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法-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333029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建筑设计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建筑设计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方法2010.09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总学时:16l学分:1l课程类别:学位l考核类别:考试l考核方式:课程作业建筑师访谈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1.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方法?2.设计观:建筑设计与广义设计什么是设计?3.建筑观:设计问题的构成什么是建筑?4.设计思维的特征、机制及工具5.建筑设计的程序与组织6.创造性与个性化的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设计究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能从实践中“悟”出的经验,还是一种可教、可学的技能?l建筑师的设计过程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l理性与灵感在设计思维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l为什么自然界存在着没有经过人为设计却非常合理的东西?(进化的观点、自然选择的鬼斧神工)l为什么民间(民居)建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值得建筑师学习?(长时段作用、集体无意识)大自然的“设计”:生物的本能与进化大自然的“设计”民居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民间智慧的凝聚与传承,长时段、集体无意识(扩展阅读:TheArchitecturewithoutArchitects)建筑师向民间学习“设计”:应对气候的策略福斯特:masdareco-city,阿联酋中东的市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方法:Method,Way,Approach 关注过程l方法学/方法论:Methodology 对过程理性/合理性的研究,即:不关心结果(建筑)而关心它产生的过程;不关心具体的形式而关心决定它的各个因素。l过程合理性通过对过程的控制来达到对结果的控制。(参数化设计Perimetric Design)l方法研究与设计能力的提高 设计过程中所有“共性”的现象,都是方法研究关注的对象。从经验上升到方法。l学习“方法”的方法 方法的建立与设计分析是可逆的过程。通过实例分析(特别是对于竞赛方案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共性的规律(一题多解现象更有可比性):James Stirling:“一种做法出现一次是偶然的(accidential),出现两次也许是一种巧合(coincidence),而出现三次就是故意的(deliberate)”。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一种创造性活动l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过程l一种改进现实的活动(使人造物/环境产生变化)l一种从现存事实到未来可能的转换l一种决策活动l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基于现状、针对目标、创造性的问题求解(problem solving)活动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设计不是发明新事物的过程,而是发现存在于现有事物中的规律的过程。l建筑的个性来自于建筑师的个性还是来自于建筑自身的个性?(即:当一个建筑项目的使用对象和目的以及所在的基地被确定后,建筑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建筑师的任务是以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方式将“已经存在的建筑”引导出来而已。)米开朗基罗在采石场感到的“一种想把束缚在石头中的生命解放出来的欲望”。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认识论”决定“方法论”对设计的不同认识导致不同的设计方法l两种对立的方法论:“艺术创作”法/“问题求解”法:1)“艺术创作”法:依赖经验、灵感、悟性、激情,强调素质、修养、和潜移默化,创作对象(艺术作品)是创作主体(艺术家)意志的表现;2)“问题求解”法:以理性为基础的信息处理过程。针对已知条件和未知目标的决策过程,逻辑的、可以学习的技能。l设计的特征:因为设计目标是不明确的、复杂的、无止境的,所以设计结果不求最优,只求满意。是一题多解的。设计竞赛、课程设计中多人做同一个题目的依据。灵感和顿悟与理性并不是不相容的,灵感可以理解为理性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短路”,即:信息之间、素材之间突然产生关联。所以灵感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设计有通则,无定式。艺术家和建筑师:不同的个性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什么是建筑?设计目标的描述l建筑的决定因素有哪些?设计问题的构成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建筑:艺术形式美、审美、“凝固的音乐”l建筑:实体雕塑性(Le Corbusier:体量在光线中的表演)l建筑:空间/时间(电影)l建筑:实体/空间(老子道德经)l建筑:场所(N.Schultz)l建筑:城市的构件(L.Krier/A.Rossi)l建筑:有装饰的棚子(R.Venturi)l建筑:房屋(building)+艺术(art)l建筑:材料的构造architectonic(Mies:仔细地把两块砖头放在一起)l建筑:后审美艺术(W.Benjamin)l建筑:掩蔽物(shelter)、产品(product)、文物(relics)三个层次的属性对应着三个目标安全、效益、意义(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l建筑:环境、文化、生态(“广义建筑学”观点)l目标与手段:火箭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区别?目标简单手段复杂目标复杂而手段简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影响设计的因素:气候、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习俗、法规、信仰、美学、材料、工期、使用、偶然因素基地/环境空间/使用材料/构造建筑形式3.4 基本建筑的概念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PAUL LASSEU:南大建筑Need需求Context文脉Form形式建筑形式空间/形体材料/构造场地/环境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Louis Sullivan:lLouis Kahn:lCarol Willis:FormFunctionFormFunctionFormFinance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FormTectonicContextFunction空间/使用(需求)基地/环境(条件)材料/构造(手段)功能决定形式建筑设计方法环境决定形式建构决定形式建构决定形式建构决定形式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思维模型:黑箱(BLACK BOX)不可知 玻璃箱(GLASS BOX)可探知l思维类型:形象思维(Imagining)关注内心、无目标 理性思维(Reasoning)关注外部世界、有目标l思维形态:收敛性(convergent)有确定答案、封闭系统、推理 发散性(divergent)无确定答案、开放系统、想象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单向输出)脑手/笔图脑手/笔图眼(循环反馈)保罗拉索:图解思考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反馈: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识别和判断l反馈能力决定设计能力l经验决定反馈能力的高低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水 杯(容器)l思维 语言l设计思维 草图/工作模型/计算机模型水的形态取决于容器的形状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三种工具的作用机制是相同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自我交谈发展设计思维l与他人交谈合作/沟通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无比例草图(抽象化、概念化、漫画化)l相对比例草图l绝对比例草图(比例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示意图/分析图(diagram)l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l轴测图/等轴投影图(isometric):俯视、仰视、透视、剖视、爆炸视(exploded isometric)l透视图:一点法、成角法、局部、人看、狗看(dog view)/轮看(wheel view)、鸟瞰(bird eye view)、虫看(earthworm view)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钢笔l铅笔l拼贴/合成l彩笔l半透明纸l不透明纸l单页/成册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把思维当成一种技能而不是一种天赋是提高这种技能的第一步”Edward de Bono:Practical Thinking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培养观察、组织/概括、表达/表现能力 (眼力)(脑力)(手头功夫)l训练眼、脑、手的协调能力(心灵手巧、得心应手)参见卢健松从速写到设计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Le CorbusierlAlvar AaltolLouis KahnlAlvaro SizalTadao AndolMichael GraveslSteven Holl 勒柯布西耶路易康路易康安藤忠雄诺曼福斯特阿尔瓦罗西扎斯蒂文霍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马里奥博塔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第一阶段 信息消化(assimilation)将全面信息与特殊信息(与设计问题紧密关联的信息)进行消化、归类、排序。l第二阶段 总体研究(general study)调查研究设计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与方式。l第三阶段 发展完善(development)对第二阶段提炼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发展、完善(refinement)。l第四阶段 信息交流(communication)就设计解决途径与设计团队内部和外部的人员进行交流。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建筑实践与管理手册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信息消化总体研究发展完善信息交流四个步骤之中,存在着不可预料的跳跃和重叠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分析综合评价决策分析综合评价决策分析综合评价决策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细节设计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分析综合评价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分析评价综合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明确设计问题 (Problem Definition)l多方案研究 (Developing Alternatives)l评价方案 (Evaluating Alternatives)l选择 (Selection)l交流(传达表现)(Communication)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无止境时间、金钱、信息的局限l无正确答案不求最优、只求满意l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l主观性不可避免l规范性(Prescriptive)而非描述性(Descriptive)l面向现实需求l多人/多学科参与、合作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个人设计l小组设计(team work)l公众参与设计(public participation/participative design)l个人设计要求发展对应于日益复杂的问题进行自我快速交流的能力。承认设计问题的复杂性,同时尽可能地对设计问题进行综合而系统的观察。图解思考有助于活跃个人思维。l小组设计要求交流设想、共享目标和充分发挥每一组员的专长。1)优点:l应用到工程上的专门知识大大超过个体建筑师的能力;l可以提供考虑的建筑形式广泛多样;l通过小组工作能激励思维,促进创造力;l基于小组的工作比基于个体建筑师的工作具有更多的生存机会。2)规则:l不急于对任何人的设想下判断;l放任自流,让每一成员的想象随意漫游;l设想越多越好;l相互从他人的设想上建立自己的设想。3)技巧:l以同等地位接受相互的贡献;l个人目标服从小组目标;l集中每一成员的设想相互帮助提高;l经常保持幽默感,适时反映在言谈行为之中。l公共参与设计 要求发展交流手段,跨越传统专业语言的界限,允许公众平等地参与设计与施工过程。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创造性是某种智力活动,是发生在某些特别人物头脑里的创见?l创造性是突发奇想?是标新立异?是打破常规?是超越传统?l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l创造性(creative)与创新性(innovative)、原创性(originative)是一回事吗?l创造性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可以培养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三种有创造性的人:一)日常谈话中被广泛采用,指那些表达出不同寻常思想的、有趣的、有激励所用的人那些显得特别聪明的人。二)那些以奇妙的、独创的方式体验世界的人。三)像达芬奇、爱迪生、毕加索或爱因斯坦这样的人,他们以某种重要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文化。l两个和创造性相关的术语:天赋(talent)天才(genius)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创造性:某种改变现存专业、或使某个现存专业转变成一个新专业的行动、观点或产品。l创造性的人:某个以其思想或行动改变了某个专业或创建了某个新专业的人。他们以某种重要的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文化。l创造性并非在人的头脑中发生,而是在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l创造力源于一个由三要素组成系统的相互作用:一种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一个把新奇事物带进符号领域的人;一个能够识别并证明其革新性的专家圈子。要产生创造性的思想、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不可或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准备阶段主体熟悉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问题的特点。并围绕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l孕育阶段在尝试运用传统方法或已有经验难以奏效时,主体把欲解决的问题暂时搁置,实际上继续进行潜意识的思考。l明朗阶段经过较长时间孕育后,认知主体对所要解决问题的症结有模糊逐渐变清晰,于是在某个偶然因素或某一事件的触发下豁然开朗,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或顿悟。l验证阶段由灵感或顿悟所得到的解决方案可能有误,或者不一定切实可行,所以还需要通过逻辑分析和论证以检验其正确性与可行性。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J.Wallas)思考的艺术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初悟First insight准备preparation孵化/酝酿Incubation启迪Illumination验证Verification表述问题有意识地寻求解决方法无意识地努力灵感突然出现有意识地发展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创造性地发现问题l创造性地转化问题l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突破惯性思维:鸡蛋能否站立在桌子上?突破边框:4线连9点问题设计问题:100套住房如何布置在最多只能容纳87套的场地上?逆向思维:假如没有采石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法l具有创造性,能够使人的生存方式变得更有意义。l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l培养好奇心和兴趣l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参考书目参考书目l 董仲元.设计方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l 黄纯颖.设计方法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l 刘蔚华.方法学原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l 陈政雄.建筑设计方法.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l J 约狄克.建筑设计方法论.冯纪忠、杨公侠.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l 王锦堂.建筑设计方法论.台北台隆书店.1984l 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l 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