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八章刑法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34405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第八章刑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思修第八章刑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思修第八章刑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第二节 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n一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刑法的概念和原则n(一一)刑法的概念刑法的概念n 刑法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规规定的维护其统治而规规定的有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有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行为处以何种刑对犯罪行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即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的法律。(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n1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n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依照法律定罪处刑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不得定罪处刑定罪处刑.n2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n 任何人犯罪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n3 3、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n 刑罚的轻重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二、犯罪二、犯罪n(一一)犯罪的概念犯罪的概念n 我国刑法第我国刑法第1313条规定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领土完整和安全安全,分裂国家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认为是犯罪.”.”n(二二)犯罪的特征犯罪的特征n1.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n2.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即具有刑事违法性.n3.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刑罚处罚性即具有刑罚处罚性.(二)犯罪构成二)犯罪构成n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和主观要件的总和.n1 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n 是指为我国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是指为我国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义社会关系.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n2 2、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n 犯罪活动的外观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犯罪活动的外观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以以及犯罪的时间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地点和方法等.n3 3、犯罪主体、犯罪主体n 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刑事责任年龄人和单位。刑事责任年龄n4 4、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n 是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状是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状态;故意和过失。态;故意和过失。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n1.犯罪时已满犯罪时已满16周岁的人的,负完全刑事责任。周岁的人的,负完全刑事责任。n2.犯罪时已满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犯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承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担刑事责任。n3.不满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n我国刑法还规定,已满我国刑法还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单位犯罪单位犯罪n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施的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n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三)两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三)两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nA A、正当防卫正当防卫:n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的防卫不法侵害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的防卫行为。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行为。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n1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不受侵害而实施防卫。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不受侵害而实施防卫。n2 2: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n3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n4 4: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n5 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n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付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付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出发。对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出发。对正在进行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案例:案例:n郭某,男,郭某,男,31岁,某体工队教练。岁,某体工队教练。2005年年5月月4日晚,郭被周、赵两人拦截并强行搜身,遂日晚,郭被周、赵两人拦截并强行搜身,遂发生打斗。郭摆脱二人后,周、赵掏出刀继续发生打斗。郭摆脱二人后,周、赵掏出刀继续追赶,郭跑到木器厂内抓起一根木棒返身打去,追赶,郭跑到木器厂内抓起一根木棒返身打去,击中追在前面的赵某的头部,周见同伙倒地,击中追在前面的赵某的头部,周见同伙倒地,转身变逃。郭追上后用木棒将周击倒后,用木转身变逃。郭追上后用木棒将周击倒后,用木棒乱打。此时木器厂保卫干事于某听见响动出棒乱打。此时木器厂保卫干事于某听见响动出来查看,并上前制止,但是于并未说明自己的来查看,并上前制止,但是于并未说明自己的身份,郭误以为于是周赵身份,郭误以为于是周赵的同伙,拾起刀刺中的同伙,拾起刀刺中于的右臂。至此,郭先后致赵重度颅脑损伤死于的右臂。至此,郭先后致赵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周肋骨骨折,多处软组织损伤,于治疗后亡,周肋骨骨折,多处软组织损伤,于治疗后右臂功能受损。右臂功能受损。案例:案例:宁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的财物,王某夺下三角刀,并宁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的财物,王某夺下三角刀,并将宁某推倒在水泥地,宁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将宁某推倒在水泥地,宁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刀将宁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认某随后持三角刀将宁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认定正确的是(定正确的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 B B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防卫过当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防卫过当 C C防卫过当防卫过当 .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故意杀人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故意杀人B B、紧急避险紧急避险n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的行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n1.1.必须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必须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n2.2.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而采取的。n3.3.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n4.4.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n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武某驾车行使时突见前方五米处两个孩子向右横武某驾车行使时突见前方五米处两个孩子向右横穿马路,武某一面紧急刹车,一面向右急打方穿马路,武某一面紧急刹车,一面向右急打方向盘,车身将路边一电线杆撞断,将路边一行向盘,车身将路边一电线杆撞断,将路边一行人砸成重伤。武某导致他人受伤的行为属于(人砸成重伤。武某导致他人受伤的行为属于()过失重伤罪过失重伤罪 紧急避险紧急避险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 意外事件意外事件(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几种犯罪形态(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几种犯罪形态 犯罪预备、未遂、既遂和中止犯罪预备、未遂、既遂和中止nA A、犯罪预备犯罪预备n1 1、定义: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定义: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行为。造条件的犯罪行为。n2 2、特征、特征:1 1)有犯罪的目的和意图有犯罪的目的和意图2 2)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了犯罪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3 3)因为客观)因为客观原因没有转化为实施原因没有转化为实施n3 3、处罚: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处罚: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除处罚。B B、犯罪未遂犯罪未遂n1 1、定义: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定义: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犯罪行为。n2 2、特征:、特征:1 1)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 2)没有)没有完成犯罪构成的所有要件完成犯罪构成的所有要件3 3)原因是主观)原因是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完成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完成n3 3、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C、犯罪既遂犯罪既遂n1、定义:完成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定义:完成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n2、分类:、分类:n行为犯行为犯n危险犯危险犯n结果犯结果犯D D、犯罪中止犯罪中止n1 1、定义: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定义: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n2 2、条件:犯罪过程中;主观主动放弃、条件:犯罪过程中;主观主动放弃n3 3、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n“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标志。的区别标志。“未得逞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标志。遂的区别标志。“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标是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标志。志。n某日晚某日晚8时许,李剑、李军华、黄德等时许,李剑、李军华、黄德等10人到人到某工厂寻衅滋事、调戏女工。当该厂厂长和工某工厂寻衅滋事、调戏女工。当该厂厂长和工人前来制止时,李剑从同伙手中接过杀猪刀朝人前来制止时,李剑从同伙手中接过杀猪刀朝人群乱砍,致一工人面部受轻伤。李剑在逃跑人群乱砍,致一工人面部受轻伤。李剑在逃跑途中,听到后面有人跑来,误以为是工厂的人途中,听到后面有人跑来,误以为是工厂的人追他,即转身朝来人的腹部刺了一刀,结果将追他,即转身朝来人的腹部刺了一刀,结果将紧随其后的同伙黄德刺死。紧随其后的同伙黄德刺死。n问题问题李剑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李剑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n分析李剑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李剑在寻李剑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李剑在寻衅滋事的过程之中,被人追赶,便意图将衅滋事的过程之中,被人追赶,便意图将追赶的人刺伤或者刺死。在实施行为的时追赶的人刺伤或者刺死。在实施行为的时候,他对追赶者是死是伤处于一种放任的候,他对追赶者是死是伤处于一种放任的心理态度,应当按实际发生的结果定罪。心理态度,应当按实际发生的结果定罪。本案中,李剑的行为导致了他人死亡的结本案中,李剑的行为导致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属于间接故意杀人。至于李剑本果,应当属于间接故意杀人。至于李剑本想杀死追赶者却杀死了自己的同伙,属于想杀死追赶者却杀死了自己的同伙,属于犯罪对象错误,而杀人罪的对象不属于构犯罪对象错误,而杀人罪的对象不属于构成要件的范围,对象错误不影响行为人犯成要件的范围,对象错误不影响行为人犯罪的性质。罪的性质。n李某,某日晚李某,某日晚8时许,李某乘邻居陈某一人在时许,李某乘邻居陈某一人在家,闯进陈家,锁上房门,提出和陈发生性关家,闯进陈家,锁上房门,提出和陈发生性关系。陈不同意,李即按住陈的双手,骑在陈的系。陈不同意,李即按住陈的双手,骑在陈的身上。陈在反抗中抓破李的脖子,李把陈的裤身上。陈在反抗中抓破李的脖子,李把陈的裤子扯破,欲行强奸。陈急中生智,说:子扯破,欲行强奸。陈急中生智,说:“俺小俺小姑子一会儿要来。姑子一会儿要来。”并看了一下手表。李闻听,并看了一下手表。李闻听,恐陈告发,就罢手起身,向陈赔礼后走掉。恐陈告发,就罢手起身,向陈赔礼后走掉。问题问题请分析李某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请分析李某的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停止形态?形态?n分析:李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犯罪的中止形态。考分析:李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犯罪的中止形态。考查行为人的行为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查行为人的行为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首先要把握住行为人之所以没有完成犯罪中止,首先要把握住行为人之所以没有完成犯罪的原因。如果犯罪行为停止下来是由于犯罪人自的原因。如果犯罪行为停止下来是由于犯罪人自己意志以内的原因,在能够继续实施犯罪的情况己意志以内的原因,在能够继续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而基于各种动机主动放弃犯罪的,均属犯罪中下而基于各种动机主动放弃犯罪的,均属犯罪中止;如果犯罪行为停止下来是由于发生了犯罪人止;如果犯罪行为停止下来是由于发生了犯罪人意志以外的、足以阻止其犯罪继续实施的情况而意志以外的、足以阻止其犯罪继续实施的情况而使犯罪人不得不放弃犯罪的,则根据行为处于预使犯罪人不得不放弃犯罪的,则根据行为处于预备阶段还是实行阶段而分别构成犯罪预备或者犯备阶段还是实行阶段而分别构成犯罪预备或者犯罪未遂。罪未遂。n在本案中,李某在实施强奸犯罪的过程中,之所在本案中,李某在实施强奸犯罪的过程中,之所以停止犯罪的继续实施,并非出现了意志以外的以停止犯罪的继续实施,并非出现了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犯罪,而是因为怕告发而起身原因而不得不放弃犯罪,而是因为怕告发而起身作罢,主动停止了犯罪,属于犯罪的中止形态。作罢,主动停止了犯罪,属于犯罪的中止形态。案例: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心生怨恨。某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心生怨恨。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乙的行为是犯罪未人恶念,将菜倒掉。乙的行为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遂还是犯罪中止?分析:n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条件:犯罪过程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条件:犯罪过程中;主观主动放弃。本题中,乙出于杀中;主观主动放弃。本题中,乙出于杀人的故意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害甲,人的故意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害甲,但因久等未归且有惧怕法律制裁,方打但因久等未归且有惧怕法律制裁,方打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乙放弃犯罪积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乙放弃犯罪积极阻止危害结果的发送,构成犯罪中止。极阻止危害结果的发送,构成犯罪中止。案例案例n李某,男,李某,男,43岁,农民。岁,农民。2005年年7月月28日,李日,李乘邻居王某丈夫不在家之机,强行对王某进行乘邻居王某丈夫不在家之机,强行对王某进行侮辱、猥亵、预行强奸,正巧窗外有人找鸡雏,侮辱、猥亵、预行强奸,正巧窗外有人找鸡雏,李恐被人发现溜走。次日上午李又去王某家,李恐被人发现溜走。次日上午李又去王某家,再次对王某进行猥亵,并将王某按倒在炕上欲再次对王某进行猥亵,并将王某按倒在炕上欲行强奸。王说:行强奸。王说:“你再不放我,我就和你拼命。你再不放我,我就和你拼命。”李感到再继续下去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便走李感到再继续下去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便走掉了。李的两次行为各属于犯罪的哪一个阶段掉了。李的两次行为各属于犯罪的哪一个阶段?为什么?为什么?(五)共同犯罪(五)共同犯罪nA A、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的概念n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n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n1 1、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n2 2、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n3 3、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nB B、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的形式n 共同犯罪的形式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共同犯罪的形式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罪集团。犯罪集团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犯罪集团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C C、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共同犯罪人的种类n 我国刑法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我国刑法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把共同犯罪人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把共同犯罪人 分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n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子。n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作用的犯罪分子。n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n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罪分子。案例:n甲,甲,1986年年5月出生;乙,月出生;乙,1987年年11月月出生,丙,出生,丙,1989年年4月出生。为了筹集上月出生。为了筹集上网的费用,三人于网的费用,三人于2002年年7月将月将7岁女孩岁女孩小红绑架,向起父母索要人民币小红绑架,向起父母索要人民币5000元。元。交款时被警方抓获。你认为甲乙丙是否交款时被警方抓获。你认为甲乙丙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要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n1.甲年满甲年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但不周岁,应负刑事责任,但不适用死刑;适用死刑;n2.乙年满乙年满14周岁,只付刑法规定的八种周岁,只付刑法规定的八种罪的刑事责任。本案涉嫌绑架罪,在刑罪的刑事责任。本案涉嫌绑架罪,在刑法规定的八种罪之外,因此,乙不负刑法规定的八种罪之外,因此,乙不负刑事责任;事责任;n3.丙未满丙未满14周岁,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周岁,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因此,他不负刑事责任。龄,因此,他不负刑事责任。三、刑罚三、刑罚n(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n1.1.定义:刑罚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人民法院定义:刑罚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人民法院依法处罚犯罪分子的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依法处罚犯罪分子的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法。n2 2刑罚的基本特征:刑罚的基本特征:n 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n 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刑罚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n 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适用;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适用;n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n刑罚刑罚主主 刑刑附加刑附加刑1 1、管制、管制2 2、拘役、拘役3 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4 4、无期徒刑、无期徒刑5 5、死刑、死刑1 1、罚金、罚金2 2、拘役、拘役3 3、没收财产、没收财产4 4、驱逐出境、驱逐出境(二)刑法种类二)刑法种类(三三)刑罚的具体运用刑罚的具体运用n1 1、量刑、量刑n 量刑是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裁量决定刑量刑是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罚的一种审判活动。n 人民法院量刑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人民法院量刑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犯罪的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有性质、犯罪的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判处。关规定判处。n2 2、累犯、累犯n 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 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3 3、自首和立功、自首和立功n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或者被采取强制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的行为。n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4 4、数罪并罚、数罪并罚n数罪并罚是指一人犯数罪,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在法数罪并罚是指一人犯数罪,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的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的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和方法,酌情决定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定的并罚原则和方法,酌情决定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n5 5、缓刑、缓刑n是指对具备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暂缓执行刑罚,只要是指对具备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暂缓执行刑罚,只要他在缓刑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在执行他在缓刑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在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的一种刑罚制度。四、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四、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n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危害国家安全罪n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n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n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种类种类(五)侵犯财产罪(五)侵犯财产罪n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n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七)危害国防利益罪n (八)贪污贿赂罪(八)贪污贿赂罪n (九)渎职罪(九)渎职罪n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十)军人违反职责罪写在最后写在最后成功的基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33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