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隋唐时期课件

上传人:6**** 文档编号:24132686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0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隋唐时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轮复习-隋唐时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轮复习-隋唐时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二轮复复习-隋唐隋唐时期期二轮复习-隋唐时期二轮复习-隋唐时期二轮复习-隋唐时期1.政1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文化文化 隋隋 唐唐(581年年907年)年)1.1.政局:政局:2.2.中央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地方:道州县道州县3.3.选官制选官制隋隋:唐唐:4.4.民族和对外政民族和对外政策:策:1.1.唐农业:唐农业: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农具农具:2.2.唐手工业:唐手工业:3.3.交通:交通:4.4.经济政策:经济政策:5.5.唐商业:唐商业:6.6.城市:城市:7.7.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1.1.思想:思想:2.2.科技:科技:3.3.书法书法:4.4.绘画绘画:5.5.文学文学:6.6.戏剧戏剧:国家统一国家统一,疆域辽疆域辽阔,政局长期稳阔,政局长期稳定定,出现出现“贞观之贞观之治治”“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藩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割据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门下谏议封驳门下谏议封驳 分科考试,设分科考试,设进士科;科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制形成;科举制完善科举制完善开明开放政策开明开放政策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土地私有制、均田制筒车、曲辕犁筒车、曲辕犁 缂丝;制瓷业独立部门缂丝;制瓷业独立部门,瓷为日常瓷为日常用品,并大量出口用品,并大量出口,唐三彩(陶);唐三彩(陶);私营发展,官营雇募制私营发展,官营雇募制大运河、海陆丝绸之路大运河、海陆丝绸之路重农抑商政策松动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南北、海上商业繁荣南北、海上商业繁荣;活动范围广(亚非欧);活动范围广(亚非欧);柜坊、柜坊、飞钱,飞钱,广州市舶使广州市舶使 商业大都会:长安商业大都会:长安/洛阳洛阳 港口城市:广港口城市:广/泉泉/杭杭/扬等扬等坊市制(长安)坊市制(长安),县上设市,政府县上设市,政府管理,规模不大(经济功能增强)管理,规模不大(经济功能增强)安史之乱后第二次人口南安史之乱后第二次人口南 迁,迁,南方经济实力渐超北方南方经济实力渐超北方三教合一三教合一雕版印刷术金刚经;雕版印刷术金刚经;火药发明应用于军事;火药发明应用于军事;僧一行的黄道游仪僧一行的黄道游仪,实测实测子午线长度;子午线长度;“药王药王”孙孙思邈千金方思邈千金方张旭怀素的草书张旭怀素的草书:颜真颜真卿卿 柳公权柳公权 欧阳询的楷欧阳询的楷书书,书法理论趋成熟书法理论趋成熟创制法度创制法度,雍容华贵雍容华贵-吴道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子送子天王图;敦煌敦煌莫高窟壁画莫高窟壁画 唐诗唐诗-李王杜白李王杜白“梨园梨园”。政治经济文化 隋 唐(581年2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 察举制察举制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九品九品九品 科举制科举制科举制科举制 实行时间实行时间实行时间实行时间 选官依据选官依据选官依据选官依据 参与人群参与人群参与人群参与人群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先秦时期 汉至汉至汉至汉至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隋唐至隋唐至隋唐至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明清时期 血统血统血统血统才能、品德才能、品德才能、品德才能、品德门第门第门第门第 考试成绩考试成绩考试成绩考试成绩 贵族,下层贵族,下层贵族,下层贵族,下层百姓一般没百姓一般没百姓一般没百姓一般没有机会。有机会。有机会。有机会。以官举士,百姓以官举士,百姓以官举士,百姓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不得参与。不得参与。不得参与。上中下层民上中下层民上中下层民上中下层民众都提供了众都提供了众都提供了众都提供了机会机会机会机会。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选官制度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察举制/九品 科举制 实行时间 3科举制科举制1.1.历程:历程: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1905年被废除年被废除 。2.2.科举制利弊科举制利弊 P16限制了特权,建立制度公平限制了特权,建立制度公平,为官僚队伍提供高素质人才,为官僚队伍提供高素质人才,改变豪门士族把持朝政局面,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加强中改变豪门士族把持朝政局面,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利于政局稳定。是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央集权和皇权,利于政局稳定。是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制度保障之一。营造了中华尊师重教传统和刻苦勤奋氛围,促进了唐后文营造了中华尊师重教传统和刻苦勤奋氛围,促进了唐后文学的繁荣学的繁荣。后期考试内容束缚人们思想,不利创新,阻碍科技发展。后期考试内容束缚人们思想,不利创新,阻碍科技发展。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到(到19世纪,中国科举考试世纪,中国科举考试“统一标准,择优录取统一标准,择优录取”原则的合原则的合理性,使西方的学者得到有益启示理性,使西方的学者得到有益启示,19世纪世纪50年代英国实年代英国实行的行的“公开竞争公开竞争公平考试公平考试”的文官选拔制度。随后,法、的文官选拔制度。随后,法、德、美等国都先后仿效英国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德、美等国都先后仿效英国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1.历程:4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P16 P16 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所创立于唐朝完善的中央行政制度。特点在于分散丞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所创立于唐朝完善的中央行政制度。特点在于分散丞相及中央机构权力,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表明我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相及中央机构权力,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表明我国古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的表现,保障了封建统治秩序。集权进一步完善的表现,保障了封建统治秩序。(1)(1)形成形成 魏晋时三省制形成,隋唐发展完善形成三省六部制,其分工是中书省掌管魏晋时三省制形成,隋唐发展完善形成三省六部制,其分工是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处理日常一切军国事政令决策,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处理日常一切军国事务。务。(2)(2)特点(特点(专制之下分权制衡,表明专制之下分权制衡,表明封建官僚制度、专制集权制度趋于成熟。封建官僚制度、专制集权制度趋于成熟。)相权三分: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互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互相制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的效率。相制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的效率。职权分明: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中书)、审核、审核(门下门下)至执行至执行(尚书尚书)。节制君权: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3)(3)演变演变 “三省六部三省六部”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三省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其实质是强化了皇权。其实质是强化了皇权。三省六部制 P165第四阶段第四阶段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581581年年907907年)年)【时间】【时间】隋朝(隋朝(581-618581-618年年);唐朝();唐朝(618-907618-907年年)【概述】【概述】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 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创新,经济空前繁荣,民族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创新,经济空前繁荣,民族 间交往密切,中外交往频繁,文化辉煌灿烂。间交往密切,中外交往频繁,文化辉煌灿烂。国家国家 ,政局相对,政局相对 ,制度完善,制度完善,联系密切,联系密切,友好交往友好交往但但 后中央集权遭破坏后中央集权遭破坏政治上:政治上:经济上:经济上:文化上:文化上: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盛局面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盛局面-农业成熟,手农业成熟,手工业发达,工业发达,繁荣,繁荣,兴盛,兴盛,继续继续南移南移 全面全面 ,兼容并蓄,兼容并蓄 领先,文学艺术的成就突领先,文学艺术的成就突出。出。统一统一稳定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民族民族中外中外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封建封建商业商业外贸外贸经济重心经济重心繁荣繁荣科技科技三、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三、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时期第四阶段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时间】隋朝(5816创新:创新:三省六部、门下省谏议、科举、曲辕犁、缂丝、三省六部、门下省谏议、科举、曲辕犁、缂丝、科技成就如发明火药,雕版印刷等;科技成就如发明火药,雕版印刷等;开放开放:开放开明政策,科举,门下谏议;海陆丝绸之:开放开明政策,科举,门下谏议;海陆丝绸之路,对外贸易、重农抑商政策松动、三教合一、草书路,对外贸易、重农抑商政策松动、三教合一、草书规范:规范:三省六部成熟、科举制;步犁定型,坊市制;三省六部成熟、科举制;步犁定型,坊市制;书法理论成熟、楷书、绘画创制法度书法理论成熟、楷书、绘画创制法度 创新开放规范 请选用以下一词概括其某方面的特征,用相关史实说明请选用以下一词概括其某方面的特征,用相关史实说明你还可以提出什么词语,并用史实说明吗?你还可以提出什么词语,并用史实说明吗?多棱镜下的隋唐四、不同角度下隋唐的特征创新:三省六部、门下省谏议、科举、曲辕犁、缂丝、科技成就如发72013年高考文综年高考文综(北京卷北京卷)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座)(2)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历史原因。(10分)分)变化: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总体有所增加。所增加。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量增加。原因:原因: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数量减少。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东汉后期后期唐朝前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江流域3426112013年高考文综(北京卷)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8(2012(2012年年1 1月韶关一模月韶关一模3838题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迄今为止,现代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三次大转变。按材料一:迄今为止,现代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三次大转变。按照日本京都史学派的奠基人宫崎市定的研究,照日本京都史学派的奠基人宫崎市定的研究,中国的中国的“唐宋之唐宋之变变”,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为重要的标志,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也揭开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转变和大转型的序幕(第二也揭开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转变和大转型的序幕(第二次和第三次大转型分别为西方的崛起和社会主义的兴起)。次和第三次大转型分别为西方的崛起和社会主义的兴起)。胡鞍钢胡鞍钢 王绍光王绍光 周建明周建明 韩毓海合著,韩毓海执笔人间韩毓海合著,韩毓海执笔人间正道正道材料二:李世民设计的材料二:李世民设计的“管理结构管理结构”是一种是一种“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均衡结的均衡结构。构。(1)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史实论证唐宋的面的史实论证唐宋的“现代现代”大转型。(大转型。(6分)分)政治政治:三省六部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三省六部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原则;公正、公开的社会原则;经济经济: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市民阶层壮大。文化:文化:儒家思想趋向于思辨及体系化(理学的形成及发展)、儒家思想趋向于思辨及体系化(理学的形成及发展)、文化出现了通俗化(平民化)的趋势文化出现了通俗化(平民化)的趋势(2012年1月韶关一模38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图2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B B1图2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102.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A B C DB B2.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113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C C3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12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阶段特征: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阶段特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三、艺术表现三、艺术表现四、隋唐时期阶段特征四、隋唐时期阶段特征五、隋唐的主要政治制度:五、隋唐的主要政治制度:六、隋唐农具的发展六、隋唐农具的发展七、唐代科技成就七、唐代科技成就八、唐绘画书法代表人物和作品八、唐绘画书法代表人物和作品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阶段特征:13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 D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14谢谢!谢谢!谢谢!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