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上传人:_impsvz****pswzcf... 文档编号:240982871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X 页数:126 大小:9.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地地 理理2022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地理2022第四部分内 容 索 引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内容索引素养导读体系构建必备知识自主诊断关键能力素养导读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素养导读体系构建课程标准1.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2.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3.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程标准1.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核心素养1.结合资源安全问题的具体实例,掌握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影响及资源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及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地理实践力)3.结合我国能源生产状况及能源消费现状,了解我国能源供需特点,理解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的关系,并分析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综合思维)4.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国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向。(综合思维)核心素养1.结合资源安全问题的具体实例,掌握资源安全问题产生核心素养5.认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理解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区域认知)6.通过图文、数据等资料,了解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并理解耕地保护对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综合思维)7.运用示意图,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区域认知)8.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综合思维)核心素养5.认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理解我国粮食生产所面知识构建知识构建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自主诊断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资源安全问题(1)资源安全问题的两种观点经济资源耗竭枯竭替代产品一、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经济资源耗竭枯竭替代产品(2)资源安全的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要求,且是稳定、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功能。整个人类社会质量及时供给服务经济物质基础(2)资源安全的含义整个人类社会质量及时供给服务经济物质基础(4)资源安全问题出现的背景源于资源供给与的失衡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5)资源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需求供给能力数量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4)资源安全问题出现的背景需求供给能力数量资源生产与供给能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领土政治资源经济非战略资源安全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领土政治资源经济非战略资源安全(3)资源安全的意义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安全问题通过触发和放大、经济、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物质基础环境军事(3)资源安全的意义物质基础环境军事3.保障资源安全 开发替代资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3.保障资源安全开发替代资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2)资源消费降低资源消耗主要通过减量、和循环利用来实现。使用效益最大化意味着用最小的获得最大的经济、环境或社会效益。在资源使用过程中有效规避各种,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3)避免衍生其他安全问题权衡资源开发利用与之间的关系。权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其他国家或区域的,应避免因资源争夺引发国家或地区间的冲突。重复使用资源消耗风险自然环境资源安全(2)资源消费重复使用资源消耗风险自然环境资源安全二、中国的能源安全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安全问题的背景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天然气环境污染二、中国的能源安全天然气环境污染(2)中国能源供需特点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缺气、多风”的禀赋,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我国能源供需具有以下特点。少油丰水总量大大于东南沿海北多南少西多东少(2)中国能源供需特点少油丰水总量大大于东南沿海北多南少西多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方针能源战略方针:“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气为重心。”能源安全的晴雨表: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其供需关系变化是我国能源安全变化的缩影。油石油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油石油(2)中国石油供求变化历程时间供求情况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盛行“”观点,估算石油储量不超过2亿吨1958年大胆预测只有亿吨20世纪60年代之前 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1959年发现了中国第一大油田,命名为“”;之后相继发现了、大港、辽河等多个储量在亿吨以上的大油田中国贫油论15进口大庆油田胜利任丘(2)中国石油供求变化历程时间供求情况20世纪上半叶世界时间供求情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生产量的增长明显消费量的增长,1993年再次成为原油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2015年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71.76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5.69亿吨;2015年末的石油剩余储量按当年的生产水平只可开采年净出口低于净进口11.9时间供求情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3)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及对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俄罗斯以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西亚拉丁美洲长距离运输(3)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及对能源安全带来的威胁西亚拉丁美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煤炭资源现状煤炭资源丰富,在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供需空间明显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以及煤炭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数量错位消费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数量错位消费(2)煤炭供需错位及产生的影响(3)煤炭开发利用产生的问题及影响煤炭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各种,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造成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需要在保障与保护环境之间作出权衡。东部黄土高原成本输送环境问题消费能源安全(2)煤炭供需错位及产生的影响(3)煤炭开发利用产生的问题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能源生产、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能源利用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等趋势。储存低碳变缓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储存低碳变缓(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增长降低下降水电风能天然气储量国外(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增长降低下降水电风能天然气储量(3)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充分发掘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节能技术、提倡等途径,提高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开辟、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常规产业结构节约消费利用率低碳核能多源国家战略能源储备(3)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常规产业结构节约消费利用率低碳核三、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1.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粮食安全的概念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流通、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2)我国粮食安全的立场:“立足资源,实现粮食基本”,意味着我国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需要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大致持平。生存储备进出口国内自给需求量三、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生存储备进出口国内自给需求量(3)粮食生产的基础: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4)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粮食总产量是耕地面积与的乘积,不仅与耕地的数量和有关,还与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小麦单位耕地面积产量质量水(3)粮食生产的基础: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5)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后备耕地9.5%建设用地质量低(5)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后备耕地9.5%建设用耕地空间分布不均,资源配置不佳。农业灾害频发,粮食产量波动大。退化中、低荒漠化农药水土气象年际耕地空间分布不均,资源配置不佳。退化中、低荒漠化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不同时期国内粮食生产的状况时间生产状况意义1949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速度约为速度的2.2倍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1996年以来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00千克基本上实现了粮食供需人口增加平衡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时间生产状况意义1949201(2)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扩大耕地数量和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两个基本途径。1949年以前,主要通过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总体呈趋势,主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扩大耕地面积减少(2)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扩大耕地面积减少(3)提高粮食单产的途径依靠增加人力、和技术投入,从、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4)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包括谷物和大豆)市场。建立。物质耕地利用率作物品种和栽培消费国际粮食粮食储备(3)提高粮食单产的途径物质耕地利用率作物品种和栽培消费国3.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目标战略:“以我为主、确保产能、科技支撑。”目标:“确保谷物基本、口粮绝对安全。”立足国内适度进口自给3.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立足国内适度进口自给(2)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勉强平衡耕地宏观调控(2)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勉强平衡耕地宏观调控(3)耕地保障对粮食安全的意义耕地的数量、和生态安全必须支撑我国的粮食安全。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通过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而是要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质量耕地生产能力耕地红线(3)耕地保障对粮食安全的意义质量耕地生产能力耕地红线保护与改善耕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永久基本农田耕地质量水土保持保护与改善耕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四、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1)早期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之利和舟楫之便。滩涂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利用最多的部分。滩涂是位于大潮时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可为人类提供盐田、水产养殖、等多种服务。渔盐最早高潮线耕地旅游四、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渔盐最早高潮线耕地旅游(2)海洋环境及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复杂性气象高压缺氧腐蚀性投入(2)海洋环境及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复杂性气象高压缺(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条件(4)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延伸,服务于工业、军事、等多个领域。人地海洋海洋工程海底农业交通运输(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条件(4)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2.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1)围海造地、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2)海岸、或海底修建桥梁、机场、和管线等设施,可以改善与陆地的通达性。(3)海洋空间是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海洋资源赋存的场所,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4)海底可为、有毒、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填海造陆生活沿海海上隧道港口岛屿海水化学资源易燃有放射性2.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填海造陆生活沿海海上隧道港口岛屿海水3.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1)海洋国土的概念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上空领海专属经济区毗连区3.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上空领海专属经济区毗连区(2)海洋国土的权益领海主权大陆架管辖权(2)海洋国土的权益领海主权大陆架管辖权(3)中国海洋国土组成3001.811000(3)中国海洋国土组成3001.811000(4)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土安全的影响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提高国家对的管控能力。保障国家领土和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权益海洋国土主权战略(4)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土安全的影响海洋权益海洋国土(5)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方式在争议海域进行的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可能会导致国家间的和摩擦,进而影响相关各国的国家安全。如何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的框架下,通过的方式和平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保障国家安全,需要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空间资源冲突对话协商(5)海洋权益争端及解决方式空间资源冲突对话协商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整合突破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考向一考向一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表现具体内容资源禀赋问题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表现为因资源供给数量达到极限或不稳定造成的资源绝对短缺可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一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资源安全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影响因素表现具体内容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问题资源开发、购买、调配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表现为技术不足或经济、社会成本过高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资源消费需求问题受人类对资源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影响,表现为因资源的需求量超过资源供给能力而造成的资源相对短缺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影响因素表现具体内容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问题资源开发、购买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保障资源安全的途径 途径具体内容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有效管控战略资源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使用效益最大化;规避各种利用风险规避衍生安全风险环境友好 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保持可持续供给资源和平开发利用不以邻为壑;避免资源争夺导致的冲突2.保障资源安全的途径途径具体内容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3.我国水资源问题 问题表现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供求总量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沿海发达地区的用水缺口明显扩大,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农业和服务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很大压力3.我国水资源问题问题表现时空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问题表现水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北方的污染负荷普遍重于南方;沿海地区,由于人为超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引发水质性缺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农业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传统灌溉方式仍普遍沿用,灌溉浪费严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问题表现水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都受到不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4.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 措施内容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修建水利工程,比如水库、渠道、跨流域调水工程等,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江河湖泊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建设等,都是确保我国水资源安全的关键4.我国水资源安全保护措施措施内容兴修水利,优化水资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措施内容节约用水,构建节水型社会结合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调整,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进而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改进陈旧的灌溉系统,将大水漫灌改为更加节约的喷灌或滴灌等,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减少浪费措施内容节约用水,构建节水型社会结合产业结构和经济布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措施内容水污染防治排放污染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水体的承载能力,把环境污染控制在特定限度之内;通过法治、管理、科技等手段,预防和治理水污染;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监测管理;运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查明水体污染的范围、程度,实时预报和动态监测措施内容水污染防治排放污染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水体的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典例1】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量,“消耗”是指某流域中现有的地下、地表水体因为蒸发、汇入其他流域或大海,或者用于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思路典题透析【典例1】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A.江苏 B.山西C.北京D.海南(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有()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A.B.C.D.(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有()跨流域调水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A.B.C.D.【素养解读】【素养解读】结合文字材料,充分理解“灰水足迹”“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的含义,然后结合图示提供的各省级行政区的相关信息,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思维分析问题。(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有()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思路导引】【思路导引】大重大于年降水量大【思路导引】大重大于年降水量大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第(3)题,跨流域调水和大规模兴修水库不能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而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第(3)题,跨流域调水和大规模兴修水库不能降低新疆“蓝水足迹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C(2)A(3)C答案(1)C(2)A(3)C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2020河北衡水中学联考)我国某丘陵地区M镇分布有富铁矿,早期遍地开挖,采矿卖矿,后来加强整治管理,集中开发。2017年,该镇开始承接省级行政中心转迁的球墨铸管厂,铸管厂利用当地铁矿冶炼生铁,所产铁水除铸管消耗外,富余的铸铁外销;2018年,两家以铁水为原材料的企业紧邻铸管厂布局。当地建链补链、以商招商,以球墨铸管固体废弃物和矿山尾矿砂为原料,以球墨铸管高炉废弃煤气、工业蒸汽为生产能源的多家企业相继在其周边布局,短时间内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小镇。据此完成第12题。题组训练突破(2020河北衡水中学联考)我国某丘陵地区M镇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1.早期遍地开挖铁矿,会使得M镇()A.资源充分利用B.基础设施完善C.资源环境破坏D.人居环境优化2.建链补链产生的显著效益有()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减少耕地占用提高人口素质A.B.C.D.1.早期遍地开挖铁矿,会使得M镇()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C2.A解析第1题,乱挖乱采矿产资源,会导致资源环境破坏,资源利用率低;同时,会产生环境污染,导致人居环境恶化。早期M镇基础设施可能有所改善,但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第2题,由材料可知,当地建链补链,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废弃物资源化,降低了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相关企业建立会占用耕地;该地工业为重工业,对人口素质提高影响不大。答案1.C2.A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考向二考向二 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的能源安全1.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些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日渐短缺甚至枯竭,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促使人类社会发生改变,如下图所示。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二中国的能源安全1.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石油资源潜在的危机及应对措施(1)潜在危机石油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由于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石油资源枯竭将使世界笼罩在石油危机的阴影之中。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世界石油供应将出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必定上扬。以目前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高速增加的态势,与石油相关的庞大工业群将受到较大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增长。2.石油资源潜在的危机及应对措施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2)应对措施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使用,提高效率。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约潜力很大。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2)应对措施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为了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煤炭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影响对土地造成的直接破坏露天采矿,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地下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会导致岩层断裂、塌陷、下沉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占用大面积的土地,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堆存和装卸过程中发生自燃或产生扬尘,从而污染大气环境,同时会由于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源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方面影响对土地造成的直接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方面影响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煤炭加工洗选会排出大量洗煤水,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液化和汽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渣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由于燃料消耗激增和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导致酸雨的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电站的废热水排放形成热污染,使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方面影响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煤炭加工洗选会排出大量洗煤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2)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在能源开发与使用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产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在矿区生产中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煤炭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化石燃料尽可能使用天然气。(2)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4.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利用形式及其在我国的分布 资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降水较少、光照充足的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4.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利用形式及其在我国的分布资源类型优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资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风能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风速稳定的地方少,风力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而且风力丰沛地区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力发电风力较大的地区:青藏高原、西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风能风力发电成本较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资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水能大坝和电厂建成后发电成本较低,无大气污染大坝建设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潮汐能清洁、无污染能源密度小,修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利用潮汐进行发电沿海地区资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水能大坝和电厂建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资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生物质能 可再生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农村比较理想的是发展沼气我国广大地区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如青藏高原资源类型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生物质能可再生直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典例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反映我国在能源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2)试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3)为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在石油进口中要避免进口的单一化,注意多元化进口,为此我国采取了哪些举措?中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状况【素养解读】【素养解读】结合材料提供的统计图,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在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以及我国保证能源安全采取的措施。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中国石油产量和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思路导引】【思路导引】第(1)题第(2)题,主要从消费量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增强和运输存在安全隐患等角度分析。第(3)题,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一方面要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另一方面石油也要多元化。上升很小越来越大进口路线【思路导引】第(1)题第(2)题,主要从消费量增长、对国际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大,能源安全受到巨大威胁。(2)石油产量增加缓慢,需求量日益增长;进口石油来源地区单一,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需经过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3)修建中哈石油管道、中俄石油管道、中缅石油管道等。答案(1)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我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题组训练突破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沿海高,内陆低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东部高,中部低A.B.C.D.2.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丰富石油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A.B.C.D.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B2.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能源保障水平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内陆高于沿海。第2题,M地区为四川省,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答案1.B2.D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考向三考向三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1.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我国人口众多,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区面积广大,多丘陵、山地,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具有以下特征。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三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1.中国耕地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特征具体表现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9.5%,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约70%的耕地为中、低产田已垦耕地存在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遭受“三废”、化肥和农药残留、农膜等污染特征具体表现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特征具体表现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丘陵地区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优等地和高等地,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占用优质耕地最为严重地区北方地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分布着全国75%的中等地和90%的低等地,是我国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质量较低的耕地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特征具体表现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耕地主要分布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特征具体表现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平均每年有约30%的播种面积受灾。在重大水旱灾害发生的年份,我国粮食总产量减少10%以上特征具体表现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受季风气候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依靠增加人力、物质和技术投入,从耕地利用率、养分和水热资源保障能力、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各个环节,挖掘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潜力,主要手段如下图。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2)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在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基础上,我国还通过跨区域调剂、国际贸易和粮食储备等手段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具体表现如下表。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南粮北调”从有余粮的南方调拨大米到北方保障北方缺粮地区居民的食用粮需求自1985年起,“北粮南运”从北方余粮区流向南方缺粮区的粮食以玉米为主适应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用粮的需求(2)调节粮食安全的手段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通过粮食的跨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粮食净调出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这些省区都易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如果同时或大部分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包括谷物和大豆)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以净进口谷物为主,主要进口小麦解决我国食用粮总量不足与结构性短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进出口大体平衡21世纪以来,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但过度依赖进口会导致我国大豆和以大豆为原材料的产品受制于他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包括谷物和大豆)市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制度,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具有救荒、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调节手段具体表现影响建立粮食储备粮食储备是维护我国粮食安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3.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措施(1)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背景未来粮食安全面临众多挑战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3.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措施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2)保障措施措施具体做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1亩=1/15公顷)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能突破已经划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绝不能随便占用建设占用多少基本农田,就要补充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2)保障措施措施具体做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实行了最严格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措施具体做法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措施具体做法提高土地利用率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措施具体做法保护与改善耕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以质换量、藏粮于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水土资源保护项目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针对各区域中、低产田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了各区域的耕地质量提升任务措施具体做法保护与改善耕地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以质换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3)我国不同区域中、低产田的主要问题与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区域主要问题农田质量提升的重要任务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中、低产田集中分布,黑土地土壤退化严重黑土区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风沙盐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滴(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增施有机肥华北平原地区中、低产田分布较广,耕层变浅,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下降,地下水超采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改善耕层结构(3)我国不同区域中、低产田的主要问题与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区域主要问题农田质量提升的重要任务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区中产田分布较多,土壤酸化日益加剧,污染严重治酸控污,低产坡耕地改造或退耕恢复植被西北和黄土高原地区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耕地退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地膜残留污染严重发展节水农业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次生盐渍化,回收残膜青藏高原区中、低产田集中分布,生态脆弱,不利于农业生产开展高原特色生态农田建设,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效治理土地沙化现象区域主要问题农田质量提升的重要任务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区中产田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规律总结科学开发与整理土地的办法 规律总结科学开发与整理土地的办法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典例3】(2020江苏卷,1718)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思路典题透析【典例3】(2020江苏卷,1718)我国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A.华北平原B.东北区C.西南区D.东南沿海区(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组题以统计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图中涉及的区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情况及制约贡献较低的蒙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解答本组题首先需要认真分析材料,然后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思维解决问题。(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素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思路导引】【思路导引】高上升增大干旱水资源【思路导引】高上升增大干旱水资源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B(2)B答案(1)B(2)B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农作物地方品种是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和基因资源,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农作物地方品种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但在西南地区还保留较多。据此完成第12题。1.我国农作物地方品种数量急剧下降,其原因主要是()A.技术要求高B.育种成本高C.抗灾能力差D.单产较低2.西南地区地方品种保留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地域较封闭B.政策性保护C.自然灾害少D.耕地比重小题组训练突破农作物地方品种是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和基因资源,是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D2.A解析第1题,地方品种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品种单产较低,满足不了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和农民增收的需要,最终被淘汰,D正确。第2题,西南地区山地较多,地形崎岖,较为封闭,人类活动少,地方品种得以保留,A正确。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多,C错误。耕地比重和政策性保护对品种的影响小,B、D错误。故选A。答案1.D2.A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考向四考向四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1.海洋可利用空间及其特点 可利用空间特点原因海面不稳定,受外界影响大 海洋气象状况多变,海水的运动水体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海底活动受限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规律深化整合考向四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1.海洋可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及意义 类型用途优点缺点生产空间海水养殖、海上发电等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少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储藏空间海上油库、海底仓库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大,风险大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及意义类型用途优点缺点生产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类型用途优点缺点交通空间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的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产资源等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生活空间观光休闲、建设海上城市等风景秀丽、海底世界奇妙等容易造成海洋污染类型用途优点缺点交通建设港口、航道、机场、跨海桥隧等海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类型用途优点缺点军事空间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节约土地等建设难度大、资金投入大通信空间海底电缆等隐蔽性好、安全性高海水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类型用途优点缺点军事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安全性高、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意义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在以下方面有重要价值: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意义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典例4】(2020全国卷,78题)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思路典题透析【典例4】(2020全国卷,78题)利用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人工岛足够长人工岛足够宽A.B.C.D.(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素养解读】【素养解读】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分析要结合淡水的来源及淡水的储存条件,运用综合思维解决问题。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的原因分析,则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思路导引】【思路导引】第(1)题,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说明图中淡/咸水界线变化,那就需要有足够且的淡水补给。因此人工岛所在地区的降水应该丰富且季节分配,且人工岛的宽度要大。第(2)题,人工岛面积较小,地下淡水资源储量较,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用水所需;人工岛的地下淡水开采难度不大,开采周期;同样是淡水,水质与陆地上的淡水差别不大。小稳定均匀少短【素养解读】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分析要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B(2)D答案(1)B(2)D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据此完成第13题。题组训练突破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A.旅游大客车B.公交大客车C.集装箱卡车D.水产冷藏车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形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海啸 B.赤潮C.潮汐D.寒潮1.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3.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D.抵御台风侵袭3.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答案1.C2.C3.D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东海大桥由上海南汇通往洋山深水港,而洋山深水港主要进行集装箱运输,因此东海大桥主要通行集装箱卡车。第2题,钱塘江潮水汹涌,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可以减少潮水对桥梁的冲击作用,确保大桥的安全。第3题,从题目所给的苏通大桥创造的四项世界纪录可以看出,苏通大桥的设计主要考虑坚固性和安全性,由此可以判断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1.C2.C3.D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专项提升核心素养专项提升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规范答题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答题思路【典例】(2020湖南郴州二模)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连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大连市20102015年水资源变化情况思路典题透析规范答题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答题思路【典例】(1)描述大连市水资源的变化特点。(2)简析大连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该题以大连市水资源变化情况为背景,结合材料提供的示意图和大连的地理环境特征,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大连市水资源变化特征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描述大连市水资源的变化特点。解析第(1)题,大连市水资源的变化特点通过读图从大连市水资源年际变化、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第(2)题,城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为“供水少”与“需水量大”产生的供需矛盾突出。大连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旱季长,降水较少,再结合图示信息,地下水资源量少,所以“供水少”;题干信息告知,近年大连市城镇化进程加快,需水量大幅度增加,“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所以水资源短缺。答案(1)水资源年际变化大;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以地表水资源为主;地下水资源量少、变化小。(2)旱季时间长,降水较少;地下水资源量少,供给少;城镇化发展速度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加重。解析第(1)题,大连市水资源的变化特点通过读图从大连市水资思维建模思维建模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 原因自然原因数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数量多,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加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和污染严重表现水资源的消费量急剧增加,而可支配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水质下降水资源使用和分配的不平等性日趋严峻相邻国家之间的共享水资源潜伏着严重危机思维建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数解决措施开源建坝蓄水跨流域调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海水淡化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节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宣传,节约用水解决开源建坝蓄水跨流域调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海水淡化植树种草规范规范对应训练对应训练(2020福建泉州质检)上海借鉴传统农耕技术,利用黄浦江岸近5米的高差来设计建设加强型梯田湿地系统,净化效果较好,在多地迅速推广。该系统建设一系列低堰过滤系统,并大量配置水生植物,形成了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我国水质分类由好到差分为五类和劣类。下图示意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工作流程。据此完成第13题。规范对应训练(2020福建泉州质检)上海借鉴传统农耕技术,1.该工程中大量配置水生植物的最主要作用是()A.美化景观B.释放氧气C.减缓流速D.吸收养分2.与传统梯田相比,该工程净化水质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此梯田湿地系统()A.层次更多B.多级联动C.落差更大D.水量丰富3.与建设一座相同处理量的污水处理厂相比,这种水净化系统能够迅速推广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净化成本更低建设速度更快水质改善更明显技术复制更容易A.B.C.D.1.该工程中大量配置水生植物的最主要作用是()答案1.D2.B3.D解析第1题,上海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导致的,水生植物能主动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第2题,上海加强型梯田落差约5米,而传统梯田落差不止5米,有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因此传统梯田落差更大,层次更多。水量丰富没有可比性,要结合具体区域分析,不同区域降水量不一样,梯田的水量差别很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湿地净化系统通过过滤、沉淀、增氧三级净化过程,体现了多级联动。第3题,污水处理厂需要专业的设备,建设成本比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高,正确;污水处理厂建设工期较长,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建设速度快,正确;与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相比,污水处理厂采用化学净化等方式,水质改善更明显,错误;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较简单,技术复制更容易,正确。答案1.D2.B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