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291684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age 1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病人的护理病人的护理病人的护理病人的护理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Page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2.2.掌握血液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掌握血液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3.3.熟悉血液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熟悉血液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4.4.熟悉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熟悉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教学目标1.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Page 3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是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造血 器官的疾病器官的疾病 第一节 概述血液系统疾病Page 4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造血系统:造血系统:血液和造血器官血液和造血器官(骨髓、脾、(骨髓、脾、淋巴结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和单核淋巴结以及分散在全身各处的淋巴和单核-巨噬细胞组织)巨噬细胞组织)造血器官:造血器官:中胚层、卵黄囊中胚层、卵黄囊 胚胎期胚胎期2424周前周前肝、脾肝、脾 出生后出生后4 4周周骨骨髓髓 5-7 5-7岁以后岁以后胸骨、肋骨、骨盆、脊椎骨及胸骨、肋骨、骨盆、脊椎骨及 股骨、肱骨股骨、肱骨的骺端的骺端 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造血系统:血液和造血器官(骨髓、脾、淋Page 5(二)血细胞来源(二)血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stem cellstem cell,HCSHCS 外周血外周血 骨髓骨髓血血髓髓系干细胞髓髓系干细胞淋巴系干细胞淋巴系干细胞(二)血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 骨髓血髓髓系干细胞淋Page 6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管道:淋巴结:淋巴结:淋巴器官淋巴器官 协助静脉运输体液协助静脉运输体液回心的辅助管道回心的辅助管道 免疫、滤过淋巴液和免疫、滤过淋巴液和 产生淋巴细胞产生淋巴细胞 中枢性周围性胸腺胸腺 骨髓骨髓 T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Ag浆细胞前体浆细胞前体 淋巴系统淋巴管道:协助静脉运输体液回心的辅助管道 免疫、滤Page 7单核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巨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血管进入单核细胞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巨噬细胞变为巨噬细胞 包含:包含:骨髓内原、幼单核细胞骨髓内原、幼单核细胞 血液单核细胞,血液单核细胞,淋巴结、脾和结缔组织的巨噬细胞淋巴结、脾和结缔组织的巨噬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肝的枯否氏细胞肝的枯否氏细胞 神经系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小神经胶质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巨噬Page 8单核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巨噬细胞系统 作用:作用:诱导免疫反应诱导免疫反应 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吞噬和杀灭某些病原体 吞噬红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和死亡的吞噬红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和死亡的 细胞细胞 抗肿瘤抗肿瘤 对白细胞生成进行调节对白细胞生成进行调节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作用:Page 9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 血血 液液有形成分有形成分(45%45%)红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血小板血血 浆浆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凝血酶凝血酶无形成分无形成分(55%55%)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生理功能 血 液有形成分(45%)红细胞血Page 10红细胞:红细胞:M双凹圆盘型双凹圆盘型 M具有结合与输送具有结合与输送O2和和CO2的功能的功能M平均生存时间为平均生存时间为120天天 白细胞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Page 1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一道防线 中性粒细胞Page 1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功能:功能: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细胞,以及清除死亡或不健康的细胞,以及这些细胞破坏后的产物和微生物及其产物这些细胞破坏后的产物和微生物及其产物 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二道防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的第二道防线线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抗过敏、抗寄生抗过敏、抗寄生虫虫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参与超敏反应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单核细胞 Page 13血液病的分类血液病的分类n数量改变数量改变n质量改变质量改变(二)粒细胞疾病(二)粒细胞疾病(一)红细胞疾病(一)红细胞疾病M 数量改变数量改变M 质量改变质量改变血液病的分类数量改变(二)粒细胞疾病(一)红细胞疾病 数Page 14血液病的分类血液病的分类n数量改变数量改变n质量改变质量改变(四)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四)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三)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三)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M数量改变数量改变M质量改变质量改变血液病的分类数量改变(四)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三)单核细Page 15血液病的分类血液病的分类(五)造血干细胞疾病(五)造血干细胞疾病M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M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六)脾功能亢进(六)脾功能亢进血液病的分类(五)造血干细胞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六)脾功Page 16血液病的分类血液病的分类(七)出血性疾病(七)出血性疾病1.血小板血小板n数量改变数量改变n质量改变质量改变2.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M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缺乏M抗凝物质过多抗凝物质过多M复合因素复合因素 DIC DIC3.血管壁异常血管壁异常血液病的分类(七)出血性疾病1.血小板2.凝血功能障碍3.Page 17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病史病史 身体评估身体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护理评估 病史Page 18(1)(1)患病及治疗经过患病及治疗经过 (2)(2)心理社会资料心理社会资料(3)(3)生活史和家族史生活史和家族史病史评估病史评估M起病情况起病情况M检查治疗经过检查治疗经过 M主要不适及病情变化主要不适及病情变化 M工作生活工作生活 M疾病知识疾病知识 M情绪心理情绪心理 M支持系统支持系统 M居住区及工作环境居住区及工作环境 M饮食习惯饮食习惯 M家族史家族史 (1)患病及治疗经过 病史评估起病情况工作生活 居住区及工作Page 19身体评估身体评估 一般状态一般状态 皮肤和粘膜皮肤和粘膜 淋巴结检查淋巴结检查 五官检查五官检查 心、肺、腹部检查心、肺、腹部检查 其他其他 身体评估 一般状态 Page 20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Hb)测定测定 2.2.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3.3.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 4.4.骨髓细胞检查骨髓细胞检查 5.5.血细胞化学染色血细胞化学染色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Hb)测定 Page 21红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蛋白 男男 女女45.5X1012L 3.55.0X 1012L120160gL 110-150gL贫贫 血血 分分 度度 轻度轻度HbHb参考值低限参考值低限 中度中度Hb90 gHb90 gL L 重度重度Hb60gHb60gL L 极重度极重度 Hb30g Hb 10X1010X109 9L L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 4X104X109 9L L,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5X105X109 9L L 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5X105X109 9L L 正常成人白细胞:(410)X109LPage 23定义:定义: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 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意义:意义: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正常值:正常值:外周血占外周血占0.50.51.51.5,绝对值绝对值 (24(2484)X1084)X109 9L L 网织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 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网织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定义: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Page 24正常骨髓象:正常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适当粒、红比例适当(2-4(2-4:1)1),以中晚幼,以中晚幼 阶段居多阶段居多粒系占有核细胞的粒系占有核细胞的4040-60-60,红系及,红系及 淋巴细胞各占有核细胞的淋巴细胞各占有核细胞的2020左左右右巨核细胞易见到,以产生血小板型居多巨核细胞易见到,以产生血小板型居多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无特殊细胞及寄生虫正常骨髓象:Page 256.6.止血、凝血功能检查止血、凝血功能检查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CRT)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T)(BT)测定测定 凝血时间凝血时间(CT)(CT)测定测定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 6.止血、凝血功能检查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Page 26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血液系统疾病病人血液系统疾病病人血液系统疾病病人 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Page 27继发继发感染感染出血出血三大症状三大症状贫血贫血继发感染出血三大症状贫血Page 28出血或出血倾向出血或出血倾向 病因病因 :血小板减少、血管脆性增加、血小板减少、血管脆性增加、凝因因子缺乏、抗凝物质增多凝因因子缺乏、抗凝物质增多表现表现 :自发出血或轻度受伤后出血不止自发出血或轻度受伤后出血不止 特点特点 :1 1、血管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异常、血管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异常皮肤皮肤 粘膜出血粘膜出血 2 2、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缺乏内脏、肌肉、关节内脏、肌肉、关节 腔出血、家族史、肝病史腔出血、家族史、肝病史 3 3、出血程度不同表现也不同、出血程度不同表现也不同出血或出血倾向 病因:血小板减少、血管脆性增加、Page 29护理要点护理要点 病史评估病史评估身体评估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常用护理诊断常用护理诊断 有损伤的危险有损伤的危险:出血: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异常有关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异常有关恐惧恐惧 与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有关。与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有关。护理要点 病史评估常用护理诊断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Page 30有损伤的危险:出血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Y护理目标:护理目标:病人不发生出血或出血病人不发生出血或出血 能被及时发现能被及时发现Y护理措施:护理措施:Y1)1)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Y2)2)休息与饮食休息与饮食 Y3)3)皮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皮肤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Y4)4)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c注意卫生注意卫生 c避免穿刺避免穿刺 c定时观察定时观察A A、出血情况出血情况B B、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和意识状态C C、实验室检实验室检查结果查结果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护理目标:病人不发生出血或出血注意卫生 Page 31Y5)5)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Y6)6)关节腔出血或深部组织血肿的预关节腔出血或深部组织血肿的预防及护理防及护理 Y7 7)内脏出血的护理)内脏出血的护理 Y8 8)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 Y9 9)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有损伤的危险:出血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制动、休息、先冷敷后热敷制动、休息、先冷敷后热敷 5)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制动、休Page 32休息与饮食休息与饮食 M血小板计数低于血小板计数低于50X1050X109 9时应减少活动时应减少活动 M避免外伤和情绪激动避免外伤和情绪激动 M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或半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粗糙的食物流质,禁食过硬、粗糙的食物 M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大便通畅 M发热、寒战、神志不清和虚弱时更应注发热、寒战、神志不清和虚弱时更应注意安全防护意安全防护 休息与饮食 血小板计数低于50X109时应减少活动 Page 33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M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M防止外伤防止外伤 M出血处理出血处理 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1 1:1000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肾上腺素棉球填塞 局部冷敷局部冷敷 凡士林油纱条做后鼻腔填塞凡士林油纱条做后鼻腔填塞 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环境保护 棉球或明胶海绵填塞Page 34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M饮食原则饮食原则 :清淡、少渣软食清淡、少渣软食 M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牙 M口腔护理口腔护理S氯己定氯己定(洗必泰洗必泰)或口灵、生理盐水或口灵、生理盐水S牙龈渗血时肾上腺素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渗血时肾上腺素或明胶海绵片贴敷S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或1 1过氧化氢清除陈旧血块过氧化氢清除陈旧血块 口腔、牙龈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少渣软食 Page 35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迷 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吸氧 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 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情变化眼底及颅内出血的护理 颅内出血: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Page 36 原因:原因:白细胞数量减少和白细胞数量减少和质量改变;免疫功能降低;质量改变;免疫功能降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热发热;各部位感染;各部位感染 原因:白细胞数量减少和Page 37 发热发热病史评估病史评估身体评估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常用护理诊断常用护理诊断 发热病史评估常用护理诊断 Page 38体温过高体温过高 与感染、肿瘤细胞的高度分化与与感染、肿瘤细胞的高度分化与 增生有关增生有关休息休息补充营养与水分:补充营养与水分:高蛋白、高热量、富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 降温降温病情观察与诊疗配合病情观察与诊疗配合体温过高 休息Page 39预防外源性感染预防外源性感染 室温在室温在20-2420-24;湿度;湿度5555-60-60为宜,为宜,紫外线或臭氧照射每周紫外线或臭氧照射每周2 23 3次,次,2030min/2030min/次次 用药护理用药护理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 下降有关下降有关预防外源性感染有感染的危险 Page 40 贫血概贫血概贫血概贫血概述述述述(anemia)贫血概述(anemia)Page 41一、概述一、概述定义:定义:贫贫 血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HCTHCT)低于相同年龄、)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一、概述定义:贫 血Page 42男男 女女 孕孕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 比容比容红细胞红细胞120g/L 110 g/L 100 120g/L 110 g/L 100 g/Lg/L 42%37%42%37%30%30%4.5 X 104.5 X 101212/L 4.0 X 10/L 4.0 X 101212/L 3.5 X 10/L 3.5 X 101212/L/L 贫血诊断标准贫血诊断标准男 女 Page 43二、分类二、分类按血红蛋白量分度按血红蛋白量分度按贫血发生速度分类按贫血发生速度分类按细胞形态学分类按细胞形态学分类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二、分类按血红蛋白量分度Page 44(一)根据血红蛋白量分度(一)根据血红蛋白量分度(4 4度)度)贫血程度贫血程度 Hb含量(含量(g/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轻轻 度度 Hb 90120 临床无症状临床无症状n中中 度度 Hb 6090 活动后心悸、气短活动后心悸、气短n重重 度度 Hb 3060 休息时心悸、气短休息时心悸、气短n极重度极重度 Hb 30 并发贫血性心脏病并发贫血性心脏病(一)根据血红蛋白量分度(4度)贫血程度 Hb含量(g/Page 45(二)按贫血发生速度分类(二)按贫血发生速度分类1.1.急性大量失血性贫血急性大量失血性贫血 -贫血发生快、贫血症状重贫血发生快、贫血症状重2.2.慢性出血性贫血慢性出血性贫血 -贫血发生缓慢、贫血症状较贫血发生缓慢、贫血症状较轻轻(二)按贫血发生速度分类1.急性大量失血性贫血2.慢性出Page 46(三)按细胞形态学分类(三类)(三)按细胞形态学分类(三类)大细胞型大细胞型小细胞型小细胞型小细胞低小细胞低色素型色素型MCV MCH MCHCMCV MCH MCHC(g/Lg/L)疾)疾 病病 95 95 32 300350 32 300350 巨幼贫巨幼贫 8095 2732 310350 8095 2732 310350 失失血贫血贫80 80 27 27 300 300 缺铁贫、铁粒幼细缺铁贫、铁粒幼细 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三)按细胞形态学分类(三类)大细胞型MCV MCH Page 47(四)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四)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1.1.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2.2.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破坏过多M红细胞缺陷:红细胞缺陷:膜、酶、血红蛋白病膜、酶、血红蛋白病M红细胞外因素:红细胞外因素:理化、药物、生物、理化、药物、生物、机械机械3.3.失失 血血 造血物质缺乏造血物质缺乏 造血功能障碍(造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干细胞异常和造血调血干细胞异常和造血调节异常)节异常)(四)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2.红细胞Page 48 三、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般表现(皮肤粘膜)一般表现(皮肤粘膜)*神经肌肉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三、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皮肤粘膜)Page 49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M血常规血常规 M血涂片血涂片 M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 M骨髓检查骨髓检查 M其他其他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 Page 50七、治疗要点七、治疗要点(一)病因治疗(一)病因治疗(二)药物治疗(二)药物治疗(三)支持和对症治疗(三)支持和对症治疗(四)脾切除及骨髓移植(四)脾切除及骨髓移植七、治疗要点(一)病因治疗Page 51八、护理八、护理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八、护理 护理诊断Page 52n活动无耐力活动无耐力 八、护理八、护理 (1)(1)休息与活动休息与活动(2)(2)给氧给氧活动无耐力八、护理(1)休息与活动Page 53n营养失调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低于机体需要量 八、护理八、护理 (1)(1)饮食护理饮食护理(2)(2)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输血或成分输血的护理(3)(3)预防感染预防感染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八、护理(1)饮食护理Page 54再再 见见!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