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教材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442722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9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教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教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教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五章 广播广播电视新新闻结构及构及语言言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第二节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第五章 广播电视新闻结构及语言主要内容第一第一节广播广播电视新新闻写作的思写作的思维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是什么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是什么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文稿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新闻文稿+采访同期声+现场同期声+画面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是二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的思维(一)为听而写: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准点一)为听而写: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准点广播电视文稿有着共同的特性“为听而写”。广播和电视共同的传播元素是听觉元素。解说、同期采访声以及音响音乐,每一种声音元素都在新闻叙事中起到了重要的且功能不同的作用。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二)为(二)为“画面画面”而写:理解广播的独特性而写:理解广播的独特性广播没有画面,但是优秀的广播作品用声音产生画面。广播通过场景的描述产生和现场音响的运用,能有效地在听众脑中建立视觉图像,营造现场图景,让人如身临其境。(二)为“画面”而写:理解广播的独特性为了体了体现画面感画面感,广播文稿广播文稿的三大任的三大任务:任务一:任务一:描述现场描述现场来自大连的导盲犬Lucky引领着盲人运动员、中国第一位残奥会冠军平亚丽出场了,现场灯光炫目、人声鼎沸。只见小家伙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紧贴着平亚丽步履轻松地走进会场,准确地沿着设定的路线,从容地走过一座小桥,直奔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上台阶时它还细心地回头看了看为了体现画面感,广播文稿的三大任务:任务一:描述现场任务二:解释现场声音来源任务二:解释现场声音来源(一段回民礼拜堂前的宣礼声渐混 )【现场】听众朋友,我现在是在我市回族板房集中安置区吉园。今天是我市回民受灾群众在板房里进行的首次礼拜。你现在听到的声音就是阿訇正在召唤回民们来做礼拜。任务二:解释现场声音来源任务三:任务三:说明采访人身份说明采访人身份 河南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常委陈相成认为:【录音】在我看来,这样一些数据不能够作为商业秘密对待任务三:说明采访人身份任务四:对采访同期声的转述与解释任务四:对采访同期声的转述与解释有些采访对象因为方言口音等原因,所说的话一般听众难以听懂,在选用为采访录音时,可以通过文稿对录音进行转述和解释,以方便听众理解。任务四:对采访同期声的转述与解释(三)声画一体:理解电视的独特性(三)声画一体:理解电视的独特性1声画合一对于声画合一的表现方式来说,电视记者一方面要找到反映新闻主题的画面,一方面要找到能够充分反映画面内涵的语言,避免声画两张皮的现象发生。电视新闻的写作,在声画合一的情况下,一般要求记者写出适当的文字稿来配合画面。如果声画同步的信息量比较充足,文字稿的写作主要是作一些背景交代和衔接过渡。(三)声画一体:理解电视的独特性2声画对位电视新闻常用的三种叙事组合方式一是对于电视镜头无法拍到或在没有拍到的画面,只有通过语言叙述配上相关画面来展现。二是需要交代一些画面以外的信息,在限定的时空中扩大信息量。三是利用反差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2声画对位(四)二元结构:广播电视文稿的非完整性(四)二元结构:广播电视文稿的非完整性解说词和同期声一起可以构成广播电视新闻完整的文字结构。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写作的文字稿主要是解说词部分,在同期声运用较多的语境下,文字稿的写作呈现出非完整的状态,也就是说它很可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四)二元结构:广播电视文稿的非完整性案例:案例:小金小金飞向向总理商直言理商直言 【导语】8月28日,是市二中高三学生叶金飞终生难忘的日子,她能够面对面地向温家宝总理反映情况。14号台风“云娜”给我市造成极大灾害。2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冒着酷暑,到我市视察灾情。【现场音】总理:我来看望大家。群众:总理好,总理好。【录播】人群中,一个女孩一脸焦急地向总理挤去,她就是叶金飞。总理看见她,立刻亲切地握住她的手。【现场音】总理:上来说,上来说。小金飞:我不知道该不该讲,我外婆家和奶奶家那边山体都裂开了,她们现在很危险。案例:小金飞向总理商直言 【导语】8月28日,总理:地点在什么地方?小金飞:在陈家坑村和兰田村。她们的山全都已经裂开了。总理:我知道,我知道。小金飞:很危险。一下雨的话他们全都要往外跑,这样的话根本不能过日子。我不知道国家的安置政策是什么样的,我上次看报道说总理为民工讨回工钱,这会儿我也很勇敢地站出来,我希望您能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总理:你叫什么名字?小金飞:我叫叶金飞,我上高三了。总理:小叶,你放心,我一定落实。如果我落实不了,你找我,找省委书记,好吧!一定使你家里安全,好吧!小金飞:感谢总理,谢谢您!【掌声】总理:地点在什么地方?有些报道,对其基本新闻事实的陈述必须用解说来交代,那么它的文字稿相对就比较完整。案例:案例:河北辛集郭西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河北辛集郭西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 下午6点08分,辛集市王口镇郭西烟花厂响起第一声爆炸,接着引起连锁反应,爆炸持续不断。记者赶到现场时,郭西烟花厂已是一片火海,一股股热气夹杂着浓烈的焦煳味扑鼻而来,弥漫的烟雾刺激得人眼睛都难以睁开,大大小小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搜寻伤亡人员的工作在爆炸和火光中紧张地进行着。现场抢险人员介绍,爆炸发生后,当地医护人员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等陆续赶到现场抢险,现场不断有伤员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了简单处理后,根据不同情况送往相应的医院进行抢救。据了解,爆炸发生时有169人在厂区工作,到记者发稿时已知有2人死亡,100人左右受伤。有些报道,对其基本新闻事实的陈述必须用解说来交代,那么它的文(五)整体思维:用理性创造感性(五)整体思维:用理性创造感性广播电视整体思维的写作流程首先,要确定现场的哪些画面必须使用,哪些现场同期声必须使用,也就是确定典型的现场画面和声音来叙述新闻事实。其次,确定新闻叙事中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画面和同期声。再次,确定新闻中的什么内容用文字叙述,文字稿如何与画面对应,文字如何引出采访同期声。最后,形成完整的新闻叙事框架和相应的文字稿。(五)整体思维:用理性创造感性案例:案例:一位母一位母亲的告白的告白【导语】昨日,记者接到一位刘女士的电话,她告诉我们,她有几句话想对自己的儿子说,希望我们代为转告。有什么话不能自己亲口对儿子说反倒要通过我们电视台呢?带着疑惑,记者来到了刘女士的住处。【配音】刘俊秀,49岁。家住蔡家田小区A区,老伴已去世多年,现在靠每月3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她告诉记者,她的小儿子化涛前几年开始赌博,基本上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输光了。现在,化涛想把父亲留下来的一套20多平方米的房子卖掉。这些天,他不停地找母亲要去办卖房手续。【电话采访】记者:卖房后你准备干什么?化涛:到时候再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案例:一位母亲的告白【配音】因为化涛卖房之后并没有具体打算,母亲担心他会拿卖房的钱再去赌博。【同期声】刘俊秀:千万别卖了,不知道会怎么花掉了。【配音】由于没有工作,化涛一直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在母亲这里。【电话采访】记者:孩子生活费由谁负担?化涛:这个 我现在没钱。【配音】刘俊秀每月只有300多元的生活费,还要抚养化涛刚上初中的孩子,再加上自己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风湿病,生活是难上加难。现在,化涛还不停地逼母亲卖房。对此,刘俊秀感到伤心欲绝。【配音】【同期声】刘俊秀:我还能活几年呢,他将来怎么办。【配音】在平静了一会儿之后,刘俊秀想通过我们向已经34岁的儿子化涛讲几句话。【同期声】刘俊秀:不能再赌了,趁年轻找个事做,你要养你的伢,我死后这个房子是你的,卖掉后你将来住哪里呢?【后导语】化涛,你听到母亲的话了吗?你能不能不再让母亲这么为你操心、伤心。【同期声】强调整体思维并不是否定新闻中文字语言的思维作用,文字思维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需要运用文字思维对事件进行提炼和浓缩,把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提炼为新闻里讲述的故事。强调整体思维并不是否定新闻中文字语言的思维作用,文字思维在电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教材课件第二第二节广播广播电视新新闻的的结构构一、一、一般新闻结构发布局安排一般新闻结构发布局安排导语、主体、结尾、背景。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一、一般新闻结构发布局安排工信部推史上最工信部推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不名制:不实名就停机名就停机昨日,工信部主管媒体人民邮电报官方微信推送文章称,工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业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通知要求,电信企业应通过电话或短信、书面函件、公告等方式,通知已在网但未登记真实身份信息或者登记信息不完整的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办登记手续。对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补办登记手续的用户,基础电信企业要暂停其通信服务,并再次催告其补登记,在催告期满仍未补办登记手续的,基础电信企业要依法停止通信服务。据工信部网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工信部主导的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自2013年全面开展,在2015年特别推出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实名登记工作逐步规范,新入网用户基本实现实名登记,但是仍存在网络渠道实名登记不严、转售企业违规现象突出、未实名老用户补登记进展缓慢等问题。此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确保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堪称“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工信部推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不实名就停机 上海迪士尼人均花上海迪士尼人均花2280元元 低于香港低于香港东京京上海迪士尼下月16日正式开业迎客,关于迪士尼的话题热度不减。去趟迪士尼旅游到底要花多少钱?来自旅游预订系统的统计显示,包括酒店、机票、门票等费用人均大约需要2280元。与国内大多数乐园相比,这个费用不算低,但与香港、东京等地的迪士尼相比,上海迪士尼明显便宜。未开封食品能带吗未开封食品能带吗?为迎接6月16日的盛大开幕,自5月7日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始运营测试,运营测试阶段仅向受邀者开放。日前,有帖子称去上海迪士尼遇到了很多奇葩的规定,其中包括了不能戴口罩、不能使用自拍杆、不能带食物和饮用水进入园区,此外迪士尼乐园的食品价格较高等等。市民李先生上个星期刚从上海迪士尼体验游玩回京,李先生告诉记者:“那个帖子的有些内容并不准确,我进园的时候带了完整的没有开过封的面包和饮用水,安检时并没有被禁止携带入园。其实我包里还有半瓶矿泉水,安检人员也让我带进去了。”上海迪士尼人均花2280元 低于香港东京 哪地的游客最想去哪地的游客最想去?哪些人更愿意花钱去上海迪士尼?从出发城市看,除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三地的市民最热衷赴上海迪士尼,报名人数位居全国前三名。从人群特征看,亲子游占比超过50%,情侣占比超过30%,其余大部分是朋友结伴出游。住哪个酒店比较省住哪个酒店比较省?去上海迪士尼旅游,到底要花多少钱?携程旅游专家分析,以北京到上海的双人3日游为例,往返机票每人1200元左右,门票每人499元,酒店2晚每晚按照四星级600元,那么总价在4600元,人均约2300元。旅游人士分析,酒店住宿对价格影响最大,如果不选择迪士尼酒店住宿,费用可以明显节省。三日自由行人均最低只需1000多元。相比单独预订,包括交通、住宿、门票、接送入园等的自由行、跟团游产品可以更省钱。迪士尼酒店满了吗迪士尼酒店满了吗?统计显示,6月份迪士尼乐园酒店已经爆满,开园前几天的门票也已经无法预订。哪地的游客最想去?二、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特殊性二、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特殊性1、导语及新闻要素的安排、导语及新闻要素的安排(1)电子新闻导语的特点(2)电子新闻导语的写作要领(3)怎样安排事件(4)如何交代地点和时间(5)恰当安排人物(6)小心使用直接引语(7)不要包含全部细节(8)不要罗列数字(9)合理安排原因、结果二、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特殊性2、结构和时态、结构和时态(1)又紧又松的结构(2)进行式的时态2、结构和时态第三第三节广播广播电视新新闻的的语言言一、一般新闻语言的要求一、一般新闻语言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简练、朴实。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一、一般新闻语言的要求二、广播电视二、广播电视新闻新闻语言的特殊要求语言的特殊要求1口语化口语化(1)用词尽可能简单通俗文稿中用词越抽象,受众对信息的解读就越模糊。可以把抽象的词和人们熟悉的具体、直接的事物联系起来,可使用比喻和举例帮助受众正确理解。二、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特殊要求(2)注意语音的清晰,尽量使用双音词。例如:“可以、“愿意”、“已经”。(3)多使用短句。在特定的情形中必须要用到长句时,广播可以考虑采用放慢播音速度,强调重点词汇的方式帮助理解;电视则可考虑在画面中出现提示字幕,以视听双重强调的方式让观众准确理解。(2)注意语音的清晰,尽量使用双音词。2、简洁易懂、简洁易懂(1)遣词造句意义要具体明确多不能产生多义。例如:反对的是领导。(2)控制好声音信息的余度。对重要的信息适当重复,以此突出其重要性,加深受众的理解。重要的人名、地名、单位名称、观点一种电视表现手法2、简洁易懂(3)数字的简化。案例:案例:上半年我省工业生产趋势良好上半年我省工业生产趋势良好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上半年工业生产呈现良好趋势。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达151.6%;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其中7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总资产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率提高9.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向指标下降0.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加快0.11次,成本费用利用率提高l.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4.2%,产销率提高0.3个百分点。(3)数字的简化。我省上半年工业生产呈现良好趋势。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1.6%,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等7项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省上半年工业生产呈现良好趋势。记者从省统计3单句与复句的合理运用单句与复句的合理运用单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是陈述句,主要用于基本事实的陈述。疑问句也较常用,它在新闻叙事中起到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作用。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复句的使用让新闻叙事富有逻辑,便于对空转换以及分析判断。3单句与复句的合理运用无论单句还是复句,有一个原则,句子不能过长。特别是在单句要包容的内容过多时,可以尝试将它转换成复合句以便受众理解。例:“他握住了他十多年没见的几乎已经认不出来的老同 学的手。”“他握住老同学的手,十多年没见几乎认不出来了。”无论单句还是复句,有一个原则,句子不能过长。特别是在单句要包4控制使用被动句倒装句控制使用被动句倒装句 5少使用否定句少使用否定句 人们很容易漏听否定词“不”、“无”、“没有”,特别是“无”、“不”,发声轻而且短促,很容易漏听。特别慎用双重否定句。4控制使用被动句倒装句 广播电视采访与写作教材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