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交际功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群体情绪的影响研究分析公共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31563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交网络的交际功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群体情绪的影响研究分析公共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交网络的交际功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群体情绪的影响研究分析公共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交网络的交际功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群体情绪的影响研究分析公共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交网络的交际功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群体情绪的影响研究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社交网络 1.1社交网络的概念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或社交网站,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或Social Network Site),指的是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关系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或者提供社会网络服务的网站。本文的社交网络(SNS)专指社交网站,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社会信息并且建立或者维持与其他人关系的虚拟平台(Ellison,Steinfield&Lampe,2007)。社交网络通过将人们现实生活的社交圈复制到网络环境中,以便用户更大范围的建立社会关系,更大程度的拓展人际网络,换句话说,就是创建社会化网络。SNS理念以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教授的“六度空间理论”为基础,StanleyMilgram教授认为,每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任一用户,借由社交网站这一平台,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2003年有学者首次提出了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的概念,但SNS的完整定义到2006年才开始出现。Barn(2006)认为SNS是能为人们提供在线个人空间并与他人分享的网站 Barnes SA privacy paradox:Social net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First Monday2006,1l (9)。之后的学者也下了类似的定义,其中被学界和企业界引用最多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Boyd和Ellison(2010)的定义:“SNS是一种网络服务。这种服务允许网民在一个受限制的系统上构建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空间,在空间里面明确列出友情链接用户名单,并且在这个系统里网民可以查看自己的链接和关联用户的链接”。另一个是维基百科上对于SNS的定义。“社交网站是一种多人参与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用户公开自己创造的内容并与他人分享个人或专业信息:社交网络服务则是一种建立和验证在线社会网络的软件”。最近也有学者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比较宽泛的把SNS定义为“SNS是电脑辅助沟通的最新形式” Antheunis M L, Patti M V, Jochen PGetting Acquainted Through Social Network Sites:Testing a Model of Online Uncertainty Reduction and Social Attrac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6):100109(Antheunis , Patti & Jochen,2009)。但由于社交网络的内涵本身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严格的讲,这些定义都很难涵盖社交网络的全部内涵。 1.2社交网络的相关研究社交网络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了研究,尤其从2008年开始,涉及社交网络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在这些研究中,社交网络的价值研究、社交网络的传播学研究、社交网络的运营模式或盈利模式的研究较多,而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且关于社交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国外的研究较国内相对成熟。近几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社交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典型的研究有:SNS上的个人简介和用户的自我表现会影响成员的人际交往。SNS上的个人简介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搜寻成本。SNS的个人简介的设计特别是社区地位、更新频率、成员间的相似性这几个维度会促进成员间的交往。SNS用户的表现自我的方式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表露对社会支持有正面作用,自我表露程度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Goldner K RSelf 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Lage AdolescenceDPace University,New York,2007.。但吴浩对开心网的研究表明SNS使用对人际交往可能会造成阻碍用户社会化、潜在道德滑坡等负面影响 吴浩社交网站背后的隐忧基于120位“开心网”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9):4851。也有学者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SNS使用对人际交往影响的差异。Cardon(2009)等人通过对11个国家的SNS用户的探索性研究,发现在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家,SNS用户有更多的未曾谋面的朋友;在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经常使用SNS的用户有更多的线下朋友 Cardon P,Marshall B,Norris D T,eta1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Ties of Social Network Site Users: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9,Fall:54-65。Subrahmanyam和Balaji(2003)研究了SNS使用对青少年线下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青少年使用SNS的主要目的是和线下的朋友联系,然而线上好友的排序和线下好友的排序并不相同 Subramani M R,Balaji RKnowledge-Sharing and Influenc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via Viral MarketingC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December,2003, 46:300-307。从心理学的视角上看,影响网民使用SNS的因素是归属感、集体自尊、社会规范、与他人交往的兴趣、接触专门知识的兴趣和自我效能等。Ellison等人和Valenzuela等人的研究都发现使用facebook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网站主要用于社会互动,和那些在线下已经建立联系的朋友进行一对多的交流,他们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TiffanyA,et al,2009)。相较于现实生活,社交网站诱发了人们更高水平的自我表露,即交流更多的个人信息(Christofides,et al.2009)和社会信息分享(Brandtzag,et al.2010)。本文在实验设计时参考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在设计变量时考虑到了生活满意度、自我表露方式等。 2.自我表露2.1自我表露的概念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个体对他人表达情感、想法与观点的窗口。国外有关自我表露的研究,尤其是成人的相关研究已相当广泛和深入。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自我表露最先是由Jourard(1958)提出、界定并开展发展性研究的。他最早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 Jourard S M, Lasakow P.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8, 56: 9198。后来他在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 Jourard S M. The transparent self (2 nd ed.).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之后,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表露进行了界定,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静态的现象,认为是个体、关系特质或行为事件;而另一种是把自我表露看成是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现在普遍认为自我表露最为经典的定义是个体口头将自己的信息(包括思想、感受和经历)表露给他人,在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上起主要作用 Derlega V J, Metts S, Petronio S, et al. Self-disclosure. Stage Publications, Inc, 1993。2.2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国外对自我表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研究内容包括自我表露的界定、类型、功能、相关理论观点、测量方法等等。Jourard(1958)认为自我表露是指有目的性地去告诉别人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学者Devito进一步指出,自我表露也包括对自我情感的表露,要让他人感受到个人表露时的感情状态。社交网站中用户的自我表露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主页建设,个人状态更新,发布照片,评论,收发消息等。DeVito(1998)根据自我表露内容的性质,将自我表露分为正向的自我表露和负向的自我表露。正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是有关个人积极正向的,不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负向的自我表露主要指表露的内容是个人试图隐瞒的或不愿表露的,会对自己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的。那些积极自我表露的人会对个体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 DeVito J A.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The Eight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1998。一般正向自我表露在交往初期较多,随着关系的深入,负向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增多。负向的自我表露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关系的恶化或中断 Kelly A E, McKillop K J. Consequences of revealing personal secre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120(3): 450465。这种分类方式对本文实验一的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在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与功能的研究中,Sullivan,Erickson, Rogers 和 Jourard 提出了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关系的理论观点。Jourard(1971)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备前提条件 Jourard S M. The transparent self (2 nd ed.).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自我表露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自我表露是关系满意度和关系质量的一个有效预测因子。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人际支持,而人际支持对处理压力事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利的。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对同伴适宜的自我表露与较低的孤独感相联系。这些研究中提及的自我表露可能会造成的消极影响也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2.3自我表露的测量自我表露研究主要有采用以下几种测量方法:自我报告法、观察法和实验法。2.3.1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在自我表露研究中使用最多,主要包括问卷法、访谈法、日志和交互作用法。自我表露问卷主要有 Jourard(1971)的 Self-Disclosure Questionnaire(JSDQ)、Chelune(1976)的 Self-Disclosure Situation Survey(SDSS)和 Miller等人(1983)的 Miller Topics Inventory(MTI)。Buhrmester 和 Prager(1994)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回顾了相关的 50 篇自我表露文献,发现在这 50 篇研究报告中,有 43 篇采用的是回溯性的自我报告评定法,1 篇采用日志法,只有 5 篇采用直接的行为观察法 Buhrmester D, Prager K. 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self-disclosur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 Rotenberg K J ed.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nograph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56。2.3.2观察法观察法在自我表露研究中的运用主要是实验室观察法,研究者运用录像、录音等把表露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使用具体的编码系统转录。根据被试彼此是否熟悉分为两种:一种是被请到实验室里的被试是彼此熟悉的;另一种是在表露情境中既有熟人(朋友、配偶等),又有陌生人 Miller L C, Kenny D A. Reciprocity of self-disclosure at the individual and dyadic levels: a social rel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1986, 50(4): 713719。研究者观察其表露的内容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被试就给定的主题进行表露 Leaper C, Carson M, Baker C, Holliday H, Myers S. Self-disclosure and listener verbal support in same-gender and cross-gender friends conversations. Sex Roles, 1995, 33(5/6):387404,另一种是让他们即兴发挥,随意表露,主题不受限制 Shechtman Z, Vurembrand N. Does self-disclosure in friendship increase following group counseling/therapy? A different case for boys and girls. Sex Role, 1996, 35(1/2): 123130。2.3.3实验法实验法在情绪表露(emotional disclosure)和创伤表露(disclosure of traumas)研究中运用较多。最著名且影响最深远的是Pennebaker的结构化的书写表露范式(written disclosure paradigm)。Pennebaker范式,一般要求被试连续34天每天书写1520分钟。被试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被试被要求写下他们对自己的情感事件、创伤性事件或非常重要的个人问题的看法和感受,且进一步要求被试释放或宣泄,探索最深刻的认知和情感,毫无顾忌地表露;控制组被试被要求只书写出有关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事件,不能涉及个人的主观感受 Rogers L J, Wilson K G, Gohm C L. Revisiting written discloure: the effects of warm versus cold experimenter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7, 26(5): 556574 。3.主观幸福感3.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表明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总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Diener和Suh根据效用的哲学概念,提出主观幸福感是评估社会生活质量的三种指标之一(另外两种是经济的和社会的指标) Diener E,Suh 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g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ics,1997,17: 304-324。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它的目的是量化人们的生活质量。Andrews(1976)等认为,人们评价自己的生活时依据的通常是他们主观定义的世界,因此主观幸福感是生活质量的一个显著指标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1976。Campbell(1976)等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是SWB的指标的观点,认为生活满意度反映个体对现实与愿望的差异感觉,快乐感则是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间的一种情感平衡的结果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et al.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76。这些观点强调了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框架: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判断和长期评价,而快乐感则是个体对即时体验的积极和消极情感反映。SWB长期以来被认为有两种成分:情感性成分和认知性成分。情感性成分分为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两类。认知性成分包含生活满意度。SWB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Bostic T J,Ptacek J T.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the Short-Term Variability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l,33,68-122。第一个特征是:在定义上,它的本质是主观的,幸福感是一种个人体验,基本上独立于其他人的看法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95:542-575。第二个特征是:高SWB,不仅仅是没有负性情感,它还包括正性情感的出现,即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相对独立 Diener E, Emmons R A. The independ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47: 1105-1117。第三个特征是:它不仅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还包括生活满意度指标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A, et al.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8, 49: 71-75。虽然SWB的每个成分都反映了人们对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评价,但是情感性成分和认知性成分之间仍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具有高水平SWB的人,被认为有高水平的正性情感、低水平的负性情感、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3.2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近来,SWB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对生活质量感兴趣的一系列社会和健康研究学科中。并且正被当作诸多主题被研究,例如,判断和归因的认知过程、情绪体验要素、目标关联(goal-related)行为、时间感知、生活事件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跨文化的有效性等。同时,研究者们已经确定了SWB的一些决定因素,如遗传、人格、生活条件、易获得的各种信息等。虽然许多人格特质都与SWB有关(见DeNeve和Cooper,1998) DeNeve,K.M., &Cooper,H., The happy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37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on 1998,124:197-229,但近年来各国许多理论和实验的工作都集中于研究SWB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大量证据表明人格是SWB的一种有效预测因子。Costa和McCrae(1980)已经证明外倾和积极情感之间以及神经质和消极情感之间分别有着不同的联系 Costa, P. T., &McCrae, R. R. Influence of extro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 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 38: 668-678。在外倾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基础上,其他的人格维度如责任心和随和性也会影响SWB。Lucas和Fujita(2000)研究发现外倾与愉快的相关为0.38。而且,当运用复合的、种类不同的测量方法来研究外倾和愉快之间的关系时,相关经常达到0.80。Fujita(1991)在用结构方程建模评估神经质和消极情感之间相关的强度时,也得到了类似的高相关 Diener,E., Lucas,R.E., & Oishi,S. .Subjective well- 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C.R.Snyder and S.J.Lopez(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63-73。由于这些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许多研究者认为外倾和神经质提供了人格和SWB之间的主要的联系。然而,正如DeNeve和Cooper(1998)所指出的,单独地集中于外倾和神经质可能会过于简单地陈述人格和SWB之间复杂的联系模式。一些宽泛的维度和范围相对较窄的特质均显示了与SWB有一致的相关。一些SWB和得到的社会支持的研究显示,主观幸福感中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4个因子和总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主观支持是预测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这一因子的有利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面影响,可增加主观幸福感;客观支持是预测忧郁或愉快的心境这一因子的有利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面影响,可增加主观幸福感;总的社会支持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和总体主观幸福感的有利因素 胡贝妮.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3(08)。Weiss(1974)研究发现,个体只有在得到各种社会支持时才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Kahn和Antonucci(1980)也指出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阅读,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提出了人格特征与得到的社会支持的中介变量。3.3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经典的评价指标: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研究者发展出很多基于情感的主观幸福感测量。Bradburn根据幸福感评估的情感取向模式编订了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ABS),根据被测者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方向的得分情况,推测其主观幸福感状况 Bradburn N 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Chicago: Aldine 1969。 由于 ABS 只评价了个体当前的情感状态, 有研究者对短期情感反应能否用来说明一个人整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提出质疑。于是,Kozma 和 Stones 编订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尝试从短期情感反应和长期情感体验两个方面来把握被测者的幸福感状况 Kozma A, Stones M J The measurement of happiness:Development of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Journal of Gerontology,1980, 35(6): 906-917。 随后,Watson 等人编制的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the Poss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使测量更加简明方便,并且广泛使用于跨文化幸福感调查 苗元江, 朱晓红, 陈浩宾 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5(2):128133。目前最常用的生活满意度测量包括 Neugarten等的生活满意感指数 (Life Satisfaction Index,LSI)和 Diener 等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B)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Griffin S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5, 49: 71751。 LSI 是一个多维度量表,包括对整体生活满意和具体领域生活满意的评价。SWLS是一个单维度的量表,其理论基础是认为生活满意是个体比较其目前的生活状况与其自我期望的差异,这种比较与自我的愿望,或者其他人,或与自己过去的生活状况有关。SWB由五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采用七等级记分法,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SWB 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测量特性,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 Garrett J, Kafka, Albert Kozma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Ryff s scales of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SPWB)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 being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2, 57: 171-190。以上量表都只侧重幸福感的情感维度或认知维度的单方面测量,也有很多研究者结合幸福感的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来测量总体幸福感。Campbell 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 两者的得分进行加权相加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 丁新华,王极盛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1): 5966。 Fazio 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PGWB)共有 33 个项目 ,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抑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和焦虑六个因子 丁新华,王极盛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1): 5966。Argyle 在 Beck 抑郁问卷的基础上发展了牛津主观幸福感问卷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OHI),为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个主观幸福感测评量表 苗元江, 朱晓红, 陈浩宾 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5(2):128133。Lyubomirsky 和 Lepper 发展了对个体快乐或不快乐进行总的主观评断的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SHS), 包括美国在内的至少五个文化的研究表明,SHS 适用于跨文化的总的主观幸福感测量 Lyubomirsky S, Lepper H S A measure of subjective happiness: Preliminary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a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9, 46: 137155。 单项目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 (Singleitem Selfreport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SISRSWBS)很有特色,由一个项目组成,即“总的看来,我是一个幸福的人”,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同意与否的程度做出判断。量表按六级评分,分值越高,幸福感越强 邢占军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 , 2002,25(3): 336338。4.群体情绪4.1群体情绪的概念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学习到,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群体情绪也是一种“复杂情绪”,指的是一群人的情绪和心理情感。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情感影响个别成员的情绪状态的实体(自上而下)或个人的情绪状态(自下而上)的总和。4.2群体情绪的相关研究大学生们同时也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社会信息,即关于某一社会对象信息的分享。对于现实生活社会性交谈的研究表明,社会交谈中传递的社会信息可能具有一个特性唤起情绪的能力。Christophe和Rime(1997)发现当被试听到关于他人的自传体故事时,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他们报告体验到高强度的情绪,他们更可能会分享这些故事。有研究表明,通过符号化表达间接接触情绪事件也可能导致情绪在人们之间传播。由此可见,在社交网络中人们更可能分享情绪性的社会信息换言之也就是情绪性的社会信息特别具有感染性。Peters和Kashima(2007)发现情绪性的社会交谈引发被试对他们所热爱对象更狂热的崇拜,对令他们感到愤怒的对象更具有攻击性,远离使他们感到害怕的对象,并且抵制使他们感到恶心的对象。特定情绪在感染性上可能存在差异。尽管情绪社会分享的文献已经发现人们分享唤起不同情绪的个人事件的倾向没有差异,但是Heath,Bell和Sterberg发现都市传奇(包含着一些社会信息)更具有感染性而且网络上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唤起恶心的故事比那些唤起兴趣,惊奇,喜悦和轻蔑的故事更流行。4.3群体情绪的测量群体情绪的测量归结于情绪的测量,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测量方法:自我报告法、自主神经系统测量、惊跳反应测量、行为测量、脑测量。4.3.1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就是运用各种情绪评定量表和其他相关内容的问卷,由被试填写近期自己的情绪反应的一种方法。它是情绪测量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最常用来测量被试的主观情绪体验。一般认为,有效的情绪自我报告是全或无的现象反应。Robinson和Clore(2002)总结了情绪自我报告的潜在过程,提出情绪报告无障碍模型,认为自我报告的有效程度随自我报告类型而有所不同,基于当前情绪体验的自我报告(在线状态)是根据个体的当前体验信息给予精确报告的,而基于过去事件回忆的情绪报告(离线状态)则是根据情绪记忆和语言信息的重构给予报告的,前者似乎更加有效。4.3.2自主神经系统测量自主神经系统(ANS)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负责调节内脏功能。该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分别起着兴奋和抑制的作用。因为ANS的自主性质,其活动不完全是一种情绪反应的功能,还包含许多如消化等其他相关生理机能。因此在情绪测量中使用ANS测量时往往不能判断是ANS活动反应了情绪状态,还是其他辅助机能反应了情绪状态(Stemmler, 2004)。ANS活动最常用的评估指标是皮肤点反应或心血管反应。4.3.3惊跳反应测量惊跳反应是对某种突然的、强烈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涉及到多种肌肉运动(如颈部和背部肌肉的紧绷、眨眼等等)的普遍反射。它具有一种保护功能,可以防范潜在的人身伤害,被看做是对可能的威胁保持警惕的一种行为干预方式。惊跳反应最具代表性的行为表现就是眨眼,因此,通常用眨眼幅度作为测量惊跳反应的指标。4.3.4行为测量Darwin(1965)指出,情绪具有一种进化的交际作用,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可以解释彼此间的情绪状态。而另一套理论则将情绪状态与动作相联系,如人在恐惧的时候就会出现躲避状态。根据这些理论,个体的情绪状态可以通过他的声音特征、面部表情和躯体行为来推断。目前对声音特征的研究最常用的测量指标就是语音幅度和音高。常用的面部行为测量方式有观察者评价和肌电图(EMG)。4.3.5脑测量继Cannon(1931)和Bard(1928)的早期理论,许多研究者提出基本情绪的生理特点可能表现在脑部,而不是周围生理反应。随着研究技术的日趋成熟,研究者们已经开始使用脑电图(EEG)和神经影像学方法研究情绪的生理特点。 4.社交网络与主观幸福感及群体情绪的关系人们使用社交网络主要有两方面的交际功能一方面是个人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是社会信息交流,这种网络个人信息的交流可能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心理需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了影响;而社会信息的交流则对群体情绪产生了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网站主要用于社会互动,和那些在线下已经建立联系的朋友进行一对多的交流,他们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TiffanyA,et al,2009)。相较于现实生活,社交网站诱发了人们更高水平的自我表露,即交流更多的个人信息(Christofides,et al.2009)和社会信息分享(Brandtzag,et al.2010)。杨洋在大学生校园SNS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文中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大学生群体使用“人人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出了如下结论:1.大学生整体上幸福感水平较高,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高;2.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程度和愉悦感不强;3.校园SNS使用与幸福感水平呈正相关,可以通过一定程度上提高SNS的使用程度、扩大网络人际圈、增加自我信息暴露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水平。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和传播性本质意味着这些具有感染力的社会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被重复分享交流,变成关于个人和群体社会信念的一部分,产生重要的社会后果,在分享者之间唤起一致的情绪,即产生了群体情绪,进而可能会演变成群体性社会事件。在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拥有5亿活跃用户(Zuckerberg M.2010),其中大学生用户(18-25岁)是最大的用户群,大约占整个用户群的30%(Inside Facebook,2010)。大学生用户每天有28分钟的时间用于上Facebook,Facebook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Pempek TA,et al,2009)。在我国,第一个校园社交网站校内网(现更名为人人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也超过了90%,此前校内网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该网站目前拥有真实注册用户超过1亿,日登陆2400万人次。鉴于社交网站在大学生中如此风靡,那么探究社交网站对群体情绪产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1.问题提出1.1社交网络中的自我表露方式、网上好友数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以人人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在人人网中所采取的不同自我表露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究其产生作用的机制。同时考察社交网络中网上好友的数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2社交网络中社会信息的分享对群体情绪的影响社交网站为社会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社会信息在这个网络中被重复的分享交流。但是什么样的社会信息更容易被分享和交流,并可能产生重要的社会后果呢?研究二将探讨该问题。本研究认为情绪性的社会信息特别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在社交网络中人们更易于分享情绪性的社会信息,这些情绪性的社会信息会在社交网络分享链中唤起相同的情绪反应,进而可能引发群体情绪。本研究还将进一步考察具体情绪在社交网络中的分享和交流上存在的差异,是否恶心、愤怒、快乐和轻蔑情绪对于增加社会信息的分享更有效。2.研究意义社交网络这一新型交际平台的出现,使人们的社交网越来越多地从现实搬移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这种新的交际方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积极或消极,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个人信息交流的层面来说,社交网络从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正向的自我表露是否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有益,负向的自我表露又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何种作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全面的认识社交网络的交际功能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社会信息交流的层面来说,社会信息的影响可能对群体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具备不同情绪性的信息在感染性上有何种差异,对群体情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则成为了问题。研究不同情绪的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分享和交流的差异,了解其中的影响机制,能够增强群体情绪的可控性,从而帮助避免群体性社会事件的发生。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1.研究总体设计1.1研究总目标探究社交网络的交际功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群体情绪的影响,从个人信息交流的角度出发,研究个人的自我表露方式、网上好友数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信息交流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交网络中社会信息分享的情绪性与传播性。1.2研究总体假设1.2.1自我表露的方式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正向的自我表露可能会人格特质的外向性为中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但是负向的自我表露可能并不是如此。网上好友的数量可能也会以感悟到的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1.2.2情绪性增加了社交网络中社会信息的分享,而且恶心,愤怒,快乐和吃惊情绪对增加社会信息的分享更有效。2.实验设计2.1研究一:个人的自我表露方式、网上好友数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2.1.1研究目的探索在社交网络中不同个体的自我表露方式,网上好友数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自我表露方式以人格特质的外向性为中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网上好友数量以感悟到的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2.1.2研究假设自我表露的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相关,正向的自我表露方式主观幸福感成正相关;负向的自我表露方式和主观幸福感成负相关;并以人格特征的外向性为中介变量,网上好友数量与主观幸福感成相关,并以感悟到的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2.1.3实验设计2.1.3.1被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某高校共抽取100名拥有人人账户的大学生参加了调查。2.1.3.2变量自变量:正向的自我表露、负向的自我表露、网上好友数量因变量:主观幸福感2.1.3.3实验材料感悟到的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为5点量表(1=“”,5=“”),共有7个项目,改编自ISEL量表,特别反映了人人网使用的背景。正向的自我表露量表:自编负向的自我表露量表:自编网上好友数量量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采用7点量表(1=“”,7=“”),共有四个项目。2.1.3.4预期结果使用AMOS对假设的路径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假定的结构方程模型如下:正向的自我表露负向的自我表露人格特征的外向性网上好友数量感悟到的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2.2研究二:社交网络中社会信息分享的情绪性与传播性2.2.1研究目的探索社交网络中社会信息分享的情绪性以及是否某些情绪对增加社会信息的分享更有效。2.2.2研究假设情绪性确实增加了社会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分享,恶心,愤怒,快乐和轻蔑情绪对于增加社会信息的分享传播更有效。2.2.3实验设计3.1被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某高校共抽取100名拥有人人账户的大学生3.2变量自变量:情绪性(高,中,低),具体情绪(兴趣、快乐、恶心、惊奇、悲伤、愤怒、恐惧、轻蔑)因变量:分享性3.3实验材料问卷材料是96则据推测中国大学生们会分享的社会轶事。这些轶事包括的行为范围很广,也就是大学生可能从事并且可能唤起低,中或者高强度八种基本情绪的行为。艾克曼的八种基本情绪:兴趣,快乐,恶心,惊奇,悲伤,愤怒,恐惧和轻蔑。每种情绪的每个强度都有四个轶事,因此一共有96则独特的轶事。8类情绪的12则轶事被分成不同的问卷版本,以便每一类包括的轶事唤起一系列的情绪:低强度和高强度情绪的轶事各四个(8个轶事),以及中等强度情绪的轶事还有四个。除了这些限制,轶事的分配是随机的。每一则轶事下面都配置12个同样的问题,用来评估被试对这些轶事的情绪反应以及在人人网中分享它的意愿。问题和答案量表基于heath等人使用的量表(2001)。第一部分的8个问题问被试他们体验到目标情绪的多少,被试在一个7点量表上作答(1=非常少,7=非常多)。第二部分的问题问被试他们是否会在人人网上分享这件事情:他们将会分享它吗?他们会如实分享它吗?他们会更有趣的分享它吗?如果其他人告诉他们这件事,他们会分享它吗?这些交流的问题也在一个七点量表上测量(1=强烈同意,7=强烈反对),然后进行反向计分以便得分越高代表所测量的特性越强。20个被试完成了8个版本问卷的每一种,依次对每一个轶事的情绪性和分享性进行打分。因此,这20名被试评定了这96个轶事。2.2.4预期结果一件社会事件唤起的情绪越多人们越会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它,然而一些情绪比另一些情绪更能增加分享性,被试更乐意分享唤起吃惊,恶心,快乐和愤怒的事件。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1 Barnes SA privacy paradox:Social net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First Monday2006,1l (9)2 Antheunis M L, Patti M V, Jochen PGetting Acquainted Through Social Network Sites:Testing a Model of Online Uncertainty Reduction and Social Attrac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6):1001093 Goldner K RSelf 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Lage AdolescenceDPace University,New York,2007.4 吴浩社交网站背后的隐忧基于120位“开心网”的实证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9):48515 Cardon P,Marshall B,Norris D T,eta1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Ties of Social Network Site Users: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9,Fall:54-656 Subramani M R,Balaji RKnowledge-Sharing and Influenc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via Viral MarketingC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December,2003, 46:300-3077 Jourard S M, Lasakow P.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8, 56: 91988 Jourard S M. The transparent self (2 nd ed.).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9 Derlega V J, Metts S, Petronio S, et al. Self-disclosure. Stage Publications, Inc, 199310 DeVito J A.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ook. The Eight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199811 Kelly A E, McKillop K J. Consequences of revealing personal secre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 120(3): 45046512 Jourard S M. The transparent self (2 nd ed.).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13 Buhrmester D, Prager K. 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self-disclosur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 Rotenberg K J ed.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nograph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5614 Miller L C, Kenny D A. Reciprocity of self-disclosure at the individual and dyadic levels: a social rel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1986, 50(4): 71371915 Leaper C, Carson M, Baker C, Holliday H, Myers S. Self-disclosure and listener verbal support in same-gender and cross-gender friends conversations. Sex Roles, 1995, 33(5/6):38740416 Shechtman Z, Vurembrand N. Does self-disclosure in friendship increase following group counseling/therapy? A different case for boys and gir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