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课件_00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1659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预防课件_002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标准预防课件_002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标准预防课件_002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标准预防应急网络培训组潘静1标准预防应急网络培训组2概念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2概念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3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强调双向防护n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n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n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3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强调双向防护44AIDS/HIV让感控改变很多oAIDS/HIV发病率高o不能对每个病人常规检测(人权,费时)对每个所接待的病人均要假设为AIDS/HIV潜在感染者44AIDS/HIV让感控改变很多AIDS/HIV发病率高5标准预防操作原则o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过程o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均采取o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o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套o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5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过程6标准预防操作原则o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n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o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身体n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o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n戴双层手套。o戴手套操作过程中n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6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7标准预防操作原则o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n保证充足的光线n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o使用后的锐器防刺伤n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n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7标准预防操作原则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8标准预防操作原则o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o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o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o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n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n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8标准预防操作原则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9标准预防技术(一)洗手/手消毒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手消毒。在两个病人之间,或同一个病人,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时应洗手/手消毒。9标准预防技术(一)洗手/手消毒10标准预防技术(二)使用手套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手上的细菌传至病人?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10标准预防技术11 标准预防技术(三)使用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 11 标准预防技术(三)使用口罩12口罩的种类N95口罩 N99口罩 外科医用口罩无纺布口罩和棉纱口罩 12口罩的种类N95口罩 13标准预防技术(四)使用眼罩或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美国洗内镜时不带口罩,带面罩)13标准预防技术(四)使用眼罩或面罩14标准预防技术 (五)使用防护鞋 (六)使用工作帽14标准预防技术 (五)使用防护鞋15标准预防技术(七)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种类多,应正确适当使用 15标准预防技术(七)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16标准预防措施(八)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器具、物品 等,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其中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去。16标准预防措施(八)可重复使用的设备17标准预防措施(九)环境控制 保证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17标准预防措施(九)环境控制18标准预防措施(十)被服 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应避免清点扰动操作,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18标准预防措施(十)被服 19标准预防技术(十一)预防针刺伤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不用手去除针头,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使用任何其他技术和可用器械设备除针头。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19标准预防技术(十一)预防针刺伤20标准预防技术(十二)使用替代口对口复苏设备 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备用。20标准预防技术(十二)使用替代口对口复苏设备21传播途径隔离技术o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由于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中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接触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因此,还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措施。21传播途径隔离技术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由22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与防护技术22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23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o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23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24使用防护技术及防护用品1、科室应配备足够防护用品;2、正确使用、安全处理锐器;3、配制化学试剂或消毒剂、使用消毒设备时的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灼伤等;4、特别防护措施:包括使用生物安全柜、警示标志、铅板、铅防护围裙、陪戴个人计量测量仪等。24使用防护技术及防护用品1、科室应配备足够防护用品;25做好标准预防确保职业安全25做好标准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