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教学查房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12609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二病区二病区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1ICU二病区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1简单病史贾xx,男,65岁,汉族 因“呼之不应3h”入院,患者于2天前出现嗜睡、流涎,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呼之不应、意识丧失,神志不清,无呕血,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牙关紧闭,无口吐白沫等症状,家人发现后立即送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静点药物(纳洛酮、精氨酸,具体剂量不详),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不清,无大小便失禁。查查 体:患者呈昏迷状,体:患者呈昏迷状,GCS评分评分E1V1M4;T:37.1,P:116次次/分,分,R:23次次/分,分,BP:180/95mmHg;巩膜黄;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直径染,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双肺呼吸音脑膜刺激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软,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软,脾脏肋下脾脏肋下2横指。双下肢无浮横指。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阴性。肿,病理征阴性。既往史:乙肝病既往史:乙肝病15年,年,肝硬化肝硬化8年。年。5年前于因门脉高压,肝硬化年前于因门脉高压,肝硬化腹水,于外院行腹水,于外院行TIPSS(经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术)2简单病史贾xx,男,65岁,汉族查 体:患者呈昏迷状,入院检查:WBC:4.3X10*9/L,N:71.3%血气分析:PH:7.503,PCO2:26.6mmHg,PO2:88.9mmHg,钾:4.1mmol/L,钠:139mmol/L,钙:1.13mmol/L,乳酸:1.4mmol/LAST:62U/L,AST:71U/L,总胆红素:35.22umol/L,间胆:22.56umol/L,直胆:12.66umol/L,BUN:8.21mol/L,cr:99umol/L血糖:6.97mmol/L,尿蛋白(-),酮体(-)AFP:1.4ng/ml,乙肝表面抗原(+)血氨5.5umol/L,白球比:1.13入院检查:WBC:4.3X10*9/L,N:71.3%3影像学4影像学4化验检查化验检查5化验检查5影像学6影像学6影像学7影像学7化验检查化验检查2017.04.19:血氨:5.5umol/L2017.04.20:血氨:16.4umol/L2017.04.21:血氨:21.3umol/L2017.04.23:血氨:44.7umol/L8化验检查2017.04.19:血氨:5.5umol/L8治疗过程治疗过程2017年4月19日给予乳果糖、白醋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持续泵入,营养脑细胞。2017年4月19日行头颅CT,排除大面积脑梗及脑出血。2017年4月19日穿刺引流术,行胸部CT,右侧大量胸腔积,右肺膨胀不全,行右侧胸腔穿刺引流术。2017年4月19日神智昏迷,自主气道保护欠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2017年4月19日考虑肝性脑病行DPMAS人工肝治疗2017年4月20日已行人乙肝治疗一次,患者呈镇静状。9治疗过程2017年4月19日给予乳果糖、白醋灌肠,门冬氨酸鸟治疗过程治疗过程2017年4月20日已行人工肝治疗二次,停镇静药后,患者神志转清,但烦躁不安,再次给镇静。2017年4月22日停镇静药,评估神志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GCS评分E4V4M6。2017年4月24日病情稳定转普通病房治疗。2017年4月23日已行4次人乙肝治疗,患者无明显不适,神志好转,血流流动力学稳定。10治疗过程2017年4月20日已行人工肝治疗二次,停镇静药后,治疗中11治疗中11治疗中12治疗中12治疗后13治疗后13肝性脑病定义肝性脑病定义定义定义肝性脑病(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是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综合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综合征 14肝性脑病定义定义14概述概述多发生在肝病严重阶段,最常见于终末期肝硬化如肝脏疾病或门体分流异常得以纠正,肝性脑病基本可以得到逆转,但易反复发作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与脑组织暴露于肠道来源的毒素有关涉及的多种神经毒素中,氨是重要一员15概述多发生在肝病严重阶段,最常见于终末期肝硬化15病病 因因 各种肝病的晚期严重阶段 肝硬化终末期肝硬化终末期 尤其是乙肝后肝硬化门体分流术后重症肝炎和急性暴发性肝衰竭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原发性肝癌严重胆道感染16病 因 各种肝病的晚期严重阶段 16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与脑组织暴露于肠道来源的毒素有关多种学说与假说,尚无一种令人满意的学说解释肝脏异常、神经系统的紊乱和临床表现之间关系三个重要的环节肝功能损伤/或门体分流病理生理基础存在循环毒素的产生突破血脑屏障的循环毒素对脑功能的损害17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与脑组织暴露于肠道来源的毒素有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共同的有关发病机制的概念共同的有关发病机制的概念HE是由一些对神经功能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引起,这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被肝脏有效代谢这些有毒物质生成场所无疑是肠道门体分流这一循环紊乱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主要影响的是由肝脏清除的肠道来源物质的浓度几种不同的毒素在不同层面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每一种毒素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影响部位受到不同因素的调节18发病机制共同的有关发病机制的概念18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公认的毒素公认的毒素氨是氨是HE发生的重要因素发生的重要因素氨是由肠道产生门静脉内氨的浓度高在HE病人提循环和脑脊液中氨浓度高某些诱因一起血氨高能够减少血液中氨的水平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策略19发病机制公认的毒素19发病机制学说发病机制学说氨中毒学说氨中毒学说ammonia intoxication hypothesisammonia intoxication hypothesis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致使血氨水平升高增高的血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主要干扰脑细胞的功能和代谢,对神经传导抑制,引起脑功能障碍多数假说认为氨、多种协同作用的神经毒素、假性神经递质、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失衡以及GABA/BZ等毒素通过血脑屏障是大脑功能障碍的原因20发病机制学说氨中毒学说20发病机制学说发病机制学说血氨生高 肝功能衰竭时血氨来源和去路发生异常肝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门体分流又使肠道的氨未经肝脏解毒直接入体循环NH4 NH3的互相转化受PH梯度的影响当结肠PH6 NH3从血液肠腔NH4当结肠PH6 NH3从肠腔血液低氯低钾碱中毒时游离的NH3增加21发病机制学说血氨生高 21发病机制学说发病机制学说2.2.-氨基丁酸与苯二氮(氨基丁酸与苯二氮(GABA/BZGABA/BZ)受体复合体)受体复合体肝功能衰竭时,GABA多地通过肝脏或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使血中GABA浓度增高,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增加并与之结合GABA受体和BZ受体紧密连接形成GABA/BZ受体复合体其中任何一种被激活使细胞外氯离子内流,神经元即呈超极化状态,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 22发病机制学说-氨基丁酸与苯二氮(GABA/BZ)受体复合体发病机制学说发病机制学说3.3.假性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与与氨基酸不平衡学说氨基酸不平衡学说蛋白质在肠道分解,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经肠道中细菌脱羧酶的作用生成苯乙胺和酪胺门静脉酪胺、苯乙胺由血液脑组织,经脑细胞内非特异性-羟化酶作用形成鱆胺、苯乙醇胺鱆胺、苯乙醇胺的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正常神经递质结构相似,但其生理效应远较正常神经递质为弱,故称假性神经递质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多,支链氨基酸减少,进入脑组织所产生的假性递质增加23发病机制学说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2424 肝性脑病分期25 肝性脑病分期252626治治 疗疗一、消除诱因n禁用麻醉、镇痛、催眠、镇静类药物,必要时可用东莨菪碱、异丙嗪n及时控制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n避免快速和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n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27治 疗一、消除诱因27二、减少肠内有毒物的生成和吸收n饮食:开始数日禁食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加用必需氨基酸。神清后逐步增加蛋白质至4060g/d,以植物蛋白最好n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积血 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 33%硫酸镁3060ml导泻 乳果糖灌肠:首选n抑制细菌生长:抗生素应用 乳果糖口服:3060g/d,分3次28二、减少肠内有毒物的生成和吸收28三、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n降氨药物:谷氨酸钾、谷氨酸钠 盐酸精氨酸:1020g 鸟氨酸门冬氨酸:20g/dn支键氨基酸nGABA/BZ复合体受体拮抗药:荷包牡丹碱 氟马西平n人工肝29三、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29四、肝移植五、其他对症治疗n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n保护脑细胞功能n保持呼吸道通畅n防治脑水肿30四、肝移植30 DPAMS是一种新的组合治疗模式,采用交换树脂(BS330)和中性大孔树脂(HA330-II)两种吸附剂联合应用,其中HA330-2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时相对广谱性的吸附剂,具有大孔结构和极大的表面积,依靠范德华力及骨架分子筛作用吸附中大分子毒素;BS330胆红素吸附器内的树脂术针对胆红素的特异性吸附剂,依靠静电作用力及亲脂结合性吸附胆红素及胆汁酸。两种吸附剂的组合应用迅速改善黄疸症状的同时清除炎性介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该技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炎,肝移植前后,肝性脑病,重症肝炎伴SIRS,肝衰竭引起的MODS,高胆红素血症,顽固性胆汁酸淤积方面均有一定疗效,希望该技术可以为更多危重症患者带来希望。31 DPAMS是一种新的组合治感谢聆听!32感谢聆听!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