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创新创业基础第二章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8122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X 页数:112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生创新创业基础第二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中职生创新创业基础第二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中职生创新创业基础第二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创 新 思 维1目录contents目录目录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第三节 创2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的测定内容。理解创新的时代背景,掌握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掌握几种主要的创新思维方式,包括直觉、灵感、顿悟、想象、联想、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等。学会如何正确培养创新思维,能利用创新思维的方法进行创新活动。学习目标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创新思3一、创新思维概述1.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是指人们为解决某一问题,自觉、能动地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条件,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提高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1.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4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创新思维以新颖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敏感性。要想打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必须用敏感的思维去感知客观世界的变化。(2)新颖性。创新思维重在创新,体现为在思考的方式上、思路的方向上、思维的角度上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5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3)联动性。创新思维具有由此及彼的联动性,这是创新思维所具有的重要的思维能力。联动方向有三个:一是纵向,即看到一种现象,就向纵深思考,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二是逆向,即发现一种现象,则想到它的反面;三是横向,即能联想到与其相似或相关的事物。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6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4)开放性。创新思维是一个视野开阔、思维开放、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实现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的思维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下的创新思维,能够超越事物的体系,打破固有的限制,将思维从本体系向外拓展,获得新的启示,激发创新的火花。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7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5)跨越性。创新思维属于非常规性、非逻辑性的思维活动。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一般会独具卓识,敢于质疑,破除陈规,善于打破思想的禁锢;善于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力求另辟蹊径,得到突破性的新发现。创新思维的跨越性很大,具有明显的跳跃性和直觉性,往往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和惊喜。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8图书馆搬家英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即从旧馆搬到新馆,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英镑,图书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馆员向馆长提出了一个建议,结果只花了几千英镑就解决了图书馆搬家的问题。按照馆员的建议,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则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英国国家图书馆借10本书,其条件是:从旧馆借出,还到新馆去。结果,广告一出,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而且大家都按期把书还到了新馆。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案例分析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图书馆搬家案例分析9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在创新中,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包括以下4个阶段:(1)(1)准备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存在着许多未知数。在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通过收集前人的知识经验来对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10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 (2)(2)酝酿阶段。当问题被明确以后,就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策略。一方面,要搜集整理知识信息、弥补知识缺陷;另一方面,要消化原始材料、构思假说和寻找解决方案。可能有些问题由于一时难以找到答案,通常会被暂时搁置,但是这些问题仍然会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成为一种潜意识。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11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 (3)(3)豁朗阶段。经过前面的准备阶段和酝酿阶段,思维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尝试之后,豁朗阶段的思路逐渐清晰,问题接近于最后解决的时期。当为问题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时偶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思路忽然明朗,迅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12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 (4)(4)验证阶段。验证阶段又称实施阶段,主要是对创新思维所产生的新成果中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检验,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使其更加合理,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用于指导实践。以上4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前一阶段要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后一阶段可能包含前一阶段的一些因素。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13变废为宝,用汽车尾气给手机充电邓高旭是荆楚理工学院2011级数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的学生。2012年,读大二的他有了“用汽车尾气给手机充电”的想法。他讲道:“我这个发明,其实原理并不复杂,汽车尾气喷出来的温度是很高的,这跟当时的气温会有一个温差,我们可以用这个温差产生的能量来给手机充电。”暑假期间,邓高旭和另一名同学开始将他们的想法付诸实践。在那段时间里,他和同伴不分白天黑夜地制作电子板,手工焊接电路。往往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让他们忙碌半天。为了制作合适的电子板,有一次,他和同伴连续熬了两个通宵。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反复的调整加实验,“基于汽车尾气的锂电池充电装置”出炉,他们也在全省大赛上获得三等奖。案例分析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变废为宝,用汽车尾气给手机充电案例分析14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如下:创新是进步的源泉,社会的进步依赖于创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中,创新活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创新思维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与创新思15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创新思维是人们从事创新实践及取得成功的动力。创新思维引导并形成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2.创新思维引导创新活动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思维是人16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是进步的源泉,社会的进步依赖于创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中,创新活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思想前提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是进步的17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显意识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意识活动状态;潜意识具有非自觉性,是随意的和零散的意识活动状态。显意识思维以理性的逻辑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潜意识思维以非理性化的非逻辑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之间发挥作用的创新思维方式主要有直觉、灵感和顿悟。根据自觉性的差异,人类的意识可以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状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显意识是人18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直觉是指不受某种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是未经逐步分析和逻辑推理就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的一种跃进式的思维方式。直觉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独特智慧能力,是创新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在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直觉的概念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直觉是指不19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直接性。直接性是指思维主体依据主观的经验,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把握,脱离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的推理,直接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直觉产生的路径非常简单,如下所示:(2)直觉的特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直接性。20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瞬间性。直觉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突然接合而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这一过程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简化了思维推理的过程,是非常短暂而快速的。(2)直觉的特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瞬间性。21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无意识性。直觉思维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活动,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在思维主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的情况下,就已经找到结果。直觉思维过程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只是在某种新信息的刺激下,才从潜在状态突发出来。(2)直觉的特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无意识性22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3)直觉的作用。直觉能够帮助人们敏锐把握创新的方向。直觉能够帮助人们创造性地做出科学预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3)直觉23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灵感(1)灵感的概念灵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灵感是形象思维从显意识扩大到潜意识,由于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灵感24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灵感(2)灵感的特征。灵感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突发性瞬时性创造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灵感25想一想1666年酷热的夏天,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冥思苦想。这位24岁的年轻人抓了抓自己的鼻子。一个苹果啪地落在他的脑门上,他一下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其实不止牛顿,勒奈笛卡尔就是在看着卧室里飞来飞去的苍蝇时有了笛卡尔几何学的灵感;阿基米德躺在浴缸里意识到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溢出的水测量,解决了“王冠之谜”,有人甚至给了这种顿悟时刻一个名字:阿基米德酝酿效应。那么成就无数的“顿悟时刻”到底是什么呢?1666年酷热的夏天,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冥思苦想。这位2426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3.顿悟(1)顿悟的概念顿悟即顿时领悟,即思维主体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突然明白,或者知道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状态。顿悟时人们常常“恍然大悟”或“茅塞顿开”。因此,顿悟是指思维主体在顿悟思维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方式和状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顿悟27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3.顿悟(2)顿悟的特征自发性突发性直指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顿悟28从顿悟中找到的水稻培育方法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培育杂交水稻,连续6年来,他所从事的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缓慢,原因就是没有培育出“不育系”。1970年夏季,袁隆平在与日本学者交流时,谈起“此路不通走他路”的思维方式,突然顿悟,决心寻找野生的水稻。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杂交高粱的研究便是从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的,因此,水稻也可能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就这样,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很快跳出了单一的用人工培植雄性不育系的圈子。1970年仲秋季节,袁隆平带领他的助手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考察野生水稻资源。他们当年便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1973年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籼型杂交水稻。经典案例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从顿悟中找到的水稻培育方法经典案例29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创新过程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协作的过程。一般来说,创新思维要经历新思想的提出和新思想的论证两个基本思维阶段。前一阶段以非逻辑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后一阶段则以逻辑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创新过程是逻30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按照逻辑规律建立概念和命题之间推理关系的形式化思维。逻辑思维从概念出发,经过判断,推论出结果。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在创新过程中的准备、验证阶段,其作用在于将思维引入深处,在创新结束阶段对创新成果进行论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31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是不依从逻辑规律的思维,实质上是一种不经充分的论证分析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它包括想象、联想,以及直觉、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非逻辑思维是创造的源泉,是产生创造的必经环节。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32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1)想象想象是创新思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非逻辑的跳跃式的思维活动。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的局限,在思想的广袤空间里去发现和创造。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发明和创造的基石。想象的概念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33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1)想象想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独创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34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1)想象想象的作用第一,想象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二,想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35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2)联想联想是由此及彼并设法用一种新的方式、关系把原本并不相同的两种事物彼此联系起来,即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许多新的创造都来自人们的联想。联想的概念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36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2)联想联想的特征连接性形象性整体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37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2)联想联想的类型接近联想。不同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以引起相关的联想。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事物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所引起的联想。对比联想。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因果联想。因果联想是指由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通过对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对比所进行的创新联想。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38想一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属于联想吗?如果是,属于哪种形式的联想?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39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1)发散思维的概念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而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思考,以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40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2)发散思维的特征顺畅性变换性创新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41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3)发散思维的形式侧向思维立体思维多路思维平面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组合思维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42想一想曹冲称象运用的是哪种发散思维?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曹冲称象运用的是哪种发散思维?43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2.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一种与发散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收敛思维要求将多路思维指向某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周放射,那么收敛思维就是从四周向某点汇集,收敛、抽象、概括是其核心内容。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2.收敛思维收44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源于对知识与方法的艺术性整体把握,就是对知识与手段的艺术性重组和应用。大多数人在考虑问题时都习惯按照常理、常规去思考,或者按照事物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去思考,这是一种顺向思路。创新思维有时需要故意改变思路,从事物的多个方向出发进行思考,即变换思路,还可以通过各种灵活的方法转换问题。例如,采用先退后进、迂回前进、铺设条件等方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困难的事情转化为容易的事情。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源于对45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1)改变用途(3)改变状态(5)由大变小(2)学会借用(4)由小变大(6)取而代之(7)适当调整(8)颠倒方向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1)改变用途46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1激发钻研的兴趣(1)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2)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3)兴趣引发求知欲。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1激发钻研的47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2培养质疑的态度(1)“问题”是对事物的关注。(2)“问题”是创新的起点。(3)质疑能够提高对事物的识别能力。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2培养质疑的48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3积累知识和经验(1)创 新 思维是对知识和经验的再加工。(2)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益于激发创新思维。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3积累知识和49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直觉的培养培养中职学生的直觉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对创新的强烈愿望,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其次,要鼓励中职学生刻苦学习,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多参与课堂以外的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增长生活的阅历和见识。01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直觉的培养培养50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1)灵感的产生。灵感绝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它必须以刻苦的学习、长期的尝试和持久的思索为前提,是在思想高度集中、深思熟虑以后产生的。没有冥思苦想,便没有灵感的产生。灵感的产生需要客观的因素,即拥有相关的信息;还需要主观的因素,即创新主体处于有准备的头脑激发状态。灵感的产生预示着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即将获得突破性的成功。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51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2)捕获灵感的方法。思想活动的准备。兴趣、知识的准备。情绪状态的准备。及时记录。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52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03想象力不受时空的限制,借助一定技巧的想象力能够创造美的物象、美的环境。培养想象力的途径如下:(1)丰富知识经验,增加形象储备。(2)参与角色扮演。(3)多听故事。(4)多绘画,多听音乐。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053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联想力的培养04创新者可经由以下途径来培养自己的联想力:(1)深入体验生活。(2)多欣赏文艺作品。(3)运用“朦胧”想象构思方法。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联想力的培养054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发散思维的培养05发散思维的培养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式,以及培养多向思维。(1)突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指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2)培养多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培养在于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上要求新求异,以开拓性的思维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答案,从而培养思维的多元性和创造性。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发散思维的培养55THANK YOU!THANK YOU!56第二章 创 新 思 维57目录contents目录目录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第三节 创58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的测定内容。理解创新的时代背景,掌握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掌握几种主要的创新思维方式,包括直觉、灵感、顿悟、想象、联想、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等。学会如何正确培养创新思维,能利用创新思维的方法进行创新活动。学习目标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创新思59一、创新思维概述1.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是指人们为解决某一问题,自觉、能动地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条件,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提高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1.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60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创新思维以新颖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敏感性。要想打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必须用敏感的思维去感知客观世界的变化。(2)新颖性。创新思维重在创新,体现为在思考的方式上、思路的方向上、思维的角度上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61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3)联动性。创新思维具有由此及彼的联动性,这是创新思维所具有的重要的思维能力。联动方向有三个:一是纵向,即看到一种现象,就向纵深思考,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二是逆向,即发现一种现象,则想到它的反面;三是横向,即能联想到与其相似或相关的事物。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62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4)开放性。创新思维是一个视野开阔、思维开放、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实现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的思维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下的创新思维,能够超越事物的体系,打破固有的限制,将思维从本体系向外拓展,获得新的启示,激发创新的火花。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63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5)跨越性。创新思维属于非常规性、非逻辑性的思维活动。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一般会独具卓识,敢于质疑,破除陈规,善于打破思想的禁锢;善于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力求另辟蹊径,得到突破性的新发现。创新思维的跨越性很大,具有明显的跳跃性和直觉性,往往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和惊喜。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2.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64图书馆搬家英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即从旧馆搬到新馆,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英镑,图书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馆员向馆长提出了一个建议,结果只花了几千英镑就解决了图书馆搬家的问题。按照馆员的建议,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则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英国国家图书馆借10本书,其条件是:从旧馆借出,还到新馆去。结果,广告一出,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而且大家都按期把书还到了新馆。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案例分析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图书馆搬家案例分析65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在创新中,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包括以下4个阶段:(1)(1)准备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存在着许多未知数。在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通过收集前人的知识经验来对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66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 (2)(2)酝酿阶段。当问题被明确以后,就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策略。一方面,要搜集整理知识信息、弥补知识缺陷;另一方面,要消化原始材料、构思假说和寻找解决方案。可能有些问题由于一时难以找到答案,通常会被暂时搁置,但是这些问题仍然会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成为一种潜意识。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67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 (3)(3)豁朗阶段。经过前面的准备阶段和酝酿阶段,思维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尝试之后,豁朗阶段的思路逐渐清晰,问题接近于最后解决的时期。当为问题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时偶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思路忽然明朗,迅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68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 (4)(4)验证阶段。验证阶段又称实施阶段,主要是对创新思维所产生的新成果中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检验,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使其更加合理,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用于指导实践。以上4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前一阶段要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后一阶段可能包含前一阶段的一些因素。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概述3.创新思维的基本活动69变废为宝,用汽车尾气给手机充电邓高旭是荆楚理工学院2011级数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的学生。2012年,读大二的他有了“用汽车尾气给手机充电”的想法。他讲道:“我这个发明,其实原理并不复杂,汽车尾气喷出来的温度是很高的,这跟当时的气温会有一个温差,我们可以用这个温差产生的能量来给手机充电。”暑假期间,邓高旭和另一名同学开始将他们的想法付诸实践。在那段时间里,他和同伴不分白天黑夜地制作电子板,手工焊接电路。往往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让他们忙碌半天。为了制作合适的电子板,有一次,他和同伴连续熬了两个通宵。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反复的调整加实验,“基于汽车尾气的锂电池充电装置”出炉,他们也在全省大赛上获得三等奖。案例分析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变废为宝,用汽车尾气给手机充电案例分析70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如下:创新是进步的源泉,社会的进步依赖于创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中,创新活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创新的成功取决于创新思维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与创新思71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创新思维是人们从事创新实践及取得成功的动力。创新思维引导并形成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2.创新思维引导创新活动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思维是人72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是进步的源泉,社会的进步依赖于创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中,创新活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思想前提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 二、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创新是进步的73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显意识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意识活动状态;潜意识具有非自觉性,是随意的和零散的意识活动状态。显意识思维以理性的逻辑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潜意识思维以非理性化的非逻辑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之间发挥作用的创新思维方式主要有直觉、灵感和顿悟。根据自觉性的差异,人类的意识可以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状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显意识是人74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直觉是指不受某种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是未经逐步分析和逻辑推理就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的一种跃进式的思维方式。直觉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独特智慧能力,是创新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在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直觉的概念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直觉是指不75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直接性。直接性是指思维主体依据主观的经验,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把握,脱离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的推理,直接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直觉产生的路径非常简单,如下所示:(2)直觉的特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直接性。76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瞬间性。直觉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突然接合而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这一过程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简化了思维推理的过程,是非常短暂而快速的。(2)直觉的特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瞬间性。77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无意识性。直觉思维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活动,是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在思维主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的情况下,就已经找到结果。直觉思维过程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只是在某种新信息的刺激下,才从潜在状态突发出来。(2)直觉的特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无意识性78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直觉(3)直觉的作用。直觉能够帮助人们敏锐把握创新的方向。直觉能够帮助人们创造性地做出科学预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3)直觉79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灵感(1)灵感的概念灵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灵感是形象思维从显意识扩大到潜意识,由于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灵感80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灵感(2)灵感的特征。灵感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突发性瞬时性创造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灵感81想一想1666年酷热的夏天,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冥思苦想。这位24岁的年轻人抓了抓自己的鼻子。一个苹果啪地落在他的脑门上,他一下子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其实不止牛顿,勒奈笛卡尔就是在看着卧室里飞来飞去的苍蝇时有了笛卡尔几何学的灵感;阿基米德躺在浴缸里意识到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溢出的水测量,解决了“王冠之谜”,有人甚至给了这种顿悟时刻一个名字:阿基米德酝酿效应。那么成就无数的“顿悟时刻”到底是什么呢?1666年酷热的夏天,牛顿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冥思苦想。这位2482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3.顿悟(1)顿悟的概念顿悟即顿时领悟,即思维主体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突然明白,或者知道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状态。顿悟时人们常常“恍然大悟”或“茅塞顿开”。因此,顿悟是指思维主体在顿悟思维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方式和状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1)顿悟83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3.顿悟(2)顿悟的特征自发性突发性直指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一、显意识思维与潜意识思维(2)顿悟84从顿悟中找到的水稻培育方法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培育杂交水稻,连续6年来,他所从事的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缓慢,原因就是没有培育出“不育系”。1970年夏季,袁隆平在与日本学者交流时,谈起“此路不通走他路”的思维方式,突然顿悟,决心寻找野生的水稻。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杂交高粱的研究便是从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的,因此,水稻也可能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株。就这样,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很快跳出了单一的用人工培植雄性不育系的圈子。1970年仲秋季节,袁隆平带领他的助手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考察野生水稻资源。他们当年便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1973年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籼型杂交水稻。经典案例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从顿悟中找到的水稻培育方法经典案例85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创新过程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协作的过程。一般来说,创新思维要经历新思想的提出和新思想的论证两个基本思维阶段。前一阶段以非逻辑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后一阶段则以逻辑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创新过程是逻86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按照逻辑规律建立概念和命题之间推理关系的形式化思维。逻辑思维从概念出发,经过判断,推论出结果。逻辑思维主要运用在创新过程中的准备、验证阶段,其作用在于将思维引入深处,在创新结束阶段对创新成果进行论证。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87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是不依从逻辑规律的思维,实质上是一种不经充分的论证分析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它包括想象、联想,以及直觉、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非逻辑思维是创造的源泉,是产生创造的必经环节。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88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1)想象想象是创新思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非逻辑的跳跃式的思维活动。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的局限,在思想的广袤空间里去发现和创造。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发明和创造的基石。想象的概念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89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1)想象想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独创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90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1)想象想象的作用第一,想象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二,想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91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2)联想联想是由此及彼并设法用一种新的方式、关系把原本并不相同的两种事物彼此联系起来,即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许多新的创造都来自人们的联想。联想的概念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92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2)联想联想的特征连接性形象性整体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93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维(2)联想联想的类型接近联想。不同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都可以引起相关的联想。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指由事物外形、性质、意义上的相似所引起的联想。对比联想。对比联想是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因果联想。因果联想是指由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通过对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对比所进行的创新联想。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2.非逻辑思94想一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属于联想吗?如果是,属于哪种形式的联想?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95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1)发散思维的概念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而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思考,以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96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2)发散思维的特征顺畅性变换性创新性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97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3)发散思维的形式侧向思维立体思维多路思维平面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组合思维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1.发散思维(98想一想曹冲称象运用的是哪种发散思维?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曹冲称象运用的是哪种发散思维?99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2.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一种与发散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收敛思维要求将多路思维指向某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周放射,那么收敛思维就是从四周向某点汇集,收敛、抽象、概括是其核心内容。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三、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2.收敛思维收100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源于对知识与方法的艺术性整体把握,就是对知识与手段的艺术性重组和应用。大多数人在考虑问题时都习惯按照常理、常规去思考,或者按照事物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去思考,这是一种顺向思路。创新思维有时需要故意改变思路,从事物的多个方向出发进行思考,即变换思路,还可以通过各种灵活的方法转换问题。例如,采用先退后进、迂回前进、铺设条件等方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困难的事情转化为容易的事情。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创新思维源于对101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1)改变用途(3)改变状态(5)由大变小(2)学会借用(4)由小变大(6)取而代之(7)适当调整(8)颠倒方向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方式四、创新思维的实际运用(1)改变用途102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1激发钻研的兴趣(1)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2)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3)兴趣引发求知欲。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1激发钻研的103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2培养质疑的态度(1)“问题”是对事物的关注。(2)“问题”是创新的起点。(3)质疑能够提高对事物的识别能力。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2培养质疑的104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3积累知识和经验(1)创 新 思维是对知识和经验的再加工。(2)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益于激发创新思维。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原则03积累知识和105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直觉的培养培养中职学生的直觉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和激发中职学生对创新的强烈愿望,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其次,要鼓励中职学生刻苦学习,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多参与课堂以外的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增长生活的阅历和见识。01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直觉的培养培养106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1)灵感的产生。灵感绝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它必须以刻苦的学习、长期的尝试和持久的思索为前提,是在思想高度集中、深思熟虑以后产生的。没有冥思苦想,便没有灵感的产生。灵感的产生需要客观的因素,即拥有相关的信息;还需要主观的因素,即创新主体处于有准备的头脑激发状态。灵感的产生预示着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即将获得突破性的成功。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107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2)捕获灵感的方法。思想活动的准备。兴趣、知识的准备。情绪状态的准备。及时记录。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灵感的培养02108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03想象力不受时空的限制,借助一定技巧的想象力能够创造美的物象、美的环境。培养想象力的途径如下:(1)丰富知识经验,增加形象储备。(2)参与角色扮演。(3)多听故事。(4)多绘画,多听音乐。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0109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联想力的培养04创新者可经由以下途径来培养自己的联想力:(1)深入体验生活。(2)多欣赏文艺作品。(3)运用“朦胧”想象构思方法。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联想力的培养0110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发散思维的培养05发散思维的培养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式,以及培养多向思维。(1)突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指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2)培养多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培养在于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上要求新求异,以开拓性的思维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答案,从而培养思维的多元性和创造性。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培养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发散思维的培养111THANK YOU!THANK YOU!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