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法律监管分析研究法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315557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与法律监管分析研究法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与法律监管分析研究法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与法律监管分析研究法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 要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AbstractThe food safe problem whole country concer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overnment mostly see the food safety for the country a public safety, and in succession the enlargement takes charge of the strength.On September 1 in 2004, State Department released State Department concerning decision that further strengthens the safe work of food , decide to adopt to slice the solid valid measure, further strengthen the food safety work.The food safety involves many sections, many levelses, many link,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From current to see, should build up as soon as possible sound:Safe law system of food;Unify the coordination, power to take charge of the system clear in meaningly;The food safety meets an emergency to handle the mechanism;Food safe standard and examinations that integrity unify examine the system;The food safe risk valuation evaluates the system;Safe reputation system of food;Safe information monitor of food, the network system that notify, release;The push system that wins to lie and study the unit waits the nine greatest systems, promoting the food overall exaltation of the safe level.关键词食品安全; 体系建设;监管第一章 前言常有朋友问,“现在吃什么好?”。是啊,吃什么好呢?猪肉中注水,蔬菜中残留农药,制造火腿喷洒敌敌畏,生产泡菜使用工业盐,喂奶粉吃出大头娃娃,喝黄酒丢了性命。一种种假冒伪劣食品不断被揭露,被曝光;一起起触目惊心的制假售劣案件被查处,被打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残害,被扼杀,一颗颗善良的心灵被愚弄、被震撼。广大群众不禁要问:“究竟,我们还能吃什么?”同样的问题,在阜阳奶粉事件调查期间,中央电视台记者曾经问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曾筱萸,曾局长回答说:“我也是一名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我吃的东西也不是很放心。”作为主管全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的最高行政长官对自己吃的东西不放心,这多少有点讽刺味道,难怪网民评论:“连局长都不放心,我们老百姓怎么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已到亟需下大决心,用大措施,凭铁手段,到彻底解决的时候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怎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广大群众不断在问“我们要吃安全的食品”广大群众不断在要求,群众的呼声,催动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食品企业、良心事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合格、优质食品的生产者,是功臣,也是劣质有害食品制造者,又可能成为罪人,因此说,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决定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管理和设备,关键在人关键在于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死猪肉生产肉制品,使用工业石腊制造火锅底料,使用氢氧化钠泡发水发产品,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害吗?非也,让我们听听生产蛋白质含量仅为2%奶粉的生产企业主在听到长期喂食奶粉导致大头娃娃死亡时是怎么说的,“啊呀,这种奶粉是不能一直吃的,反正我们从来不吃,我们都到超市买几十元一听的进口奶粉吃”。“哀莫大于心死”,这些人是何等的冷漠,何等的麻木不仁,何等的丧尽天良,这些人怎么能生产出合格的食品,怎么能做出负责任的事。在投次主体逐渐多样,生产方式日益灵活,食品贸易不断繁荣,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通过教育扶持、打击、监管等多种手段,倡导营造诚信、公平、负责任的食品安全生产氛围,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章 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之前提。而最近接二连三爆出的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搀有苏丹红的咸鸭蛋,含有孔雀绿的多宝鱼,加农药的金华火腿等着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却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 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问题。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2.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各种法律和规范的制订好的法律和规范不仅能够打击造假违法者,而且还可以保护守法者,规范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合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健康,政府引导很重要,而政府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制订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有制订了完善合理的法律政策体系,就等于对于那些不顾人民生命安全的造假者堵死了最后一道漏洞。使他们在违法造假时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2.2 要加强政府行政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执法必严”就成了打击造假者最直接最严厉的途径。地方各部门因加强自身管理和对市场的监管,不能因为处于各种原因而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视而不见。最为人民信赖的执行者,在这点上因该充分展现一个为人民生命安全保卫者的形象。 2.3 加强新时代的社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所有那些昧着良心的造假者无一例外的是道德沦丧的德典型。对于这种金钱至上,一切向看的社会风气,只能从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层面上去解决,要倡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社会新风气,大力学习“八荣八耻”的新时代精神,从根本上消除造假,违法赖以生存的土壤。 从食品安全入手,只有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第三章 危害食品的整个流程我们都知道,也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见过不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真是让人感到心寒,为什么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危害到人体健康的食品呢?其责任就在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管好,让利益熏坏了我们的良知,我没有能力去消除那些危害人类的食品,但我可以为此出一份计策,好让那些生产销售危害食品的人从中看到自己的良知,洗心革面,只要大家把自己管好了,这个社会上就不会存在“危害”两个字了,但要想管理好这些危害食品,关键是要分清危害食品的整个流程。3.1 降低生产成本类危害食品的出现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市场的相互竞争,食品厂家及销售商为了有力的站稳市场,不得不在食品的成本上下工夫,好的食品原料价格当然高,降低生产成本和批发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伪虐产品,比如过期原料和腐烂变质原料等,要控制现状,以往的法规制度已经让这些人熟知,不如换一个方式,比如可以把包装食品的包装生产统一更变成国家统一生产,由国家工商局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厂家要生产这类的产品就得用此类包装,统一税务的完成,每次出的产品必须要由工商局监制包装上市,这样可以大量减轻各个卡口的工作量,而卡口就可以有利监视和打击非法途径食品的流动,经销商在经销食品时,也要由工商局统一到指定的厂家进货销售,严禁非法道走私食品。再把食品统一到运输单位进行运输,一个市点要指定一定数量的运输单位,各个运输单位要经工商局批准进行运输,把各类包装食品分类,一个运输单位只允许运输指定的食品,有了统一的包装和销售和运输,就可以轻松的对市场上的流动食品进行清理,从而杜绝危害食品的流动量。3.2 统一规划销售类在蔬菜和肉类零售上,我们可以把各个蔬菜和肉类销售统一规划销售,现在的餐饮基本都是从零售市场进货,卫生和质量严重违标,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我们得要在一个市里统一规划销售市场,大型的批发菜市场统一对餐饮销售,各个批发市场要统一到一定的数量,有条不序的对餐饮进行菜品供应,市民的生活菜品则统一到各个超市里购买,杜绝零售菜市场,在一个生活区建造一个菜市还不如建造一个大型超市,超市里任何东西都有,人们可以什么都买得到,及方便又统一安全和价格,杜绝零售的乱价格,对零散的菜市进行清理,不论是批发市场或者是超市都是要经过工商局注册经营,这样的统一就减少了对零售市场的监管和分心,从而统一了管理和监督,再加上消费者的监督,就可以对危害食品流动的有利打击。3.3 奶制品的改制奶制品的改制,由于奶制品的品种多,较而复杂,要做到安全也要统一,方法和第一种建议一样,对包装和生产厂家、销售商统一,就可以减轻危害的存在,最好的就是杜绝奶粉的存在。3.4 现代农村的情况最而复杂的还是农村,不论是食品、饮食、蔬菜肉类等,都不能有效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其实,在现代的农村,早已经有了大棚蔬菜生产地,既然有了大棚菜园子,那么蔬菜也能统一到位,乡村的大棚菜园可以规划成三类,一类是专门生产销售餐饮和城市批发市场的菜园,二是专门生产销售城市大型超市零售的菜园,三是专门生产销售乡下消费的菜园,菜园的种植和销售要得到国家工商局的统一注册和监管进行生产和销售,村、镇各级管理干部和消费者统一监督,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的个体菜户,杜绝零星销售,蔬菜的运输也要按照第一条的方法进行指定运输。肉类生产也要统一一定数量,也要进行分类生产和销售。3.5 个人观点以上就是我对安全食品的建议,虽然说是狠了点,但不狠就抽不出血来,抽不出血也就会危及到生命,总归以上的建议就分为三大类,就是要把生产和市场分类生产和管理和运输,我希望这个建议能保护我们人类的安全,能改变现在这个麻烦的危害食品吧。第四章食品安全问题实地调查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后,食品质量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近几年来,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消费者在警醒之余,对身边的食品的安全关注度更高了。那在我们的同学中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学校门口进行观察,发现一些不法商贩又瞅准了校园门口这块宝地,不出校园百米的道路一边摆着3个露天小摊,5家早饭、还有饮料和文具混合在一起的杂货店。学校一放学,这些小摊子上便围满了人。走进炸鸡肉的露天小摊一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啊!这油锅发出呛人的油烟味,锅里的油除了泛黑,还特脏。每当路上人车流动、尘土飞扬时,这些小摊上的食品上粘满了灰,多不卫生!经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一些学校前,大门口被销售零食的小卖铺、流动摊点包着。在各家小卖铺内摆放着各类花花绿绿的小食品,有北京烤鸭、香辣的鸡翅、公爆鸡丁、汉堡鸡腿,还有串串香、周长江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有些食品由于长期暴露在外,外包装上都落上了厚厚的一层尘土;有些食品袋上雨水的痕迹依稀可见;大多数食品的包装都极为粗糙,很多都没有生产日期。随便拿几样小食品,发现塑料包装袋上的油腻不仅黏手,而且还伴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专家指出,此类小食品均为黑窝点加工而成,用面粉经过压制后,撒上调味品,再盗用外地包装袋装好,进行批发或零售。通常此类食品在加工时,卫生条件都很差,加工地点也很隐蔽,由于价格便宜,消费对象多以学生为主。小贩们手忙脚乱,收钱、找钱、卖货一气呵成,同学们也没有闲着,才两分钟功夫,有的同学已经“光顾”了三四个小摊,嘴里嚼着火腿肠,一只手举着盛着辣汤的塑料杯,另外一只手还伸出买香辣鸡翅。我还看到,很多同学买了这些零食以后,直接用手抓着往嘴里塞。而这些抓零食的手,正是刚刚攥着纸币的手,不知上面沾了多少有害的细菌啊!据调查,学校周边的大部分摊点所卖的食品很多都是假冒、劣质及“三无”产品,饮食从业人员很多都没有健康证,卫生安全状况可想而知。剥开这些小食品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看看它们会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4.1 麻辣食品味道独特、价格低廉的麻辣小食品,是不少同学们的“最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麻辣小食品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以伪充真,有些麻辣小食品,如羊肉串、北京烤鸭等要本不是肉制品,而是用豆制品或面筋冒充的;二是不符合卫生标准,大多数麻辣小食品存在着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以及铅含量等卫生指标超标的情况,属不合格食品;三是“三无”产品比比皆是,食品外包装粗糙,大部分包装袋上只有“食品公司”标识,既无生产厂址,也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有一些包装袋上虽然印有商标,但卫生许可证一栏却空白。4.2 饮料因为天气还比较炎热,所以一些五颜六色的汽水自然让同学们“爱不释口”。它是由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和碳酸水,再经过加充二氧化碳气味制砀。值得注意的是色泽特别鲜艳的汽水里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粗,会给人们造成潜在伤害。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甜蜜素、安塞蜜和甜味素等,这些物质虽不被人债权吸收利用,但多用还是对健康有害。所以,一些彩色水棍、彩色冰砖、彩色胶糖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样,建议大家不要食用。4.3 小结你是我的“最爱”,但你却伤我最厉害。剥开这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食品神秘的面纱,你一定会大吃一惊。这些不合格的小食品大量充斥在校园周边。第五章 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据我们初步统计,1949年至今,我国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等多达840篇。其中基本法律法规107篇、专项法律法规683篇、相关法律法规50篇;文革前(1966年5月前)7篇、改革开放前(1978年12月前)1篇、改革开放后(1978年12月后)832篇。国务院于1979年8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现已失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2年11月19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现已失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10月30日发布了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这3个法律规定从法律层面上相继构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对我国的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包括:5.1 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食品卫生法第四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本法。从此条可以看出,食品卫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狭义的,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者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法律应当反映出食品在这个过程中的整个生物链条,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中发生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使得该法出现了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从而造成了政府部门对饲料中加入瘦肉精、农药大量残留、滥用抗生素、食品储存污染等诸多问题的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 5.2 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根据该法第三条的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而1998年机构改革之后,我国食品监管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已形成了食品安全多部门的监管体制。2004年9月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再次对有关部委的职责分工加以调整和明确。食品卫生法关于执法主体职责的内容应当顺应现实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 5.3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这些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5.4 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违反卫生规定的当予重罚。然而根据该法,在一般违法情况下,除了责令改正和警告之外,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落在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范围之内,且不说罚款的上限太低,如此可以也为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创造了迂回的空间,极有可能连区区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也不了了之。类似的规定总和起来,执法不力也就难免了。5.5 食品卫生法的滞后性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只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即构成犯罪,依法应予追究刑事责任。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在同一罪名上,食品卫生法要求违法行为具有人身伤害后果才构成犯罪,而刑法则强调当违法行为具有危害人身健康的危险性时即构成犯罪。两者尺度的不统一,往往会造成行政执法部门在对待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上述违法行为时,仅仅因为危害结果尚未发生,就依据食品卫生法做出不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决定,用行政处罚代替刑事追究。法律衔接的不统一给了违法食品业主以喘息的可能,削减了法律的惩处力度,也为司法机关再度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造成了时间上的拖延。其主要原因是食品卫生法修订在前,刑法修订在后,这段时期内无论是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均有加重之势,刑法的修订是顺应了当时食品安全的要求。可见食品卫生法的滞后性已经显现。5.6 追究机制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尚欠缺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的落实和失职责任的追究机制。5.6 综上在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抓紧组织修订食品卫生法。在是否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上,还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食品卫生仅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法律的名称还是从法律本身的内容考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都应围绕食品安全这一核心加以建设。建议方法有二:一种是把食品卫生法更名为食品安全法,作一次全面修订和补充;另一种是重新制订一部食品安全基本法,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母法,其基本内容至少应当包括如下方面: (1)目的:综合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2)定义:明确食品、食品安全等名词的法律涵义。(3)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4)监管体制:以法律的形式提出我国食品安全基本监管框架和各方职能。(5)食品安全监管原则: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注重科学依据,控制和预防并重,公开、客观、公正,等等。(6)社会其他各阶层的食品安全责任。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主,还包括与食品相关的行业、食品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等。(7)应急处理。(8)标准检测,含市场准入。(9)安全风险评价。(10)信用体系。(11)食品安全信息网络。(12)宣传教育。(13)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推动。(14)法律责任。强调监管主体的违法责任、做好与刑法的衔接、对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设置严厉罚则。 法律的尊严是执行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无论多严密、多完善的法律,还必须经由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施行,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大规范作用。如果行政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或者出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理解和适用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那么就算这些法律法规再完善,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在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中,执法不力的问题不容回避。从我们了解并研究的一些案例看,有不少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失职或渎职等执法不力造成的,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碍于情面和各方压力办人情案以及部分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地方保护等等。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第六章 建立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实行多头管理,一方面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出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为一些部门权力寻租制造了借口。2003年3月10日,国务院宣布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意图很明显,在政出多门的情况下,希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能起到协调作用。但由于管理构架、职责划分、行政成本以及部门协调等诸多原因,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问题,尚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应改变多头管理,向相对集中统一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由于食品的产业链太长,我国的地域范围大,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可能也不必要将食品安全的监管统一在一二个部门。当前,应重点解决食品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率和权威的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6.1 在管理架构上有所突破可以考虑在现行的部际食品安全联席协调会议的管理架构上有所突破,如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以统一协调、管理涉及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部门,彻底改变目前相关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协调不力、重复管理、执法软弱的局面。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出任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卫生部、质检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领导或主管领导均成为该委员会成员(关系较为重大的正部级单位的一把手可作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秘书长(或常务副主任)及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或秘书处可以设在某个部委(局、办),承担该委员会的具体工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1)审议食品安全的有关法规或实施细则;(2)研究确定加强食品安全的重大政策;(3)审议全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计划;(4)确定需要向国务院汇报的重大议题;(5)督促规划、计划和有关重大工作的落实;(6)协调部门、地方间的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重大事故的查处;(7)指导各部门、各地区及全社会支持并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推动食品安全健康发展。此外,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应当成立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对应的机构。 6.2 进一步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将对品种的管理和划段管理结合起来,对能够集中的管理链条和跨度不太大的品种可由一、二部门管理起来。对于需要划段的管理,要明确边界和衔接的方式方法,特别是信息的沟通和共享,职能上尽可能避免交叉。 6.3 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现实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相关部门匆匆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 食品安全方面的应急管理过程由三阶段(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组成,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当围绕5个主要环节进行:应急信息收集、应急预防准备、应急演习、损害控制处理以及事后恢复。因此,需要建立应急计划系统、应急训练系统、应急感应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包括决策者与智囊、应急处理小组和应急处理专家)、应急监测系统和应急资源管理系统。事故发生前的管理活动要努力将事故化解在爆发前。事故发生中的管理活动要注意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事故发生后的管理活动重在恢复原状,汲取教训。目前,北京、安徽、淮南、沈阳等地纷纷出台了或即将出台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不可否认,应急预案在及时控制和减轻消除食品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不同于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结合前面分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预案应对事后,机制管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成一系统;预案具有可变性,机制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预案以事先沟通为保障,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预案强调分工和职能,机制强调协作和职责;预案各地做法不一,机制则应全国统一,便于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建议在各地现有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在全国统一执行。 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因此,国家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的同时,应抓紧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等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第七章结语尽管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目前全国已有600多个城市实现污水的COD削减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长速度很快。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心情沉重地对参加第六届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部长级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的记者表示,污水COD的削减排放“前景并不乐观,任务十分艰巨”。据了解,目前污水减排的关键是削减COD,而今年上半年COD的增长趋势尚未得以改变。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5657。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平均要达到70,届时,省会城市要达到80,比“十五规划”末增加18个百分点;新增处理规模4500万立方米日,比“十五规划”末增加79;新增COD削减能力300万吨年,比“十五规划”末翻一番。除了城市污水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我国还有两万个镇目前污水处理处于“0”现状,另外,还有COD排放达40的农业面液污染。现在首先须解决城市污水减排问题。下一步,还要解决两万个镇的污水COD削减排放,再下一步,是解决农业的面污染问题。而这最后一块涉及到国家层面价格、税收机制问题,将是最难做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城镇建设之初同步建立雨水分离系统至关重要。仇保兴告诉记者,以往不重视地下管网的重要性,70城市地下水污染,80河流污染,现在我国新增COD的削减均来自管网改造。雨污分离可以使提高设备污水处理效率,雨水采用回渗的方式,还可以保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现在建设部要求8090的城市要做到雨水分离。但雨污分离要与城镇建设同步,时机不能错过,而且建设过程比较复杂,而目前官员、民众还很少注意雨污分离的重要性。今后建设部要改变机制,用COD排放量和污水的收集数量双重指标考核污水处理企业,以此推动地方政府及水厂降低COD,推动城镇雨水分离管线系统的建设。而且今后,新建城市要通过“城市必要措施达标体系”。仇保兴认为,污水减排,离开雨污分离是空话。他提醒人们,现在就应注意这个问题,只有这样我国的水环境、水资源才会有大改善。第八章 总结与体会:本设计在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分析化学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三年来的辛勤栽培。致谢 参考文献: 1 于松林.食品安全与道德规范.中国食物与营养杂志,2004,12(1):18.2 张远.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杂志,2005,9(2):15-18.3 迟凤玲.国外食物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中国食物与营养杂志,2005,2(3):11.4 杨丽.美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中国食物与营养杂志,2005,1(4):15.5 李业鹏.美国食品安全系统.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1,13(4):44-49.6 金培刚,丁刚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27(4):228-230.7 刘秀英.全球食源性疾病现状.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30(2):199-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