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堂例题汇编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287849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课堂例题汇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工程力学课堂例题汇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工程力学课堂例题汇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力学1.试求图示外伸梁的约束力试求图示外伸梁的约束力FRA、FRB,其中,其中FP=10KN,FP1=20KN,Q=20KN/M,D=0.8M。FB=21 KN()FA Y=15 KN()解:1.选择平衡对象以解除约束后的ABC梁作为平衡对象。2.根据约束性质分析约束力A处为固定铰链,有一个方向不确定的约束力,这个约束力可以分解为铅垂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两个分力FAY和FAX;B处为辊轴支座,有一个铅垂方向的约束力,指向是未知的,可以假设为向上的FB。3.应用平衡方程确定未知力计算结果校核FAXFAYFB 2.试求图示静定梁在试求图示静定梁在A、B、C三三处的全部约束力。已知处的全部约束力。已知D、Q和和M。FAXFAYMAFBYFBXFRC 解:解:考察右边梁的平衡:MB=0,FY=0,FX=0,FBX=0考察左边梁的平衡:FY=0,MA=0,MA=3QD 2FX=0,FAX=0讨论讨论 拆开之前能不能将均布载荷简化为作用在B点的集中力?2QD3.试试求求图图示示静静定定梁梁在在A、B、C三三处的全部约束力。已知处的全部约束力。已知D、Q和和M。FAXFAYFBYFBXFRCMA考察右边梁的平衡:FX=0,FBX=0 MB=0,FRC=0 FY=0,FBY=0考察左边梁的平衡:FX=0,FAX=0FY=0,FAY=2QDMA=0,-2QD2+MA=0MA=2QD 2;本例能不能先以系统整体为平衡对象,然后再以AB或BC为平衡对象?4.图中所示为一桥梁桁架简图。载荷Q=400N,P=1200N。图中尺寸A=4M,B=3M。求支座反力及1、2、3杆所受的力。(1)整体分析,求反力X=0 XA=Q=400N()MB(F)=0 YA=(PAQB)/3A=(4P3Q)/34=300N()MA(F)=0 NB=P2AQB3A=81200120034=900N()(2)杆1,2,3轴力 MD(F)=0 N1BXABYAA=0 N1=(XABYAA)B =340030043=800N(拉)Y=0 N2Y=YA=300N N2=N2YL/B=53003=500N(拉)MG(F)=0 N3BYA2A=0 N3=2A YAB=800N(压)材料力学材料力学1.1.图示构架,BC杆为钢制圆杆,AB杆为木杆。若P=10kN,木杆AB的横截面积为 A1=10000mm2,许用应力(1)校核各杆的强度;(2)求许用荷载P;(3)根据许用荷载,重新设计杆件。应力2=160MPA。ACPBLBC=2.0MLAB=1.73M30面积为 A2=600MM2,许用1=7MPA;钢杆的横截解:(1)校核两杆强度,为校核强度必须先求内力,为此,截取节点B为脱离体,由B节点的受力图,列出静平衡方程。BPNABNBC30解之,可得:所以,两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两杆强度足够。两杆内力的正应力都远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强度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悬吊的重量还可大大增加。那么B点能承受的最大荷载P为多少?这个问题由下面解决。(2)求许用荷载考虑AB杆的强度,应有考虑BC杆的强度,应有由平衡方程,我们曾得到由AB杆强度,可得综合考虑两杆的强度,整个结构的许用荷载为:由BC杆强度,可得(3)根据许用荷载可以重新设计钢杆BC的直径,由于P=40.4KN,,有:应力,但BC却强度有余,即BC的面积可减小。时,AB杆将达到许用又根据强度条件,必须:所以,只需有:2.2.有一外径D=100mm,内径d=80mm的空心圆轴与一直径d=80mm的实心圆轴用键联接(如图所示)。在A轮输入功率为N1=300马力,在B、C轮处分别负载N2=150马力、N3=150马力。若已知轴的转速为n=300转/分。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G=80GPa,轴的扭转许用剪应力=100MPa,许用单位长度扭转角=1/m,要求:ABC2M1M1MD(1)校核轴的强度和刚度(不考虑键的影响)(2)三个轮的位置应如何设置才较为合理(3)经合理布置各轮位置后,求C截面相对A截面转角ABC2M1M1MD解:计算外力偶为简化计算,1马力取700瓦。1马力=745.7瓦 绘制扭矩图M1M2M32M1M1MABDC+T(KNM)73.5 刚度校核“AD”轴M1M2M32M1M1MABDC+T(KNM)73.5“DC”轴式中经校核,全轴刚度足够。M1M2M32M1M1MABDC+T(KNM)73.5 强度校核CD轴:式中经校核CD轴强度足够。M1M2M32M1M1MABDC+T(KNM)73.5式中AD轴:AD轴强度不够。M1M2M32M1M1MABDC+T(KNM)73.5 合理布置轮的位置,交换轮1和轮2的位置,则轴的受力图和扭矩图如下图所示:+T(KNM)3.53.5M1=7KNM2M1M1MABDCM2=3.5KNMM3=3.5KNM TMAX比原来小,这样布置显然更为合理,原来AD轴强度不够,现再对它进行强度校核强度足够了。(TMAX的负号不要代,为什么?)+T(KNM)3.53.5M1=7KNM2M1M1MABDCM2=3.5KNMM3=3.5KNM1M1M 1M1M2M1M3KN2KN1KN2KNM2KN/M1KNM3 3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Q(KN)11221M3M(KNM)+1232212M2M2MRA=5KNRB=4KNP=3KNM1=2KNMM2=6KNMQ=1KN/M2MBA+3222(KN)4 4 作梁的内力图。46668(KNM)MQ55外伸梁荷载与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已试校核强度。知材料2001703030YZY1=61Y2=139Q=15KN/MP=10KN4M1M25.2KNM解:画弯矩图以确定危险截面Q=15KN/MP=10KN4M1M211210KNM+M 强度校核且Z轴为非对称轴“1”故可能危险截面为1截面和2截面2001703030YZY1=61Y2=139+25KNM10KNM+21M“2”强度不够2001703030YZY1=61Y2=139+将截面倒置,结论如何?+25KNM10KNM+21M6.如图,如图,求C截面的挠度和转角 ABC(1)逐段刚化法。分段,区分支承部分和附加部分。(2)刚化BC段。静力等效BC段的均布载荷。ABC(3)刚化AB段。ABC(4)叠加7.已知:求:AB边的切应力,以及主应力和主方向。FAAACBAKFM8.已知力已知力F作用于水平折杆,作用于水平折杆,AB圆轴圆轴D=100MM,A=400MM,E=200GPA,=0.25,5,D截面顶点截面顶点K测出轴向应变测出轴向应变求该杆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相当应力。求该杆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相当应力。解解:(1)受力分析受力分析T=M=FA=0.4FM=2FA=0.8FA为危险截面为危险截面(2)应力分析应力分析由应力分布,可知危险点在由应力分布,可知危险点在点,其横截面上的应力为:点,其横截面上的应力为:FAAACBAKFMMTK(3)K点应力状态分析点应力状态分析FAAACBAKFMMT(4)点应力状态分析点应力状态分析9.A3钢制成的矩形截面杆的受力及两端约束情形如图所示,其中钢制成的矩形截面杆的受力及两端约束情形如图所示,其中A为正视图为正视图,B为俯视图。在为俯视图。在A、B两处用螺栓夹紧。已知两处用螺栓夹紧。已知L=2.0M,B=40MM,E=210GPA,H=60MM,求此杆的临界载荷。,求此杆的临界载荷。【解解】压杆压杆AB在正视图在正视图X-Z平面内失稳时平面内失稳时,A、B两处可以自由转动,相两处可以自由转动,相当于铰链约束。在俯视图当于铰链约束。在俯视图X-Y平面内失稳时平面内失稳时,A、B两处不能自由转动两处不能自由转动,可简可简化为固定端约束。化为固定端约束。在在X-Z平面内平面内:A3钢的钢的P=102,YP,属于细长压杆稳定问题。,属于细长压杆稳定问题。在在X-Y平面内平面内:A3钢的钢的S=61.6,SP,属,属于中长压杆稳定问题。于中长压杆稳定问题。故此杆的临界载荷为故此杆的临界载荷为373KN。由表由表9-2查得查得:A=304MPA,B=1.12MPACR=AB=304-1.1286.6=207MPAPCR=CRA=2074060=496.8KN*在最大柔度平面失稳。在最大柔度平面失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