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传热与蒸发传热-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1225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传热与蒸发传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七章-传热与蒸发传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七章-传热与蒸发传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热传热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热传导热传导 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 第四节第四节 热辐射热辐射 第五节第五节 传热计算传热计算 传热1 这堂课讨论的重点是传热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传热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和计算传热过程的有关问题,并且按照生产需要来选择和优化传热设备。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堂课讨论的重点是传热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化学习目的2其它设备其它设备60%传热设备传热设备40%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优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使其在满足工艺要求化设计使其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投资费用最小;在的条件下投资费用最小;在操作中进行强化传热操作过操作中进行强化传热操作过程,进行最优化操作,对节程,进行最优化操作,对节省传热设备投资,节省能源省传热设备投资,节省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其它设备传热设备 在设计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使3制药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制药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 1.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换热设备中的传热;2.减缓传热过程,如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制药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 1.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换4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传热过程中热交换的方式传热过程中热交换的方式 1.直接接触式传热;2.蓄热式传热;3.间壁式传热。第一节 概述传热过程中热交换的方式 1.直接接触式传51.直接接触式传热直接接触式传热v热冷流体的直接热冷流体的直接混合进行热交换。混合进行热交换。v 传热效果好,传热效果好,设备简单。设备简单。v允许两种流体相允许两种流体相互接触的工艺中互接触的工艺中应用应用 1.直接接触式传热热冷流体的直接混合进行热交换。62.蓄热式传热蓄热式传热v两种流体交替地两种流体交替地流过蓄热器。流过蓄热器。v 设备结构简设备结构简 单,单,可耐高温。可耐高温。v 不能完全避免不能完全避免两种流体间的接两种流体间的接触。触。2.蓄热式传热两种流体交替地流过蓄热器。73.间壁式传热间壁式传热v利用固体壁面将利用固体壁面将进行热交换的两进行热交换的两种流体隔开。种流体隔开。v 传热通过壁面传热通过壁面进行,换热过程进行,换热过程中两种流体不互中两种流体不互相接触。相接触。3.间壁式传热利用固体壁面将进行热交换的两种流体隔开。8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的基本概念一,一,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的基本方式 (1 1)热传导热传导 热量从热量从物体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传物体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传递的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递的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传导。传热的基本概念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1)热传导 热量从9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的基本概念一,一,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的基本方式 (2 2)对流传热对流传热 流体各部分质点发流体各部分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只能发生量传递过程,只能发生在流体中在流体中。传热的基本概念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2)对流传热 10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的基本概念一,一,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的基本方式 (3 3)热辐射热辐射 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的过程称为热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3)热辐射 11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的基本概念二,二,热流量和热流密度热流量和热流密度 1.热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用 表示,单位为W。2.热流密度是指单位传热面积的所传递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W/m2。传热的基本概念二,热流量和热流密度 1.热流量是指在12传热的基本概念传热的基本概念三,三,定态温度场和非定态温度场定态温度场和非定态温度场 1.定态温度场 温度场内各点的温度仅与位置有关,而与时间无关。2.非定态温度场 温度场内各点的温度既与位置有关又与时间无关。连续生产过程中的传热多为稳态传热。连续生产过程中的传热多为稳态传热。传热的基本概念三,定态温度场和非定态温度场 1.定态13第二节第二节 热传导热传导 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程度以沿与等温面的垂直方向为最大。通常,将温度为(t+t)与t两相邻等温面之间的温度差t,与两面间的垂直距离n之比值的极限称为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数学定义式为 对稳态的一维温度场,温度梯度可表示为一、温度场和温度梯度nq 温度梯度与热流温度梯度与热流 方向的关系方向的关系 第二节 热传导 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程度以沿与等温面的垂直14 傅立叶定律傅立叶定律(Flouriers law)描述热传导现象的物理定律。描述热传导现象的物理定律。温度梯度导热系数热流量使传热速率为正值传热面积对于一维稳态热传导,其表达式为对于一维稳态热传导,其表达式为 傅立叶定律(Flouriers law)描述热传导现象15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平壁的稳定热传导(1)单层平壁单层平壁稳定热传导稳定热传导微分式 分离变量后积分:分离变量后积分:积分式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1)单层平壁稳定热传导微分式 分离变16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传热速率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传热速率Q: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传热速率Q:17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平壁的稳定热传导(2)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 通过各层平壁截面的热流量通过各层平壁截面的热流量相等相等应用应用合比定律合比定律平壁的稳定热传导(2)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通过各层平壁截面的热18推广到推广到n层平壁层平壁的定态传热的定态传热:单层平壁单层平壁的定态传热的定态传热:三层平壁三层平壁的定态传热的定态传热:平壁传热小结平壁传热小结推广到n层平壁的定态传热:单层平壁的定态传热:三层平壁的定态19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1)单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单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 微分式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1)单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微分式 20分离变量积分:分离变量积分:积分式 分离变量积分:积分式 21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传热速率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传热速率Q:为了更为形象地表达传热速率Q:225.3.4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2)多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多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 1 2 3 Q5.3.4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2)多层圆筒壁稳定热传导 23通过各层圆筒壁截面的热流量通过各层圆筒壁截面的热流量相等相等通过各层圆筒壁截面的热流量相等24圆筒壁传热小结推广到推广到n层圆筒壁层圆筒壁的定态传热的定态传热:单层圆筒壁单层圆筒壁的定态传热的定态传热:三层圆筒壁三层圆筒壁的定态传热的定态传热:圆筒壁传热小结推广到n层圆筒壁的定态传热:单层圆筒壁的定态传25思考题思考题:假如地球是稳定热传导,地壳的热流量假如地球是稳定热传导,地壳的热流量 如何计算?如何计算?t1t2思考题:t1t226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 流体的对流传流体的对流传热实质上是耦合了热实质上是耦合了层流内层的热传导层流内层的热传导和流体主体的热对和流体主体的热对流两个过程,其传流两个过程,其传热的主要阻力存在热的主要阻力存在于近壁处的层流内于近壁处的层流内层,该层的传热机层,该层的传热机理属于热传导。理属于热传导。第三节 对流传热 流体的对流传热实质上是耦合了层流27 对流传热是一复杂的传热过程,影响对流传热速率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的对流传热情况又有差别,因此对流传热的理论计算是很困难的,目前工程上仍按下述的半经验方法处理。对流热流量=对流传热推动力/对流传热阻力 =系数推动力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一复杂的传热过程,影响对流传热速率的因素很28对流传热速率可由牛顿冷却定律描述 温度差局部对流传热系数微分对流传热通量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对流传热速率可由牛顿冷却定律描述 温度差局部对流传热系数微分29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是管内侧或管外侧表面积。例如,若热流体在换热器的管内流动,冷流体在管间(环隙)流动,则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式可分别表示为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是管内侧或管外30二、对流传热系数 牛顿冷却定律也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定义式,即 对流传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差下、单位传热面积的对流传热速率,其单位为W/(m2)。它反映了对流传热的快慢,愈大表示对流传热愈快。表7-1列出了几种对流传热情况下的数值范围。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二、对流传热系数 牛顿冷却定律也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定义式31第四节第四节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第四节 辐射传热32第五节第五节 传热计算传热计算 通过换热器中任一微元面积dS的间壁两侧流体的传热速率方程,可以仿照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写出,即 总热流量微分方程总热流量微分方程局部总传热系数第五节 传热计算 通过换热器中任一微元面积dS的间壁两33第五节第五节 传热计算传热计算或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第五节 传热计算或 总传热系数34第五节第五节 传热计算传热计算或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第五节 传热计算或 总传热系数35移项后相加,得上式两边均除以,并利用,得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移项后相加,得上式两边均除以,并利用,得 总传热系数36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37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设计中应考虑污垢热阻的影响,即 管壁外表面污垢热阻管壁内表面污垢热阻总传热系数计算式某些常见流体的污垢热阻的经验值可查附录。污垢热阻(又称污垢系数)总传热系数设计中应考虑污垢热阻的影响,即 管壁外表面污垢热38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1.若传热面为平壁或薄管壁,则 2.若传热面为圆筒壁,则 总传热系数1.若传热面为平壁或薄管壁,则 2.若传热面为39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v(一)蛇管式换热器(一)蛇管式换热器v1、沉浸式蛇管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v2、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v(二)套管式换热器(二)套管式换热器v(三)列管式换热器(三)列管式换热器v1、固定板式热交换器、固定板式热交换器v2、U型管换热器型管换热器v3、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v4 4、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第六节第六节 换热器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蛇管式换热器第六节 换热器40v1.沉浸式蛇管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结构:这种换热器多以金属管子绕成,或制成各种与容器相适应的情况,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优点: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检修,可用防腐材料制造,能承受高压。缺点:管外液体湍动程度低,因此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1.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结构:这种换热器多以金属管子绕成,41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42v2.喷淋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蛇管换热器 结构:多用于冷却管内的热流体。将蛇管成排地固定于钢架上,被冷却的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由管上方的喷淋装置中均匀淋下,故又称喷淋式冷却器。优点:传热推动力大,传热效果好,便于检修和清洗。缺点:喷淋不易均匀,占地面积大。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2.喷淋式蛇管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43v(二)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结构:将两种直径大小不同的直管装成同心套管,并可用U形肘管把管段串联起来,每一段直管称作一程,每程长度一般约为46米。优点:流速高,表面传热系数大,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拆卸和清洗方便。缺点:管间接头多,容易发生泄漏,金属消耗量大。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二)套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44v(三)列管式换热器(三)列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三)列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45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46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47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48 结构: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连结成一体。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应用较广。缺点:清晰和检修困难。适用于壳程流体为较洁净的且不易结垢的或腐蚀性小的物料。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结构: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连结成一体。一、管式换热器1.固定492.U型管换热器型管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2.U型管换热器一、管式换热器50 结构:是将每根管子弯成U形,进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管板的两侧,封头用隔板分成两室 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 缺点:管程内清洁较为困难,由于管子弯成U形,管板的利用率较差。适用于流体洁净,且不结垢及高温、高压的场合2.U型管换热器型管换热器 结构:是将每根管子弯成U形,进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管板的两侧513.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3.浮头式换热器52 结构:一端管板不与外壳固定连接,该段称为浮头。当管子受热(或冷)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自由移动,而不受外壳热膨胀的影响。优点:不仅可以补偿热膨胀,且由于固定端的管板通过法兰与壳体连接,使整个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方便清洗和维修。缺点: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大,造价高。适用于流体洁净,且不结垢及高温、高压的场合3.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结构:一端管板不与外壳固定连接,该段称为浮头。当管子受热53v4.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v结构:普通金属管的外表面装有径向或轴向翅片。v优点:可以增大传热面积,而且传热效果较好4.翅片式换热器结构:普通金属管的外表面装有径向或轴向翅片54二、板式热交换器二、板式热交换器v1、夹套式换热器v2、板式换热器v3、螺旋板式换热器v4、板翅式换热器第六节第六节 换热器换热器二、板式热交换器1、夹套式换热器第六节 换热器55 结构:夹套式换热器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是在容器外壁安装夹套制成。优点:结构简单。缺点: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小。为提高传热系数且使釜内液体受热均匀,可在釜内安装搅拌器。也可在釜内安装蛇管。v1.夹套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 结构:夹套式换热器主要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是在容器56v2.板式换热器v 优点:检修拆洗方便;热损失小;应用广泛。v缺点:处理量小;耐温性差;操作压力低;密封周边长;不适用于极易结垢、堵塞的物料。垫片损坏后,易发生泄漏。v适用于需精密控制温度或热敏性或高粘度的物料2.板式换热器 优点:检修拆洗方便;热损失小;应用广泛。57v优点:传热系数高;不易堵塞;能利用低温热源;结构紧凑;成本较低。v缺点:检修困难;操作压力和温度不宜太高;不易清洗。v适用于处理混悬液及粘度较高的流体。3.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优点:传热系数高;不易堵塞;能利用低温热源;结构紧凑;成本较58优点: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一般铝合金制成,设备轻巧牢固。操作范围广。具有其他换热器所不能做到的功能。v缺点:流道小,易堵塞,清洗及维修困难。v适用于低温、超低温的场合。对介质的要求是不与铝发生化学反应。4.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优点: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一般铝合金制成,设备轻巧牢固。操59总结总结 传热传热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热传导热传导 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 第四节第四节 热辐射热辐射 第五节第五节 传热计算传热计算 第六节第六节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总结 传热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