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装置故障查处及电量追补(新)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12932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X 页数:148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装置故障查处及电量追补(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计量装置故障查处及电量追补(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计量装置故障查处及电量追补(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装置故障查处计量装置故障查处 及电量追补培训及电量追补培训1 1第一章第一章 相量图基本知识介绍相量图基本知识介绍第三章第三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析析第二章第二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第四章第四章 计量装置故障查找方法计量装置故障查找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电量退补计电量退补计算算2第一章第一章 相量图基本知识介绍第三章相量图基本知识介绍第三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 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知识介绍基本知识介绍 第一点第一点 相量及相量图相量及相量图 第二点第二点 交流电路各相量的关系交流电路各相量的关系 第三点第三点 基本三角函数关系基本三角函数关系3 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知识介绍基本知识介绍 第一第一一一、相量及相量图相量及相量图(一)、相量(一)、相量1、概念:是正弦交流电的一种表示方法,和复数对应。、概念:是正弦交流电的一种表示方法,和复数对应。2、符号表示:交流电有效值符号上加圆点。、符号表示:交流电有效值符号上加圆点。4一一、相量及相量图(一)、相量相量及相量图(一)、相量1、概念:是正弦交流电的一、概念:是正弦交流电的一(二)、相量的加减(二)、相量的加减将多个矢量相加时,可将各矢量头尾相接,最后的将多个矢量相加时,可将各矢量头尾相接,最后的 和矢量是从第一个矢量的头指向最后一个矢量的尾。和矢量是从第一个矢量的头指向最后一个矢量的尾。(1)、)、5(二)、相量的加减(二)、相量的加减(1)、)、5(2)、)、6(2)、)、6二、相量图二、相量图感性时感性时 0容性时容性时 0纯电阻性时纯电阻性时=07二、相量图感性时二、相量图感性时 容性时纯电阻性时容性时纯电阻性时7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容性负荷1、空载线路(向电网倒送无功)2、电容器过补偿(电容补偿装置损耗过补3、发电机只发无功8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容性负荷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容性负荷1、空载线路(向电网倒送无功)、空载线路(向电网倒送无功)相量图相量图(以以 作为参考相量作为参考相量-铅垂位置铅垂位置)9相量图相量图(以以 作为参考相量作为参考相量-铅垂位置铅垂位置)9(三)、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相量图(三)、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相量图10(三)、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相量图(三)、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相量图10判断接线时注意事项1、在接线正确情况下三相电流相量之间夹角为120,出现三相电流相量之间夹角不为120时,可以判断电流接线错误。三相三线A、C夹角同样是120,否则属接线错误。2、A、B、C三相电流值基本相同3、A、B、C三相功率因素角基本相同(四线)11判断接线时注意事项判断接线时注意事项1、在接线正确情况下三相电流相量之间夹角为、在接线正确情况下三相电流相量之间夹角为(四四)、三角函数换算公式、三角函数换算公式12(四四)、三角函数换算公式、三角函数换算公式1213131414(五)功率公式单相有功功率P=UxIcos单相无功功率Q=UxIsin三相三线有功功率P=3IUcos三相三线无功功率Q=3IUsin三相四线有功功率P=3IUxcos三相四线无功功率Q=3IUxsin15(五)功率公式单相有功功率(五)功率公式单相有功功率P=UxIcos15分元计算公式三相三线有功功率P=3IUcos=IaUabcos(30+)+IcUcbcos(30-)三相四线有功功率P=3IUxcos=IaUacosa+IbUbcosb+IcUccosc16分元计算公式三相三线有功功率分元计算公式三相三线有功功率P=3IUcos16 第二章第二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第一点第一点 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 第二点第二点 电能计量装置的几种常见接线电能计量装置的几种常见接线 第三点第三点 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电能计量装置接线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7 第二章第二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 第一点第一点 a)a)接人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接人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有功、无功电能表功、无功电能表。接人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接人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或有功、无功电能表或3 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表。b)b)接人中性点绝缘系统的接人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 3台电压互感器,台电压互感器,35kV35kV及以上的宜采及以上的宜采用用Y/yY/y方式接线;方式接线;35kV35kV以下的宜采用以下的宜采用V/VV/V方式接线。接人非中性方式接线。接人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点绝缘系统的3 3台电压互感器,宜采用台电压互感器,宜采用Yo/yoYo/yo方式接线。其一次方式接线。其一次侧接地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侧接地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一、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 18 a)接人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接人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功 c)c)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50A50A以上时,宜采用经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人式的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接人式的接线方式。d)d)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 2台电流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对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对三相四线制连接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三相四线制连接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 3台电流互感器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19 c)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及以下时,宜采二、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二、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常用三相三线分相接线常用三相三线分相接线20二、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常用三相三线分相接线二、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常用三相三线分相接线20 常用三相四线分相接线常用三相四线分相接线21 常用三相四线分相接线常用三相四线分相接线21三、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注意事项三、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注意事项 1、二次电路铜导线截面积、二次电路铜导线截面积a、计量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宜使用铜质单芯绝缘线。、计量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宜使用铜质单芯绝缘线。电流电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电流电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4mm2。电压电路导线截。电压电路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面积不应小于2.5mm2。b、辅助单元的控制信号等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辅助单元的控制信号等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2、二次电路导线外皮颜色、二次电路导线外皮颜色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A、B、C各相各相导线应分别采用黄、绿、红颜色线,中性线应采用导线应分别采用黄、绿、红颜色线,中性线应采用黑色或者蓝色线,接地线采用黄绿线。黑色或者蓝色线,接地线采用黄绿线。22三、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注意事项三、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注意事项 1、二次电路铜导线截面积、二次电路铜导线截面积223、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顺序应按正相序(即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顺序应按正相序(即A、B、C相相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4、所有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均应采用分相接线方式。、所有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均应采用分相接线方式。5、10kV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从输出端子直接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从输出端子直接接至试验接线盒,不能有接头。中间不得经过任何辅助接至试验接线盒,不能有接头。中间不得经过任何辅助接点、接头或其他连接端子。接点、接头或其他连接端子。6、电能计量用互感器二次回路上不得接入任何与计量无、电能计量用互感器二次回路上不得接入任何与计量无关的设备。关的设备。7、10kV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均应只有一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均应只有一处可靠接地。处可靠接地。8、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每只接线螺钉最多只允许接入两、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每只接线螺钉最多只允许接入两根导线。低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接地根导线。低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接地233、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 第三章第三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析析 第三节第三节 三相四线电能表三相四线电能表接线分析接线分析 第二节第二节 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接线分析的接线分析 第四节第四节 互感器互感器的接线分析的接线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单相电能表的接线分析单相电能表的接线分析24 第三章第三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分析 第三节第三节 单相电能表的接线单相电能表的接线一、一、单相电能表的正确接线单相电能表的正确接线序号序号接线方式接线方式计算倍率公式计算倍率公式1 1一进一出直接接入方式一进一出直接接入方式不需计算不需计算用本身倍率用本身倍率2 2二进二出直接接入方式二进二出直接接入方式3 3经电流互感器的电压线和电流线共用方经电流互感器的电压线和电流线共用方式式b=BKb=BKI IK KV V/K/KL LK KY Y其中:其中:K KI I实用电实用电流互感器变比流互感器变比K KV V实用电压互感实用电压互感器变比器变比K KL L表本身电流互表本身电流互感器变比感器变比K KY Y表本身电压互表本身电压互感器变比感器变比B B表本身倍率表本身倍率4 4经电流互感器的电压线和电流线分开方经电流互感器的电压线和电流线分开方式式5 5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电压线和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电压线和电流线分开方式电流线分开方式25 单相电能表的接线序号接线方式计算倍率公式单相电能表的接线序号接线方式计算倍率公式1一一1 1、单相电能表直接接入式、单相电能表直接接入式(2 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IAN UAN AN(3 3)、相量图)、相量图(4 4)、计量功率)、计量功率(1 1)、接线图)、接线图P=UIcos =UIcos UANIAN.261、单相电能表直接接入式(、单相电能表直接接入式(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AN(3)、相量图)、相量图2 2、单相电能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单相电能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 (1 1)、接线图)、接线图 (3 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 P=UIcos =UIcos(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272、单相电能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单相电能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 (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2二、单相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二、单相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1 1、火线和零线互换、火线和零线互换(1 1)、接线图)、接线图(2 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 3)、相量图)、相量图(4 4)、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UANIANcos =UIcos(5 5)、)、结论:结论:电能表电能表正转,当负荷侧接地易正转,当负荷侧接地易漏计电量。漏计电量。NAUANIAN IAN UAN 28二、单相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二、单相有功电能表的错误接线(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相量图)、相量图2 2、电压钩断开或接触不良、电压钩断开或接触不良(1 1)、接线图)、接线图(2 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 3)、相量图)、相量图(4 4)、计量功率)、计量功率 P=IUcos=0(5 5)、结论)、结论 电表不转电表不转ANI292、电压钩断开或接触不良(、电压钩断开或接触不良(1)、接线图()、接线图(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3 3、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路短路 (1 1)、接线图)、接线图 (3 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 P=IUcos=0 (4 4)、)、结论结论 电表不转电表不转(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03、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短路 (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2)、接线)、接线4 4、电能表极性接反、电能表极性接反(2 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 3)、相量图)、相量图(4 4)、计量功率)、计量功率(1 1)、接线图)、接线图ANP=IUcos(1800-)=-IUcosIAN UAN-IAN1800-(5)、结论:、结论:电能表圆盘反转电能表圆盘反转314、电能表极性接反(、电能表极性接反(2)、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相量图()、相量图(4)、计)、计 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线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线一、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正确接线一、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正确接线1 1、三相三线低压电路有功电能的接线、三相三线低压电路有功电能的接线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0+3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30+)+cos(30-)P=3IUcos*UAUABUCBUCIcIaIbUB32 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线接线原则: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线接线原则:30+2 2、三相三线高压电路有功电能的接线、三相三线高压电路有功电能的接线UaUbUcIaIbIcUabUcb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0+3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30+)+cos(30-)P=3IUcos*.332、三相三线高压电路有功电能的接线、三相三线高压电路有功电能的接线UaUbUcIaIbIcU二、三相三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二、三相三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1 1、电流回路错误接线、电流回路错误接线(1 1)、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a a相反接相反接UaUbUcIaIbIcUabUcb接线原则接线原则:60+90-3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150-)+cos(30-)P=IUsin-Ia正确计量功率正确计量功率 :P=3IUcos34二、三相三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二、三相三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UaUbUcIaIbIcUabU0306090COS10.860.50功率功率P3UI3/2UI3/2UI0圆盘转数圆盘转数快快较快较快较慢较慢不转不转正确接线:正确接线:P=3IUcos错误接线:错误接线:P=IUsin0306090COS10.860.50功率功率P0UI3/2UIUI圆盘转数圆盘转数不转不转慢慢较慢较慢快快350306090COS10.860.50功率功率P32 2、电压回路错误接线、电压回路错误接线(1 1)、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电压互感器二次侧U Uabab反接反接(ab(ab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IaIbIcUabUcb接线原则:接线原则:180-30-3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150-)+cos(30-)P=IUsinUba*362、电压回路错误接线、电压回路错误接线UaUbUcIaIbIcUabUcb接线接线UaUbUcIaIbIcUabUcb接线原则:接线原则:180-30-30+*Uba(2 2)、电能表电压进线)、电能表电压进线abab相互接错相互接错(相序错相序错)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150-)+cos(30+)P=0Uca37UaUbUcIaIbIcUabUcb接线原则:接线原则:180-30-3 3、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同时接错、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同时接错(1 1)、电压回路)、电压回路abab接错,接错,A A相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反相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反UaUbUcIaIbIc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0+30+Uba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30+)+cos(30+)P=3UI(cos-3/3sin)Uca*-Ia383、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同时接错、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同时接错UaUbUcIaIbIc接线原接线原UaUbUcIaIbIcUbc接线原则:接线原则:IbUba Ia Ubc30-90-(2 2)、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电压互感器二次侧U Uabab及及U Ucbcb均接反均接反,元件元件1 1通入通入b b相电相电流,元件流,元件2 2通入通入a a相电流相电流Uba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30-)+cos(90-)P=3UI(1/2cos+3/2sin).*39UaUbUcIaIbIcUbc接线原则:接线原则:30-90-(2UaUbUcIaIbIc接线原则:接线原则:IcUbc IbUac120+30+9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Ucos(150+)+cos(90+)P=-3UI(1/2cos +3/2sin)Ubc(3 3)、电压分别进)、电压分别进b b、c c、a a,元件,元件1 1通入通入c c相电流,元件相电流,元件2 2通通入入b b相电流相电流Uac.*40UaUbUcIaIbIc接线原则:接线原则:120+30+90+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接线一、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正确接线一、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正确接线UaUbUcIaIbIc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P3=3IpUpcos*41 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接线一、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正确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接线一、三相四线电能表的正确接线UaU二、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二、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1、电流回路短路故障、电流回路短路故障(1)、电流回路一相短路)、电流回路一相短路UAUBUCIaIb=0Ic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3=2IpUpcos 少计少计1/3的电量的电量*42二、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二、三相四线电能表的错误接线UAUBUCIaIb=0Ic计量计量(2)、电流回路两相短路)、电流回路两相短路UBUAUCIa=0IbIc=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2=IpUpcos 少计少计2/3的电量的电量*43(2)、电流回路两相短路)、电流回路两相短路UBUAUCIa=0IbIc=0计量计量(3)、电流回路三相短路)、电流回路三相短路UBUAUCIa=0Ib=0Ic=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0 电能表停转电能表停转*44(3)、电流回路三相短路)、电流回路三相短路UBUAUCIa=0Ib=0Ic=02、电压回路开路故障、电压回路开路故障(1)、电压回路一相开路)、电压回路一相开路UBUA=0UCIaIbIc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2+P3=2IpUpcos 少计少计1/3电量电量*452、电压回路开路故障、电压回路开路故障UBUA=0UCIaIbIc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2)、电压回路两相开路)、电压回路两相开路UA=0UB=0UCIaIbIc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3=IpUpcos 少计少计2/3的电量的电量*46(2)、电压回路两相开路)、电压回路两相开路UA=0UB=0UCIaIbIc计量计量(3)、电压回路三相开路)、电压回路三相开路UA=0UB=0UC=0IaIbIc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0 电能表不转电能表不转*47(3)、电压回路三相开路)、电压回路三相开路UA=0UB=0UC=0IaIbIc3 3、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接反、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接反(1 1)、一相电流反接)、一相电流反接ABCNINUAUBUCIaIbIc-Ia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pUpcos(180-)+IpUpcos +IpUpcos =IpUpcos 180-.483、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接反、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接反AINUAUBUCIaIbIc-I(2 2)、两相电流反接)、两相电流反接UAUBUCIAIBIC-IA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pUpcos(180-)+IpUpcos(180-)+IpUpcos =-IpUpcos 180-180-ABCNIN-IB.49(2)、两相电流反接)、两相电流反接UAUBUCIAIBIC-IA 计量功率:计量功率:(3 3)、三相电流反接)、三相电流反接UAUBUCIAIBIC-IA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pUpcos(180-)+IpUpcos(180-)+IpUpcos(180-)=-3IpUpcos 180-180-180-IBABCNIN-IC50(3)、三相电流反接)、三相电流反接UAUBUCIAIBIC-IA 计量功率:计量功率:(5 5)、三相电流电压不同相)、三相电流电压不同相UAUBUCIAIBIC 120-120-120-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pUpcos(120-)+IpUpcos(120-)+IpUpcos(120-)=3IpUpcos(120-)ABCNIN51(5)、三相电流电压不同相)、三相电流电压不同相UAUBUCIAIBIC 12(6 6)、)、A A、B B两相电流电压不同相,两相电流电压不同相,A A相电流反接相电流反接UAUBUCIAIBIC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IpUpcos(60+)+IpUpcos (120+)+IpUpcos =UpIp(cos-3sin)ABCNINU0 60+120+-IA52(6)、)、A、B两相电流电压不同相,两相电流电压不同相,A相电流反接相电流反接UAUBUCIABCNINUn(7)(7)、电压线圈中性点与电路中性线断开、电压线圈中性点与电路中性线断开P=IAUAcos+IBUBcos+ICUCcos =IAUANcos+IBUBNcos+ICUCNcos-UN(IA+IB+IC)cosN三相平衡:三相平衡:P=P三相不平衡:三相不平衡:误差:误差:P=UNINcosN结论:结论:电能表反电能表反应的功率比实际应的功率比实际功率少计功率少计P。中性线一定要接中性线一定要接牢。牢。53AINUn(7)、电压线圈中性点与电路中性线断开、电压线圈中性点与电路中性线断开P=IAU 互感器的接线分析互感器的接线分析 一、电压互感器一、电压互感器 (一)、(一)、二次侧断线的分析二次侧断线的分析 步骤:步骤:A A、选择仪表;、选择仪表;B B、测量、测量a a、b b、c c各线电压;各线电压;C C、根据测量数据判断有无断线。、根据测量数据判断有无断线。Ubc=100V Uab=Uca=0 则则a相断线相断线 Uca=100V Uab=Ubc=0 则则b相断线相断线 Uab=100V Ubc=Uca=0 则则c相断线相断线 (空载时)(空载时)a b cA B CV54 互感器的接线分析互感器的接线分析 a b(二)、(二)、一次侧断线的分析一次侧断线的分析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一次侧断一次侧断线相别线相别接线方式接线方式二次侧电压二次侧电压UabUbcUcaA相相V形接线形接线Y形接线形接线057.710010010057.7B相相V形接线形接线Y形接线形接线5057.75057.7100100C相相V形接线形接线Y形接线形接线100100057.710057.7a b cA B C a b cA B C*55(二)、一次侧断线的分析一次侧断线相别接线方式二次侧电压(二)、一次侧断线的分析一次侧断线相别接线方式二次侧电压Ua 实例分析实例分析1、Vv接线时电压互感器接线时电压互感器(1)、正确接线)、正确接线ABCabc.56 实例分析(实例分析(1)、正确接线)、正确接线ABCabc.562)、相量图)、相量图1)、分析:)、分析:断开第一相电压时,断开第一相电压时,Uu=0,故故 Uuv=0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vIucos(30+)+UwvIwcos(30)=0+UwvIwcos(30)=UIcos(30)Uu.Uv.Uw.Iu.Iw.Uwv.Uuv.(2)、错误接线)、错误接线一次第一相熔丝断压一次第一相熔丝断压(A(A相相)572)、相量图)、相量图1)、分析:)、分析: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Uu.Uv.Uw.I 一次第三相熔丝断压(一次第三相熔丝断压(C相)相)2)、相量图)、相量图Uu.Uv.Uw.Iu.Iw.Uwv.1)、分析:)、分析:断开第三相电压时,断开第三相电压时,Uw=0,故故 Uwv=0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vIucos(30+)+UwvIwcos(30-)=UuvIucos(30+)+0 =UIcos(30+)Uuv.58 一次第三相熔丝断压(一次第三相熔丝断压(C相)相)2)、相量图)、相量图Uu.Uv.U 一次第二相熔丝断压一次第二相熔丝断压(B(B相相)2)、相量图)、相量图Uuv.Uwv.Uu.Uuv.Uwv.Uv.Uw.Iu.Iw.1)、分析:)、分析:一元件一元件二元件二元件 Uuv.Iu.Uwv.Iw.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1/2UuwIucos(30-)+1/2UwuIwcos(30+)=3/2UIcos59 一次第二相熔丝断压一次第二相熔丝断压(B相相)2)、相量图)、相量图Uuv.Uwv.Uu2、星形(、星形(Y,yn)接线时电压互感器)接线时电压互感器(1)、正确接线)、正确接线UVWuvw.602、星形(、星形(Y,yn)接线时电压互感器()接线时电压互感器(1)、正确接线)、正确接线Uu.(2)、错误接线)、错误接线2)、相量图)、相量图UVWuvw.Uu.Uv.Uw.Iu.Iw.Uwv.-Uv.1)、分析:)、分析:一元件一元件 二元件二元件 -Uv.Iu.Uwv.Iw.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Iucos(60+)+UwvIwcos(30-)=2/3UIcos一次断一次断U相相61(2)、错误接线)、错误接线2)、相量图)、相量图Uu.Uu.Uv.Uw一次断一次断V相相 2)、相量图)、相量图UVWuvw.Uu.Uv.Uw.Iu.Iw.1)、分析:)、分析:一元件一元件 二元件二元件 Uu.Iu.Uw.Iw.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Iucos+UwIwcos =2/3UIcos62一次断一次断V相相 2)、相量图)、相量图Uu.Uu.Uv.一次断一次断W相相 2)、相量图)、相量图UVWuvw.Uu.Uv.Uw.Iu.Iw.-Uv.1)、分析:)、分析:一元件一元件 二元件二元件 Uuv.Iu.-Uv.Iw.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vIucos(30+)+UvIwcos(60-)=2/3UIcosUuv.63一次断一次断W相相 2)、相量图)、相量图Uu.Uu.Uv.(三)、电压互感器的极性接错分析(三)、电压互感器的极性接错分析 1 1)、电压互感器为)、电压互感器为V V形接线形接线cbcb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UbcUabUacUac=-Uca=Uab-UbcUac=3Uab=3Ubc =3100=173结论:结论:只要测的三个二次电只要测的三个二次电压中有一个增加压中有一个增加3 3倍,就倍,就说明有极性接反的情况。说明有极性接反的情况。Ubc-Ubc a b cA B C*64(三)、电压互感器的极性接错分析(三)、电压互感器的极性接错分析cb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2 2)、电压互感器为)、电压互感器为Y Y形接线形接线a a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Ua-UbUcUbcUcaUabUab=-Ua-UbUab=Ua=Ub=100/3=57.7VUca=Uc-(-Ua)Uca=Uc=Ua=100/3=57.7VUbc=Ub-UcUbc=3Ub=3Uc357.7=100V结论:结论:与与a a相有关的二次相有关的二次电压为原来的电压为原来的1/31/3。a b cA B C-UcUb*65 2)、电压互感器为)、电压互感器为Y形接线形接线a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Ua-二、电流互感器二、电流互感器IAIBICIaIbIc-IbIb=-(Ia+Ic)(一)、电流互感器极性接错(一)、电流互感器极性接错1、不完全星形接线、不完全星形接线正确接线正确接线.AAAIAIBICL1K1L2K2L2K2L1K1IaIcIb.66二、电流互感器二、电流互感器IAIBICIaIbIc-IbIb=-(W W相相极性接反极性接反U V WIUIVIW-IwIuIu+Iv-Iw=0Iv=-(Iu-Iw)Iv=3Iu=3IwIv结论:结论:测量电流测量电流IuIu、IvIv、IwIw,若一相电流比其它两,若一相电流比其它两相大相大3 3倍,则有一组电倍,则有一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流互感器极性接反。-IVIuIw*实例分析实例分析67W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 V WIUIVIW-2 2、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互感器的Y Y型接线型接线 正确接线正确接线IAIBIC.IaIbIc.AAAIAIBICL1K1L2K2L2K2L1K1IaIcIbL1K1L2K2.682、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互感器的Y型接线型接线IAIBIC.IaIbIc.W W相相极性接反极性接反IUIVIW-IwIN=Iu+Iv+(-Iw)=-2Iw结论:结论:测量电流测量电流IuIu、IvIv、IwIw和和I IN N,若,若中性电流是相电流中性电流是相电流2 2倍,则有一组电倍,则有一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流互感器极性接反。IuIvINU V WIuIvIwIN*69W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IUIVIW-IwIN=Iu+Iv+(-Iw(二)、电流互感器二次断线的分析(不完全星形接线)(二)、电流互感器二次断线的分析(不完全星形接线)1、电流互感器断第一相二次电流、电流互感器断第一相二次电流(2)、相量图)、相量图Uu.Uv.Uw.Iu=0.Iw.Uwv.Uuv.(1)、分析:)、分析:断第一相二次电流,即断第一相二次电流,即 故一元件功率为故一元件功率为0。Iu=0.(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vIucos(30+)+UwvIwcos(30-)=0+UwvIwcos(30-)=UIcos(30-)70(二)、电流互感器二次断线的分析(不完全星形接线)(二)、电流互感器二次断线的分析(不完全星形接线)(2)、相)、相2、电流互感器断第三相二次电流、电流互感器断第三相二次电流(2)、相量图)、相量图Uu.Uv.Uw.Iu.0=Iw.Uwv.Uuv.(1)、分析:)、分析:断第三相二次电流,即断第三相二次电流,即 故二元件功率为故二元件功率为0。Iw=0.(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vIucos(30+)+UwvIwcos(30-)=UuvIucos(30+)=UIcos(30+)712、电流互感器断第三相二次电流(、电流互感器断第三相二次电流(2)、相量图)、相量图Uu.Uv.Uw3、电流互感器断第二相二次电流(人工、电流互感器断第二相二次电流(人工B相电流)相电流)(2)、相量图)、相量图Uu.Uv.Uw.Iu.Iw.Uwv.Uuv.(1)、分析:)、分析:断人工断人工B相电流时,进入一元相电流时,进入一元件和二元件的电流即为件和二元件的电流即为A相电流相电流和和C相电流的合成。相电流的合成。(3)、计量功率:)、计量功率:P=P1+P2 =UuvIucos 30cos(60+)+UwvIwcos30cos(90-30-)=3/2UIcosIu.Iu.一元件:一元件:Uuv (-).Iu.Iu.Iw.Iw.二元件:二元件:-(-)Uwv.30723、电流互感器断第二相二次电流(人工、电流互感器断第二相二次电流(人工B相电流)(相电流)(2)、相量图)、相量图第四章第四章 计量装置故障查找方法计量装置故障查找方法(带电检查)(带电检查)一、一、用万用表、钳形表、相序表带电检用万用表、钳形表、相序表带电检查计量回路查计量回路 二、现场校验仪二、现场校验仪检查计量回路检查计量回路 三、其它方法三、其它方法 73第四章第四章 计量装置故障查找方法一、用万用表、钳形表、相序表计量装置故障查找方法一、用万用表、钳形表、相序表常用仪器及设备常用仪器及设备1 1、万用表、万用表2 2、钳形电流表、钳形电流表3 3、现场校验仪、现场校验仪4 4、短接线、短接线5 5、工具箱、工具箱6 6、相序表、相序表74常用仪器及设备常用仪器及设备1、万用表、万用表74一、用万用表、钳形表、相序表一、用万用表、钳形表、相序表带电检查计量回路带电检查计量回路1 1、电压回路的接线检查、电压回路的接线检查 带电检查带电检查电能表在计量状态下对接线是否正确电能表在计量状态下对接线是否正确 进行检查。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检查项目:1 1、检查互感器本身的接线是否正确;、检查互感器本身的接线是否正确;2 2、检查互感器与电能表之间的接线是否正、检查互感器与电能表之间的接线是否正 确。确。75752 2、检查电压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检查电压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A A)、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有无断线;)、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有无断线;(B B)、电压互感器极性是否反接。)、电压互感器极性是否反接。(1 1)、二次侧断线的判断)、二次侧断线的判断 步骤:步骤:A A、选择仪表;、选择仪表;B B、测量、测量a a、b b、c c各线电压;各线电压;C C、根据测量数据判断有无断线。、根据测量数据判断有无断线。Ubc=100V Uab=Uca=0 则则a相断线相断线 Uca=100V Uab=Ubc=0 则则b相断线相断线 Uab=100V Ubc=Uca=0 则则c相断线相断线 (空载时)(空载时)a b cA B CV762、检查电压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检查电压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 a b cA (2)、)、一次侧断线的判断一次侧断线的判断一次侧断一次侧断线相别线相别接线方式接线方式二次侧电压二次侧电压UabUbcUcaA相相V形接线形接线Y形接线形接线057.710010010057.7B相相V形接线形接线Y形接线形接线5057.75057.7100100C相相V形接线形接线Y形接线形接线100100057.710057.7 a b cA B Ca b cA B C77(2)、一次侧断线的判断一次侧断线相别接线方式二次侧电压)、一次侧断线的判断一次侧断线相别接线方式二次侧电压Ua(3 3)、互感器的极性反接分析)、互感器的极性反接分析 1 1)、电压互感器为)、电压互感器为V V形接线形接线cbcb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UbcUabUacUac=-Uca=Uab-UbcUac=3Uab=3Ubc =3100=173结论:只要测的三个二次电结论:只要测的三个二次电压中有一个增加压中有一个增加3 3倍,就倍,就说明有极性接反的情况。说明有极性接反的情况。Ubc-Ubc a b cA B C*78(3)、互感器的极性反接分析)、互感器的极性反接分析cb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Ub 2 2)、电压互感器为)、电压互感器为Y Y形接线形接线a a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Ua-UbUcUbcUcaUabUab=-Ua-UbUab=Ua=Ub=100/3=57.7Uca=Uc-(-Ua)Uca=Uc=Ua=100/3=57.7Ubc=Ub-UcUbc=3Ub=3Uc357.7=100结论:与结论:与a a相有关的二次相有关的二次电压为原来的电压为原来的1/31/3。a b cA B C-UcUb*79 2)、电压互感器为)、电压互感器为Y形接线形接线a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aUbUc-Ua-2 2、确定接地点和相别确定接地点和相别 (1 1)、确定是否有接地的方法:)、确定是否有接地的方法:要求:互感器二次侧应安全接地。要求:互感器二次侧应安全接地。步骤:步骤:A A、选择电压表;、选择电压表;B B、电压表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接电能表、电压表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接电能表 的二次电压三个电压端;的二次电压三个电压端;C C、根据测量值判断是否接地:、根据测量值判断是否接地:1 1)、若电压表三次指示均为)、若电压表三次指示均为0v0v,则无安全接地;,则无安全接地;2 2)、若电压表两次指示为)、若电压表两次指示为100V100V,一次指示零,一次指示零,则指零的一相接地,且接地相为则指零的一相接地,且接地相为V V相。相。u v wu v wU V WV V80 2、确定接地点和相别、确定接地点和相别u v wU V 3 3)、若电压表三次为)、若电压表三次为100/3V100/3V,则电压,则电压互感器为互感器为Y Y形形 接线,且二次侧在中性点接地。接线,且二次侧在中性点接地。(2 2)测量线电压)测量线电压无论是无论是Y Y形接线还是形接线还是V V形接线,线电压都是形接线,线电压都是100V100Vu v wU V WVvVu v wU V W81 3)、若电压表三次为)、若电压表三次为100/3V,则电压互感器为,则电压互感器为Y形形 3 3、检查相序、检查相序(1 1)、电感(电容)灯泡法(正序)、电感(电容)灯泡法(正序)U()、相序表法()、相序表法823、检查相序、检查相序U()、()、3、相序分类:、相序分类:正相序正相序:ABC、BCA、CAB三种三种反相序:反相序:CBA、BAC、ACB三种三种4、变电站内与已知相序核对、变电站内与已知相序核对用万用表一端接已知正确相序一端,另一端接用万用表一端接已知正确相序一端,另一端接未知相序一端测量电压,与已知相序电压差值未知相序一端测量电压,与已知相序电压差值最小一相为同相。最小一相为同相。833、相序分类:、相序分类:833、带电检查电流回路的接线、带电检查电流回路的接线1、电流回路断线和短路、电流回路断线和短路()、依次断开相和相的电压端,圆盘转动,则接线正()、依次断开相和相的电压端,圆盘转动,则接线正确;确;()、断开相电压端,圆盘不转,则相电流互感器二次()、断开相电压端,圆盘不转,则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有断线和短路;回路有断线和短路;()、断开相电压端,圆盘不转,则相电流互感器二次()、断开相电压端,圆盘不转,则相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有断线和短路。回路有断线和短路。UVW843、带电检查电流回路的接线、带电检查电流回路的接线U842 2、电流互感器(极性反接)、电流互感器(极性反接)(1 1)、不完全星形接线()、不完全星形接线(W W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U V WIuIwIUIVIW-IwIuIu+Iv-Iw=0Iv=-(Iu-Iw)Iv=3Iu=3IwIv结论:测量电流结论:测量电流IuIu、IvIv、IwIw,若一相电流比其它两,若一相电流比其它两相大相大3 3倍,则有一组电倍,则有一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流互感器极性接反。-IV*852、电流互感器(极性反接)、电流互感器(极性反接)U V W(2 2)、完全星形接线()、完全星形接线(W W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IUIVIW-IwIN=Iu+Iv+(-Iw)=-2Iw结论:结论:测量电流测量电流IuIu、IvIv、IwIw和和I IN N,若,若中性电流是相电流中性电流是相电流2 2倍,则有一组电倍,则有一组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流互感器极性接反。IuIvINU V WIuIvIwIN*86(2)、完全星形接线()、完全星形接线(W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IUIVIW-IwIN 3 3、电流互感器有无接地的判断、电流互感器有无接地的判断(1 1)电压表法:电压表法:步骤:步骤:A A、电压表一端接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未接地端,、电压表一端接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未接地端,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B B、电压表有指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有接地;、电压表有指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有接地;电压表无指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无接地。电压表无指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无接地。VABC873、电流互感器有无接地的判断、电流互感器有无接地的判断VA87(2)、)、电流法检查电流法检查 步骤:步骤:A、选择电流表;、选择电流表;B、电流表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接电能表的电、电流表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接电能表的电 流端子;流端子;C、电流表无指示圆盘转速不变,则该端子接地;电流表、电流表无指示圆盘转速不变,则该端子接地;电流表 有指示圆盘转速变慢,则该端子不接地。有指示圆盘转速变慢,则该端子不接地。AI88(2)、电流法检查)、电流法检查AI88二、现场校验仪查找故障二、现场校验仪查找故障 1 1、通过用电性质分析判断负荷性质确定是否是感性负荷、通过用电性质分析判断负荷性质确定是否是感性负荷还是容性负荷,初步确认向量图位置、确认有功及无功方向。还是容性负荷,初步确认向量图位置、确认有功及无功方向。2 2、根据电压、电流、二次功率、功率因素是否正常、根据电压、电流、二次功率、功率因素是否正常 是否有缺相,失流等,三相电压、电流值基本相等,是否有缺相,失流等,三相电压、电流值基本相等,二次功率(包含有功及无功方向)乘倍率后与实际负荷一致、二次功率(包含有功及无功方向)乘倍率后与实际负荷一致、三相(或两相)功率因素基本相同。三相(或两相)功率因素基本相同。3 3、向量图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判断出、向量图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判断出故障原因。故障原因。4 4、进行误差测量,可以判断电能表是否故障。、进行误差测量,可以判断电能表是否故障。P=3600NCt1000(w)89二、现场校验仪查找故障二、现场校验仪查找故障P=3600NCt1000(w)89三、其它方法三、其它方法1、力矩法、力矩法 力矩法力矩法将电能表原有接线故意接错,观察圆将电能表原有接线故意接错,观察圆盘转速或转向的变化,判断接线是否正确。盘转速或转向的变化,判断接线是否正确。1、断开、断开V相电压法相电压法(1)、基本原理:)、基本原理:UVWU V WIU 1/2UUW IW 1/2UWUUUUVUWIUIVIWUWUUUWP=1/2IUcos(30-)+cos(30+)=3/2UIcos正确:正确:P=3IUcos.*90三、其它方法三、其它方法UU V 结论:断开结论:断开V相电压,电能表反映的功率是正确接线的相电压,电能表反映的功率是正确接线的1/2;圆盘转速是正确接线的圆盘转速是正确接线的1/2;断开断开V相电压,圆盘转速是没断开相电压,圆盘转速是没断开V相电压的相电压的1/2,则接,则接 线正确,反之不正确。线正确,反之不正确。(2)、测功率法)、测功率法UVWU V WWWP/P=2(3)、测时间法)、测时间法t/t=22、U、W相电压交叉法(圆盘不转)相电压交叉法(圆盘不转)*91结论:断开结论:断开V相电压,电能表反映的功率是正确接线的相电压,电能表反映的功率是正确接线的1/2;UU2、相量法、相量法1、六角图法六角图法2、测功率法测功率法3、电流、电压、电流、电压、相位表法相位表法922、相量法、相量法1、六角图法六角图法2、测功率法、测功率法3、电流、电压、相位表法、电流、电压、相位表法1、六角图法、六角图法(1)、基本原理)、基本原理UuUvUwUuvUvwUuwUvuUuwUwv60IuIvIwIuIuIu931、六角图法、六角图法UuUvUwUuvUvwUuwUvuUuwUwv Iu=Iu cos(30+)Iu=Iu cos(90-)Iu=Iu cos(30-)若若Uuv=Uvw=Uwu=U,在上式中两边同乘,在上式中两边同乘U,则形成功率,则形成功率 Puv =UIu cos(30+)=UIu Pvw=UIu cos(90-)=UIu Puw=UIu cos(30-)=UIu94 Iu(2)、)、绘制六角图的方法:绘制六角图的方法:A、测电能表电压端子的线电压,找出、测电能表电压端子的线电压,找出V相电压端子;相电压端子;B、测定电压相序;、测定电压相序;C、绘出线电压相量图;、绘出线电压相量图;D、测定各相电流、测定各相电流;E、记录所测值;、记录所测值;F、根据所测值取相量段并作相量图;、根据所测值取相量段并作相量图;G、根据相量图判断接线是否正确;、根据相量图判断接线是否正确;H、若有错更正接线。、若有错更正接线。95(2)、绘制六角图的方法:)、绘制六角图的方法:95 2、测功率法测功率法 (1)、)、步骤:步骤:A、测相序;、测相序;B、测三相电流;、测三相电流;C、测各线电压;、测各线电压;D、测相电流对各线电压的功率;、测相电流对各线电压的功率;E、作相、线电压的相量图;、作相、线电压的相量图;F、在线电压上取功率段,、在线电压上取功率段,作垂线于交点连作垂线于交点连 接交点和接交点和O,得相电流;得相电流;G、根据电流位置,判断接线的错误;、根据电流位置,判断接线的错误;H、更正接线。、更正接线。96 2、测功率法测功率法963、电流、电压和相位法、电流、电压和相位法(1)、步骤:)、步骤:A、测电能表电压端子的各线电压,再测电能表电压端子的各线电压,再测电能表测电能表电压端子对地电压,电压端子对地电压,找出找出V相电压端子;相电压端子;B、测量相序;、测量相序;C、画、画各线电压相量各线电压相量;D、测三相电流测三相电流;E、测电流、电压的相角;、测电流、电压的相角;F、根据所测电流、电压和相角的值,作相量图;、根据所测电流、电压和相角的值,作相量图;G、所作相量图与正确相量进行比较,判断接线的、所作相量图与正确相量进行比较,判断接线的 正确性。正确性。973、电流、电压和相位法、电流、电压和相位法97(2)、原理:)、原理:UuUvUwUuvUvwUuwUvuUwuUwv60IuIvIw.98(2)、原理:)、原理:UuUvUwUuvUvwUuwUvuUwuUwUuvUvwUwu100v100v100vIuIvIw5A5A5AUuvIuUwvIw600=30相序相序UVWUuUvUwUuvUvwUwuIuUwvIw结论:接线正确结论:接线正确实例:实例:.99UuvUvwUwu100v100v100vIuIvIw5A5UuvUvwUwu100v100v100vIuIvIw5A8.66A5AUuvIUUwvIW2400=30相序相序UVWUuUvUwUuvUvwUwuI1UwvI2结论:结论: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A相极性相极性反或反或A相电流进出线反。相电流进出线反。实例:实例:.100UuvUvwUwu100v100v100vIuIvIw5A8UuvUvwUwu100v100v173vIuIvIw5A5A5AUuvIuUwvIw60180=30相序相序UVWUuUvUw(Uw)(Uv)IuUuvIwUwv结论:结论: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WVWV相极性接反。相极性接反。实例:实例:.101UuvUvwUwu100v100v173vIuIvIw5A5第五章电量退补计算102第五章电量退补计算第五章电量退补计算102一、电量退补基本程序二、电量退补的相关规定三、电量退补的计算103一、电量退补基本程序一、电量退补基本程序103一、电量退补的程序1、确认故障事实 发生故障后,做好记录,并请用户签字,确认故障事实,为退补电量提供原始凭证2、画出实际接线图和向量图3、及时消除故障4、用现场校验仪复测,保证接线正确,误差合格。5、制定防范措施,如加强安装、轮换、现场校验等方面管理及技术改进措施。104一、电量退补的程序一、电量退补的程序1、确认故障事实、确认故障事实1046、电量退补根据相关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规定准确计算追补电量二、电量退补相关规定1、申请校验电能表、互感器的规定供电局应按周期校验电能表、轮换电能表及互感器并对二次压降进行测量,保证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用户申请校验电能表、互感器误差超差,应进行电量退补1056、电量退补、电量退补1052、计量装置误差超差电量退补规定(1)超差时以“0误差为基准计算,退补时间为投运之日起至误差更正之日的1/2时间计算(2)压降超差实际误差值与允许的误差值之差补收(3)其它人为原因按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