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28630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7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分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分析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钟杏梅2006年2月9日人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分析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部钟杏梅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面积面积年、月、日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蓝色字体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蓝色字体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数与计数方面数与计数方面空间与图形方面空间与图形方面量的计量方面量的计量方面统计知识方面统计知识方面解决问题、数学广角解决问题、数学广角教学内容:数与计数方面空间与图形方面量的计量方面统计知识方面21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路线。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31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2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辨认方向。(二)教材在编排特点(二)教材在编排特点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二)教材在编排特点4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行走的路线。(三)教学内容(三)教学内容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5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6(三)(三)编排结构编排结构(三)编排结构 71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学内容。2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3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4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二)(二)教材在编排特点教材在编排特点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二)教材在8口算除法例1 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例例2 除法估算除法估算口算除法口算除法 例例1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例例2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例例3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除法估算除法估算基本的基本的笔算除法笔算除法 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 例例4用乘法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除法 例例5有关有关0的除法的除法例例6商的中间或末尾有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例例7商的中间或末尾有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有关有关0的除法的除法(四)具体教学内容(四)具体教学内容口算除法例1 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91 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教学建议教学建议2 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3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4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教学建议210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统计统计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统计图。2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紧密联系。3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义。第三单元 统计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11(三)(三)编排结构编排结构(三)编排结构 121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2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教学建议1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年、月、日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 2使学生知道使学生知道2424时计时法,会用时计时法,会用2424时计时法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第四单元 年、月、日14(三)(三)编排结构编排结构 认识年、月、日认识年、月、日 知道平年、闰年知道平年、闰年 知道知道24时计时法时计时法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三)编排结构 认识年、月、日151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2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考空间。3 3重重视直直观教学,充分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教具、学具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三)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16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释估算的过程。4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17(三)(三)编排结构编排结构(三)编排结构 18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2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学建议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2让学生主19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面积面积(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 1平方米、平方米、1 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1 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第六单元 面积20(三)(三)编排结构编排结构(三)编排结构 21(1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2 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3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4 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二)(二)教材在编排特点教材在编排特点(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教材在编排特点22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2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3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4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教学建议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23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大小。3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24(三)(三)编排结构编排结构(三)编排结构 251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2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3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二)(二)教材在编排特点教材在编排特点(二)教材在编排特点26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经验的迁移。2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3 3放手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27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28(三)(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三)教学内容 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291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二)(二)教材在编排特点教材在编排特点(二)教材在编排特点30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1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数学广角(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的思想。(二)教学建议(二)教学建议1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