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护理推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2909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伸护理推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延伸护理推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延伸护理推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延续护理延续护理 推进护理专业的发展推进护理专业的发展一、国内外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很多患者出院后仍然有较高的健康照护需求,据调查近年来患者出院后30d 的再入院率高达 20%,由此可见出院患者迫切需要得到延续性护理服务。此外,随着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增高,手术治疗频率的增加以及新技术(如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器官移植等)使用的普遍化,延续性护理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延续性护理的发展现状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不再单纯地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场所不再受制于各种类型的医院,同时护理工作也并非仅由护士来承担。延续性护理旨在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纵向延伸护理服务的时间,横向拓宽照护层次,以尽量满足患者自医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的健康需求。延续性护理的概念20世纪80 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组织总结形成了延续性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并在其后的20余年里一直致力于该模式的应用和推广。迄今为 止,延续性护理尚无统一的概念框架,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定义。延续性护理的概念美国老年医学会对延续性护理的定义为了确保高危人群在变更医疗场所或改变医疗服务能够得到连续、协调的卫生服务,及时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而设计的一系列按时间和环境划分的护理服务。延续性护理是一个确保患者在服务传递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获得有序、不间断医疗服务的程序。以上概念均从广义的角度来定义,随着延续性护理在临床的陆续开展,一些学者也逐渐针对不同科室的具体工作赋予延续性护理更为具体的内涵。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对象在年龄上适用于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在疾病类型上适用于中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衰竭、类风湿等内科慢性疾病患者器官移植、肿瘤切除术等外科大型手术患者妇产科产褥期的产妇儿科慢性病患者以及有特殊且复杂的卫生护理需求的青少年患者长期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二、护理专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二、护理专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一)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健康作为基本人权已写入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2000年联合国为筹备千年首脑峰会所做的全球民意调查显示,健康问题排在世界各国民众最关注问题的首位。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卫生工作都是政府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二二二二)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疾病谱的变化疾病谱的变化疾病谱的变化疾病谱的变化 随随随随着着着着人人人人群群群群生生生生活活活活水水水水平平平平的的的的不不不不断断断断提提提提高高高高,与与与与生生生生活活活活方方方方式式式式、心心心心理理理理、社社社社会会会会因因因因素素素素关关关关系系系系密密密密切切切切的的的的慢慢慢慢性性性性非非非非传传传传染染染染性性性性疾疾疾疾病病病病的的的的发发发发病病病病率率率率明明明明显显显显增增增增高高高高,成成成成为为为为影影影影响响响响人人人人群群群群健健健健康康康康和和和和生生生生命命命命质质质质量量量量的重要因素。的重要因素。的重要因素。的重要因素。据据统统计计:过过去去十十年年,经经诊诊断断的的慢慢性性病病病病例例增增加加了了14.3%14.3%。其其中中糖糖尿尿病病增增加加305%305%,高高血血压压增增加加176%176%,脑脑血血管管疾疾病病增增加加106%106%,冠冠心心病病增加增加63%63%,恶性肿瘤增加,恶性肿瘤增加60%60%等等。等等。传传染染病病形形势势不不容容乐乐观观。艾艾滋滋病病、乙乙肝肝、结核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结核病以及新发传染病。20092009年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年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市)市)顺位顺位死亡原因死亡原因(ICD-10ICD-10)粗死亡率粗死亡率(1/101/10万)万)1恶性肿瘤167.572脑血管病126.273心脏病128.824呼吸系统疾病65.405损伤和中毒36.4420092009年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年人群主要疾病死亡率(县)县)顺位顺位死亡原因死亡原因(ICD-10ICD-10)粗死亡率粗死亡率(1/101/10万)万)1恶性肿瘤159.152脑血管病152.093心脏病112.894呼吸系统疾病98.165损伤和中毒54.11 疾病模式的流行病学转变疾病模式的流行病学转变表表3 3:我国人群前十位主要死因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我国人群前十位主要死因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死因死亡数所占比例生活方式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恶性肿瘤514026.6845.7029.0019.156.15脑血管病427122.1743.2636.6015.095.50心脏病360918.7443.6445.926.663.78意外死亡16488.5618.342.3467.3411.98呼吸系病10335.3641.0927.7618.2012.95消化系病10225.3125.9527.6219.0027.42传染病9604.9816.416.7018.7458.15泌尿系病3151.6413.7443.1323.9519.17精神病2151.122.5335.8643.9417.67内分泌病1340.7014.8158.5220.006.67 人人 口口 老老 龄龄 化化 根根据据20002000年年第第五五次次人人口口普普查查,全全国国6060岁岁以以上上老老年年人人口口和和6565岁岁以以上上老老年年人人口口的的比比例例分分别别为为10%10%和和7%7%。预预计计到到20152015年年,我我国国6060岁岁以以上上的的老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812.8提高到提高到14.914.9。老龄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老龄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538.8538.8表:表:1980-2025年中国人口结构、抚养年中国人口结构、抚养系数、医学敏感人口变化趋势及其特征系数、医学敏感人口变化趋势及其特征(%)1980198019901990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202020202025202560+比例7.68.510.210.912.314.916.819.765+比例4.95.57.07.68.29.511.813.5人口抚养系数62.250.347.943.341.141.143.846.2儿少人口系数54.342.037.632.429.427.726.826.5老年抚养系数7.98.310.310.911.613.416.919.7医学敏感人口39.640.339.141.543.247.554.760.3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19901990年年20062006年年0-140-14岁岁15-6415-64岁岁 6565岁岁0-140-14岁岁15-6415-64岁岁 6565岁岁总计总计27.69%27.69%66.7%66.7%5.6%5.6%19.8%19.8%72.3%72.3%7.9%7.9%上海上海18.2%18.2%72.4%72.4%9.4%9.4%8.1%8.1%77.5%77.5%14.4%14.4%江苏江苏23.7%23.7%69.5%69.5%6.8%6.8%15.0%15.0%74.0%74.0%11.1%11.1%浙江浙江23.3%23.3%69.9%69.9%6.8%6.8%15.0%15.0%75.0%75.0%10.0%10.0%北京北京20.2%20.2%73.5%73.5%6.4%6.4%10.0%10.0%78.8%78.8%11.2%11.2%天津天津22.8%22.8%70.8%70.8%6.5%6.5%12.0%12.0%77.4%77.4%10.6%10.6%(三三三三)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转变 健康健康(Health)(Health)不仅意味着疾病与不仅意味着疾病与嬴嬴弱的消除,健康是体格、弱的消除,健康是体格、精神与社会的完全健全与和谐的状态精神与社会的完全健全与和谐的状态.人类已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人类已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19971997年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世界精神病协会)真正身心健康的人5%目前全球有3 亿精神病,1.2亿情感障碍 抑郁症每年以 113%速度递增 中国目前:中国目前:10-15%10-15%心理障碍心理障碍 13.47%13.47%精神障碍精神障碍 3030万人自杀,万人自杀,200200万未遂万未遂/年年 现代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一方面向分现代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一方面向分现代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一方面向分现代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一方面向分 子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扩展至人与社子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扩展至人与社子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扩展至人与社子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扩展至人与社 会、环境的系统层次。生物会、环境的系统层次。生物会、环境的系统层次。生物会、环境的系统层次。生物-心理心理心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 要求护理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满足人群健康需要。要求护理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满足人群健康需要。要求护理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满足人群健康需要。要求护理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满足人群健康需要。(四四四四)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发展 二二十十一一世世纪纪是是生生命命医医学学的的世世纪纪。医医学学科科学学和和诊诊疗疗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大大大大提提高高了了护护理理工工作作的的技技术术含含量量,对对护护士士的的知知识识、技技术术和和能能力力提提出出更更高高要要求求。社社会会经经济济的的发发展展使使人人们们提提高高了了健健康康期期望望,注注重重生生命命质质量量,促促使使护护理理服服务务向向人人性性化化、个个体体化、多元化发展。化、多元化发展。(五五五五)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 随随着着中中国国加加入入TOTO,经经济济全全球球化化趋趋势势增增强强,护护理理领领域域的的国国际际化化交交流流与与合合作作日日益益扩扩大大,对对国国内内的的护护士士队队伍伍建建设设、护护理理教教育育、护护理理服服务务模模式式、护护理理管理产生影响。管理产生影响。护理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发生了深刻的护理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化护理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处于护理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处于护理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处于护理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处于疾病边缘的人以及健康的人;护理贯穿于人生老病疾病边缘的人以及健康的人;护理贯穿于人生老病疾病边缘的人以及健康的人;护理贯穿于人生老病疾病边缘的人以及健康的人;护理贯穿于人生老病死全过程。死全过程。死全过程。死全过程。护理工作的着眼点是人而不仅仅是疾病,其任护理工作的着眼点是人而不仅仅是疾病,其任护理工作的着眼点是人而不仅仅是疾病,其任护理工作的着眼点是人而不仅仅是疾病,其任务除完成治疗疾病的各项任务外,还担负着心理支务除完成治疗疾病的各项任务外,还担负着心理支务除完成治疗疾病的各项任务外,还担负着心理支务除完成治疗疾病的各项任务外,还担负着心理支持、协助康复等任务。持、协助康复等任务。持、协助康复等任务。持、协助康复等任务。护理的目标除了谋求纠正人生理上的变异护理的目标除了谋求纠正人生理上的变异护理的目标除了谋求纠正人生理上的变异护理的目标除了谋求纠正人生理上的变异外,还要致力于人的心理社会状态的完满与平外,还要致力于人的心理社会状态的完满与平外,还要致力于人的心理社会状态的完满与平外,还要致力于人的心理社会状态的完满与平衡。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衡。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衡。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衡。护理的目标是在尊重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基础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它通过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它通过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它通过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它通过“促进健康,预促进健康,预促进健康,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来体现。不仅是来体现。不仅是来体现。不仅是来体现。不仅是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面向家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面向家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面向家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面向家庭、社区,为提高整个人类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庭、社区,为提高整个人类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庭、社区,为提高整个人类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庭、社区,为提高整个人类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作用。作用。作用。病人所需病人所需心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社会上生理上生理上精神上精神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担着多种角色:CareProviderCareProviderCareProviderCareProvider照照照照顾顾者者者者DecisionMakerDecisionMakerDecisionMakerDecisionMaker临临床床床床护护理的决策者理的决策者理的决策者理的决策者HealthEducatorHealthEducatorHealthEducatorHealthEducator教育者教育者教育者教育者Co-operatorCo-operatorCo-operatorCo-operator合作者合作者合作者合作者CommunityCommunityCommunityCommunityPractionerPractionerPractionerPractioner 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ServiceManagerServiceManagerServiceManagerServiceManager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ResearcherResearcherResearcherResearcher研究者研究者研究者研究者三、对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三、对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护士队伍状况护士队伍状况护士总数(2009):218万 按学历分(2009):中专护士 49.1%大专护士 38.8%本科以上 8.9%其他(高中)3.2%2007年护理专业办学情况:总规模:招生 39.1万人 在校 113.3万人 毕业 24.1万人 中专862所大专307所本科201所护理教育的发展状况护理教育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中等、高等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自1983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举办护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院校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护理教育改革取得成效,办学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在护理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逐步调整,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以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对护理人才的需要。护理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和提高。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为护理教育注入了专业的护理教学人才,逐渐改变过去“医师教护理”的局面,将医学知识更好地与护理学内容相融合,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多种形式的护理继续教育发展较快,使得在职护士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部分护士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学历层次。问问 题:题: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应当明确;整和优化,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应当明确;护理教育的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改革应护理教育的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改革应当符合护理专业发展的要求。当符合护理专业发展的要求。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需要相辅相成。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需要相辅相成。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推进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到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到20172017年,各层年,各层 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大专占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大专占50%50%、本科占、本科占 30%30%、本科及以上占、本科及以上占20%20%的结构目标。的结构目标。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延续性护理是确保护理服务连贯协调以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改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卫生资源的浪费等是现代化医院的责任。医院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能够成为一名护士是因为上帝的召唤,因 为人是最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健康,是一件神圣的工作。-南丁格尔名言 谢谢 谢聆听!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