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人间四月天之林徽因.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1658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9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古人间四月天之林徽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万古人间四月天之林徽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万古人间四月天之林徽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古人间四月天 之 林徽因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2013082152 姓名:周娜霞万古人间四月天 之 林徽因 1目录|人物生平|人物贡献|感情世界|社会评论目录人物生平人物生平|家庭背景|生平早期|古建考察|流亡时期|最后岁月人物生平家庭背景家庭背景|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家庭背景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生平早期|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1924年9月,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1928年8月,夫妻偕同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生平早期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少女时代的林徽因古建考察|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的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古建考察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流亡时期|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她通读了甘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了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流亡时期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最后岁月|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1949年初,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1952年5月,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 最后岁月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最后岁月|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们代表大会代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林徽因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最后岁月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人物贡献|建筑|文学人物贡献建筑|东北大学校徽设计|保护奈良古建|设计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论文著作: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为新观察等刊物撰写了10几篇介绍中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建筑东北大学校徽设计文学|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附近平房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文学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感情世界|与徐志摩|与梁思成|与金岳霖感情世界与徐志摩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后来才发现,自己对徐志摩只是崇拜,并无爱情。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与徐志摩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与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与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与金岳霖|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与金岳霖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社会评论|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卢隐同为著名的闽籍女作家。社会评论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其他人的评论|其他人对林徽因也有很高的评论,例如:|冰心:“她很美丽,很有才气。”|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其他人的评论其他人对林徽因也有很高的评论,例如:Thank you!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