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308977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承包的土地进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行现代化管理参加管理参加管理“农民农民工工”拿到拿到工资存折工资存折子女接受现代化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教育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参加管理“农民工”拿到工资存折子11111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农民什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农民什么时候彻底翻了身?么时候彻底翻了身?1111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农民什么时候彻底翻2第第 3课课 土土 地地 改改 革革第3课3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美元。不仅不足印度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美元人均收入。均收入。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420-30%90%占有土地占有土地比例比例所占农村人口所占农村人口比例比例10%70-80%地主地主农民农民20-30%90%占有土地比例所占农村人口比例10%70-85悯农春春 种种 一一 粒粒 粟粟 ,秋秋 收收 万万 颗 子子 。四四 海海 无无 闲 田田 ,农 夫夫 犹犹 饿 死死 。造成造成农民民这种种结局的根源是什么?局的根源是什么?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悯农造成农民这种6河北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河北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重阻碍了农村村经济和中国和中国社会的社会的发展。(展。(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河北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敬爱的毛主席:7“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抑不住。”毛泽东毛泽东“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8 1950年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布的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9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1950年年废除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10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业等。业等。二、合作探究:1、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l2、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有什么、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不同?旧的封建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了农旧的封建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11封建封建土地土地所有制所有制产品分配产品分配农民农民土地土地所有制所有制地主阶地主阶级级农民农民地主阶级与农民之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关系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一样参加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劳动地主阶级占有绝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劳动成果土地土地归私归私人所人所有有不同点不同点相同点相同点土地土地占有占有者者类类别别名称名称地主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与农民关系封建农民地主阶级农民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12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13北京郊区的农民开会斗争地主北京郊区的农民开会斗争地主北京郊区的农民开会斗争地主14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烧地契地契.土地改革烧地契.15在土改中,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16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17农民分到牲畜农民分到牲畜18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农民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心情19农民欢庆土地改革农民欢庆土地改革农民欢庆土地改革20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21资料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读加)说: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读加)说:“农民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资料资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资料资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亿吨,比1949年增年增长了长了26.9%。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读加)说:“农民得22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了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土改前俺的房23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提问:农民得到土地后心情如何?会带来产生什么样的意义?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24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2 2)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3 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所有权的转变)(对政权的巩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25土土地地改改革革必要性必要性(原因原因)经过经过结果结果_阻碍了阻碍了_的发展的发展_的农民迫切要求进行的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_年颁布年颁布_,规定规定_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到_年底,年底,_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1.彻底摧毁彻底摧毁_,消灭了,消灭了_2._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_更加巩固更加巩固4.大大解放大大解放_,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复和发展,为_准备了条件准备了条件意义意义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制度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新解放区新解放区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1952全国大陆全国大陆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农民农民人民政权人民政权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力国家工业化建设国家工业化建设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必要性(原因)_26课外延伸课外延伸27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及其意义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意义:这种土地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及其意义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28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意义:意义: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民分到了土地;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4.农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础。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29三次土改的区别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第三次与前两次的区别:1.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2.目的有了新变化(以往是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次是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对富农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这次采取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4.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三次土改的区别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30关于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于1988年开始进行。同年3月,山东省在德州地区首先试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办法。作为试点的临朐县规定,农民宅基地符合规定标准的,每平方米每年收费5分钱,超出标准和自建房的,每年每平方米收5角钱的费用,还要进行一次性罚款。超出标准30平方米以内的每平方米罚款4元;超出标准30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罚款8元。此后山东省的经验在河北、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相继试行。1990年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请示的通知,将这项工作在全国推开。到1991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市、区,1400多个县(市)的一万多个乡镇实行了宅基地有偿使用。此外,江苏南通市还从1987年起率先试行乡镇企业用地有偿使用,至1992年4月,全国已有140多个县(市)相继试行。关于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于1988年开31俄国的土改俄国首相P.A.斯托雷平(19061911在任)于19061911年推行的旨在摧毁村社制度、扶植富农经济的土地改革。1906年11月22日,公布了关于对农民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现行法若干补充规定的法令,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并允许出卖。村社拨给退社农民的土地必须在一个地段内,使之可以成为独立田庄或独家农场。政府通过农民银行贷款给富裕农民,作为购买土地和建立农场之用。这个法令于1910年6月27日由沙皇签署,成为正式法律。1911年6月11日,他又公布土地规划条例,规定份地不论是否预先确定为私产,凡是实行土地规划的地方,都自动变为私产。19061915年期间,有200余万户农民退出村社。其中大多数退社贫苦农民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破坏了传统的村社土地公有制,加速了农民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农村阶级矛盾更加激化。俄国的土改俄国首相P.A.斯托雷平(19061911在任32巩固巩固练习1、按、按时间先后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序排列下列事件:A、西藏、西藏的和平解放;的和平解放;B、中国人、中国人民志愿民志愿军赴朝作赴朝作战;C、土地改革的完、土地改革的完成;成;D、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争胜利利结束。束。(B、A、C、D)巩固练习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A、西藏的和平333、我国、我国彻底底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度的标志性事件是志性事件是_。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布_,它,它规定定废除除_,实行行_。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民的土地所有制4、到、到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3、我国彻底废除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_34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1950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的颁布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6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A1949年底年底B1950年底年底C1952年底年底D1956年底年底CC5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357在下列对土改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在下列对土改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8在土改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土地拥有最重要的在土改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土地拥有最重要的权利是()权利是()A所有权所有权 B使用权使用权 C经营权经营权 D管理权管理权DA7在下列对土改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361.下表是解放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状况采取的措下表是解放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状况采取的措施是施是()A.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西藏 B.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C.抗美援朝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D1.下表是解放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状况372.固城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农民,以下最适合的访问对象是()A.孔大爷(80岁)B.李伯伯(52岁)C.田大叔(46岁)D.史阿姨(35岁)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A2.固城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383.建国大业这部影片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下列不可能在这部影片中看到的情景是()A.重庆谈判B.渡江战役C.开国大典D.土地改革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D3.建国大业这部影片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394.(2010海南中考海南中考)右图是右图是1951年年1月月6日山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他取得此证是依据此证是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穿越时空,回到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采访,不可能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看到的现象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AB4.(2010海南中考)右图是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40 6.导致下图比重变化的原因是导致下图比重变化的原因是()A.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的颁布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C6.导致下图比重变化的原因是()417.欣赏下列欣赏下列“话剧话剧”:农民对地主说: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一切都变了”。该。该“话剧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371945年年 B.19461949年年 C.19501952年年 D.19531957年年8.1950年年6月月28日,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事”,是,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这件大事应该是应该是()A.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镇压反革命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CB7.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42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是()A.中国土地法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下列各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是(43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B1949年1O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D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D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4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C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D.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A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45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C.到1952年底,全国各民族土地改革完成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46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千米,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这一现象说明了()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学习目标:知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479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颁布后,在全国开展了什么运动?)上述材料颁布后,在全国开展了什么运动?(2)材料中的)材料中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9阅读下列材料: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48歌剧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剧照剧照歌剧白毛女剧照49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民传说为“白毛仙姑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翻身。请回答:请回答:(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2)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制度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50与“土地改革”相关的文学作品创业史史活着活着暴暴风骤雨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我也要看!我也要看!与“土地改革”相关的文学作品创业史我也要看!推荐书目51Step 1情景导入(Show som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The pictures are about the lives and activities in the school.)Teacher:Your junior high school days are over.Do you have any special memories?Students 1:Yes,I remember winning a prize,taking part in the school trip,getting into a fight with my friends.环节说明:出示图片,师生问答互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话题,过渡自然。Step 2完成教材1a1c的任务1组长领读1a中的短语,学生跟读,然后两人一组互相提问。(3分钟)2迅速阅读1a部分的内容,将你记忆中在中学做过的事勾选出来,并添加更多的活动,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所写内容。(2分钟)3听第一遍录音,并根据听到的内容把1b中的人物与记忆中的事情联系起来。(2分钟)4学生听第二遍录音,并逐句跟读。(2分钟)5完成教材1c的任务,要求学生继续补充并列出更多的在中学的记忆和经历,并与同学交流分享。(3分钟)6小结训练。(3分钟)(C)1.Remember _the book to the library when you finish reading it.AreturnBreturningCto return Dreturned(D)2.Jim and Tim _ for nearly ten years.Amake friends Bhave been friendCare friend Dhave been friends(A)3.He got two goals _ during the football match.Ain a row Bin rowCin a number Din a line环节说明:听说结合,第一时间向学生传达了语言目标;通过结对对话练习和小结训练,使语言目标得以强化。Step 3完成教材2a2c的任务 1朗读2a和2b句子,为听力做好准备。(3分钟)2听第一遍录音,在2a中勾选出对话提到的事实,集体核对答案。(2分钟)3再认真听一遍录音,把2b表格中的问题与人连接起来。(2分钟)4听第三遍录音,学生跟读。(3分钟)4仿照2c的形式,利用2a和2b中的信息,两人一组编练新的对话,完成后邀请几组学生在班上表演对话。(5分钟)参考案例A:Do you remember Mr.Hunt?B:Of course!Hes a great teacher.He gave really clear instructions during PE.class.C:Yeah,he.5小结训练。(3分钟)(D)1.Since 2000,Jingmen has become a new city.Everything_.Ais changedBwas changedChad changed Dhas changed(D)2.There _ a magic show last night and we all had great fun.Ahad Bwas going to beCwill be Dwas(B)3.Where is Jane?She _ to help out the sick children.Acalled Bwas askedCtold Dwas said环节说明: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复习巩固了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并且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得到提升。Step 4完成教材2d的任务1学生自读对话,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钟)1)Which subject does Ms.Lee teach?2)How does Mr.Brown help Clara with science?3)What will they do to thank their teachers?2大声朗读2d 对话,读熟后与同伴结对练习,分角色表演对话。(3分钟)3邀请三组来表演对话。(5分钟)4小结训练。(3分钟)(B)1.We took two hours _ the exciting movie yesterday.AwatchBto watchCwatching Dwatched(B)2.Mr.Wang guided me _ much better in math.Ado Bto doCdid Ddoing(A)3.He often explain things _ me clearly.AtoBforCatDin(C)4.Mr.Green is a very kind teacher and he is patient _ everyone.Ato Bfor Cwith Din环节说明:将对话问题化,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小结训练又对对话中的重要句型和词组进行了巩固加深。Step 5问题探究()1.Kates dad is getting old.She will go back home to see him_ it is convenient.Abecause BwheneverCalthough Dunless答案选择B,根据句意“Kate的父亲上年纪了,每当她方便的时候,她都会回家看望他”。因此whenever符合题意。whenever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谢谢阅读!感谢下载!祝生活愉快Step1情景导入谢谢阅读!感谢下载!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