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89096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必修IIII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发达的古代农业必修II 第一单元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稷稷黍黍麦麦豆豆(菽菽)稻稻五谷丰登五谷丰登稷黍麦豆(菽)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兴旺猪马牛羊鸡狗六畜兴旺猪马牛羊鸡狗神农手持双齿耒神农手持双齿耒神农尝百草神农尝百草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神农手持双齿耒神农尝百草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1、起源:、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神农氏神农氏中国农业的始祖。中国农业的始祖。2 2、表现:、表现: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农作物农作物生产工具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耕作技术刀耕火种石刀、石斧、石犁耒耜、石锄、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治虫南稻北粟粟、稻、黍、稷、麦、桑、麻等频繁迁徙走向定居土地可连续耕种,土地可连续耕种,使人们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使人们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思考:思考: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关键是解决了什么问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关键是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题?为什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世界农业起刀刀耕耕火火种种地力下降,转而迁移地力下降,转而迁移石犁石犁石斧石斧双尖木耒双尖木耒骨耜骨耜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刀耕火种地力下降,转而迁移石犁石斧双尖木耒骨耜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1、起源:、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神农氏神农氏中国农业的始祖。中国农业的始祖。2 2、表现:、表现: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农作物农作物生产工具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耕作技术刀耕火种石刀、石斧、石犁南稻北粟频繁迁徙土地可连续耕种,土地可连续耕种,使人们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使人们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思思考考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关键是解决了什么问题人们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关键是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耒耜、石锄、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肥、治虫走向定居粟、稻、黍、稷、麦、桑、麻等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是世界农业起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耕作技术耕作制度耕作制度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水利灌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两汉两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朝宋朝明清明清铁农具和牛耕耦犁、犁壁、耧车、垄作法代田法曲辕犁(完善)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战思考:思考: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因是?耕作方式的发展源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关键,所以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史上生产力提高最主要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史上生产力提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进。的表现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思考: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耕铁铁农农具具战战国国铁铁犁犁穿穿着着鼻鼻环环的的牛牛尊尊【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使私田大量出现。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铁农具战国铁犁穿着鼻环的牛尊【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汉代耦犁汉代耦犁二人三牛二人一牛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汉代耦犁二人三牛二人一牛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 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种子箱排种管开沟器机架牵引输种管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种子箱排种【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西汉】代田法:用地养地、保苗抗旱,但需较多人力。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西汉】代田法:用地养地、保苗抗旱,但需较多人力。人教版历都江堰都江堰李冰父子李冰父子【战国】秦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3张PPT)都江堰李冰父子【战国】秦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白渠白渠 漕渠漕渠 白渠漕渠宋宋高转筒车高转筒车唐唐筒车筒车翻翻车车模模型型明清明清风力水车风力水车宋高转筒车唐筒车翻车模型明清风力水车材料一: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 材料二:材料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李绅悯农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材料一: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3 3、特点:、特点:1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2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男耕女织3 3、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自给自足4 4、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 2、产生原因:、产生原因:1 1、时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1 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2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4 4、性质:、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的基本模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分散分散性)性)(封闭性)封闭性)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3、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1 1、始终在、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技术革新,不利于技术革新,其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是中国其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是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延续的重要原因;2 2、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阶级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尖锐;3 3、在、在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社会后期成为成为阻碍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因素1 1、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2 2、在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 3、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基础;是封建王朝;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主要财源;4 4、调动了农民生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主要动力动力;5 5、评价:、评价:积积极极消消极极1、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技术革新,其分散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 1、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2 2、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只是少量的,未广泛、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只是少量的,未广泛应用。应用。3 3、西周时期生产发展,生活方式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西周时期生产发展,生活方式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4 4、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5 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式。6 6、耕犁的改进过程及灌溉工具的改进。、耕犁的改进过程及灌溉工具的改进。7 7、都江堰(长江流域),漕渠、白渠、龙首渠(黄河流、都江堰(长江流域),漕渠、白渠、龙首渠(黄河流域)。域)。8 8、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9 9、小农经济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小农经济的产生原因及特点。课堂小结1、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 1、下列有关我国早期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我国早期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石器牛耕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石器牛耕 B.B.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广泛应用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C.C.中国古代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中国古代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 D.D.西周时期,生活方式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西周时期,生活方式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D2 2、牛耕之所以是、牛耕之所以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原因是,原因是 ()A.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B.B.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C.使人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使人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 D.D.使土地不必进行休耕使土地不必进行休耕B3 3、史书记载:、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于 ()A.A.东汉东汉 B.B.曹魏曹魏 C.C.唐朝唐朝 D.D.北北宋宋C随堂练习1、下列有关我国早期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4 4、“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D5 5、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A.B.B.C.C.D.D.B6 6、白居易诗:、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安土重迁的思想 A.A.B.B.C.C.D.D.B4、“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1.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2.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揭示故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3.当然,各要素交代清楚了并不是故事就精彩了。故事不能叙述太简单,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局;也不能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否则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5.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6.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彷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旳又是极细小的,像春蝉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7.“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纳兰容若的这几句词,将这泼墨写意般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感谢观看,欢迎指导!感谢观看,欢迎指导!1.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