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的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31279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病情尚未稳定,需继续严密监测处理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妥当处理。否则,仍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的危险。因此必须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病情尚未稳定,需继续严密监测处理和护理,心肺复苏后由于各脏器、各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和缺氧,必然会引起组织细胞不同程度功能损害或再灌注损伤,常可出现心、肺、脑、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心肺复苏后由于各脏器、各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和缺氧,必然会引起组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1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2 确保有效的循环稳定3 预防并发症4 治疗原发疾病5 其他: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增加营养复苏后的治疗和护理1 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呼吸系统的监护循环系统的监护脑缺氧的监护肾功能的监护维持酸碱平衡防治并发症呼吸系统的监护(一)呼吸系统的监护l、保持呼吸道通 心肺复苏后应对呼吸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并摄全胸片,判断有无肋骨骨折、气胸、肺水肿等异常情况。对于自主呼吸未恢复、有通气或氧合功能障碍者,应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有条件应使用人工呼吸机),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器。(一)呼吸系统的监护l、保持呼吸道通加强呼吸道管理,经常注意呼吸道的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有气管切开,应注意更换敷料预防感染。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有无导管堵塞、衔接松脱、气管黏膜溃疡、皮下气肿、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等现象。加强呼吸道管理,经常注意呼吸道的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肺部并发症的监护 因心脏骤停后呼吸停止、肺循环中断、咳嗽反射停止,机体抵抗力低下再加上各种对呼吸道有侵袭性急救治疗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肺部感染是复苏后期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必须严密观察并及早防治,应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如定时翻身拍背、湿化气道,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2、肺部并发症的监护(二)循环系统的监护1、心电监护 复苏后病人的心脏功能尚未完全稳定应予以心电监护。密切规察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血压应维持在90100mmHg/6070mmHg,测量脉搏时,要注意其频率、节律和强弱变化。如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以及血压脉搏的异常现象时,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二)循环系统的监护1、心电监护末稍循环的观察 病人皮肤色泽、温度、湿度能反应血液的灌注情况。末梢循环可通过皮肤、口唇颜色,指甲的颜色及静脉充盈情况来观察。如肢体湿冷,指(趾)甲苍白发绀,末稍血管充盈不佳即使血压仍正常,也应认为循环血量不足;如肢体温暖,指(趾)甲色泽红润、肢体静脉充盈良好,则提示循环功能良好。末稍循环的观察 3中心静脉压(CVP)的测定 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和(或)胸腔内上下腔静肿的压力。测定中心静脉压并准确地反映循环灌注及心脏功能对于输液和药物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VP正常值为0.49-0.89kPa(510cmH2O)。3中心静脉压(CVP)的测定CVP低、血压低表示血溶量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CVP正常、血压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者心功能不全,可作液试验(于5-1O分钟内静脉输入2Oml的生理盐水,若血压升高、CVP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若CVP升高、血压不变为心功能不全)CVP高、血压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速度并给予强心剂。CVP1.47kPa(15cmH20)表示右心功能不全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CVP1.96(20cmH20)则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CVP低、血压低表示血溶量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CVP正常、(三)脑缺氧监护脑组织对缺氧很敏感,正常体温下,心脏停搏34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脑缺氧在复苏后仍然存在,脑复苏是复苏的最终目的,直接关系到整个复苏的成败。因此,复苏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听觉、瞳孔及肢体活动等情况的变化。脑复苏的 重点在于预防和减轻脑水肿。(三)脑缺氧监护脑组织对缺氧很敏感,正常体温下,心脏停搏3脑复苏 1降温 降温前使用降温辅助药物防止寒战,(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氯丙嗪50mg)用物理方法降低体温,头部降温是重点,体温降至3533,体温不宜大幅度波动。复温时,应先逐步撤去冰袋,待体温恢复12天后再停辅助降温药物。脑复苏 1降温 脑复苏 2 脱水疗法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颅内压增高的征象保证脱水疗法的药物准确、按时、无误执行。3激素疗法 可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脑复苏 2 脱水疗法 脑复苏4 镇静止痛5 应用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6 高压氧治疗脑复苏4 镇静止痛(四)肾功能的监护(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务必慎重,尽量避免应用使肾血管收缩的药物,可使用肾血管扩张药物(小剂量多巴胺,但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不推荐使用)及速尿。(2)留置导尿管,观察尿液的颜色,监测每小时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此外,还应定时检查尿比重、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尿电解质浓度等并分析尿量减少的原因,以便及早发现肾功能的改变并予以正确处理。(四)肾功能的监护(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务必慎重,尽量避(五)酸碱平衡的监护 心跳吸骤停后自于组织严重缺氧,复苏后各组织缺氧状态并不能在很短时间内完全纠正,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同时,二氧化碳在体内大量潴留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形成呼吸性酸中毒。这类混合性酸中毒必须迅速得到纠正,否则会进一步加重颅内循环障碍,并加重对心肌的损害从而严重影响复苏后心肺功能的稳定。这也是造成复苏失败的又一关键原因。(五)酸碱平衡的监护 心跳吸骤停后自于组织严重缺氧,复苏后各(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呼吸急促、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多汗,呼出的气体有无烂苹果气味(酮味)以及有无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定时并根据病情随时监测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为临床疗提供及时准确的资料。(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呼吸急促、皮肤潮红、烦躁不安 (2)对于代谢性酸中毒,以呼吸支持和碱性药物予以迅速纠正。通过增加换气功能,加速二氧化碳排出;碱性药物应首选碳酸氢钠,并遵循碱性药物的使用原则执行。同时,还可以通过补充容量、增加尿量的措施保护肾脏排酸保碱的功能,充分发挥肾脏的代偿功能。(2)对于代谢性酸中毒,以呼吸支持和碱性药物予以迅速 (3)对于呼吸性酸中毒,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机械通气加强通气。利用过度通气加速二氧化碳的排出,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即可纠正呼吸性酸中毒。(3)对于呼吸性酸中毒,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机械通气加(六)并发症的监护 心跳呼吸骤停后,机体的防御功能同时也受到损害。在急救操作过程中可能有一些无菌操作不够严格,加上一些侵袭性的医护措施及激素的应用等,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感染是复苏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六)并发症的监护 心跳呼吸骤停后,机体的防御功能同时也受到 感染的预防 复苏后的整个病程中常并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气管切口感染、口腔炎。无力咳出及昏迷者给予吸痰、雾化吸入,加强皮肤、口腔、气管切口护理等。感染的预防 复苏后的整个病程中常并发感染,最(l)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伤口及侵袭性的医护措施(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动静脉插管等),应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及时拔管。(2)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注意病人及室内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l)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伤口及侵袭性的医护措施(如气管插管 (3)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及压疮的发生和继发感染。(4)对于降温疗法的病人,冰袋应注意包裹好和及时更换,并随时按摩肢体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局部皮肤冻伤。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床褥的平整和干燥。(3)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及(5)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及感染。注意五官护理,保持五官的清洁卫生。对于角膜暴露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溶液滴眼和(或)抗生素眼膏封眼,也可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防角膜干燥或溃疡及角膜炎的发生。(5)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及感染。注意五官护理,保持护理诊断组织灌注改变 心输出量减少呼吸形态改变 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 意识障碍恐惧/焦虑有感染的危险有受伤的危险自理缺陷护理诊断组织灌注改变 心输出量减少心肺复苏后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安置病人在重症监护室,专人护理。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意识障碍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取头高10-30卧位,以利静脉回流。低温疗法患者需平卧位。2、增加营养摄入,必要时采用TPN,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鼻饲或进食。心肺复苏后护理常规一般护理:1、安置病人在重症监护室,专3、预防感染和损伤,复苏后病人常规使用抗生素。做好呼吸道护理、机械通气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对留置导尿病人要预防泌尿系感染。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3、预防感染和损伤,复苏后病人常规使用抗生素。做好呼吸道护理 病情监测:1、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监测T、P、R、BP以及CVP等。定时进行心电图检查。2、组织灌流情况:神志、瞳孔-反应脑部血液灌流和脑功能恢复情况;尿量-反映肾血流情况;皮肤、口唇的颜色、四肢的温度-判断外周组织灌流情况。病情监测:1、生命体征:心电监护监测T、P、R、3、辅助实验室检查:动态监测血尿粪常规、血气分析、水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4、并发症:有无心力衰竭、气胸、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急性肾衰竭、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压疮、导管并发症等发生3、辅助实验室检查:动态监测血尿粪常规、血气分析、水电解质、治疗配合护理: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給氧。正确使用人工呼吸机 2、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严密监测循环功能。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物等。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治疗配合护理: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3、维持合适的体温:低温冬眠治疗者,降温、复温过程须缓慢平稳的进行。复苏后,体温过低者予保暖。对发热病人,采取降温措施。4、防治肾功能衰竭:维持循环稳定,纠正酸中毒,遵医嘱使用肾血管扩张药,利尿剂等。5、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6、积极处理原发病。3、维持合适的体温:低温冬眠治疗者,降温、复温过程须缓慢平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家属稳定情绪。注重与患者家属沟通。体贴关怀患者。向病人家属宣教复苏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以取得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完成医护方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家属稳定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