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_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荐)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89158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_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_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_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魏蜀吴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宋齐梁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陈隋东汉220221222266316304439317420420479502557589581618200300400500600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淝水之战5世纪后期孝文帝改革386534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年表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年表东汉末年,曹、刘、孙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力之势。东汉末年,曹、刘、孙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力之势。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晋”。史称西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东汉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内迁,由于宗室内乱,东汉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内迁,由于宗室内乱,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所灭。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所灭。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建东晋。此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把持,行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衰落。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建东晋。此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把持,行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衰落。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朝,东晋灭亡。年,出身低级士族的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朝,东晋灭亡。前秦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宋齐梁北魏东魏西魏北东汉末社会状况官官渡渡之之战战赤壁之战局部统一恢复生产民族融合战乱不已东汉末社会状况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局部统一魏晋南北朝的局势魏晋南北朝的局势西晋末西晋末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接受汉化接受汉化 民族交融民族交融 交流与对峙交流与对峙 前秦统一前秦统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东晋时东晋时南方:门阀士族南方:门阀士族把持朝政把持朝政 九品中正九品中正垄断仕途垄断仕途 武人鹊起武人鹊起南朝掌权南朝掌权 经济开发经济开发民生有保民生有保魏晋南北朝的局势西晋末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接受汉化民族交融:平等相处民族交融:平等相处 相互影响相互影响 生产方式趋一致生产方式趋一致 保持本民族特征保持本民族特征 民族同化:先进征服落后民族同化:先进征服落后 强制的手段强制的手段 丧失民族的特征丧失民族的特征 被迫同化被迫同化民族交融:平等相处民族同化:先进征服落后第一幕第一幕 世家大族在世家大族在东晋的晋的发展展第一幕世家大族在东晋的发展初露锋芒材料一:东渡的司马氏与北方士族,在南方并没材料一:东渡的司马氏与北方士族,在南方并没有声望。为树立威望,当年三月三,在南方人举有声望。为树立威望,当年三月三,在南方人举行祈福活动时,在王导的安排下,司马睿盛大出行祈福活动时,在王导的安排下,司马睿盛大出行。当地的土著大族被司马氏的器宇轩昂所折服,行。当地的土著大族被司马氏的器宇轩昂所折服,南渡的士家大族也被震慑。南渡的士家大族也被震慑。材料二:由于琅琊王氏帮助司马氏在南方站稳脚材料二:由于琅琊王氏帮助司马氏在南方站稳脚跟,因而获得了较大的权力,王导成为朝中宰相,跟,因而获得了较大的权力,王导成为朝中宰相,王敦统率重兵坐镇长江中游。时称,王敦统率重兵坐镇长江中游。时称,“王与马共王与马共天下天下”。编自卜宪民中国通史编自卜宪民中国通史说一说司马氏是如何在南方站说一说司马氏是如何在南方站稳脚跟的?大族王氏获得哪些稳脚跟的?大族王氏获得哪些权力?权力?渡北方士族支持渡北方士族支持力争南方土著贵族力争南方土著贵族 权力共享与门阀权力共享与门阀 初露锋芒材料一:东渡的司马氏与北方士族,在南方并没有声望。为世家大族通过什么方式巩世家大族通过什么方式巩固自己的势力?固自己的势力?政治联姻政治联姻修撰家谱修撰家谱材料二:渡江的士族极为重视族谱的修订,材料二:渡江的士族极为重视族谱的修订,因为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当时流传着一因为这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当时流传着一本百家谱。本百家谱。编至卜宪民中国通史编至卜宪民中国通史材料三:材料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浮华世家荣辱与共荣辱与共政治集团政治集团材料一东床快婿世家大族通过什么方式巩固自己的势力?政治联姻材料二:渡江的士日薄西山(士族)无不熏衣剃面,(士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从容出入,望若神仙。颜之推颜氏家训颜之推颜氏家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百姓家。刘禹锡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世家大族最终的命运如何世家大族最终的命运如何?生活奢靡生活奢靡日渐衰落日渐衰落衣衫不整的魏晋名士日薄西山(士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第二幕 江南经济的开发第二幕江南经济的开发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说一说南朝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社会安定社会安定北人南迁北人南迁气候适宜气候适宜长足发展长足发展经重渐移经重渐移南朝德清窑盘口四系青瓷壶南朝青瓷八系壶东汉末年以来,南方经济东汉末年以来,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得南方经济逐的开发,使得南方经济逐渐缩小了与北方的差距。渐缩小了与北方的差距。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第三幕 北方民族大融合第三幕北方民族大融合前秦对北方的短暂统一前秦对北方的短暂统一材料一:及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死,时年五十一。晋书王猛传材料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洛阳伽蓝记前秦统一时期,北方的社会状况是前秦统一时期,北方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苻坚在与东晋的战争中,怎样的,苻坚在与东晋的战争中,有没有胜算?有没有胜算?民族隔阂秦晋对峙材料一:及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前秦:骄傲轻敌军心不稳东晋:正确指挥士气高涨 东晋将这场战争看为东晋将这场战争看为“夷狄夷狄”入侵下的保家卫国战争,入侵下的保家卫国战争,因此获得了极大的精神力量,取得了胜利。因此获得了极大的精神力量,取得了胜利。前秦失败:北方重新陷入前秦失败: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各民族相互攻伐,混乱,各民族相互攻伐,直到北魏统一。直到北魏统一。东晋胜利:政治稳定,东晋胜利:政治稳定,为江南经济的开发打下为江南经济的开发打下基础基础前秦:骄傲轻敌东晋:正确指挥东晋将这场战争看为北魏的民族融合北魏的民族融合材料一: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100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80余次。中华史纲说一说北魏统一后,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各族反叛政权不稳时战时和材料二: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筒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三国志魏书序记鲜卑族有怎样的民族特点?战斗力顽强战斗力顽强从事畜牧业从事畜牧业民风淳朴民风淳朴文化程度较低文化程度较低材料一: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100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材料三:419年,司马楚之从江南来到平城,投靠北魏王朝。投魏后官至高位,并受封琅琊郡王。娶河内公主(鲜卑族)为妻,生下司马金龙。墓志所见北朝的民族融合以司马金龙家族墓志为线索司马楚之本为东晋贵族,在南朝政权更替之际到来了北魏,作为汉人的司马楚之到魏之后受到重用,位至高官,娶鲜卑公主,为何北魏要如此重用司马楚之?学习汉族统治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展现加强团结的民族态度,以缓和民族矛盾,达到巩固统治的需要。汉人胡化胡汉交融材料三:419年,司马楚之从江南来到平城,投靠北魏王朝。投材料四:司马金龙随葬司马金龙随葬漆屏风漆屏风司马金龙随葬司马金龙随葬穿着胡服的陶俑穿着胡服的陶俑漆屏风和大量随葬胡陶俑两组陪葬品的特点是什么?汉文化和游牧文化特点,说明司马金龙深受汉文化和游牧文化特点,说明司马金龙深受胡汉两种文化的影响。胡汉两种文化的影响。北魏加彩陶俑北魏加彩陶俑材料四:司马金龙随葬漆屏风司马金龙随葬穿着胡服的陶俑漆屏材料五:平原王步六孤睿娶东徐州刺史崔鉴的女儿为妻,崔鉴对亲戚们说:“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两晋南北朝十二讲汉族的崔鉴和鲜卑族人步六孤的民族差异体现在哪里?孝文帝的改革会给步六孤睿的生活带来身边变化?说明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差异体现在姓氏上。变化表现为生活上汉姓汉服,血缘上血脉相融;语言上使用汉语。说明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材料五:平原王步六孤睿娶东徐州刺史崔鉴的女儿为妻,崔鉴对亲戚当时百姓殷阜(富足),年登俗乐。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洛阳伽蓝记说一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什么?缓解民族矛盾,增强国家实力。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当时百姓殷阜(富足),年登俗乐。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北方民族融合的两次契机淝水之战前后,苻坚企图通过战争的方式促成南北统一,民族融合。但首先,北方的民族融合问题尚没有解决,民族矛盾仍然较多,这也就注定他失败的命运。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孝文帝不断吸收和学习汉文化,重用汉族大臣,以更为合理与巧妙的方式推进民族融合,最终取得成功。北方民族融合的两次契机淝水之战前后,苻坚企图通过战争的方式促长期分裂承上启下奠基一统胡汉文明长期分裂承上启下胡汉文明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小说内容的试题。通常从情节梳理、情节作用两方面设题考查。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和暗线。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较简单,线索也一般是单线式。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感谢观看,欢迎指导!感谢观看,欢迎指导!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