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调整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90292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1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调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师心理调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师心理调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调整专题教师心理调整专题1这个时代的矛盾楼房越来越高了,但视野越来越窄了。高速公路越来越宽了,但车速越来越慢了。买的更多了,但享受的更少了。约会更多了,但时间更短了。话题更多了,但共识更少了。知识更多了,但观点更少了。专家更多了,但解决问题的问题的更少了。这个时代的矛盾楼房越来越高了,但视野越来越窄了。2药品更多了,但健康更糟了。我们拥有的东西更多了,但价值更小了。我们说得更多了,爱的更少了。我们学会了营造生活,但却没有学会享受生活。我们已经去过了月球,但我们对邻居却不甚了解。我们征服了外太空,但却没有征服内心世界。我们净化了空气,却污染了自己的灵魂。药品更多了,但健康更糟了。3我们收入更多了,但良心更少了。生产的数量提高了,但质量却下降了。食物的品种更多了,但营养更少了。能挣两份工资的家庭多了,但离婚率却上升了。橱窗里的东西更多了,但家里一无所有的也更多了。(转引自参考消息2003.11.16)我们收入更多了,但良心更少了。4一、前言:问题的提出(一)现代教师的心理问题举样一、前言:问题的提出(一)现代教师的心理问题举样5(二)对现代教师心理问题的调研1、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的研究(1)接近50%的教师认为工作太累;(2)37%的教师工作超过8小时;(3)教师的强迫症,人际敏感,忧郁症,偏执倾向高于一般人群,具体表现为无法控制自我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二)对现代教师心理问题的调研1、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62、北京市教科院的调查“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及对策”(1)打骂学生(2)讲课死板(3)对工作不负责任(4)偏心2、北京市教科院的调查“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及对策”7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调查 调查结果的不一致:(1)贾林祥:1999年调查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上海市:1997年调查结果刚好相反,上海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8%。样本差异,地区差异会导致结论上的差异,。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调查84、当前中小学教师中存在较多的问题(1)教师职业角色的适应问题(2)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过于情绪化。(3)人格缺陷和人际关系紧张表现为偏狭、嫉妒、多疑、神经质(4)工作中认知偏差与态度偏差 如:晕轮效应、刻板效应 态度偏差:完美主义倾向,以偏概全4、当前中小学教师中存在较多的问题9 5、日本学者中西信男的观点 呆板、认真型教师:(1)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2)心因性抑郁 (3)神经衰弱 (4)精神分裂症 教师常见的心理疾病:(1)抑郁表现 (2)焦虑表现 (3)恐怖表现(赤面恐怖、对人恐怖、头痛)5、日本学者中西信男的观点106、美国教育协会的研究(1)37.5%常对个人健康、睡眠、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2)30%在情绪及社会方面不适应;(3)20%需要特别帮助;(4)30%感到极度不快,并且不易与人相处。6、美国教育协会的研究11(三)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危害1、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2、影响师生关系3、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三)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危害1、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12(四)教师心理问题对自身及 家庭的影响1、影响生理健康2、影响心理活动(1)无价值感(2)情绪低落、易激惹(3)影响与同事、上司的关系(4)发无名火(5)丧失生活情趣(四)教师心理问题对自身及家庭的影133、对家庭的影响(1)对子女失去耐心(2)无端挑剔配偶(3)使家庭气氛失常3、对家庭的影响14二、关于健康的新观念(一)什么是健康 WHO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正常的、稳定的、适应的心理状态。二、关于健康的新观念(一)什么是健康15(二)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 1、周期节律性 2、意识水平 3、暗示性 4、心理活动强度 5、心理活动耐受力 6、心理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能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二)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1、周期节律性16(三)心理变态的七项标准:美国诊断分类统计手册(DSMTR)1痛苦或功能不良。2不适应性。3非理性。4不可预测。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6令观察者不适。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三)心理变态的七项标准:美国诊断分类统计手册(DSM17(四)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同2、正确的自我了解、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效能感;(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产生更恰当的教学行为;(4)能够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具有自我监控、自我调适的能力。(四)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同18 3、教育的独创性 (代价高,付得起,说明健康)4、良好的人际关系 5、情绪健康 情绪活动有一定起因 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稳定 心情愉快 情绪自控3、教育的独创性19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职业因素 1、外在期望 2、角色冲突 3、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4、由现实因素而导致的职业低创造性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职业因素20(二)个人因素(二)个人因素 1、人格因素(心理):强迫倾向、偏执倾向最突出。具体表现为自卑、抑郁、孤僻、敌对、多疑、焦虑 2、躯体和机能状态(生理)(二)个人因素1、人格因素(心理):21(三)工作环境因素1、教学情境(1)纪律:75%的教师认为,纪律问题是压力 及倦怠的主要原因 (2)学生问题行为(3)评价体系的非科学性(4)人际关系2、组织气氛(1)缺乏领导的欣赏(2)缺乏支持性回馈(三)工作环境因素1、教学情境22(四)社会因素1、社会潮流与人们的需求变化2、社会文化的变迁(家庭、教育、价值观)3、信息的平民化,削减教师权威4、教师的人际冲突(四)社会因素1、社会潮流与人们的需求变化23(五)我国学者提出的职业压 力维度:1职业发展:社会地位低,工资福利低2考试压力3学生因素: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学习兴趣4工作本身:工作条件,班级规模过大,缺乏 教学资料设备,负荷过强5学校组织中的角色6结构和气氛新的压力源:工作聘任压力(五)我国学者提出的职业压力维度:24四、中国与西方求助的差异(一)东方人:见不得人、藏躲、绕圈子、回避、别人认为怪异。(二)西方人:认为有层次、有地位、有经济实力,知道关心自己的内心需求、受人羡慕。四、中国与西方求助的差异(一)东方人:25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三个调节系统1、社会调节系统:2、学校调节系统3、个人调节系统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三个调节系统1、社会调节系统:26Newton提出的五种职业压力的对应策略1和其他人商谈2直接采取行动3充分的准备(问题评价、获得信息、寻求解决的方法)4退缩和逃避的压力5表达无助和怨恨等Newton提出的五种职业压力的对应策略1和其他人商谈27被教师认为最有效的应对策略:1确保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2更充分的课程准备。3在压力情境中发现其幽默的一面。4暂时放弃进行不下去的事情。5优先解决当前最大压力事件。被教师认为最有效的应对策略:1确保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28被教师极少用来减轻职业压力的策略:1花一天时间放松自己。2向有关专家请教。3读有关减轻压力方面的书籍。4参加一个有关压力减轻的研讨班。*这些是专家最认可的办法。被教师极少用来减轻职业压力的策略:1花一天时间放松自己。29实现中教师最常采用的办法:1不再以欣赏的态度看待工作。2在学校里进行一些身体锻炼。3更加现实地看待自己的工作目标。实现中教师最常采用的办法:1不再以欣赏的态度看待工作。30(二)注意过劳的症状与表现(二)注意过劳的症状与表现 过劳的症状:1、躯体上的耗竭 2、情感上的无助、无望 3、幻想破灭 4、自我否定 5、对工作及他人以及对生活本身的否定态度 (二)注意过劳的症状与表现过劳的症状:31 过劳的表现:1、角色混淆(界限不清)2、角色冲突(矛盾、不统一)3、负荷过重 4、毫无成就感 5、孤立过劳的表现:32(三)过劳患者的错误观念 1、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命。2、我必须有才能、有知识、能帮助每个人。3、为了完成我的工作并保持我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我必须得到同我一道工作的每个人的喜爱与认可。4、其他人难以领导、难以对付,不理解我工作的真正价值,给我的支持太少。(三)过劳患者的错误观念1、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命33 5、任何负面的反应都表明我做的事情存在问题。6、由于前人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的影响,事情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7、事情肯定不会按我想象的进行(加班)8、我必须无所不知且常胜不败。5、任何负面的反应都表明我做的事情存在问题。34(四)注意预防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职业倦怠的维度:情绪衰竭 非人性化 职业效能感缺乏 荷兰学者,WillJ.G.Evers 对改革的态度越消极越容易遭遇情绪衰竭,导致职业倦怠。(四)注意预防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35(五)对个人调整的建议1、具有弹性的价值观2、正确理解自身职业3、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4、注意非利益性交流5、合理使用金钱(五)对个人调整的建议1、具有弹性的价值观366、保持自身的爱好7、注意自身性格的优势与劣势8、理智地看待社会公平9、与时俱进,与职俱进10、注意“知足”、“不知足”的辩证关系11、注意务实与务虚的辩证关系6、保持自身的爱好37六、调整良好的人的特点1、对自身的力量和限制,有自知之明。2、尊重自我和他人3、且有适当的抱负4、满足自身的基本要求5、非批评或找茬的态度六、调整良好的人的特点1、对自身的力量和限制,有自知之明。386、行动的灵活性7、具有同不利环境斗争的能力8、对世界真实的理解9、与所处的环境融洽10、有适合的人生哲学(社会哲学、自我哲学)6、行动的灵活性39 结 语结语40关于幸福的心理学关于幸福的心理学41 在“三八”节前,报社与我约稿,说谈谈女性的幸福,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幸福还与性别相关吗?后来报社又讲,不需要专谈女性的幸福,这与我想的恰好一致幸福不分男女。作为人类的一个个体,如果说人生真的有什么目的,或终极的目的与意义的话,我想说,堪负如此重大的意义的东西,对于每个具体的个体而言,这就是:“幸福,追求幸福,更幸福的生活!”。我认为,人生的一切目标都是在努力的去追求自己这种幸福或“幸福”感。在“三八”节前,报社与我约稿,说谈谈女性42 那么,如此一来,更多的问题就被引出来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幸福是具体的存在还是抽象的存在?幸福是一个追求的过程还是一个追求的结果?幸福真的可以去追求、去获得吗?芸芸众生,每个人,忙忙碌碌,最终追求到的是幸福吗?哪些因素与人的幸福有关?我不敢再追问下去,害怕自认为清楚的思路,被无穷尽的问题所扰乱。还是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吧:那么,如此一来,更多的问题就被引出来了。什么是幸43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境遇,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政治家、社会学家更关注客观的一面,而心理学家则大多关注主观的幸福感。幸福是一种有形物化的“东西”,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感觉”,但往往这种“无形”需要借助“有形”,而且“有形”不会自动上升到“无形”。法国印象派著名画家塞尚说过一句话:“对于一个人而言,我甚至不需要车子、房子、妻子、孩子、票子”,但普通的凡人,可能没有人敢去尝试如此的“无形”。于是奔向小康的中国人,大多在追求车子、房子、妻子、孩子、票子、面子等等诸如之“有形”。我想说幸福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也是来无踪,去无影的。什么是幸福44 幸福既是一种具体的存在,也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我们可以把幸福作为一种个人的、家庭的、乃至群体的、社会的、世界的追求;同时也可以把幸福当成一个哲学问题去考问,还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心理学的命题去研究;微观下来,我们还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去“享受”幸福。这里有英国诗人葛里逊的诗歌,愿与您分享:幸福既是一种具体的存在,也是一种抽象的存在。45小 事 情 能享受小事情的人是有福的人:平常的美丽、日常的小事、田野的阳光、枝头的鸟、早饭、午饭、晚饭、门口的报纸、路过的朋友。因此,那到远处寻找欢乐的人;是把欢乐遗忘在家里。小事情能享受小事情的人是有福的人:46 幸福既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追求的结果。那些付出努力,最终达成目标,利己利人、利家利国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他们有过程的及结果的双重幸福;那些几经奋斗的人,屡战屡败,且屡败屡战的人,他们也不能说“不幸”,因为他们有“只问耕耘,不求收获”的过程的幸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必须要去追求,才可获得。但同时,幸福也要讲点机遇,讲点运气,讲点“玄秘”,它不是只要追求就能得到的。同时还该明了,往往过于刻意去追求幸福,反而偏离了幸福的轨道,这就是幸福的南辕北辙或幸福的“欲速则不达”。茫茫人海中的每一个平凡人,终其一生,痴心不改地去追求、去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得到的不一定是幸福,但更不一定是不幸,更多的是处于幸福与不幸“之间”的东西。幸福既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追求的结果。那47影响幸福的因素影响幸福的因素 这个题目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从多维度进行“实证”研究的课题。首先,现代人的幸福当然与金钱有关。但不是一种正相关,更不是正比,简言之,绝对不是钱越多越幸福,当然更不会是钱越少越幸福。钱多了就变成与幸福无关,钱少了却肯定与“不幸”有关。中国学者最近的调查是,年薪23万元的人群最有“幸福感”;年薪10万元的人群“幸福感最低。怎么样,常识在这里出了问题了吧!总之,金钱与幸福在一定范围内呈倒U型曲线关系。影响幸福的因素48 第二,现代人的幸福与居住的区域有关。但也不是简单的一言可以概之的差异,我们不能说中国人比越南人幸福,也不能断言美国人一定比中国人幸福。但学者在中国的研究已有了结论。你说生活在国际化都市(如北京、上海),省会城市(如昆明、杭州),县城(如石林、蓬莱),农村(如可可西里、香格里拉)四类地方的人群中,哪里的人更具幸福感呢?答案错了吧,专家研究的结果是“生活在县城里的人最具幸福感”。第二,现代人的幸福与居住的区域有关。但也不49 第三,自己的幸福还与周围邻居的富裕程度有关。周围的人比你富裕的程度越高,你就越容易感到“不幸福”。简言之,与比自己富裕的人住在一起不容易“幸福”,与比自己“穷”的人住在一起,较容易幸福。第四,幸福还与健康、家庭、亲人、朋友的状况有关。这样的关系显而易见,不再赘述。第三,自己的幸福还与周围邻居的富裕程度有关50 最最后后一一个个问问题题:幸幸福福的的反反面面“不不幸幸”什么是幸福,已经让我们伤透脑筋,揪掉头发,这又出来个幸福的反面,你可能会说;“饶了我吧!上帝啊!”。当你读了上面的有关文字,对幸福无论是更清楚,还是更糊涂,我都想说:“这就对啦!”幸福本身就是无限复杂,而且永恒的话题,“不幸”同样复杂且永恒。讲一个小故事结束此文:最后一个问题:幸福的反面“不幸”51 一个名满全国的、三十多岁的、人人羡慕的、大都市的女记者,去喜马拉雅山访问一个西藏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看见她家徒四壁,全部家当加起来不足100元钱。于是,女记者伤感的泪流满面,掏出自己所有带着的钱给老太太,只留下了路费。第二天,采访结束,老太太老泪纵横的拉住女记者的手说:“唉呀,你这个可怜的女人,一年四季不能呆在家里,整天的东奔西走,你是全世界最不幸的女人!”你说谁“幸福”,谁“不幸”?你说什么是“幸福”,什么又是“不幸”?!一个名满全国的、三十多岁的、人人羡慕的、大都市的女52改改 变变一名残疾人对人生的感悟一名残疾人对人生的感悟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续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改变一名残疾人对人生的感悟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53 谢 谢 大 家谢谢大家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