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1297331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培训内 容一、术语: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爆发二、医院感染报告与监测三、手卫生四、标准预防 五、医疗废物 六、传染病报告管理 一、术语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一、术语 医院感染爆发:是指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同种同源是指易感人群同时或先后暴露于同一感染来源(同种医疗护理操作,使用相同批号的一次性物品、同一批血液输液制品,使用同一种消毒灭菌方法的物品、经同一医师或护士治疗的患者,同种微生物感染疑心同一来源等)。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根底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病原体根底上又别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具体诊断标准见 卫生部【2001】2号文?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二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 医务人员及住院病人的监测 仪器、设备、物品的监测二医院感染监测1、医院环境监测:是通过细菌培养的方法来观察院内空气、物表、医护手等细菌总数、细菌种类及动态变化,以便有效地采取措施,降低院感发率,提高消毒效果,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院感的发生。结 果 判 断A新旧版不同结 果 判 断 B卫生部2021新版二医院病人的监测全院综合性监测:连续不断的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置管相关的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2、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那么,执行手卫生标准,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3、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技术标准,并到达以下要求: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4、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一经开启,应注明启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无菌持物钳、干缸有盖,4h一更换;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小时后不得使用;封存开启后输液瓶或袋需用输液瓶口贴;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6、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日更换,容器每周灭菌次。消毒液应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内使用;皮肤消毒液每月更换。7、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有效氯400mg/L 7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洗净晾干备用。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8、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清洁消毒处理。9、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治疗车、治疗台床等物体外表的清洁或消毒,卫生材料一用一消毒或灭菌。10、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清洁或消毒,用毕终未消毒,枯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一次性氧气湿化瓶按说明书使用。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1、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清洁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未消毒处理。12、病人被服每周更换l次,特殊情况下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13、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每周消毒和终未消毒。14、严格医疗废物管理,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有明显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5、在实施标准预防的根底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患者的安置原那么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1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未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燃烧处理。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7、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18、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合格无菌包条件:包装完整、包布清洁枯燥无破损、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标示卡明确物品名称、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打包者名称,标识应具有追溯性,有效期内使用。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9、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5天-30天;使用双层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3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暂定。20、紫外线灯管应进行日常监测,每周清洁灯管一次,每半年监测一次辐照强度,低于70uw/cm及时更换灯管;新灯管用前监测强度100uw/cm。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21、使用中的冰箱每周清洁消毒保养一次,每日监测冰箱温度并记录,每月做细菌培养,物品放置有序,无过期物品。2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遵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指南试行执行。三、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23、所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至于封闭的 容器中,有中心供给室集中回收,标准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后使用。24、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前方可带出。三医院设备、物品等的监测消毒灭菌方法的监测 使用中化学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 压力锅的监测:物理监测 每锅进行 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生物监测:每周进行(金标准)紫外线监测:日常检测 指灯管的应用 时间.照射时间.使用者人签名 强度监测:半年一次,不低于70W/cm 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 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 病人标本的监测:尿、痰、胸腹水等三、手卫生国际关注的 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USA率先制定了“手卫生指南。WHO已在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公布了“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稿。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2021年12月1日实施。手卫生核心条款二甲达标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晓率10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5%,洗手方法正确率95%。重点科室ICU、手术室、新生儿病房、产房、母婴室等洗手方法正确率100%手卫生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严格正确的手卫生标准,可以减少20%30%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有研究说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一术语手卫生:是医务人员 洗手、卫生手消毒和 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1.洗手 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局部致病菌的过程。2.2.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 3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去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肥皂含菌浓度:1104-5个/g在病区和诊室,在病区和诊室,请立即停用固体肥皂!请立即停用固体肥皂!二洗手的指征二洗手的指征1、洗手的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1、洗手的指征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6手有血液、体液等可见污染时,应洗手;手无可见污染,宜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 揉搓双手 代替洗手。第一步第一步掌心相对揉搓掌心相对揉搓 第二步第二步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第三步第三步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第四步第四步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第五步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 第六步第六步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四、洗手本卷须知指甲末端应与指端皮肤平齐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双手搓揉15秒以上,每个步骤最少重复五次洗手全过程要认真用力揉搓抗菌洗手液擦手用一次性纸巾四、标准预防 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不管是否有明显的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一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手套、帽子口罩、护目镜、防护服装1、既要防止疾病从患者传播至医护人员,也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播给患者;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根据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保护措施。一 标准预防措施根据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保护措施。国家规定的三种隔离标识:*空气传播隔离为黄色;*飞沫传播隔离为粉红色;*接触传播隔离为 蓝色。隔离措施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或相关工作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被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从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二医疗锐器伤锐器伤是临床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也是严重的职业暴露形式。锐器伤是HBV、HCV、梅毒和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锐器伤 具有严重的潜在感染危险。1、医疗锐器伤的预防1、医护人员首先要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强化自我保护意识。2、在进行侵入性和有创性的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诊疗环境应保证充足的光线,操作者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3、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对使用后的医疗锐器应放入防刺穿、防渗漏的锐器盒内。4、禁止对使用后的针头进行回帽操作。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血源性传播性感染者或患者血液、体液被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感染性的气溶胶传染性物质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锐器伤后怎么办?被锐器刺伤冲洗伤口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报告科室负责人2、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1、皮肤、黏膜暴露后的局部处理:完整的皮肤假设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假设是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2、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2、损伤性血源性传播病原体暴露的局部处理:局部损伤后,立即在伤口旁侧端周围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被污染血液。禁止进行遮盖伤口的局部垂直挤压,以免污染血液回流进入体内。刺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发生职业暴露后发生职业暴露后现现场场采采取取紧紧急急处处理理措措施施,如如暴暴露露源源阳阳性性或或疑疑似似阳阳性性,立立即即向向护护士士长长报报告告,填填写写?医医务务人人员员职职业业暴暴露露报报告告及及处处理理表表?及及复印患者化验单。复印患者化验单。报院感科审核与签署意见,进行登记、并追踪记录报院感科审核与签署意见,进行登记、并追踪记录如如为为HIV职职业业暴暴露露,由由我我院院HIV职职业业暴暴露露防防护护工工作作领领导导小小组组进进行行职职业业暴暴露露等等级级评评估估及及用用药药指指导导。2小小时时内内获获取取HIV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三、职业暴露后的报告流程五、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废物 生活废物 1.感染性废物 2.损伤性废物 医疗废物 3.病理性废物 4.药物性废物 5.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的管理生活废物生活垃圾黑色袋医疗废物黄色专用包装袋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三不准三禁止 三不准: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 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的医疗废物 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 三禁止:禁止买卖医疗废物 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 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产生科室要求: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或其它缺陷。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污物袋包装,及时密封,并在包外贴明显的警示标识,立即送医疗废物暂存间。六、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手足口病。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卫生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程序:首诊医师负责制:责任报告人传染病及门诊日志登记填传染病卡上报感染管理科网络直报疫情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注: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