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336184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第五讲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第五讲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启蒙运动一、启蒙运动 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哲学的影响下,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欧洲出现的一个遍及全欧的欧洲出现的一个遍及全欧的文化运动文化运动,为法国大革,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运动沿着反教会、反封建的方向前进,但启蒙运动沿着反教会、反封建的方向前进,但较文艺复兴有更强的政治性。文艺复兴着重的是文较文艺复兴有更强的政治性。文艺复兴着重的是文化、文艺、道德;而启蒙运动指向整个上层建筑,化、文艺、道德;而启蒙运动指向整个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第一节 概述一、启蒙运动2启蒙主义以理性为标准衡量一切事物。启蒙启蒙主义以理性为标准衡量一切事物。启蒙主义的理性更加注重普遍的原则:自由、平等、主义的理性更加注重普遍的原则: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博爱,天赋人权等。不同于古典主义的理性,古典主义的理性不同于古典主义的理性,古典主义的理性偏重于伦理意识、行为规范。偏重于伦理意识、行为规范。启蒙运动产生于英国,在法国有着浩大声启蒙运动产生于英国,在法国有着浩大声势,德国也不甘落后。势,德国也不甘落后。启蒙主义以理性为标准衡量一切事物。启蒙主义的3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对于粉碎封建专制和教会它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对于粉碎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宗教自由思想最终使欧洲的教会和国家分离;它的宗教自由思想最终使欧洲的教会和国家分离;它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它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准则。关系的准则。启蒙主义的局限在于过分强调思想的力量,而忽视启蒙主义的局限在于过分强调思想的力量,而忽视了其他。了其他。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4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度;(2)具有深刻的民主性,描写正常生活的普通人,)具有深刻的民主性,描写正常生活的普通人,反映他们的情感和生活;反映他们的情感和生活;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5(3)寻求新的多样化的文学表现形式:)寻求新的多样化的文学表现形式:小说:哲理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小说:哲理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书信体小说戏剧: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创造了属于戏剧: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创造了属于市民戏剧的正剧市民戏剧的正剧在语言方面,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结束了在语言方面,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结束了诗体语言的统治地位,开创了欧洲文学的散文诗体语言的统治地位,开创了欧洲文学的散文化时代。化时代。(3)寻求新的多样化的文学表现形式:6二、英国启蒙主义文学二、英国启蒙主义文学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1、丹尼尔、丹尼尔笛福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 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飘流记摩尔摩尔弗兰德斯弗兰德斯杰克上校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罗克萨娜二、英国启蒙主义文学7“英国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 鲁滨孙是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出现的资产鲁滨孙是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出现的资产者和劳动者形象,同时也是第一个创造性的者和劳动者形象,同时也是第一个创造性的形象,他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将人类的形象,他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将人类的文明史重新经历了一遍。文明史重新经历了一遍。“英国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82、斯威夫特、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16671745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 Gullivers travels 近乎童话般的故事,表近乎童话般的故事,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具有政治达对社会的批判,具有政治内涵,延续了尖锐的、论战内涵,延续了尖锐的、论战式的锋芒。式的锋芒。2、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1667179一共由四卷组成:一共由四卷组成:第一卷第一卷 利立浦特(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Lilliput)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Brobdingnag)第三卷:勒皮他(飞岛国,第三卷:勒皮他(飞岛国,Laputa)、巴尔尼巴比、拉)、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 第四卷:慧骃国(第四卷:慧骃国(Houyhnhnms慧骃慧骃,Yahoo耶胡)耶胡)一共由四卷组成:103、理查孙、理查孙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帕梅拉,又名贞洁得报帕梅拉,又名贞洁得报Pamela 书信体小说书信体小说 帕梅拉帕梅拉 女仆女仆 先生先生 年轻的主人年轻的主人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11克拉丽莎克拉丽莎Clarissa or the History of a Young Lady 克拉丽莎克拉丽莎 拉夫雷斯拉夫雷斯 小詹姆斯小詹姆斯 索尔米斯索尔米斯克拉丽莎Clarissa or the History 12 理查孙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开启了后来被理查孙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开启了后来被称为感伤主义的小说流派。称为感伤主义的小说流派。(感伤主义的命名来自于斯泰恩的感伤旅行(感伤主义的命名来自于斯泰恩的感伤旅行)(感伤主义是感伤主义是18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特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又称主情主义。因排斥理性,崇尚感情,名。又称主情主义。因排斥理性,崇尚感情,也称前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发源于英国,后传也称前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发源于英国,后传入法国、俄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入法国、俄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理查孙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开启了后来被称为感13 “墓园诗派墓园诗派”是是1818世纪中期英国出现的一世纪中期英国出现的一个诗歌派别,属于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一个分个诗歌派别,属于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得名于当代诗人托马斯支,得名于当代诗人托马斯格雷的诗作墓格雷的诗作墓园挽歌。这一流派诗人常以死、坟墓为创作园挽歌。这一流派诗人常以死、坟墓为创作题材,格调低沉,充满悲观失望的感伤情绪和题材,格调低沉,充满悲观失望的感伤情绪和神秘主义思想,令人窒息,它虽然具有感伤主神秘主义思想,令人窒息,它虽然具有感伤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但只是更多地反映了感伤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但只是更多地反映了感伤主义文学的消极面。代表作家有托马斯主义文学的消极面。代表作家有托马斯格雷、格雷、奥立佛奥立佛哥尔斯密等。哥尔斯密等。“墓园诗派”是18世纪中期英国出现的一个144、菲尔丁、菲尔丁 Henry Fielding,17071754积极的民主主义倾向作家,对现实的讽刺十分强积极的民主主义倾向作家,对现实的讽刺十分强烈。烈。约瑟约瑟安德路传安德路传汤姆汤姆琼斯琼斯The History of Tom Jones,A Foundling 4、菲尔丁 Henry Fielding,170717515汤姆汤姆琼斯琼斯The History of Tom Jones,A Foundling现实主义杰作现实主义杰作汤姆汤姆琼斯琼斯 奥尔华绥奥尔华绥 布立菲布立菲 方正先生方正先生 瓦托夫人(珍妮瓦托夫人(珍妮琼斯)琼斯)苏菲亚苏菲亚 威斯特恩威斯特恩 贝纳斯登夫人贝纳斯登夫人 费拉莫伯爵费拉莫伯爵 律师道林律师道林 汤姆是一个可爱的,但不是一个理想的形象,汤姆是一个可爱的,但不是一个理想的形象,急躁、鲁莽,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欲望,但天性急躁、鲁莽,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欲望,但天性善良,有同情心,正直。善良,有同情心,正直。汤姆琼斯The History of Tom Jon16“散文体的滑稽史诗散文体的滑稽史诗”1、模仿史诗结构;模仿史诗结构;2、吸收多种散文叙述成分。吸收多种散文叙述成分。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家庭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家庭 小说等等。小说等等。“散文体的滑稽史诗”17三、三、法国启蒙主义文学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启蒙作家与思想家往往是一体的,在这个启蒙作家与思想家往往是一体的,在这个时期,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往往用文学形象来时期,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往往用文学形象来表达哲学思想。表达哲学思想。哲理小说哲理小说:1818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世纪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样式,一般不着力描绘现实生活及刻画型小说样式,一般不着力描绘现实生活及刻画典型人物,也不重视情节结构的完整性,而是典型人物,也不重视情节结构的完整性,而是通过创造富有寓意的形象和故事,传达作者对通过创造富有寓意的形象和故事,传达作者对于哲学、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见解。于哲学、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见解。三、法国启蒙主义文学18启蒙戏剧:启蒙戏剧:也称为也称为“市民戏剧市民戏剧”或或“正剧正剧”,是一种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是一种反映市民尤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打破悲喜剧的严格界限而又兼具悲喜剧的活,打破悲喜剧的严格界限而又兼具悲喜剧的优点,能够充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的新型剧种。优点,能够充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的新型剧种。首先由狄德罗提出市民剧理论,并影响到首先由狄德罗提出市民剧理论,并影响到博马舍,首次用正剧来指称这种戏剧形式。博马舍,首次用正剧来指称这种戏剧形式。启蒙戏剧:也称为“市民戏剧”或“正剧”,是一种反映市民尤其是191、孟德斯鸠、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波斯人信札波斯人信札1、孟德斯鸠202、伏尔泰、伏尔泰Voltairc,1694-1778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领袖,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领袖,在在18世纪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世纪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有人将有人将18世纪称为世纪称为“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的世纪”2、伏尔泰Voltairc,1694-177821 戏剧戏剧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 (17181718)扎伊尔扎伊尔 (1732)(1732)中国孤儿中国孤儿 (1755)(1755)哲理小说哲理小说 查第格查第格 (1752)(1752)老实人老实人 (1759)(1759)天真汉天真汉 (1767)(1767)戏剧22老实人老实人 老实人老实人 邦葛罗斯邦葛罗斯 居内贡小姐居内贡小姐 “要紧的还是种我们的园子要紧的还是种我们的园子”德勒兹:德勒兹:“老实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从莱布老实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从莱布尼兹到伏尔泰,这是思想史上一个根本的时尼兹到伏尔泰,这是思想史上一个根本的时刻。伏尔泰,这就是启蒙时代,确切地说,刻。伏尔泰,这就是启蒙时代,确切地说,就是光明的制度,物质的生活、理性的制度就是光明的制度,物质的生活、理性的制度”老实人 老实人 邦葛罗斯 居内贡小姐233、狄德罗、狄德罗Denis Diderot 思想家、作家、思想家、作家、戏剧理论家戏剧理论家 艺术评论家艺术评论家 3、狄德罗 Denis Diderot 24“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的主持人的主持人 “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的主编是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的主编是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都要受到理性的批判和衡量。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都要受到理性的批判和衡量。“百科全书派”的主持人25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拉摩的侄儿拉摩的侄儿 对话体的哲理小说对话体的哲理小说 双重人格双重人格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264、卢梭、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法国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家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家近代科学和艺术近代科学和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4、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27新爱洛绮丝新爱洛绮丝朱丽、圣普乐、德朱丽、圣普乐、德沃尔玛沃尔玛第一次感人至深地把爱情当作人类高尚情操来歌颂;第一次感人至深地把爱情当作人类高尚情操来歌颂;第一次饱含深情地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第一次饱含深情地把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我们有了感情而显得伟大我们有了感情而显得伟大”,卢梭代表了由理性到情感,卢梭代表了由理性到情感的转折点,这使他成为了浪漫主义的先驱。的转折点,这使他成为了浪漫主义的先驱。爱弥儿爱弥儿忏悔录(西方著名的忏悔录有三部:圣奥古斯丁、卢梭、托尔忏悔录(西方著名的忏悔录有三部:圣奥古斯丁、卢梭、托尔斯泰)斯泰)新爱洛绮丝285、博马舍、博马舍 Caron de Beaumarchais 费加罗的婚姻费加罗的婚姻5、博马舍 Caron de Beaumarchais 29四、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四、德国启蒙主义文学分期:分期:1、发端期、发端期 戈特舍德戈特舍德2、发展期、发展期 莱辛莱辛G.E.Lessing拉奥孔,汉堡剧评拉奥孔,汉堡剧评剧作萨拉剧作萨拉萨姆逊小姐是德国也是欧洲文学中第萨姆逊小姐是德国也是欧洲文学中第一部市民悲剧。一部市民悲剧。四、德国启蒙主义文学30 探讨了一般文学和一般造型艺术的区别,研究一探讨了一般文学和一般造型艺术的区别,研究一切艺术的共同规律以及各门艺术的特殊规律,把德国文切艺术的共同规律以及各门艺术的特殊规律,把德国文学的发展引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学的发展引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画使用空间中的形体和色彩为符号,诗采用时间中画使用空间中的形体和色彩为符号,诗采用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拉奥孔,或论画与诗的界限31汉堡剧评汉堡剧评1767-1768 汉堡民族剧院汉堡民族剧院 104篇篇奠定了德国现实主义戏剧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德国现实主义戏剧的理论基础 (1)以)以“真实真实”、“自然自然”的现实主义精神全面批判古的现实主义精神全面批判古典主义的戏剧原则和实践典主义的戏剧原则和实践;(2)正视戏剧与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的区别,强调艺术)正视戏剧与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的区别,强调艺术虚构和艺术提炼的重要性虚构和艺术提炼的重要性;(3)性格刻划要追求)性格刻划要追求“内在的真实性内在的真实性”;汉堡剧评 1767-1768 汉堡民族剧院 32(4)重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重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5)关于表演艺术,对演员来说,理解是不够的,必须)关于表演艺术,对演员来说,理解是不够的,必须感受,必须表达出感情;表演的基调,应该平稳而有节感受,必须表达出感情;表演的基调,应该平稳而有节制,即使表现强烈的感情也是如此。制,即使表现强烈的感情也是如此。(4)重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333、狂飙突进时期(、狂飙突进时期(7080年代)年代)狂飙突进运动: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狂飙突进运动: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其名称来源于克林格的剧本规模的文学运动,其名称来源于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在于主狂飙与突进。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在于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返回自然,推崇天才,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返回自然,推崇天才,主张民族意识的崛起,反对束缚和阻碍人的全主张民族意识的崛起,反对束缚和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道德束缚。面发展的社会、道德束缚。代表人物:青年时期的歌德、席勒代表人物:青年时期的歌德、席勒3、狂飙突进时期(7080年代)34赫尔德赫尔德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领袖 论语言的起源论语言的起源(177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773)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1778)赫尔德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35席勒席勒JCFSchiller阴谋与爱情阴谋与爱情费迪南费迪南路伊丝路伊丝伍尔牧(秘书)伍尔牧(秘书)瓦尔特瓦尔特米勒米勒恩格斯:恩格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席勒 JCFSchiller36歌德歌德 Johann Wolfgang Goethe铁手骑士葛兹铁手骑士葛兹冯冯伯利欣根伯利欣根 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歌德 Johann Wolfgang Goethe374、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由狂飙突进时期到古典时期的转折点是法国大革(由狂飙突进时期到古典时期的转折点是法国大革命)以命)以1794年到年到1805年歌德与席勒合作的十年为标年歌德与席勒合作的十年为标志,这也标志了德国民族文学的最后形成。志,这也标志了德国民族文学的最后形成。特点: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特点: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和谐和谐”的形式与纯洁的语言的形式与纯洁的语言 代表人物:晚年的歌德代表人物:晚年的歌德 4、古典主义时期 (由狂飙突进时期到古典时期38第二节第二节歌德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将德国文学从封闭状态提升到世界水平将德国文学从封闭状态提升到世界水平一、生平一、生平(17491832)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十一岁时写了第一部剧本十一岁时写了第一部剧本最开始的文学创作是抒情诗,民歌色彩浓郁最开始的文学创作是抒情诗,民歌色彩浓郁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39野玫瑰野玫瑰少年看见红玫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多么娇嫩多么美!多么娇嫩多么美!急急忙忙跑去看,急急忙忙跑去看,心中暗自赞美。心中暗自赞美。玫瑰,玫瑰,红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玫瑰,玫瑰,红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少年说:少年说:“我摘你回去,原野上的小玫瑰!我摘你回去,原野上的小玫瑰!”玫瑰说:玫瑰说:“我刺痛你,使你永远不忘记,我绝不答我刺痛你,使你永远不忘记,我绝不答应你。应你。”玫瑰,玫瑰,红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玫瑰,玫瑰,红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野玫瑰40粗暴少年伸手摘,粗暴少年伸手摘,原野上的小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玫瑰自卫去刺他,玫瑰自卫去刺他,还是遭到他采折,还是遭到他采折,徒然含悲她忍泪。徒然含悲她忍泪。玫瑰,玫瑰,红玫瑰。玫瑰,玫瑰,红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原野上的小玫瑰!粗暴少年伸手摘,4117701775,狂飙突进时期,狂飙突进时期代表作:葛兹代表作:葛兹封封伯利欣根伯利欣根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信体书信体真正进入文学创作,由一段爱情产生,真正进入文学创作,由一段爱情产生,对象是他的好友凯斯特利尔的未婚妻夏绿蒂对象是他的好友凯斯特利尔的未婚妻夏绿蒂布芙布芙维特维特绿蒂绿蒂阿尔伯特阿尔伯特17701775,狂飙突进时期4217861805,魏玛古典主义时期:,魏玛古典主义时期:(17751786,十年从政生涯),十年从政生涯)17861789:伊菲戈涅在陶里斯:伊菲戈涅在陶里斯塔索塔索在这个时期,他放弃了狂飚突进时期的激在这个时期,他放弃了狂飚突进时期的激情,走向务实,但务实只是他思想中的一个阶情,走向务实,但务实只是他思想中的一个阶段,不是最后的也不是最高的阶段。段,不是最后的也不是最高的阶段。17861805,魏玛古典主义时期:4317941805:与席勒合作十年:与席勒合作十年威廉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赫尔曼和窦绿苔(背景是法国大赫尔曼和窦绿苔(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关注的是流亡者,欣赏的是古革命,关注的是流亡者,欣赏的是古典美,而不是流血的残酷的革命,这典美,而不是流血的残酷的革命,这种态度一直保留到晚年。)种态度一直保留到晚年。)浮士德第一部(浮士德第一部(1806)17941805:与席勒合作十年44最后十年:最后十年:威廉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亲与力亲与力自传诗与真自传诗与真完成浮士德完成浮士德最后十年:45奥尔巴赫地下酒馆外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塑奥尔巴赫地下酒馆外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塑像像奥尔巴赫地下酒馆外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塑像46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47二、浮士德二、浮士德浮士德从浮士德从1773年开始构思,年开始构思,1790年发表年发表片断,片断,1806年发表第一部,以后年发表第一部,以后20年构思第二部,年构思第二部,1831年最终完成。年最终完成。浮士德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体现了浮士德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体现了歌德一生的思想发展历程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歌德一生的思想发展历程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欧洲从文艺复兴以来是欧洲从文艺复兴以来300多年间思想文明进程多年间思想文明进程的写照。的写照。取材于取材于16世纪的民间传说。世纪的民间传说。二、浮士德48开端:天上序幕开端:天上序幕天上序幕:关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赌赛天上序幕:关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赌赛上帝上帝:认为人类虽会在前进途中走弯路,但最认为人类虽会在前进途中走弯路,但最终不会迷失方向,持乐观态度。终不会迷失方向,持乐观态度。靡非斯特:否定的、怀疑的态度,认为人类不靡非斯特:否定的、怀疑的态度,认为人类不论做多大的努力,只会带来堕落,人类的理智论做多大的努力,只会带来堕落,人类的理智只能带来痛苦。自夸能够诱惑人类离开上帝指只能带来痛苦。自夸能够诱惑人类离开上帝指明的道路。明的道路。开端:天上序幕49 上帝上帝靡非斯特靡非斯特 浮士德浮士德 这样的一个打赌,就使浮士德的探索超越了个这样的一个打赌,就使浮士德的探索超越了个人,而具有普遍的意义。而靡非斯特和浮士德的人,而具有普遍的意义。而靡非斯特和浮士德的纠葛是天上赌赛的具体化。纠葛是天上赌赛的具体化。上帝 50五个场景五个场景1、对知识的追求及厌倦、对知识的追求及厌倦 陷入精神危机,深感绝望。浮士德对追求知识这种陷入精神危机,深感绝望。浮士德对追求知识这种人生方式意义的怀疑,对知识的追求不能给人以终极人生方式意义的怀疑,对知识的追求不能给人以终极的满足。的满足。五个场景51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522、对爱情及感官享受的追求及挫折、对爱情及感官享受的追求及挫折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不能给浮士德带来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不能给浮士德带来终极的满足,人生的最高意义在爱情中无法找终极的满足,人生的最高意义在爱情中无法找到。到。2、对爱情及感官享受的追求及挫折53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54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55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563、对济世理想的追求及失败、对济世理想的追求及失败宫廷中,希望从政。宫廷中,希望从政。假面舞会,虚伪的人格、虚伪的表演。假面舞会,虚伪的人格、虚伪的表演。4、对古典美理想的追求及幻灭、对古典美理想的追求及幻灭回归古希腊,从中发现新的精神源泉的精神寻根之旅。回归古希腊,从中发现新的精神源泉的精神寻根之旅。浮士德和海伦的孩子欧福良,以拜伦为原型,生命脆弱短暂、浮士德和海伦的孩子欧福良,以拜伦为原型,生命脆弱短暂、躁动。躁动。3、对济世理想的追求及失败57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58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595、对创造性事业的追求及最后的断案、对创造性事业的追求及最后的断案 围海造田围海造田 忧愁吹瞎了浮士德的双眼,伟大事业有了不人忧愁吹瞎了浮士德的双眼,伟大事业有了不人道的因素,无法使他产生满足,但忧愁不能阻止他道的因素,无法使他产生满足,但忧愁不能阻止他的前进。的前进。5、对创造性事业的追求及最后的断案60结局结局结局结局上帝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输给上帝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输给上帝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输给上帝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输给魔鬼,表明歌德对人类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魔鬼,表明歌德对人类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魔鬼,表明歌德对人类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魔鬼,表明歌德对人类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充满痛苦的探索精神的最后肯定。充满痛苦的探索精神的最后肯定。充满痛苦的探索精神的最后肯定。充满痛苦的探索精神的最后肯定。结局61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课件62人物形象的意蕴人物形象的意蕴浮士德:浮士德:(1)在上帝、魔鬼和浮士德所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在上帝、魔鬼和浮士德所构成的三角关系中,他是作为整个人类的代表存在的。他是作为整个人类的代表存在的。他一生奋斗的结局,象征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他一生奋斗的结局,象征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作为人类的代表,他又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作为人类的代表,他又是善与恶的矛盾统一体。人物形象的意蕴63(2)在浮士德和他生活的时代关系中,他集中体)在浮士德和他生活的时代关系中,他集中体现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现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追求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朝气蓬勃和远他的追求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朝气蓬勃和远大理想。大理想。从思想特征上看,他探索的起点和归宿都是资从思想特征上看,他探索的起点和归宿都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高度体现。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高度体现。他探索的五个阶段,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他探索的五个阶段,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的探索历程。阶级的探索历程。(2)在浮士德和他生活的时代关系中,他集中体现为上升时期资产64靡非斯特:靡非斯特:(1)是一个邪恶的象征。)是一个邪恶的象征。(2)但它的意义并不是纯粹的恶,而是一个否定的)但它的意义并不是纯粹的恶,而是一个否定的精灵,是否定精神的体现。它也可以具有积极意义,精灵,是否定精神的体现。它也可以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作为动力来否定消极无为。否定的精灵无所谓可以作为动力来否定消极无为。否定的精灵无所谓动与静,善与恶,它刺激着人类不断怀疑、不断展动与静,善与恶,它刺激着人类不断怀疑、不断展开新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说,靡非斯特既是上帝开新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说,靡非斯特既是上帝的对手,也是上帝的使者,只有将其否定精神加入的对手,也是上帝的使者,只有将其否定精神加入浮士德,才构成浮士德不断追求不断否定的浮士德浮士德,才构成浮士德不断追求不断否定的浮士德式的过程。式的过程。靡非斯特:65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对比手法;、对比手法;上帝上帝魔鬼;浮士德魔鬼;浮士德靡非斯特靡非斯特 2、语言风格复杂,体裁多变;、语言风格复杂,体裁多变;严肃与轻松、明朗与隐晦、真诚与嘲讽严肃与轻松、明朗与隐晦、真诚与嘲讽 自由韵体、民歌、古希腊悲剧诗体自由韵体、民歌、古希腊悲剧诗体 3、宏伟的艺术结构。、宏伟的艺术结构。艺术特色: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