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运用-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34431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29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运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运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运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运用1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承载功能连接功能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承载功能连接功能2承载功能能够操作承载功能能够操作3连接功能中介与桥梁连接功能中介与桥梁4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网络载体大众传媒管理载体新媒体人际关系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网络载体大众传媒管5文化载体教育的原则,是通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文化导向人的灵魂之本源和根基。之本源和根基。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文化载体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之本6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7活动载体生产劳动和智育、体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活动载体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8管理载体1、强制性、强制性2、阶级社会的阶级性、阶级社会的阶级性3、组织性、组织性管理载体1、强制性9大众传媒通过大众传媒把文化传递给下通过大众传媒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种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种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化遗产。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教育功能,即让一代代人在社教育功能,即让一代代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认同社会传会化过程中学习、认同社会传统、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统、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沙莲香大众传媒通过大众传媒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10网络载体1、开放性、开放性2、平等性、平等性3、交互性、交互性4、融合性、融合性5、快捷性、快捷性6、虚拟性、虚拟性网络载体1、开放性11人际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总和。马克思人际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12新媒体将不仅仅是工具,新媒体即生活,新媒体时代到来了!新媒体具有平等、迅速、直接、互动、重视用户体验、尊重个性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实现了人们使用新媒体的平等地位,传受双方对信息交流过程拥有平等的控制权;每个人都是媒体,任何信息即时传播,直接表达,比传统媒体更迅速、更直接;传受双方可以直接参与留言、评论、讨论,互动性强。新媒新媒体体新媒体将不仅仅是工具,新媒体即生活,新媒体时代到来了!新媒体13树立新媒体思维方式,开创高校思树立新媒体思维方式,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政教育新局面1.跨界融合、跨界融合、协同同创新新2.建设新型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树立新媒体思维方式,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1.跨界融合、协同14树立新媒体思维,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放下教师的身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学生的新媒体体验;迅速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反馈和引导;变冗长、单调的表达为活泼、短小精悍的表达;学会用互动手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服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无论语言表达还是议题选择都要贴近学生的需求。按照新媒体规律维护官方平台,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要在晚上、中午等学生上网集中的时段加强维护,并用丰富的信息形式和内容来吸引学生。树立新媒体思维,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放下教师的身份,以平等的15三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组合创新选择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组合创新选择16选择环境内容对象选择环境内容对象17组合科学性动态性最优化组合科学性动态性最优化18创新时代代发展展社会社会发展展人的人的发展展创新时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19谢谢您的聆听!谢谢您的聆听!谢谢您的聆听!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