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作发展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01998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动作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幼儿动作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幼儿动作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动作发展课件1 简介: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简介: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并对个体的心理成部分,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并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婴幼儿动作的发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也是人们观察、评价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展也是人们观察、评价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内容: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动作的发主要内容: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动作的发展进程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展进程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简介: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一、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反射活动一、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反射活动 (一)动作的发生:胎儿期的胎动和一些反射活(一)动作的发生:胎儿期的胎动和一些反射活动是最早产生的两种动作。动是最早产生的两种动作。1 1、刚满、刚满2 2个月的胎儿便可利用头或臀部的旋转,个月的胎儿便可利用头或臀部的旋转,使身体弯曲离开刺激(最早的胎动)。使身体弯曲离开刺激(最早的胎动)。2 2、3 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个月的胎儿已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和其他类和其他类似吸吮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似吸吮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3 3、胎儿在、胎儿在5 5个月后逐渐获得了防御反射、眨个月后逐渐获得了防御反射、眨眼反射等对其本能动作。眼反射等对其本能动作。一、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反射活动 (一)动作的发生:胎儿期3(二)新生儿反射活动(二)新生儿反射活动 1 1、新生儿阶段的反射活动达四十多种,常见的、新生儿阶段的反射活动达四十多种,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如有二十多种,如踏步反射踏步反射、吸吮反射等。、吸吮反射等。2 2、新生儿对迎面来的物体有明显的躲避行为,、新生儿对迎面来的物体有明显的躲避行为,如缩头、后仰、眨眼等。如缩头、后仰、眨眼等。(二)新生儿反射活动4 巴宾斯基反射巴宾斯基反射:当触摸脚底时,脚底呈扇形张开当触摸脚底时,脚底呈扇形张开后蜷缩,出现在后蜷缩,出现在12181218个月期间,此反射的出现表个月期间,此反射的出现表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正常。明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正常。踏步反射:抱着婴儿直立,当其双脚接触地面踏步反射:抱着婴儿直立,当其双脚接触地面时,会出现像走路一样的迈步,这一反射在新生儿时,会出现像走路一样的迈步,这一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如不练习,在第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如不练习,在第8 8周时消失。周时消失。幼儿动作发展课件5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大动作发展:儿童对自己的身体动作的控制,大动作发展:儿童对自己的身体动作的控制,儿童要学会在环境中移动自己的身体,如爬行、站儿童要学会在环境中移动自己的身体,如爬行、站立、走动等。立、走动等。精细动作的发展:儿童手臂和手指的动作、如精细动作的发展:儿童手臂和手指的动作、如抓握、伸手取物等。抓握、伸手取物等。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6 二、乳儿动作的发展二、乳儿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一)大动作的发展 1 1、爬行动作的发展、爬行动作的发展 2 2、行走动作的发展、行走动作的发展 (二)乳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二)乳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三)乳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三)乳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 (四)乳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四)乳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二、乳儿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7 二、乳儿动作的发展二、乳儿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一)大动作的发展 1 1、爬行动作的发展、爬行动作的发展 腹地爬行:胸腹部着地,手伸向前方,利用手腹地爬行:胸腹部着地,手伸向前方,利用手臂的力量拖动身体前进,腿几乎不起作用。臂的力量拖动身体前进,腿几乎不起作用。手膝爬行手膝爬行:胸腹离开地面,依靠手和膝盖移动:胸腹离开地面,依靠手和膝盖移动前行。前行。爬行动作的年龄特点:爬行动作的年龄特点:7 7个月左右出现爬行动作,个月左右出现爬行动作,1010个月时:学会对侧身体协调爬行个月时:学会对侧身体协调爬行 二、乳儿动作的发展 (一)大动作的发展8幼儿动作发展课件9 2 2、行走、行走动作的作的发展展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载心理学报1983年第4期表1 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 2、行走动作的发展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10 (二)乳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二)乳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李惠同、李世棣:3岁前儿童集体动作发展的调查,见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 表2 3岁前儿童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二)乳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李惠同、李世棣:311(三)乳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三)乳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 1 1、逐步学会拇指对其余四指的抓握动作,这是、逐步学会拇指对其余四指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体的典型方式。人类操作物体的典型方式。2 2、在抓握动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在抓握动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三)乳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12(四)乳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四)乳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2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四)乳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3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一)行走(一)行走动动作的作的发发展展 (二)运用物体(二)运用物体动动作的作的发发展展 (三)独立行(三)独立行动动的的倾倾向向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14 (一)(一)婴儿行走儿行走动作的作的发展展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载心理学报1983年第4期表1 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 (一)婴儿行走动作的发展范存仁、周志芳:15行走动作的发展在婴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行走动作的发展在婴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 1、发展婴幼儿的动作,使动作具有灵活性。、发展婴幼儿的动作,使动作具有灵活性。2 2、可以扩大婴幼儿认识的范围,使其能从各个、可以扩大婴幼儿认识的范围,使其能从各个方面来认识物体。方面来认识物体。3 3、为空间知觉、初步思维活动的形成做准备。、为空间知觉、初步思维活动的形成做准备。4 4、为最初的游戏活动做准备。、为最初的游戏活动做准备。5 5、发展婴幼儿的独立性。、发展婴幼儿的独立性。行走动作的发展在婴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发展婴幼儿16 (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李惠同、李世棣:3岁前儿童集体动作发展的调查,见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 表2 3岁前儿童手的动作发展顺序 (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李惠同、李世棣:17(二)运用物体(二)运用物体动作的作的发展展 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载心理学报1983年第4期表3 13岁前儿童精细动作适应性的顺序(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18运用物体动作发展的表现及意义运用物体动作发展的表现及意义:表现:表现:1 1、掌握更加复杂、准确而灵活的动作,、掌握更加复杂、准确而灵活的动作,使手开始成为使用工具的工具。使手开始成为使用工具的工具。2 2、动作的概括化,把同一类动作动作推广到同、动作的概括化,把同一类动作动作推广到同一类的物体上。一类的物体上。意义:意义:1 1、初步掌握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初步掌握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验。2 2、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做准备。念的产生做准备。运用物体动作发展的表现及意义:表现:1、掌握更加复19(三)独立行动的倾向(三)独立行动的倾向 此阶段由于婴儿能够自由地行动,并且逐步获此阶段由于婴儿能够自由地行动,并且逐步获得了运用物体的动作的能力,得了运用物体的动作的能力,独立行动的倾向性表现为,婴儿对于自己认为独立行动的倾向性表现为,婴儿对于自己认为可以完成的动作,总是要求自己独立来完成,而不可以完成的动作,总是要求自己独立来完成,而不需要成人的帮助。需要成人的帮助。(三)独立行动的倾向 20三、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三、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行走动作的发展(一)行走动作的发展 (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 1 1、较小动作的适应性发展、较小动作的适应性发展 2 2、精细动作的协调、精细动作的协调 三、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行走动作的发展21(一)行走(一)行走动作的作的发展展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载心理学报1983年第4期表1 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一)行走动作的发展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22表表4 4 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儿童与青少年发展,1987年英文版表4 学前儿童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儿童与青少年发展,123 (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 学前儿童运用物体的动作比婴儿期有了很大的学前儿童运用物体的动作比婴儿期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提升,主要表现在:1 1、学前儿童能够很准确地抛出物体并能准确地、学前儿童能够很准确地抛出物体并能准确地拿回。拿回。2 2、精细动作更加协调。、精细动作更加协调。(二)运用物体动作的发展 24 1 1、较小动作的适应性发展、较小动作的适应性发展 (1 1)抛的动作的适应性发展)抛的动作的适应性发展 乳儿期:无意识地抛出物体乳儿期:无意识地抛出物体 婴儿期(婴儿期(2 2岁左右):有意识地抛出物体,多采岁左右):有意识地抛出物体,多采用向前抛的方式。用向前抛的方式。幼儿期(幼儿期(3 3岁以后):依据物体的特征抛出物体岁以后):依据物体的特征抛出物体 (2 2)拿的动作的发展)拿的动作的发展 3 3岁左右:伸开双臂去探一个跑来的球。岁左右:伸开双臂去探一个跑来的球。4 4岁左右:在球到来的最后一瞬间伸手接住球。岁左右:在球到来的最后一瞬间伸手接住球。1、较小动作的适应性发展 (1)抛的动作的适应性发展252 2、精细动作的协调、精细动作的协调 (1 1)要求协调性的小动作:)要求协调性的小动作:4 4岁左右:很好地使用汤匙自己吃饭;岁左右:很好地使用汤匙自己吃饭;5 5岁时能扣纽扣,会使用剪刀;岁时能扣纽扣,会使用剪刀;6 6岁:能自己系鞋带。岁:能自己系鞋带。(2 2)绘画能力的发展)绘画能力的发展 前描述性绘画前描述性绘画 描述性绘画描述性绘画2、精细动作的协调 (1)要求协调性的小动作:26 表表5 5 学前儿童精细动作学前儿童精细动作适应性的发展适应性的发展范存仁、周志芳:从出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载心理学报1983年第4期 表5 学前儿童精细动作适应性的发展范存仁、周志芳:27 前描述性绘画(前描述性绘画(3434、5 5岁)岁)1520 1520个月,婴儿开始乱画。个月,婴儿开始乱画。23 23岁幼儿:可能会握笔,但也处于涂鸦阶段。岁幼儿:可能会握笔,但也处于涂鸦阶段。(纯前描述性绘画阶段)(纯前描述性绘画阶段)3 3岁以后:画画时会设想自己要画的画的含义,岁以后:画画时会设想自己要画的画的含义,开始对画人和事物感兴趣,但此时仍能力不足。开始对画人和事物感兴趣,但此时仍能力不足。(具备描述性绘画的意识和倾向)(具备描述性绘画的意识和倾向)前描述性绘画(34、5岁)28 描述性绘画描述性绘画 4 4、5 5岁时,幼儿精细动作技能有了很大发展,岁时,幼儿精细动作技能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经过幼儿园的专门绘画练习后,能够较熟练尤其是经过幼儿园的专门绘画练习后,能够较熟练的绘画。的绘画。同时,这一时期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都发同时,这一时期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都发展起来,帮助其发展描述性绘画技能,这时可以画展起来,帮助其发展描述性绘画技能,这时可以画有很多内容的画,如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根据估有很多内容的画,如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根据估故事情节画画。故事情节画画。描述性绘画29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个体心理的起源与(一)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动作密切相关。作密切相关。(二)(二)动动作在心理作在心理发发展由外到内的内化展由外到内的内化过过程中起程中起关关键键性作用。性作用。(三)(三)动动作作作作为为主体能主体能动动性的基本表性的基本表现现形式,在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个体早期心理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1、动动作作对对大大脑脑的的发发育具有促育具有促进进作用。作用。2、动动作使个体的感知作使个体的感知觉觉精确化。精确化。3、动动作是的作是的婴婴幼儿的幼儿的认认知知结结构不断改构不断改组组和重建和重建 4、动动作促作促进进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发展,并展,并对对其其情情绪绪、社会知、社会知觉觉、自我意、自我意识产识产生重要影响。生重要影响。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个体心理的起源与30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 年龄特点:年龄特点:8 8个月左右时能够腹爬(腹地爬行);个月左右时能够腹爬(腹地爬行);10 10个月左右时能够四爬(手膝爬行);个月左右时能够四爬(手膝爬行);11 11个月左右时能够高爬。个月左右时能够高爬。发展规律:由低爬向高爬的发展。发展规律:由低爬向高爬的发展。平衡反应能力的增强。平衡反应能力的增强。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 年龄特点:31爬行动作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视觉悬崖实验)一、促进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视觉悬崖实验)二、促进婴儿客体永久性发展。二、促进婴儿客体永久性发展。三、促进婴儿社会性情绪的发展。三、促进婴儿社会性情绪的发展。爬行动作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32对于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教育建议 一、家长和教育机构应重视婴儿爬行动作的发一、家长和教育机构应重视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展。二、积极营造有利于婴儿爬行的环境。二、积极营造有利于婴儿爬行的环境。三、充分考虑婴儿的个体差异和在不同月龄的三、充分考虑婴儿的个体差异和在不同月龄的发展水平,营造丰富多样的爬行环境。发展水平,营造丰富多样的爬行环境。对于婴儿爬行动作发展的教育建议 一、家长和教育机构应重33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精精细动细动作: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作: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动,在感知,在感知觉觉、注意等多方、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面心理活动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的任的配合下完成特定的任务务。内容:一、手的抓握内容:一、手的抓握动动作的作的发发展展 二、双手二、双手协调动协调动作的作的发发展展 三、三、书书写与写与绘绘画画动动作的作的发发展展 四、手眼四、手眼协调动协调动作的作的发发展展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精细动作: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34一、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 (一)抓握(一)抓握动动作作发发展展过过程程 1、抓握反射(抓握反射(03个月)个月)2、前抓取行、前抓取行为为 3、尺骨抓握(、尺骨抓握(46个月)个月)4、钳钳形抓握(形抓握(1岁岁左右)左右)一、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 (一)抓握动作发展过程35(二)抓握动作发展的规律 1 1、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展。、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展。2 2、由不成熟抓握模式到成熟抓握模式的发展。、由不成熟抓握模式到成熟抓握模式的发展。3 3、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展。、由抓握物体向放开物体发展。(二)抓握动作发展的规律 1、由无意识抓握向随意抓握发36(三)抓握动作发展的意义 1 1、初步掌握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初步掌握了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2 2、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做准备。念的产生做准备。(三)抓握动作发展的意义 37二、双手协调动作的发展 双手协调动作:同时使用双手配合来操作物体双手协调动作:同时使用双手配合来操作物体的动作。的动作。年龄特点:年龄特点:4545个月:能有意识向物体控制伸出个月:能有意识向物体控制伸出双手,并用双手抓住物体并保持在身体中线处。双手,并用双手抓住物体并保持在身体中线处。6 6个月后: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并根据物体个月后: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并根据物体的大小张开手。的大小张开手。7 7个月后:能同时玩两个物体。个月后:能同时玩两个物体。810 810个月:开始学习操作动作,可以在物体上个月:开始学习操作动作,可以在物体上做拍、擦、打、敲等动作。做拍、擦、打、敲等动作。1215 1215:可一只手固定容器,另一只手从中取或:可一只手固定容器,另一只手从中取或向其中放物体。向其中放物体。二、双手协调动作的发展 双手协调动作:同时使用双手38三、书写和绘画动作的发展 1 1、握笔姿势与动作发展、握笔姿势与动作发展 (1 1)()(1212岁)手掌向上的握笔动作岁)手掌向上的握笔动作 (2 2)()(2424岁)手掌向下的握笔动作岁)手掌向下的握笔动作 (3 3)()(4 4岁后)手指握笔动作岁后)手指握笔动作 (4 4)握笔动作的发展特征)握笔动作的发展特征 握笔部位逐渐靠近笔尖握笔部位逐渐靠近笔尖 坐姿趋于垂直,手臂的支撑减少,手的动作坐姿趋于垂直,手臂的支撑减少,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自由。更加灵活、自由。三、书写和绘画动作的发展 1、握笔姿势与动作发展392、绘画动作的发展 1520 1520个月,婴儿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的乱个月,婴儿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的乱写乱画动作。写乱画动作。2 2岁左右:能画一系列螺旋线或圆圈。岁左右:能画一系列螺旋线或圆圈。45 45岁时:能完成水平线、垂直线、圆圈等岁时:能完成水平线、垂直线、圆圈等9 9种种图形水平,能够较熟练的绘画。图形水平,能够较熟练的绘画。2、绘画动作的发展 1520个月,婴儿开始出现无规则40 绘画动作发展阶段:绘画动作发展阶段:1 1、乱涂阶段:获得手眼协调能力。、乱涂阶段:获得手眼协调能力。2 2、组合阶段:图形的出现和混合,开始用基本、组合阶段:图形的出现和混合,开始用基本几何图形。几何图形。3 3、集合阶段:将几个图形、图像组合。、集合阶段:将几个图形、图像组合。4 4、图画阶段:图形数量增多,内容更复杂,绘、图画阶段:图形数量增多,内容更复杂,绘画动作更精确。画动作更精确。绘画动作发展阶段:41四、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 手眼协调动作是指手的运动能和视线一致,按手眼协调动作是指手的运动能和视线一致,按照视线去抓取看见的东西。照视线去抓取看见的东西。发展阶段:发展阶段:1.1.动作混乱阶段动作混乱阶段 2.2.无意抚摸阶段(无意抚摸阶段(2323个月)个月)3.3.无意抓握阶段(无意抓握阶段(3434个月)个月)4.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手眼不协调的抓握(4 4个月左右)个月左右)5.5.手眼协调的抓握(手眼协调的抓握(4545个月之后)个月之后)四、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 手眼协调动作是指手的运动能和视42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一、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地、专门化动一、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地、专门化动作。作。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二、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三、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三、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四、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四、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五、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五、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六、从正向动作到反向动作。六、从正向动作到反向动作。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一、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地、43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一)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二)动作在心理发展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中起(二)动作在心理发展由外到内的内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关键性作用。(三)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三)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1.1.动作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动作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2.2.动作使个体的感知觉精确化。动作使个体的感知觉精确化。3.3.动作使得婴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动作使得婴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 4.4.动作促进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并对其动作促进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并对其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产生重要影响。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个体心理的起源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