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教育科学版)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28612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9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教育科学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教育科学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教育科学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过程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变化的,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程。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制于自然。制于自然。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敬畏自然然”的态度变为的态度变为“征服自然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这样做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却破坏了森林、草原、湖面,自然,这样做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却破坏了森林、草原、湖面,不仅导致了水土流失、土质下降、沙漠化、盐碱化,而且进一步使生态失去平衡。工业文明的出不仅导致了水土流失、土质下降、沙漠化、盐碱化,而且进一步使生态失去平衡。工业文明的出现使得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界完全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再现使得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自然界完全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类再也无须像中世纪那样借助于上帝的权威来维持自己对自然的统治。也无须像中世纪那样借助于上帝的权威来维持自己对自然的统治。进入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环世纪以来,伴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核武器的威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并未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境污染、能源危机和核武器的威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并未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反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反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次被人们所关注。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随人类人与自然人与自然 的关系如何的关系如何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A,人依赖于自然B,人能够改造自然人与自然 的关系如何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实践实践A,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进化 自然的人化B,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实践A,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天然自然天然自然天然自然也称纯自然。就是原初的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天然自然天然自然也称纯自然。就是原初的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人化自然人化自然进入到人的文化和文明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一部分。人化自然进入到人的文化和文明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人工自然人工自然人工控制的自然(生态保护)人工培育的自然(人工动植物)人工创造的自然(基础建设)人工自然人工控制的自然(生态保护)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联系与区别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联系与区别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区别:1 1,人化自然后人工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化自然后人工自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 2,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3 3,人化自然具有的任何属性都由天然自然所限定,人化自然具有的任何属性都由天然自然所限定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联系与区别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区别: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别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别1,人化自然具有主体性2,人化自然具有主体的对象化烙印3,人化自然具有社会性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别1,人化自然具有主体性人化自然的扩大化人化自然的扩大化1 1,随着人的能力的提升,人化自然越来越加速和扩展。,随着人的能力的提升,人化自然越来越加速和扩展。2 2,人化自然的扩大打破了自然的平衡。,人化自然的扩大打破了自然的平衡。人化自然的扩大化1,随着人的能力的提升,人化自然越来越加速和自然对人的异化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生态危机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实践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践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通过手段而相互作用的手段而相互作用的过程程实践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客体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实践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手段而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实践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1,自然环境是远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为远古人类提供必需的自然资源和活动空间,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要受到自然的影响。在人类 的演化中,自然环境的非均一性决定了人类分布的非均一性。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在决定自己的举动时,仍然不得不考虑自然的影响,甚至有些举动是专门为了抵制、削弱这种影响。1,自然环境是远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为远古人类提供必需2,远古人类在接受自然主宰的同时,也开始积累着对自然的经验和知识,慢慢开始了对自然的利用。用火和取火就是远古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力的利用,是改变远古人类生存状态的决定性的进步。2,远古人类在接受自然主宰的同时,也开始积累着对自然的经验和3 3,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由于人的主观能动,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远古人类虽然受制于性,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远古人类虽然受制于自然,但同时也给自然以影响。随着人类数量的自然,但同时也给自然以影响。随着人类数量的的增多,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增多,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向自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向自然索取以供养自己,这种索取始终没有停止,而然索取以供养自己,这种索取始终没有停止,而且索取的数量的越来越大,索取的速度越来越快。且索取的数量的越来越大,索取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人类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对自然产生一定的同时,人类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对自然产生一定的作用。在人类作用。在人类 的作用下,自然的成分变化了,的作用下,自然的成分变化了,自然的演化也变化了。自然的演化也变化了。3,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处于主导4 4,远古人类由于自身不够强大,对自然环境的控,远古人类由于自身不够强大,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和利用的能力相当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制和利用的能力相当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小,远未超出自然力的恢复能力,几乎和其他极小,远未超出自然力的恢复能力,几乎和其他动物一样把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之中。这时人和自动物一样把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之中。这时人和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对人类来说,由于对自然的认识是表层的,知其对人类来说,由于对自然的认识是表层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能盲目的、动物式的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能盲目的、动物式的适应自然、屈服于自然,受自然的主宰,只能求适应自然、屈服于自然,受自然的主宰,只能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于魔力,祈求大自然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于魔力,祈求大自然使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因此形成了以自然神话使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因此形成了以自然神话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的拜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的拜物观念。物观念。4,远古人类由于自身不够强大,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和利用的能力相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中的不和谐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文明赋予人类更大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控制力农业文明赋予人类更大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控制力进入原始社会,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及其工具的进入原始社会,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及其工具的功能、数量和质量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了质的功能、数量和质量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了质的进步。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也出现了,人从动物中进步。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也出现了,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从事谷物生产和动物饲养。人类由采分化出来,从事谷物生产和动物饲养。人类由采集形成的自然产品过渡到以自然为对象进行劳动,集形成的自然产品过渡到以自然为对象进行劳动,从而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从而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这一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这一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一了一定提高之后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表现。一了一定提高之后的产物,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农业文明赋予人类更大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控制力进入原始社会,人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体现了对自然的利用、征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体现了对自然的利用、征服和改造能力的提升,从而使人的主体能动性由此而出服和改造能力的提升,从而使人的主体能动性由此而出现膨胀,人类中心主义因此有了思想根源。现膨胀,人类中心主义因此有了思想根源。由此一个悖论出现:由此一个悖论出现:人类为了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但是内人类为了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但是内在的矛盾使人类走向了反面。在的矛盾使人类走向了反面。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和自身的存在物,与自然构成了一种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和自身的存在物,与自然构成了一种对象性关系。对象性之间的相互肯定与否定的矛盾关系对象性关系。对象性之间的相互肯定与否定的矛盾关系在农业社会展开,人类所采用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对象性在农业社会展开,人类所采用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对象性关系拉开了序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恶化。关系拉开了序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恶化。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体现了对自然的利用、征服和改造能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哲学分析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主客二元对立思维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产生A,柏拉图的理念说B,文艺复兴对主体性的强调C,笛卡尔的二元论D,机械论自然观的人与自然分离观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产生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环境保护的负面作用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环境保护的负面作用A,A,主体是高级的,能动的;客体是被动的、低级的主体是高级的,能动的;客体是被动的、低级的B,B,主体具有主观性,具有内在价值;客体是无情感主体具有主观性,具有内在价值;客体是无情感的,没有内在价值。的,没有内在价值。C,C,主体是控制者;客体是被控制者。主体是控制者;客体是被控制者。D,D,人类在价值意义上处于自然界的中心,人类中心人类在价值意义上处于自然界的中心,人类中心主义。主义。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环境保护的负面作用对各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与评价对各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与评价A,A,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倡导人的主体性,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倡导人的主体性,夸大夸大 了人主体性了人主体性B,B,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建立在理性优越论的基础上,人对自然没有道德义务,倡建立在理性优越论的基础上,人对自然没有道德义务,倡导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导征服自然,控制自然。C,C,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要求超越人类眼前的利益,着眼人类长远、共同的利益。要求超越人类眼前的利益,着眼人类长远、共同的利益。主张自然没有内在价值,一切以人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主张自然没有内在价值,一切以人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注意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注意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对各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与评价生物中心主义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否认人对物种本身和生态系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表现出人类为了自我生存的追求与敬畏自然的道德之间的矛盾。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应当平等对待生态系统其他成员。从道德上关怀无生命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他存在物。更加关注生态共同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性学。生态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非人类的自然存在物具有内在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或生态系统具有主体性,从而具有内在价值,尽管这种主体性与人类的主体性不同,或这样的主体性随事物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它们内在价值的存在。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对于纠正过度破坏环境和保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