、飞蚊症、精神性大小变视症、眼部 异物感、癔症性视力障碍、心因性溢泪、眼肌疲 劳、眼睑痉挛等14.口腔科口腔科 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口腔粘膜溃疡、部分口腔 炎、心因性牙痛、异味症、唾液分泌异常、口腔异 物感、心因性三叉神经痛等12.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 2015.老年病科老年病科 老年冠心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老年心律失常、老年脑血管异常、老年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甲亢、老年糖尿病、部分老年癌症、老年性痛风、吸收不 良综合征、老年尿失禁、老年肥胖症等 至此,心身疾病的范围大体上确定下来。初步统计下,心身疾病几乎占人类疾病总数的80。但在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疾病都是心身疾病。但在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疾病都是心身疾病。15.老年病科老年病科 21第二节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一、病因一、病因二、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二、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第二第二节节 心身疾病的心身疾病的发发病机制病机制22一、病因一、病因(一)心理因素(一)心理因素(二)社会因素(二)社会因素(三)生理因素(三)生理因素心理易患素质心理易患素质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心理反应心理反应 一、病因心理易患素一、病因心理易患素质质23一、病因一、病因(一)心理因素(一)心理因素(二)社会因素(二)社会因素(三)生理因素(三)生理因素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理想、价值观和伦理观理想、价值观和伦理观经济、社会地位、教育等经济、社会地位、教育等人际关系准则等。人际关系准则等。一、病因一、病因道德道德规规范,行范,行为为准准则则24一、病因一、病因(一)心理因素(一)心理因素(二)社会因素(二)社会因素(三)生理因素(三)生理因素1.机体器官易感性机体器官易感性2.机体功能状态机体功能状态3.理化生物因素理化生物因素 一、病因一、病因1.机体器官易感性机体器官易感性25二、心身疾病中介途径;二、心身疾病中介途径;(一)神经生理基础(一)神经生理基础1.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2.皮质下中枢皮质下中枢3.3.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二、心身疾病中介途径;二、心身疾病中介途径;26(二)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二)神经递质及神经营养因子n多巴胺多巴胺n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5-5-羟色胺羟色胺n乙酰胆碱乙酰胆碱n神经生长及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及营养因子(二)神(二)神经递质经递质及神及神经营经营养因子养因子27(三)神经内分泌途径(三)神经内分泌途径1.1.下丘脑下丘脑-腺垂体腺垂体-靶腺轴靶腺轴2.2.下丘脑下丘脑-神经垂体轴神经垂体轴3.3.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三)神(三)神经经内分泌途径内分泌途径28(四)心理神经免疫调节(四)心理神经免疫调节常见免疫功能障碍常见免疫功能障碍胸腺功能失调胸腺功能失调抑制抗体反应抑制抗体反应降低臣噬细胞的活动能力降低臣噬细胞的活动能力抑制抑制Y球蛋白的形成球蛋白的形成使嗜酸性细胞下降使嗜酸性细胞下降干扰淋巴细胞再循环,导致淋巴组织退化干扰淋巴细胞再循环,导致淋巴组织退化降低抗体的活动能力降低抗体的活动能力(四)心理神(四)心理神经经免疫免疫调节调节29第三节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一、心身障碍的诊断原则一、心身障碍的诊断原则(一)应具备基本条件(一)应具备基本条件1.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关系紧密,心身相互影响。2.症状上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临床表现。3.个性特征或心理缺陷等易感因素存在。4.排除躯体症状为主要变现的精神障碍。第三第三节节 心身疾病的心身疾病的诊诊治原治原则则一、心身障碍的一、心身障碍的诊诊断原断原则则30(二二)诊断所需条件与方法诊断所需条件与方法n转变医学思维模式n精神医学基本知识n病史采集全面n把握患者精神状态n借助心理测量工具(二二)诊诊断所需条件与方法断所需条件与方法31二、心身障碍治疗原则二、心身障碍治疗原则总体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二、心身障碍治二、心身障碍治疗疗原原则则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