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感染控制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440482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感染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静脉输液感染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静脉输液感染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感染控制静脉输液感染控制1优选静脉输液感染控制优选静脉输液感染控制2l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诊断lCRBSI的病原学诊断lCRBSI的原因lCRBSI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诊断3 据统计l 1990年81%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的时间。l目前,超过90%的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输液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l每年,全世界数百万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发生感染。据统计4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用力擦拭各种接口(或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感染的原因 1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隧道感染:覆盖导管表面组织和穿刺部位大于2CM、沿置管的皮下途径出现红、肿、压痛,伴有或不伴有全身感染的表现消除局部及导管残留的血液消除局部及导管残留的血液1990年81%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的时间。置管和维护导管时做好手清洁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2 局部感染:穿刺部位2cm内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硬结,穿刺口有炎性分泌物;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消除局部及导管残留的血液静脉输液操作者双手输液连接口上高菌落数正确选择导管并留置合适时间l感染是指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l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是指对动、静脉治疗时可能引起的感染所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l适应范围:所有静脉输液和动脉穿刺治疗的感染控制。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用力擦5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 诊断(CDC)1 导管微生物定植:插管部位无临床感染征象,而导管末端半定量培养发现微生物15CFU/平板。2 局部感染:穿刺部位2cm内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有硬结,穿刺口有炎性分泌物;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 6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 诊断(CDC)3小室感染:完全植入式输液工具(输液港)表面的皮肤有红肿、坏死,或包容皮下输液港的软组织腔室产生脓性分泌物4隧道感染:覆盖导管表面组织和穿刺部位大于2CM、沿置管的皮下途径出现红、肿、压痛,伴有或不伴有全身感染的表现5输液相关的血液感染:输液和其他部位静脉抽取的血液分离出相同病原体,且无其他感染来源者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 7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 诊断(CDC)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血流感染病人导管培养不能取得实验室证据,但如果拔取导管全身感染征象好转,可认为是CRBSI的间接证据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分类及常见类型的 8 CRBSI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l导管管尖培养:接种方法(半定量培养):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培养24小时,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l从穿刺部位抽取血进行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为阳性l血培养的采取。1 采血时机2消毒:皮肤消毒,培养瓶消毒3 采血量:成人10-20ml,儿童3-5ml。CRBSI病原学诊断导管管尖9 导管感染微生物来源导管感染微生物来源u 病人自身皮肤u 静脉输液操作者双手u 输液接口污染u 远处感染血源性播散u 输入已污染液体 导管感染微生物来源 病人自身皮肤10 感染的原因感染的原因 1 长期住院 长时间留置导管 输液连接口上高菌落数 穿刺部位的高菌落数:血迹、敷料 留置的部位:股静脉 颈静脉锁骨下静 脉 穿刺包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了过期的穿刺包 局部及导管残留的血液 感染的原因 1 长期11 感染的原因感染的原因 2p 置管时的无菌屏障不足p 穿刺技术水平:创伤越大发生率越高p 血管内导管的材质p 机体抵抗力差 感染的原因 2 置管时的无12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3远处感染血源性播散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消除局部及导管残留的血液最大无菌化屏障3 采血量:成人10-20ml,儿童3-5ml。CRBSI病原学诊断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每年,全世界数百万患者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发生感染。CRBSI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插管前准备CRBSI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正确选择导管并留置合适时间在1618个月研究中,平均CRBSI从导管日降低至导管日。导管维护最大无菌化屏障小室感染:完全植入式输液工具(输液港)表面的皮肤有红肿、坏死,或包容皮下输液港的软组织腔室产生脓性分泌物穿刺技术水平:创伤越大发生率越高感染的原因 2 插管前准备l 导管选择l 手卫生l 皮肤准备l 最大无菌屏障远处感染血源性播散 14 正确选择导管并留置合适时间正确选择导管并留置合适时间外周浅静脉导管外周浅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头皮钢针(单次)套管针(7296h)中等长度导管(24w)u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u隧道式导管u埋藏式输液港u颈内/锁骨下静脉导管 正确选择导管并留置合适时间头皮钢针(单次)外周置15 科学洗手科学洗手l 洗手的方法 七步洗手法l 洗手时机l 擦手纸l 洗手液 科学洗手 洗手的方法16 皮肤准备皮肤准备毛发的剪除毛发的剪除皮肤消毒皮肤消毒:选用合适的皮肤消毒剂(有效浓度、适用范围、质量)据最新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推荐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龄醇溶液(年龄2个月婴个月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不低于0.5%的碘伏或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碘酊溶液和75%酒酒精精 皮肤准备毛发的剪除2%17 最大无菌化屏障l 选择可控制的环境下插管l 要求无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子、大 铺巾l 病人应戴口罩或将头转向对侧l 使用无粉手套或用无菌盐水冲洗净无菌手套的滑石粉l 消毒及铺巾结束后应更换新的无菌手套 最大无菌化屏障 选择可18 插管进行中l 部位选择l 超声引导l 严格无菌操作l 保持敷料、导管无血迹 插管进行中 部19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l 穿刺部位在下肢导致感染的机会大于上肢l 成人的CVC最好放置于锁骨下静脉,避免颈静脉或股静脉置管l 使用床边超声进行CVC穿刺点定位可以减少机械性并发症的机会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在20l严格无菌操作l提高穿刺水平,减少穿刺损伤l消除局部及导管残留的血液l使用半透膜的透明敷料严格无菌操作21 导管维护l 封管液的选择:肝素盐水的浓度,输液港可用100u/ml,PICC及CVC用010u/ml。l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2天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l 更换接头时酒精用力摩擦全方位消毒15秒。导管维护 封管液的选择22 及时更换输液管道及接头及时更换输液管道及接头l 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用力擦拭各种接口(或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l 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l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l 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天更换1次;肝 素帽或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及时更换输液管道及接头 经输液接头(或接口)23 导管的更换与拔除u 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导管留置时间越短越好u 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u 观察病人感染征兆,及时处理u 必要时据医嘱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导管的更换与拔除 每日评估24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套餐(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套餐(CDC)l使用最大的防护屏障l用CHG消毒病人皮肤l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l需要时才更换导管l导管不用时尽快移除l置管和维护导管时做好手清洁l用透明敷料,渗血时用纱布l不以缝线固定导管l绝对遵从导管照护原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套餐(CDC)使用最大的防护屏障25 使用导管护理套餐的结果使用导管护理套餐的结果 在1618个月研究中,平均CRBSI从导管日降低至导管日。整体CRBSI降低66%,且持续维持(ICU的一项研究)使用导管护理套餐的结果 在1626谢谢观看!谢谢观看!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