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428431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5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感染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感染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败血症败血症败血症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1临床表现多有原发感染灶,出现不局限某一系统的感染;毒血症症状:寒战、高热、全身不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神志改变、休克等;40%出现皮疹;可有肝脾肿大;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败血症常合并迁徙病灶。临床表现 多有原发感染灶,出现不局限某一系统的感染;毒血症症2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血培养和骨髓培养阳性。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3诊断标准有原发感染灶,感染不局限于某一系统。明显毒血症症状,可出现皮疹、肝脾肿大、迁徙病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可确诊。诊断标准 有原发感染灶,感染不局限于某一系统。4鉴别诊断变应性亚败血症。伤寒。粟粒性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等。鉴别诊断 变应性亚败血症。5治疗方案一般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量和维生素。抗菌治疗:根据经验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局部感染病灶及原发病。治疗方案 一般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量和维生素。6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一种致命性慢性传染病。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一种致命性慢性传染病。7临床表现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肌痛、关节痛、淋巴结增大。无症状感染期,无临床表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除腹股沟以外,其它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艾滋病期,出现体质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各种机会菌感染,继发肿瘤及由免疫缺陷并发的其它疾病。临床表现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8辅助检查血常规有贫血,白细胞计数下降。常发现尿蛋白。血T细胞绝对计数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下降。CD4/CD81.0。HIV抗体或HIV抗原阳性。HIV-RNA阳性。辅助检查 血常规有贫血,白细胞计数下降。9诊断标准急性感染期可根据高危因素及类似血清病表现。慢性感染期则结合高危人群、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机会肿瘤。CD4/CD8比例倒置。进一步作HIV抗原,抗体或HIV-RNA检测明确诊断。诊断标准 急性感染期可根据高危因素及类似血清病表现。10鉴别诊断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继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鉴别诊断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11治疗方案抗病毒:早期抗病毒是关键,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并发症的治疗:针对各种机会感染病原体及肿瘤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支持对症治疗。免疫治疗。预防性治疗。治疗方案 抗病毒:早期抗病毒是关键,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12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13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多呈稽留热,持续2周以上,并出现表情淡漠,腹胀或腹泻,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可伴肠出血或肠穿孔。临床表现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多呈稽留热,持续2周以上,并出现14辅助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肥达氏反应可辅助诊断;血培养,骨髓培养,大、小便培养阳性可确诊。辅助检查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15诊断标准当地有伤寒疫情,可能有伤寒病人接触史。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腹胀或腹泻,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其效价增高4倍以上有辅助诊断意义。从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出伤寒杆菌可确诊。诊断标准 当地有伤寒疫情,可能有伤寒病人接触史。16鉴别诊断病毒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勾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急性粟粒性肺结核;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17治疗方案一般治疗:肠道隔离,发热期给予流质或半流无渣饮食,监测生命体征,大便颜色。抗菌治疗:喹诺酮类为首选,常用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也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对不能用喹诺酮或头孢菌素过敏者选用,注意查血象。对症治疗:高热者适当以用物理降温,不宜用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便秘时用开塞露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剂;腹胀时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禁用新司的明类药物;严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抗菌药物配合下使用激素。并发症治疗:肠出血时予止血,输血,必要时手术治疗;肠穿孔时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并发腹膜炎时及时手术治疗。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肠道隔离,发热期给予流质或半流无渣饮食,18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临床表现曾被犬,猫咬伤伤口周围感觉异常,出现高度兴奋,极度恐惧、恐水、恐风,常有发热,伴大量流涎、大汗。最后全身弛返性瘫痪,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临床表现 曾被犬,猫咬伤伤口周围感觉异常,出现高度兴奋,极度20辅助检查血像WBC升高,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可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抗体。可取病人的唾液、脑脊液、泪液或脑组织接种鼠脑分离病毒,也可取脑组织镜检找内基小体,或用PC-PCR检测狂犬病毒核酸。辅助检查 血像WBC升高,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可检测狂犬21诊断标准有犬,猫咬伤史。出现兴奋、恐水、恐风、流涎、多汗。可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抗体;找内基小体;PC-PCR检测狂犬病毒核;分离病毒确诊。诊断标准 有犬,猫咬伤史。22鉴别诊断破伤风。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鉴别。鉴别诊断 破伤风。23治疗方案置于单人房间,避免各种刺激。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方案 置于单人房间,避免各种刺激。24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25临床表现急起畏寒、发热,腹痛,左下腹压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每天10-20次,伴里急后重。重症出现休克、神志改变、呼吸循环衰竭。临床表现 急起畏寒、发热,腹痛,左下腹压痛,腹泻粘液脓血便,26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大便常规:外观粘液脓血便,镜检见白细胞,脓细胞,巨嗜细胞;PCR检测;大便培养检出志贺菌可确诊。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27诊断标准夏秋季节多见,有不洁饮食或与病人接触史。出现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重症出现休克、神志改变、呼吸循环衰竭。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大便常规:外观粘液脓血便,镜检见白细胞,脓细胞,巨嗜细胞。PCR检测,大便培养检出志贺菌可确诊。诊断标准 夏秋季节多见,有不洁饮食或与病人接触史。28鉴别诊断乙脑;阿米巴痢疾;结肠癌;直肠癌;血吸虫病;克罗恩病;其他细菌引起肠道感染或胃肠型食物中毒。鉴别诊断 乙脑;阿米巴痢疾;结肠癌;直肠癌;血吸虫病;克罗恩29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休息,饮食以流质为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菌治疗:成人首选喹喏酮类药物,最好根据药敏来选择药物。中毒性菌痢的处理:休克型应迅速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脑型应脱水降颅压,退热,止痉。并短期应用激素。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休息,饮食以流质为主。维持水30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31临床表现起病急,剧烈的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严重者排出“米泔样”大便,伴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程度不一的脱水,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 起病急,剧烈的腹泻,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严重者排出“32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生化示低钾,低钠,低氯,碳酸氢根降低;小便常规:少量蛋白,少许红、白细胞或管型;大便常规:黏液,少许红、白细胞;悬滴试验阳性,制动试验阳性;碱性蛋白胨培养阳性;PCR检查阳性。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33诊断标准流行期间,可有病人或疫水接触史,出现有典型的霍乱腹泻、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肌肉痉挛者。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血生化示低钾,低钠,低氯,碳酸氢根降低;小便常规示少量蛋白,少许红、白细胞或管型;大便常规示黏液,少许红、白细胞。大便悬滴试验阳性,制动试验阳性,碱性蛋白胨培养阳性,PCR检查阳性。诊断标准 流行期间,可有病人或疫水接触史,出现有典型的霍乱腹34鉴别诊断急性细菌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胃肠炎。鉴别诊断 急性细菌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胃肠炎。35治疗方案严格隔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每日的出入液体量。补液和补充电解质: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或口服补液盐。抗菌:多西环素、喹喏酮类、抗分泌药(黄连素)。治疗方案 严格隔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每日的出入液体量。36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37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明显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科氐斑。淡红色斑丘疹,起自耳后,发际,向颜面,躯干,四肢发展。皮疹吸收后留有色素沉着及脱屑。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明显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科氐斑。淡红色38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升高;麻疹抗体的检测;鼻咽部或血液中分离出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升高;麻疹抗体的检测;鼻39诊断标准麻疹流行期间与麻疹病人有接触史。出现发热,明显卡他症状,柯氏斑,淡红色斑丘疹,恢复期皮肤有留有色素沉着及脱屑。麻疹抗体可辅助诊断,分离麻疹病毒或病毒核酸可确诊。诊断标准 麻疹流行期间与麻疹病人有接触史。40鉴别诊断风疹;幼儿急疹;药疹。鉴别诊断 风疹;幼儿急疹;药疹。41治疗方案主要予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并治疗并发症。治疗方案 主要予加强护理,对症治疗。4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43临床表现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出现以耳垂为中心弥漫肿大,疼痛,通常为一侧,2-4天累及对侧。临床表现 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出现以耳垂为44辅助检查血清、尿淀粉酶升高,腮腺炎病毒抗体IgM可作近期诊断,抗原检测可作早期诊断。病毒RNA-PCR检测及病毒分离可确诊。辅助检查 血清、尿淀粉酶升高,腮腺炎病毒抗体IgM可作近期诊45诊断标准有腮腺炎接触史或当地腮腺炎流行。出现腮腺肿大,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淀粉酶升高;腮腺炎病毒抗体,抗原阳性。病毒RNA-PCR检测及病毒分离可确诊。诊断标准 有腮腺炎接触史或当地腮腺炎流行。46鉴别诊断化脓性腮腺炎;其它病毒性腮腺炎;其它原因引起的腮腺炎肿大。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其它病毒性腮腺炎;其它原因引起的腮腺47治疗方案主要是护理,对症治疗,禁食酸辣食物。同时予抗病毒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治疗方案 主要是护理,对症治疗,禁食酸辣食物。48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媒介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媒介而引起的中枢神49临床表现7-9月发病(本地6月底至7月底),10岁以下儿童多见,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昏迷、惊厥、抽搐,甚至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重症者可有后遗症。临床表现 7-9月发病(本地6月底至7月底),10岁以下儿童50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轻度升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血或脊液中乙脑IgM抗体阳性。分离出乙脑病毒可确诊。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压力升高51诊断标准在乙脑流行季节,有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血像高;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血、脑脊液乙脑IgM抗体阳性。分离出乙脑病毒可确诊。诊断标准 在乙脑流行季节,有蚊虫叮咬史,出现发热,头痛,意识52鉴别诊断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其它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 中毒性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其它病毒性53治疗方案精心护理和监护病人。针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对症治疗:予退热,降颅压,止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及上呼吸机,预防感染。恢复期加强康复治疗。治疗方案 精心护理和监护病人。5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55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畏寒发热,伴头痛、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全身皮肤瘀点、瘀斑,同时或随后出现中枢系统症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谵妄,昏迷,抽搐。极少数病人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休克型)或脑疝(脑膜脑炎型)而死亡。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畏寒发热,伴头痛、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56辅助检查血常规WBC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亦明显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脑脊液改变。皮肤瘀点处组织液及脑脊液涂片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血、脑脊液可培养出致病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辅助诊断。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亦明显升高。脑脊液57诊断标准在流行区域,冬春季发病,儿童多见。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瘀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像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查阳性辅助诊断,涂片或培养发现致病菌明确诊断。诊断标准 在流行区域,冬春季发病,儿童多见。58鉴别诊断其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败血症休克。鉴别诊断 其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败血症休克。59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早期诊断,就地隔离治疗,密切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护理,防止淤斑破溃感染。抗感染治疗:早期、足量应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对症治疗:有休克倾向的积极抗休克,防止DIC出现;颅高压为主的强有力的脱水降颅压,防脑疝出现。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早期诊断,就地隔离治疗,密切监护。维持水60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61临床表现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前三期可有重叠,并有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不典型病例。临床表现 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62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检查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从病人血液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中查到EHFV抗原或EHFV RNA。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63诊断标准在流行期间出现发热,出血渗出表现,急性肾功能损害表现;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检查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从病人血液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中查到EHFV抗原或EHFV RNA。诊断标准 在流行期间出现发热,出血渗出表现,急性肾功能损害表64鉴别诊断发热期应与上感、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少尿期应与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出血明显者需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其他原因所导致的DIC相鉴别。以ARDS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与其他病因引起者相区别。以腹痛为主者应与外科、内科及妇科急腹症相鉴别。鉴别诊断 发热期应与上感、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65治疗方案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治疗方案 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66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弛缓性麻痹,一部分病例可能有永久性肢体麻痹。多见于小儿,故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67临床表现早期有发热、烦躁不安、多汗、恶心、项背强直及腓肠肌触痛等症状。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或/和腹肌)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麻痹,躯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明显感觉障碍。临床表现 早期有发热、烦躁不安、多汗、恶心、项背强直及腓肠肌68辅助检查早期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热退后呈蛋白细胞分离;病毒分离;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检测血中特异性抗体,ELISA法检测IgM抗体。辅助检查 早期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热退后呈蛋白细胞分离;69诊断标准当地有本病发生,未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小儿,出现发热、烦躁不安、多汗、肌痛,不对称的肢体弛缓性瘫痪。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的确立。病毒分离可确诊。诊断标准 当地有本病发生,未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小儿,出现70鉴别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假性瘫痪。鉴别诊断 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家71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与呼吸道隔离,给予足够的液体量和热量,做好对症治疗及病情监护。瘫痪肢体的治疗:避免肢体刺激和受压,保持功能位。应用促神经肌肉恢复的药物。呼吸障碍的治疗:脑干型麻痹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肌瘫痪缺氧者,应行人工呼吸。恢复期行理疗及功能锻炼,必要时行畸形矫正术。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与呼吸道隔离,给予足够的72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后缓解为特点。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73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突起畏寒,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寒战常持续20分钟至1小时。随后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度,持续26小时。随后大汗,体温骤降。发热间期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发热间歇期有一定规律性,间日疟,卵性疟约为48h,三日疟为72h,恶性疟3648h。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突起畏寒,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寒战常持74辅助检查血常规可见一定程度的贫血;血液厚、薄片染色查找疟原虫;核酸检查灵敏度高。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见一定程度的贫血;血液厚、薄片染色查找疟原75诊断标准曾到过疫区,有蚊虫叮咬史或输血史。间歇性发作寒战,高热,大汗后热退,反复发作后可有贫血及脾肿大。血液厚、薄片染色查找疟原虫,核酸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 曾到过疫区,有蚊虫叮咬史或输血史。76鉴别诊断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鉴别诊断 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77治疗方案抗疟原虫治疗:有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包括氯喹、青蒿素、磷酸咯萘定、甲氟喹等;有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迟发型子胞子的药物,包括磷酸伯氨喹、特芬喹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口服或静脉给予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对脑型疟者及时脱水降颅压。监测血糖。超高热者可用激素。治疗方案 抗疟原虫治疗:有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78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79临床表现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水痘潜伏期12 21d,平均14d。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发热及全身不适等,持续1 2日即迅速进入出疹期,皮肤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此外,重症水痘可发生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临床表现 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水痘潜伏期12 21d,80辅助检查疱疹刮片常见细胞核内包涵体;病毒分离和病毒DNA检测;补体结合抗体高滴度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诊为近期感染。辅助检查 疱疹刮片常见细胞核内包涵体;病毒分离和病毒DNA检81诊断标准水痘典型临床表现,尤其是皮疹形态、分布,不难诊断。非典型病例需靠实验室检测作出病原学诊断。补体结合抗体高滴度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诊断为近期感染。诊断标准 水痘典型临床表现,尤其是皮疹形态、分布,不难诊断。82鉴别诊断水痘需与丘疹样荨麻疹鉴别,在出疹过程中需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相鉴别。鉴别诊断 水痘需与丘疹样荨麻疹鉴别,在出疹过程中需与其他出疹83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水痘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水分和营养补充,避免因抓伤而继发细菌感染。抗病毒药:抗病毒治疗首选阿昔洛韦,早期使用a-干扰素能较快抑制皮疹发展,加速病情恢复。注意防治并发症:主要为皮肤感染,并发脑炎。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水痘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