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北宋】王安石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298104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5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元曲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北宋】王安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唐诗宋词元曲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北宋】王安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唐诗宋词元曲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北宋】王安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登 临临 词词 二二 首首 登 临 词 二 首1王安石(王安石(102110211086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目睹时弊,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前后两度为相。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主张改革政治。前后两度为相。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由于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由于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未竟。晚年退居金陵,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法未竟。晚年退居金陵,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的文学家。散文,他是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的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谨,辨理深透,之一,其文逻辑严谨,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有力如其文。词虽所作不多,但能格遒劲有力如其文。词虽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一洗五代旧习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2桂 枝 香王安石桂 枝 香王安石3 桂桂 枝枝 香香 王安石登临送目。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桂 枝 香 王安石登临送4银河,此指长江,银河,此指长江,强调水天一色强调水天一色 正音、析词、解句登临送目天气初肃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星河鹭起 漫嗟荣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远 望肃杀,萧条肃杀,萧条ch 直立直立 zho徒然歌女此句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银河,此指长江,强调水天一色 5西风,照应晚秋,给人萧索之感,景象氛围以悲情为主“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整体感知,理清内容 上下两片各写什么?上片写景,下片怀古上片写景,下片怀古。上片写景有何特点?登临送目。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征帆去棹残阳残阳里,里,背西风、酒旗斜矗。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画图难足。思考思考思考思考总启总启全章,领起上全章,领起上片词意,表明此下片词意,表明此下所写是亲眼所见。所写是亲眼所见。点明登临点明登临的地点、的地点、季节、气季节、气候候化用化用谢眺名句,用比喻对所睹的水光山色作总的静态静态描写动景,写出人的活动,侧重人文因素的描写。补叙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西风,照应晚秋,给人萧索“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6后五句为一篇之眼。后五句为一篇之眼。“但寒烟衰草凝绿但寒烟衰草凝绿”借景抒情,抒发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悲叹之情。思考思考 词人怎样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往昔、繁华竞逐。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后庭遗曲。总领下片词意。后句直揭六朝统治者总领下片词意。后句直揭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举其典型,概括其他。“悲恨相续”概括出像陈朝这样的事非个别现象,而是先后发生对吊古者的批判。后五句为一篇之眼。“但寒烟衰草凝绿”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7 小 结w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w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沉郁悲壮。w主旨:通过对六朝统治者相继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严正的警戒。w写作特色:1、善于用典。2、白描写景。3、用史实说话,用形 象说话 小 结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8 念 奴 娇登登 多多 景景 楼楼 念 奴 娇登 多 景 楼9 w陈亮,字同甫(父),婺(陈亮,字同甫(父),婺(ww)洲人。学者称之为龙)洲人。学者称之为龙川先生。一生没做过官。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川先生。一生没做过官。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政治注重事功,思想出入于王霸之间,具有积极的论政治注重事功,思想出入于王霸之间,具有积极的用世精神。平生极力主张抗金收复中原。在其作品中,用世精神。平生极力主张抗金收复中原。在其作品中,处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意气凌厉,感情激越,处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意气凌厉,感情激越,锋芒逼人。擅长政论文。其词与辛弃疾同调,气概豪锋芒逼人。擅长政论文。其词与辛弃疾同调,气概豪迈甚至比辛弃疾更高一筹,文采略逊于辛,是辛派词迈甚至比辛弃疾更高一筹,文采略逊于辛,是辛派词人中重要的一员。人中重要的一员。w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孝宗淳熙甘露寺内,北临长江。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孝宗淳熙十五年(十五年(11881188)春天,陈亮到建康和镇江考察形势,)春天,陈亮到建康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正是与此行目的息息相通的。陈述政见为主,正是与此行目的息息相通的。作 者 简 介陈亮,字同甫(父),婺10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11 典出晋书典出晋书祖逖传,见祖逖传,见课文注解课文注解9。正音、析词、解句正音、析词、解句 危楼危楼还还望望叹叹此意此意、今古几人曾、今古几人曾会会?因笑因笑王谢王谢诸人诸人 管不到、河洛管不到、河洛腥膻腥膻无际。无际。寻取寻取中流誓中流誓。小儿破贼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势成宁问强对强对!通环,还望,四面环望 指当时的想指当时的想法,即收复中法,即收复中原的愿望。原的愿望。理解,明白膻膻shn,shn,腥膻腥膻,牛羊牛羊的臊味,喻指金兵的臊味,喻指金兵的黑暗统治。的黑暗统治。强大的对手,即强敌。典出晋书谢安传,见课文注解10。泛指当时有声望地位的士大夫们,王指王导,谢指谢安 典出晋书祖逖传,见课文注解9。正音、析词、解句 12 感知、理解w开头两句,凌空而起。撇开登临感怀之作先写望中景物的俗套,大笔挥洒,直抒胸臆:登楼极目四望,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因为所感不止一端,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w以下抒写作者认为“今古几人曾会”的登临意。“今古”一语,暗示了本篇是借古论今。w接下来两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抨击。“鬼设神施”,是形容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致。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将长江作为拒守金人南犯的天限,作者所抨击的,正是这种藉天险以求苟安的主张。“浑认作”三字,亦讽亦慨,笔端带有强烈感情。感知、理解开头两句,凌空而起。撇开登临感怀13 w“一水横陈,连岗三面,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做出争雄势。”镇江北面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争雄的形胜之地。“做出做出”一语,表达了词人目击一语,表达了词人目击山川形势时兴会淋漓的感山川形势时兴会淋漓的感受。在词人眼中,山川仿受。在词人眼中,山川仿佛有了灵气和生命,活动佛有了灵气和生命,活动起来了。在作者看来,山起来了。在作者看来,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问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问题在于统治者缺乏争雄的题在于统治者缺乏争雄的远大抱负与勇气。远大抱负与勇气。w“六朝何事,只成门户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私计?”借批判六朝统借批判六朝统治者,来揭示现实中当治者,来揭示现实中当权者苟安论调的思想实权者苟安论调的思想实质。前一句是愤慨的斥质。前一句是愤慨的斥责与质问,后一句则是责与质问,后一句则是对统治者划江自守的苟对统治者划江自守的苟安政策的揭露批判,安政策的揭露批判,原来这一切全不过是原来这一切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词锋犀利,利益打算!词锋犀利,入木三分。入木三分。“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镇江14 w换头换头“因笑因笑”二字,承上二字,承上片结尾对六朝统治者的批片结尾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顺势而下,使上下片判,顺势而下,使上下片成为浑然一体。前三句用成为浑然一体。前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王谢诸人人”概括东晋世家大族的概括东晋世家大族的上层人物,说他们空洒英上层人物,说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借以讽刺南宋实际行动,借以讽刺南宋上层统治集团中有些人空上层统治集团中有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而无有慷慨激昂的言辞,而无北伐的行动。北伐的行动。“也学英雄也学英雄涕涕”,讽刺尖刻辛辣,鞭,讽刺尖刻辛辣,鞭辟入里辟入里。w“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这是对统治者“只成门户私计”的进一步批判。“管不到”三字,可谓诛心之笔。到这里,由江山形势引出的对当权者的揭露批判已达极致,下面转面承上“争雄”,进一步正面发挥登临意。换头“因笑”二字,承上片结尾对15 w“正好长驱,不须反顾,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寻取中流誓。”中流誓,中流誓,用祖逖统兵北伐,渡江击用祖逖统兵北伐,渡江击楫而誓的故实。在词人看楫而誓的故实。在词人看来,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来,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这几句击水,收复中原。这几句词情由前面的愤郁转向豪词情由前面的愤郁转向豪放,意气风发,辞采飞扬,放,意气风发,辞采飞扬,充分显示出词人豪迈朗爽充分显示出词人豪迈朗爽的胸襟气度。的胸襟气度。w最后二句,承上最后二句,承上“长驱长驱”,进一步抒写必胜的乐观信,进一步抒写必胜的乐观信念。念。作者认为,南方并不作者认为,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到这里,一开头提出的到这里,一开头提出的“今今古几人曾会古几人曾会”的的“此意此意”已已经尽情发挥,全词也就在破经尽情发挥,全词也就在破竹之势中收笔。竹之势中收笔。“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16 小 结w主旨:这是一首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登临词。写景、怀古都为议论作准备,在议论中申明了自己鲜明的政见,表现出抗敌报国的迫切心情、坚定立场和昂扬斗志。w写作特色:1、善于用典。2、雄辩的议论特色。将慷慨纵横的论辩融会于热血激荡的诗情之中,诗情与政论熔为一炉。这是政论的形象化,是形象化的政论。既有鲜明的战斗性,又有强烈的感染力。小 结主旨:17桂枝香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登临送目念奴娇登多景楼登多景楼比较比较v桂枝香登临送目v用笔较详。整个上片用笔较详。整个上片都是写景,下片还有都是写景,下片还有 “但寒烟衰草凝绿”的写景句子。v这样用笔的缘由:旨在抒情中言理v念奴娇念奴娇登多景楼登多景楼v用笔较略,用勾勒的笔法。用笔较略,用勾勒的笔法。写景的句子只有写景的句子只有“鬼设神鬼设神施施”“一水横陈,连岗三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面,做出争雄势”是直接是直接写长江之景。写长江之景。v这样用笔的缘由:旨在谈这样用笔的缘由:旨在谈军事地形,从地形推及军军事地形,从地形推及军事,从军事形势推及抗敌事,从军事形势推及抗敌的决策。的决策。比较选材详略与表达主题的关系比较选材详略与表达主题的关系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登多景楼比较桂枝香登临送18用典手法用典手法v桂枝香桂枝香登临送目登临送目v多处用六朝故事,有多处用六朝故事,有的概括,如的概括,如“繁华竞逐繁华竞逐”、“六朝旧事六朝旧事”,有的,有的具体,如具体,如“叹门外楼头叹门外楼头”v其主旨在于总结历史教训,其主旨在于总结历史教训,给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给当朝统治者敲警钟。v念奴娇念奴娇登多景楼登多景楼v用六朝故事,有褒有贬。用六朝故事,有褒有贬。对对“王谢诸人王谢诸人”是贬,是贬,对对“寻取中流誓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小儿破贼”是褒。是褒。v其主旨是,申明自己其主旨是,申明自己反对投降,反对恐金反对投降,反对恐金媚金,力主抗金、收媚金,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的政治主张。复中原的政治主张。用典手法桂枝香登临送目念奴娇登多景楼19再 见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