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研究会计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31590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研究会计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研究会计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研究会计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摘要 IAbstract 引言(导言绪论) .一、财务目标的重要性 11二、确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 12 (一)财务管理目标要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保持一直 12(二)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经济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统一 12(三)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战略性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12(四)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所有者立意与其它主题利益的最佳兼顾13(五)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与财务管理环境相适应13三、对财务管理目标几种观点的评价 13 (一)对以总产值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评价 13(二)对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管理总目标的评价 32(三)对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13(四)对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14四、如何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一)努力做到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14(二)要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15(三)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体制,充分利用资源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现代财务管理目标,以及对这些财务管理目标的初步评价,举例比较了美国、德国、日本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模式,最后指出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目标选择 IAbstractThis paper ddescribes Chinas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there are several modern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oblectiva,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he initial evaluation,for example ,compared the United States,Germany,Japans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model that Chinas the realistic choic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s.Key words:modern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target selectionII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现代企业,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组织。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作为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必须以确立科学颗粒的财务管理目标作为前提条件。而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其突出的优势在于财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 一、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性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意义和程度上,已经是管理水平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谋求发展、站稳脚跟,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建立健全一套顺应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财务管理并不属于管理范畴,而是属于经济的范畴。财务管理在的作用及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系统论指出,正确的财务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确立科学的理财目标,是企业理财工作的方向,也是评价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有效标准。我们应该在充分研究财务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财务管理内容,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二、确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一)财务管理目标要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保持一致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所谓企业管理系统,是指能够体现企业管理的大部分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监控、分析等等),能够提供实时、相关、准确、完整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软件。以模块划分,企业管理软件可分为财务管理、车间管理、进销存管理(ERP)、资产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分销资源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R)、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品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确立的第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保持一致,以便通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来促进企业管理最高目标的实现。(二)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经济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统一任何一个企业都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各种社会关系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或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就得不到社会的支持与回报,还会受到社会的惩罚。失去社会支持的企业等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将会使其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经济性目标强调的是企业的经济责任,谋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由经济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性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这是由市场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既要突出经济性,又不能仅限于经济性,它必须有助于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三)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统一战略性目标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谋求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战术性目标则强调企业的近期利益,关注即得利益的增长。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对立统一性决定了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为获得长远利益而不得放弃某些眼前利益,为实现企业的战略性目标而必须进行战术调整甚至让步。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如果不能体现企业的战略发展思想,必然会导致财务管理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的短期化行为,并由此衍生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企业发展的现象。相反,如果财务管理目标缺乏具体的战术经营要求,就会使目标成为空中楼阁,不利于企业审时度势、制定和实现不同时期的财务策略,取得阶段性利益,积聚发展实力。所以,在战略发展思想指导下要制定不同时期的经营战术,在确保长远利益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短期利益,实现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应是确立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思路。(四)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所有者利益与其它主体利益的最佳兼顾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除所有者外,还有债权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及政府等。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强调的是“双赢”。所以无论制定任何财务政策,都必须合理兼顾企业所有者利益与其它主体的利益,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使财务分配政策保持动态平衡,获得各利益主体的信任与支持,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并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五)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与财务管理环境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施有其存在的空间,即财务管理环境。它是对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部的各种条件的总和。由于内部财务环境存在于企业内部,是企业可以从总体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变的因素;而外部财务环境由于存在于企业外部它们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无论是有形的硬环境,还是无形的软环境,企业都难以控制和改变,更多的是适应和因势利导。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抉择的多是考虑企业外部的理财环境,如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等。三、对财务管理目标几种观点的评价(一) 对以总产值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评价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流动资金、固定资金、专用基金三大资金的专项专用。国家正是通过企业对三大资金的管理,达到实现国家的生产目标、投资目标和社会福利目标的目的。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国有企业的改制,以确保三大资金专项专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旧的财务管理目标已经为新的财务管理目标所取代。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社会总产值目标曾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目标。与其相应,总产值最大化也曾成为我国国营企业的奋斗目标。产值最大化曾是国营企业的生产目标,但并不是国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是因为产值不属于财务的范畴,也就不可能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二)对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的评价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企业投资主体单一,利益关系简单,实现利润最大化无疑是当时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然而,在现代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与利益结构复杂化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它忽视了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两大因素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利润最大花忽视了成本的投入与利润的比例关系。(三)对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价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不同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前者只是体现了企业对价值增值的追求。后者则不仅反映了企业对价值增值的追求,还蕴涵了企业对降低财务风险与满足长远发展的要求。因此,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无疑更具全面性与综合性。但也应该看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仅适用于上市公司而不适用于非上市企业。即便是上市公司。该目标也存在以下缺陷:股东财富的计量标准是公司股票的市价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财务管理环境对其目标模式有重大影响。中国的证券市场远远不象美国的证券市场那样发达,根据有关理论,只有在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式有效的状况下,才能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有关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网I刚达到弱式有效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和企业的业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股票市场上投机过度。因此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完全体现在股票市值上并以此作为理财目标,不能真实反映财务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因此无法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四)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评价“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其财富最终都归其所有者所有,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是企业所有者所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这可能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理人员、内部职工、社会公众等所希望的利益目标发生矛盾。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等对企业的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各方面都有自身的利益,共同参与构成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从这方面讲,只强调一方利益忽视或损害另一方利益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而且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综上所述,总产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目标,而非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曾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同,并得到过广泛运用终因其内容单一而无法满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内容单一的缺陷却因不具有可控性与可分解性而无法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只强调一方利益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而难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总目标。四、如何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综观世界上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美、英等国为代表的股东利益导向模式,另一种是德、日等国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导向模式。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也各有特色。作为大陆法系的困家,日本和德国在制定公司法时,普遍强调平等地对待公司的股东和雇员。与欧美国家不同,日、德等大际法系国家侧重于公司的内部治理,其突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公司管理实施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双重管理;股权相对集中而银行作用突出;公司由相关利益集团控制;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以及重视雇员的普遍参与。日本和德国的这种公司治理模式有利于实现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但由于缺乏外部资本市场的压力,容易出现公司监督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常重视股东的权利保护,从而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公司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将内部治理结构抽象为股东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这些特征来看,这些国家的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目前,虽然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一直在努力做这方面的探索,但是针对财务管理的目标,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和差距。我认为现代要想构建财务管理总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点努力:(一)努力做到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针对几种财务管理的目标,我们要区别对待,吸取精华,排斥糟泊。根据客观实际情况,面对现实,科学地作出概括。企业财务状况目标、企业财务成果目标和企业资本积累目标三者的综合构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总目标。我们可以对照这个总目标,让我买的企业管理,既要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又要获取满意的财务成果,还要保持适当的积累水平。综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总目标应该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所谓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是指企业既要最大满足各方利益要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二)要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目标内容及其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人方面:1、市场竞争能力。一般认为市场竞争能力是指由企业的营业额、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和客户需求的实现程度等因素所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它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目标首要内容,市场竞争能力强,要求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含量高,适销对路,能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并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较高营业额和利润,对实现企业发展起着间接的物质基础保证作用。反之失去竞争力,就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大化,即使现在微利或有所亏损也应要牺牲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因此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长、短期经济效益,避免了决策的短期化行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2、利能力和增值能力。是通过投资收益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反映的获利能力。是衡量和评判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大小的又一重要因素。因为赢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直接物质基础,也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目的,任何企业都必须矢志不渝地追求利润,最大限度地获取合法利润。但是绝不能把获利最大化等同于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否则就会回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老路。所以它不但考虑到利润的绝对值,而且也考虑到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值,具有现实操作性同时也妥善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和广大员工利润分配关系,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3、偿债能力与信用水平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与风险,有助于对企业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所以它与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密相关,凡偿债能力强的企业一般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或发展潜力但由于偿债能力是通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反映的。如果企业不能积极主动地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行为及时足额地偿还债务就会失去债权人的支持与配合,这同样会影响其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当我们把偿债能力作为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的支持因素时还必须注重与此相关的企业信用水平及财务形象。信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方便、及时、弹性大等优点。只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与良好的财务形象的有机结合,才能促使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最大化。这显然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企业自身发展和债权人的关系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4、资金营运能力它是指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有关财务比率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财务资源使用的效率。资金营运能力的高低对企业的偿债和赢利能力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周转率快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供、产、销的转换能力较强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顺利处于正常的发展状态。反之则表明企业销售渠道不畅,资金回收缓慢,供、产、销的转换周期较长此种情况下的企业很难做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资金营运能力在整个资金运动中都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5、抵御风险能力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风险就是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报酬与风险共存,一般情况下,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高回报可以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而高风险则会削弱持续发展能力,甚至使这种能力丧失殆尽。因此,衡量持续发展能力是否达到最大不仅要分析报酬率(赢利能力),而且要考察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报酬与风险处于最佳结合点时,才能使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最大。因此抵御风险能力显然地考虑到资金风险价值,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三)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充分利用资源信息如果企业规模不大就不存在选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问题为了取得规模效应,许多企业实行集团化经营此时就需考虑采用什么样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一般认为,对核心层企业宜采用集中财务体制对紧密层企业作出次要的财务决策及执行总部决策,对半紧密层企业宜采用受控制的分散的财务体制j即总部通过内部制度来间接影响或控制下属企业的财务决策对松散层、协作层企业则采用完全分散的财务体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决策所需信息。财务决策需收集大量数据如历史数据、政策法规、市场动态和前瞻性信息光靠手工去统计、整理、分析这些信息显然费时费力容易出错,所以必须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提高准确度和效率。有效利用企业各种资源。在财务管理中不能就资金论资金不能只注重质量和成本的管理,而应从更大范围上着手,如目前应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品牌的管理等。企业需建立吸引、培养、留往人才的报酬机制。在注重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注重无形资产的创建和管理。以品牌为先导。在优秀人才的努力下,通过优质服务。开拓企业特色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问题。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管。企业应配备高素质的人才,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管,如对资本的结构及增减、对外长期投资及对资本性投资事项、对外担保事项、关键设备物的抵押、年度财务预算、工资及利润分配方案、经营业绩考核及奖励、成本计划及控制、价格的确定及调整、贷款回收政策、货物的采购计划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财务监管以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加强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并建立风险监控机制,使企业具备风险预警机制。能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监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使管理者及时对与预期不符现象进行调整和修正,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结论总而言之,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今经济界众说纷纭,各有利弊,尚无定论。我从传统的四种财务管理目标观点的优缺点和现代市场经济对财务管理目标确立需考虑的几种关系出发,提出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它与传统的四种财务管理目标观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我们要根据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盘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努力制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对策,确保圆满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真正为经济管理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1 兰秀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背景下的财务报表分析策略基于经济后果学说视角.财会通讯.2010(4).2 蔡文霞.关于会计政策选择对财务报表影响的分析.企业导报.2010(7)3 吴静.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应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7)4 杨志君,王自和.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会计处理浅析.财会通讯.2009(7)5 许云霞.企业会计政策变更中的几个问题.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8)6 孟永峰,张双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财会通讯.2009(3)7 郭道扬2l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J会计论坛,2003(1):28298 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29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10 费雪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512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l:15715813 德鲁克公司的概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614 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中文版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5 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616 葛家澍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7 许家林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1018 贺小刚企业家能力、组织能力与企业绩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859719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要素与财务报告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1420 Fischer R,Huber J.A New Loading Algorithm for Discrete Multitone Transmission JIEEE Proc.,1996(1):724728.21 Campello J.Practical bit Loading for DMTJProc.IEEE Int.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1999(2):8018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