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设计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04036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平面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建筑平面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建筑平面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1.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包括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及门窗设置。能设计一般住宅中居室、中小学教室等大量性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2.辅助用房中厨房、厕所设计,布置其主要设备。3.根据防火规范和使用要求设置走道和楼梯,掌握常用楼梯的尺度。4.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及平面组合设计的五种方式。学习目标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分析:建筑平面组成建筑平面组成使用部分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主要使用房间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水平交通空间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交通枢纽空间生活用工作学习用公共活动用厕所浴室厨房走道、走廊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门厅过厅2.1 平面设计的内容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组成建筑平面组成使用部分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主要使用房间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水平交通空间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交通枢纽空间生活用工作学习用公共活动用2.2.1 2.2.1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2.2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各类建筑中的办公室、值班室,学校中的教室、实验室。各类建筑中的办公室、值班室,学校中的教室、实验室。2.2.1.1 2.2.1.1 分类分类商场的营业厅、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休息厅等。商场的营业厅、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休息厅等。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宿舍和招待所等。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宿舍和招待所等。使用房间平面设计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的构成应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4)室内空间、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2.2.2房间的面积2.2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主要使用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2.2.3房间的形状一些有特殊功能和视听要求的房间如观众厅、杂技场、体育馆等房间,它的形状则首先应满足这类建筑的单个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在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空间艺术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2.2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2.2.4 房间的尺寸(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2)满足视听要求。(3)良好的天然采光。(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2.2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2.2.5 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的宽度及数量 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为700,是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民用建筑常用门的宽度为:分户门:10001200;住宅卧室:900;卫生间:700;厨房:800;阳台:800;教室、办公室:1000;2.2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平米时,至少需要设置两个门。对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门的总宽度应按每100人600宽计算。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民用建筑采光等级表采光等级视觉工作特征房间用途窗地面积比工作或活动要求精确程度要求识别的最小尺寸I极精密10观众厅、居室、盥洗室、厕所1/81/10V极粗造不作规定贮藏室、门厅、走廊、楼梯间1/10以下窗的面积 为获取良好的天然采光,保证房间足够的照度值,房间必须开窗。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虑。门窗位置 房间门窗位置直接影响到家具布置、人流交通、采光、通风等。因此,合理地确定门窗位置是房间设计又一重要因素。(1)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合理的组织人行通道。(2)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3)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房间门的位置关系门窗的开启方向 门窗的开启方向一般有外开和内开,大多数房间的门均采用内开方式,可防止门开启时影响室外的人行交通。建筑平面组成建筑平面组成使用部分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主要使用房间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水平交通空间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交通枢纽空间生活用工作学习用公共活动用厕 所浴 室厨 房2.3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2.3.1 厕所设计 2.3.1.1 厕所设备及数量厕所卫生设备主要有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等。一般民用建筑每一个卫生器具可供使用的人数参考。2.3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建筑类型男小便器(人/个)男大便器(人/个)女大便器(人/个)洗手盆男女比例体育馆802501001501:1影剧院3575501402:13:1中小学4040251001:1火车站8080501502:1宿 舍20201515按实际情况旅 馆202012按实际情况部分建筑厕所设备参考指标部分建筑厕所设备参考指标2.3.1.2厕所的布置 厕所的平面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共厕所。另一种是专用厕所。洗脸盆、污水池、淋浴器、浴盆等,公共浴室还有更衣室(挂衣钩、衣柜、更衣凳等)。设计时可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的数量,同时结合设备尺寸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进行房间布置。2.3.2浴室、盥洗室设计 2.3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浴室、盥洗室设备个数参考指标浴室、盥洗室设备个数参考指标 建筑类型男浴器(人/个)女浴器(人/个)洗脸盆或龙头(人/个)备 注旅馆40815男女比例按设计托幼每班2个252.3.3厨房设计 厨房的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等几种n灶台、案台、水池、贮藏设施及排烟装置等n厨房、餐厅合用和厨房、餐厅分开两种情况。1.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2.尽量利用空间3.防水、便于清洁;4.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建筑平面组成建筑平面组成使用部分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主要使用房间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水平交通空间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交通枢纽空间走道、走廊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门厅过厅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道又称为过道、走廊。凡走道一侧或两侧空旷者称为走廊。2.4.1 走道设计(3)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2)主要为交通联系同时也兼有其它功能的走道。(1)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为了满足人的行走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要求,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学校、商店、办公楼等建筑的疏散走道、楼梯、外门的各自总宽度不应低于表的规定。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 耐火等级宽度指标(百人)层 数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层0.650.751.00三层0.751.00四层1.001.25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m)名 称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之间的房间(L1)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L2)耐 火 等 级耐 火 等 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25202015医院、疗养院35302015学校3530252220其它民用建筑403525222015 走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及防火规范来确定,如下图。最远房间出入口到楼梯间安全出入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2.4.2 楼梯设计 2.4.2.1 楼梯的形式与位置 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行跑梯、平行双跑梯、三跑梯等形式。此外,还有弧形、螺旋形、剪刀式等多种形式。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等。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所有楼梯梯段宽度的总和应按照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最小宽度进行校核。2.4.2.2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 高层建筑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医院病房楼1.30居住建筑1.10其它建筑1.20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耐火等级层 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2人 数一、二级二、三层4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 级二、三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四 级二 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电梯的布置形式一般有单面式和对面式,见电梯间布置方法图所示。电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消防电梯、客货两用电梯、杂物梯等几类。电梯2.4.3 电梯、扶梯、坡道设计 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自动扶梯是一种在一定方向上能大量、连续输送流动客流的装置。除了提供乘客一种既方便又舒适的上下楼层间的运输工具外,自动扶梯还可引导乘客走一些既定路线,以引导乘客和顾客游览、购物。并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扶梯坡道 坡道的特点是上下比较省力(楼梯的坡度在3040度左右,室内坡道的坡度通常10度),通行人流的能力几乎和平地相当,但是坡道的最大缺点是所占面积比楼梯面积大得多。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通(过道、楼梯等)的街接。在建筑设计中,常常由于自然地形、布局特点、功能要求、建筑性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对称式门厅和非对称式门厅。见下图所示。2.4.5 门厅 2.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部分建筑门厅面积设计参考指标部分建筑门厅面积设计参考指标建筑名称面积定额备 注中 小 学 校0.060.08m2/每生食 堂0.080.18m2/每座包括洗手、小卖城 市 综 合 医 院11m2/每日百人次包括衣帽和询问旅 馆0.20.5m2/床电 影 院0.13m2/每个观众建筑平面设计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平面组合设计2.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2.5.1 1.使用功能2.5.1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内外关系 联系与分隔(1)合理的功能分区2.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功能分区是将建筑物若干部分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使之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主次关系(2)明确的流线组织人流 货流各种流线简捷,通畅,不迂回逆行,尽量避免相互交叉 随着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和结构理论的进步,促使新型高效的结构有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大跨度的新型空间结构,如薄壳、悬索、网架等。2.5.1.2.结构类型 混合结构根据受力方式可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等三种方式。主要特点是: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如梁、柱是承重系统,而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墙是不承重的。(1)混合结构(2)框架结构(3)空间结构2.5.1.4建筑造型2.5.1.3设备管线 2.5.2平面组合形式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平面组合是根据使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同房间组合起来。平面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2.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2.5.2.1 走道式组合走道式组合2.5.2.2 套间式组合套间式组合2.5.2.3 大厅式组合大厅式组合2.5.2.4单元式组合走道式组合的特点是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开,各房间沿走道(走廊)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2.5.2.1 走道式组合走道式组合各房间基本上不被交通穿越,能较好地保持相对独立性;走道式组合的优点是:各房间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通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这种形式建筑特别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数量较多的重复空间组合,如学校、宿舍、医院、旅馆等。如下图所示。这种形式通常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使用房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下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展览馆、火车站、浴室等建筑类型。2.5.2.2 套间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套间式组合的特点是用穿套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列组织空间。房间与房间之间相互穿套,不再通过走道联系。套间式组合按其空间序列的不同又可分为串联式和放射式两种。串联式是按一定的顺序关系将房间连接起来,放射式将各房间围绕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布置。这种组合的特点是主体房间使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辅助房间与大厅相比,尺寸大小悬殊,常布置在大厅周围并与主体房间保持一定的联系。2.5.2.3 大厅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大厅式组合是以公共活动的大厅为主穿插布置辅助房间。2.5.2.4单元式组合单元式组合的优点是能提高建筑标准化,节省设计工作量,简化施工,同时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单元与单元之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除此以外,单元式组合布局灵活,能适应不同的地形,形成多种不同组合形式,因此,广泛用于大量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学校、医院等。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称为单元。将一种或多种单元按地形和环境情况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重复组合起来成为一幢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单元式组合。2.5.3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2.5.3.1 功能分区的基地环境 总平面功能分区是将各部分建筑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一致的部分划分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功能区,各区相对独立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物的朝向主要是考虑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主导风向、建筑使用要求及地形条件等综合的因素。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可以用高度角和方位角来确定。2.5.3.2 朝向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应根据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与建筑防火安全要求来确定。从右下图中可以看出,从早晨到晚上太阳的高度角在不断变化,春夏秋冬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2.5.3.3 间距4建筑物内部各房间之间以及室内外之间均要通过交通联系部分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交通联系部分在满足疏散和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应具有足够的尺寸、流线简捷、明确,有明显的导向性、有足够的高度和舒适感。小 结1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包括房间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两部分。各种类型的 民用建筑,其平面组成均可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个基本组成部分。2主要使用房间设计涉及到房间面积、形状、尺寸、良好的朝向、采光、通风及疏散等问题,同时,还应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并保证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等。3辅助使用房间也是建筑平面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其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与主要使用房间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这类房间设备管线较多,设计中要特别注意房间的布置和与其他房间的位置关系。8建筑组合设计时日照通风条件、防火安全、噪声、污染等,对确定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对于一般性建筑而言,日照间距是确定建筑物之间间距的主要依据。5建筑平面组合设计时,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需求是首要的原则,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明确、平面布置紧凑,结构经济合理,设备管线布置集中。6民用建筑平面组合常用的方式有走道式、套间式与大厅式、单元式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新的形式将会层出不穷,因此,在学习中应不断的总结和提高。7建筑组合设计必须密切结合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单体建筑都将建造在一个特定的建筑地段上,基地环境、大小、形状、地形起伏变化、气象、道路及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制约建筑组合设计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