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312162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2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章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7章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7章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保 险险 学学(第二版)(第二版)主编主编 魏华林魏华林 林宝清林宝清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1 1保险学(第二版).1本章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类型及其成因,掌握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包括财务稳定性分析、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以及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2 2本章教学目的.2第一节第一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一、射幸性一、射幸性保险合同的射幸性质既给保险公司创造了盈利机会,又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二、非控性二、非控性保险标的是风险作用的对象,而保险标的又是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控制之中,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基本上都是外在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是非保险公司所能控制的。三、突发性三、突发性 保险事故的发生是意外和偶然的,因而都是突发性的。四、联动性四、联动性由于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与融资业务具有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与承保风险也就具有了联动关系。.3 3第一节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一、射幸性.3第二节第二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一、承保风险一、承保风险(一)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指保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或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支付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的成因主要有:第一,承保金额超过公司的承保能力;第二,市场价格竞争导致赔付率上升;第三,通货膨胀对资本金和总准备金的腐蚀;第四,投资亏损或坏账。流动性不足的成因主要是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变现能力差。(二)逆选择保险合同存在着投保人作出对保险人不利的逆选择现象。逆选择的成因在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掌握承保标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逆选择会因单一费率的险种而强化。.4 4第二节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一、承保风险.4第二节第二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一、承保风险一、承保风险(三)道德风险 1.制造保险事故2.捏造保险事故3.恶用保险事故道德风险由于保险的缘故而诱发,甚至不顾刑事犯罪而达到诈取保险金的目的。道德风险也会因保险从业人员或保险代理人或有关的第三者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勾结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道德风险是无形的,既无法量度,又难以用经济的办法加以惩罚令其改进或遏制,在保险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在我国也时有发生。.5 5第二节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一、承保风险.5第二节第二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一、承保风险一、承保风险(四)竞争风险 价格竞争的主要内容有:(1)在同等承保责任条件下降低费率或提高返还率,(2)在同等费率条件下扩大承保责任范围或提高保险金额,(3)放宽承保条件疏于对保险标的的选择,(4)提高代理回扣或中介佣金以揽保。价格竞争的结果必然提高了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和赔付率,甚至造成承保业务的亏损,从而强化了保险经营风险。价格竞争的导因包括:第一,保险机制使然。第二,射幸心理使然。第三,吸收现金使然。.6 6第二节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一、承保风险.6第二节第二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一、承保风险一、承保风险(五)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主要表现为对利差益和费差益的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动主要受商业周期的影响,是不可控风险,因此,对寿险的预定利率要谨慎预期。我国实施的是官定利率,寿险利率也必须随之浮动,所以,目前我国寿险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政策性风险因素。(六)汇率风险 经营涉外业务的保险公司在接受国际运输保险、国际分保等业务时,都是以外币为收费币种,因而持有多种外币,就存在着汇率风险,即由于各国货币间汇价的变动而引致财务损失。汇率风险亦为不可控风险,但可以用套头交易等手段避险。.7 7第二节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一、承保风险.7第二节第二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二、投资风险二、投资风险(一)非系统性风险可控风险 此类风险主要有:第一,投资项目或对象选择上判断错误;第二,对融资对象的资信调查不够,义务人违约造成呆账、坏账等的信用风险;第三,投资的流动性结构不合理;第四,投资过于集中,没有贯彻分散原则以控制风险。(二)系统性风险不可控风险 此类风险主要有:第一,商业周期风险;第二,利率风险;第三,汇率风险;第四,不可预料的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等。.8 8第二节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二、投资风险.8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一、财务稳定性的含义一、财务稳定性的含义保险经营的财务稳定性指经营非寿险业务中使承担的风险同它的赔付能力相适应,表现为积蓄的保险基金满足履行赔偿义务的可靠性程度。可有两种情况:一是财务稳定性良好,即积蓄的保险基金足够履行可能发生的赔付义务;二是财务稳定性恶化,即积蓄的保险基金不足以应付突然发生的较大数额的赔款,如果发生巨额赔款将会遭致经营失败或影响其财务收支平衡。二、财务稳定性指标二、财务稳定性指标财务稳定系数是衡量保险经营财务稳定性程度的重要的技术指标,用保险赔偿额的均方差(即保险实际赔偿额与期望赔偿额的偏差范围值)与净保险费总额的比率指标K表示。K值越小表明财务稳定状况越理想。.9 9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一、财务稳定性的含义.9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二、财务稳定性指标二、财务稳定性指标(一)基本系数 式中,-损失均方差,P-净保费总额,a-每件标的平均保额,n-保险标的件数,q-期望损失的或然率(期望净费率)。(1)该基本系数的要求:(1)同类标的,(2)同样的风险,(3)保险金额的上下限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区间,(4)适用于同一等级的损失或然率。根据要求,该基本系数适用于同类标的同样风险的不同组别的财务稳定系数。(二)险种系数它是把同一险种(比如车身险)不同组别的财务稳定系数值加以综合,计算出该险种的综合财务稳定系数。.1010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二、财务稳定性指标式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二、财务稳定性指标二、财务稳定性指标(二)险种系数该险种的综合财务稳定系数,比各组单独考察要好多了。这是因为保险赔偿额的均方差指的是正负偏差范围,有的组发生正偏差,有的组则发生负偏差,正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的结果使该险种的财务趋向稳定。表17-1(2).1111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二、财务稳定性指标表17-1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二、财务稳定性指标二、财务稳定性指标(三)综合系数 综合系数是把不同的险种的财务稳定系数加以综合,计算出保险公司全部业务的财务稳定系数,用以衡量该公司总体业务财务稳定性状况。(3)三、财务稳定性分析三、财务稳定性分析(一)K值的合理区间 K值是净保险费总额均方差与净保险费总额的比率,因此,财务稳定性良好或不利的可能性就各占50。一般认为,0K0.1是比较理想的合理区间。综合系数效果与险种系数相同。.1212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二、财务稳定性指标(3)三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三、财务稳定性分析三、财务稳定性分析(二)K值的影响因素 1.n值不变 n值不变时,q值越高,K值越小,经营越稳定,否则相反。因为q为期望损失率(期望净费率),其估计值越大时,积蓄的净保险费总额也就越大,保险公司赔付能力愈强。当实际损失率大于期望损失率时,以期望损失率积累的净保险费总额就将大大小于实际损失率所要求的净保险费总额,其结果必然是财务稳定性趋于弱化。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承保标的质量差;二是逆选择;三是道德风险;四是巨额或巨灾赔偿;五是分保不当,自留额过大。此外,市场价格竞争也将导致K值趋大。2.q值不变 当q值(净费率)确定时,K值大小取决于保险标的件数,保险标的件数越多,K值越小,经营越稳定,否则相反。但是,保险标的件数的扩张(以净保险费收入总额衡量)要受到保险公司承保能力的限制。.1313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三、财务稳定性分析.13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 危险单位承保限额,是指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所能承受、并作为赔偿损失的最高责任的数额。如果所能承担的危险单位的保险金额超过这个数额的部分,则必须分保。故而,承保限额亦称自留限额。(一)法定承保限额 法定承保限额是由国家保险管理当局以法规的形式规定每一危险单位保险公司所能承受的最高保险责任数额。一般都规定占保险经营资本的一定比例数。(二)理论承保限额 理论承保限额是通过数理统计的办法,求出单个保险公司的承保限额,即单个保险公司愿意和可能向保险市场提供的保险商品的数量。.1414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1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二)理论承保限额 1.保守的理论承保限额 以净保费收入与承保限额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表示。这个比例关系向我们表明,该保险人希望通过吸纳的净保费来满足赔付的需要,而尽量做到不伤及原有的经营资本(资本金公积金)。从而保证每一个会计年度的保险业务财务稳定。因此我们称之为“保守的理论承保限额”。把K确定为0.1时,即为保守型理论承保限额。在理论上,保险经营的20年中,有一年对该保险公司不利。公式也表明,单个保险公司对危险单位的保险商品供给能力与该公司对稳定系数K的要求以及净保费收入呈正相关关系。.1515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二)理论承保限额 2.中性的理论承保限额 在 的基础上,加进公积金R的因素,即:。显然,该承保限额比保守的承保限额大数量,但不至于影响到自有资本。我们把它称之为“中性的理论承保限额”。3.扩张的理论承保限 在 的基础上再加进自有资本金C的因素,即:。这是理论上极限的承保限额。我们称之为“扩张的理论承保限额”。.1616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3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三)承保限额极限比率 承保限额极限比率,指扩张的承保限额与经营资本(经营资本资本金公积金)的比例关系。当K0.1,极大值为0.087,小于我国规定的10的法定比率。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承保总额决定与承保限额不同,它指单个保险公司能够向保险市场提供保险商品的数量。.1717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一、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一)公积金比率公积金比率是分析公积金与承保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单个保险公司在一定量的承保金额下,所必须保有的最低数额公积金问题。根据原理,有R,则公积金比率r:假定K0.1,那么R0.3P。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净费率可能下降到损失率的临界点以下,保险管理当局如果采用公积金比率方法确定公司的承保总额,就应该采用标准的(或曰准确的)损失或然率计算公司的净保费,据此衡量公司的公积金积累是否符合要求,不足的处理办法有:(1)要求分保;(2)要求追加公积金。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 单个保险公式的承保总额要受其经营资本制约。英美两国用“偿付能力计算法”,前苏联用数理统计中的原理分析经营资本与承保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1818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一)公积金比率公积金比率r: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二)经营资本比率 经营资本比率是分析经营资本与承保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单个保险公司在一定量的承保金额条件下,所必须拥有的经营资本量。令经营资本 则由经营资本比率 当K0.1时,。这个结果与美国的通用偿付能力表的规定比值不谋而合。由于,可见,的条件下,保险公司的承保总额得以扩张,而且是可以接受的。.1919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则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 (二)经营资本比率 保险管理当局可使用公式 ,在核定单个保险公司承保能力时按经营状况将K划分为高于0.1的若干等级,并使之规范。经营资本不足的解决办法是:(1)超过部分分保,(2)要求增资补足。该公式还表明,当净保费收入一定时,各该保险人的财务稳定系数K的值越小,其所需的经营资本相对小些。而K的值大小则取决于:(1)保险金额损失率高低。影响因素有:承保标的质量、防险防损效果和核损理赔的准确度等。(2)承保标的数量。(3)净费率高低。.2020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二、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保险业的流动资金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用于当年赔付或给付的经常性付现准备金。包括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和赔款准备金与当年必须支付的寿险责任准备金。这类准备金所对应的资产要求是流动性强、变现速度快,收益率则是次要的。第二类,资本金、公积金和寿险一年以上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这部分流动资金运用面广、对象多,情况比较复杂。.2121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A项资产:保证金银行存款的数量决定该项资金只要在0.2个净保费总额均方差以内,就可满足该公司当年较大的一次性损失赔偿时的付现需要。发生这种赔付后,则必须适时减少其他资产以补足第一类资产和A项资产,以及抵还可能发生的拆进资金。设:A项资产与净保费总额之比为则:根据A项资产的性质,可知它的流动性要求与第一类流动资金的要求毫无二致,因此,在考核保险企业的偿付变现能力时,应包括这两部分资金所对应的资产是否符合第一等级的流动性要求。(设K0.1,下同).2222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B项资产:中长期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有担保的贷款的数量决定该项资产具有安全性和较好收益率的特点,但变现的及时性能力较差些。当然其中两项可用抵押或贴现的方式临时取得资金。但是,由于该项资产的收益率不是很高,在资产比例中也就不可能太高。可以考虑保持在0.8个净保费总额均方差左右是合适的,即:(K0.1,计算方法同上)这样,B项资产加A项资产就相当于1个净保险费总额均方差。从而两项之和的变现能力保证偿付度就达到68,也就是说超常赔付在一个均方差之内是没问题的。.2323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C项资产:合格股票企业债券信用放款数量决定该项资产收益较高,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和风险性。股票债券一般都要求是合格的证券。其中对股票价值要定期评估,贷款要扣除呆帐部分,以保证流动资金的完整性。C项资产数量可以考虑定在1个净保费总额均方差上下为合适,即相当于:(K=0.1)在这里C项资产是落在净保费总额的第二个均方差之内。如果动用到该项资产以履行赔付责任,对保险公司来说无疑是祸从天降的一场灾难。即使发生,该公司应付超常规巨灾损失的赔付能力也达95,而且其中股票债券具有相当的变现能力。.2424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D项资产:不动产投资不动产投资包括:购买土地、修建住宅、商业写字楼、建造饭店等等。不动产投资具有较强的投机性。根据数理统计原理,保险业如果持有第3个净保费总额的均方差,其赔付能力的保证度就达到了99.73。如果到了动用第3个均方差所保有的经营资本,可想而知该公司即使面临的是破产清算,也不至于伤害到保户的利益。一般看来这种情况极不可能发生。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把不动产投资的数量界定在该公司净保费收入总额的一个均方差之内。即:(K0.1).2525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单个保险公司经营资本流动性结构合理化数量模型表示为:A:B:C:D0.02:0.08:0.1:0.1 (K0.1)或者 A:B:C:D0.2K:0.8K:K:K (K0.1)A、B、C、D四项相加,其总额就等于(,K0.1)。或者说,等于(K0.1)。小小结结:我们在单个保险公司承保总额的定量分析中,研究了其经营资本与承保总额的适应度,现在我们又通过了经营资本流动性结构定量分析,研究了保险公司现金偿付能力与保险基金运用流动性的适应度。这样对保险公司供给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约束机制。.2626第三节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三、经营资本流动性合理化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